吳瓊有點坐不住了,一個國家,沒有錢意味著什麽,相信不用說都知道。
他本來有心在大周發展農業,推廣工商業,再提高點科技水平,搞點新奇的東西,比如炒菜,調味料,做玻璃,家具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搞個國營百貨商城來賺賺錢。
到時候按部就班的,農業發展了,工商業鬆鬆綁,鼓鼓力,大家加把勁,國家收個稅,民富國也強,豈不美哉。
但現在來看,別說發展農業了,光是這個宣平二十年,國庫都已經空了,等下十萬人巡狩西涼,一千萬兩不知道巡狩完了,還能剩下多少,更不要提自己還想著全國推廣曲轅犁,明年讓百姓能有多餘力氣多開墾農田。
沒錢怎麽推廣曲轅犁啊?
更不要提秋天馬上來了,蝗災要起,賑災不賑了?看著百姓都餓死?
吳瓊站了起來,背著手,緊皺眉頭踱起了步子,隨後問道:
“你家有多少錢?”
蕭複一聽這話,當時就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聲淚俱下道:
“陛下!臣沒有貪汙啊!”
吳瓊一愣,有點哭笑不得:
“朕什麽時候說你貪汙了,朕是問,你家有多少錢存著在!”
蕭複愣了愣神,隨後說道:
“微臣每年俸祿,算上祿糧,田畝一起其他各類雜費,一年大約四百貫,不過這是臣做了尚書之後,二品才拿的錢,以往雜七雜八算在一起,為官二十餘載,家中兩……一千貫,還是拿得出來的。”
蕭複心裏想著,天子怕不是打算讓臣子們出錢了,雖然心裏有點難受,但逢此國家緊要時刻,他還是舍得的。
畢竟削藩乃是關乎國本的,國都保不住了,哪裏還能保得住家啊?
就是其他官員,恐怕心裏都會有點不太舒服,而且很多人怕是不樂意。
要知道,這時候人當官,一部分是為了心中理想,還有一部分多少離不開物質的東西。
吳瓊倒是沒有想這麽多雜七雜八的,他又問道:
“你這錢,跟長安城裏的富戶比起來,如何?”
蕭複一愣,隨後說道:
“應當是差不多的吧。”
吳瓊點了點頭,想想也是,要是家裏連一千貫都沒有,也不敢自稱富戶了。
“陛下,臣覺得,即便是算上臣所捐出的錢,也是不夠的,而想要渡過此番難關,唯有加稅一途,臣已經擬定好了……”
蕭複還在說話,吳瓊笑著抬起手,打斷了他,隨後說道:
“誰說要你捐錢了啊,你們辛辛苦苦為國家辦事上班,你這二品大員,一年四百貫俸祿,朕還讓你捐錢,傳出去了,以後天下誰還願意來做官,為國家辦事啊,至於加稅,就別加了,老百姓已經很辛苦了,朕身為皇帝,沒辦法立即幫他們減輕負擔,已經深深自責,再加稅,朕怕不是睡覺都睡不好了。”
吳瓊說著心裏話,卻沒有注意到邊上的禦史,正奮筆疾書。
而還跪在地上的蕭複,看到禦史下筆如有神,還有臉上那專注的神情,蕭複雙眼冒出精光:妥了妥了,上史書了!
蕭複直接順勢又拜,帶著哭腔,高呼道:
“天子仁義,心係天下百姓疾苦,臣為天下百姓,為大周,能擁有您這樣的天子,實在是太過高興,不禁喜極而泣啊!臣想起家裏娘子還有些許嫁妝盈餘,再變賣一些田畝房產,臣估摸這能給陛下湊個兩千兩應該不成問題。”
“哎,朕都說了不要你……嗯?你怎麽就翻了一倍了?”
吳瓊露出了警覺的目光。
“啊,這……錢財乃身外之物,湊一湊總是有的。”
吳瓊被這蕭複說的有點哭笑不得,你能湊出來,我湊不出來啊!
而且自己當皇帝的,讓臣子捐錢,肯定不合適,但國家急用錢,開支不夠怎麽辦?
有法子!
吳瓊想到了一個應急的法子,當然在封建時代,也真的就隻能應急。
“湊就不用你湊吧,說吧,朕又要去巡狩西涼,又要賑災,朕還需要多少錢?”
“少說八百萬兩,最好能有一千四百萬兩以上。”
蕭複很快說出了一個準確的數字,甚至還有最小數和理想數,讓吳瓊對他刮目相看,在管錢這方麵,這人是有本事的。
“好,準備一下,發國債。”
………………
吳瓊想到的發國債,其實早在遙遠的古代,就已經有人幹過了。
戰國末年周赧王聯合六國討伐秦國,找人借錢,練兵準備糧草,結果等了好幾個月,諸侯們沒來,仗沒打起來,他這個錢要還啊,債主們上門要債,於是出了一個成語——債台高築。
之後的兩漢唐宋,都曾經在國家危難時期,發過國債,不過那並不是準確意義上的國債,而是天子以私人名義借錢,回頭再還,也沒有具體說還多少,利息幾何,期限時間等等。
結果就是很多次的都變成了群體性事件,唐朝安史之亂後,唐肅宗分攤讓人借錢,差點就搞得京師嘩變。
明朝後期就不提了,崇禎想發國債,但沒人買,士族階級夥同大地主,完全拋棄了明王朝,毫無骨氣的轉投了清王朝。
讀書人的代表,衍聖公,更是在滿清還沒到他家,還離得有好幾百裏路呢,就帶頭投降,剃發易服的時候,更是早上發布剃發令,中午就全家門口剃發易服,頭上頂著金錢鼠尾,還笑稱,新朝雅政。
整個讀書一輩的脊梁骨,在明末那是碎的幹幹淨淨。
吳瓊發國債的構想,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不過其他朝代的皇帝們,發國債都發悲劇了,那是因為他們已經處於退無可退的地步,沒法子來錢了。
大周現在不一樣,雖然沒錢,但兵力強盛,士氣可用,至於來錢的法子。
我吳瓊在現代賺不到錢,我在古代當了皇帝還沒法子來錢?那這皇帝也可以不用當了。
來錢法子,那就多了去了。
當蕭複問到以後如何還錢的問題的時候,吳瓊微微一笑:
“他西涼王,不是能養得起雄兵十萬嗎?”
蕭複一愣,佩服的那是五體投地,懂了,這就下去安排上。
等到蕭複離開了,吳瓊趕忙撒溜就朝太醫院跑。
窮的不行了,趕緊問問壯陽方賣的咋樣,蚊子腿也是肉啊!
——————
(今天八千字,少兩千明天補上)
他本來有心在大周發展農業,推廣工商業,再提高點科技水平,搞點新奇的東西,比如炒菜,調味料,做玻璃,家具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搞個國營百貨商城來賺賺錢。
到時候按部就班的,農業發展了,工商業鬆鬆綁,鼓鼓力,大家加把勁,國家收個稅,民富國也強,豈不美哉。
但現在來看,別說發展農業了,光是這個宣平二十年,國庫都已經空了,等下十萬人巡狩西涼,一千萬兩不知道巡狩完了,還能剩下多少,更不要提自己還想著全國推廣曲轅犁,明年讓百姓能有多餘力氣多開墾農田。
沒錢怎麽推廣曲轅犁啊?
更不要提秋天馬上來了,蝗災要起,賑災不賑了?看著百姓都餓死?
吳瓊站了起來,背著手,緊皺眉頭踱起了步子,隨後問道:
“你家有多少錢?”
蕭複一聽這話,當時就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聲淚俱下道:
“陛下!臣沒有貪汙啊!”
吳瓊一愣,有點哭笑不得:
“朕什麽時候說你貪汙了,朕是問,你家有多少錢存著在!”
蕭複愣了愣神,隨後說道:
“微臣每年俸祿,算上祿糧,田畝一起其他各類雜費,一年大約四百貫,不過這是臣做了尚書之後,二品才拿的錢,以往雜七雜八算在一起,為官二十餘載,家中兩……一千貫,還是拿得出來的。”
蕭複心裏想著,天子怕不是打算讓臣子們出錢了,雖然心裏有點難受,但逢此國家緊要時刻,他還是舍得的。
畢竟削藩乃是關乎國本的,國都保不住了,哪裏還能保得住家啊?
就是其他官員,恐怕心裏都會有點不太舒服,而且很多人怕是不樂意。
要知道,這時候人當官,一部分是為了心中理想,還有一部分多少離不開物質的東西。
吳瓊倒是沒有想這麽多雜七雜八的,他又問道:
“你這錢,跟長安城裏的富戶比起來,如何?”
蕭複一愣,隨後說道:
“應當是差不多的吧。”
吳瓊點了點頭,想想也是,要是家裏連一千貫都沒有,也不敢自稱富戶了。
“陛下,臣覺得,即便是算上臣所捐出的錢,也是不夠的,而想要渡過此番難關,唯有加稅一途,臣已經擬定好了……”
蕭複還在說話,吳瓊笑著抬起手,打斷了他,隨後說道:
“誰說要你捐錢了啊,你們辛辛苦苦為國家辦事上班,你這二品大員,一年四百貫俸祿,朕還讓你捐錢,傳出去了,以後天下誰還願意來做官,為國家辦事啊,至於加稅,就別加了,老百姓已經很辛苦了,朕身為皇帝,沒辦法立即幫他們減輕負擔,已經深深自責,再加稅,朕怕不是睡覺都睡不好了。”
吳瓊說著心裏話,卻沒有注意到邊上的禦史,正奮筆疾書。
而還跪在地上的蕭複,看到禦史下筆如有神,還有臉上那專注的神情,蕭複雙眼冒出精光:妥了妥了,上史書了!
蕭複直接順勢又拜,帶著哭腔,高呼道:
“天子仁義,心係天下百姓疾苦,臣為天下百姓,為大周,能擁有您這樣的天子,實在是太過高興,不禁喜極而泣啊!臣想起家裏娘子還有些許嫁妝盈餘,再變賣一些田畝房產,臣估摸這能給陛下湊個兩千兩應該不成問題。”
“哎,朕都說了不要你……嗯?你怎麽就翻了一倍了?”
吳瓊露出了警覺的目光。
“啊,這……錢財乃身外之物,湊一湊總是有的。”
吳瓊被這蕭複說的有點哭笑不得,你能湊出來,我湊不出來啊!
而且自己當皇帝的,讓臣子捐錢,肯定不合適,但國家急用錢,開支不夠怎麽辦?
有法子!
吳瓊想到了一個應急的法子,當然在封建時代,也真的就隻能應急。
“湊就不用你湊吧,說吧,朕又要去巡狩西涼,又要賑災,朕還需要多少錢?”
“少說八百萬兩,最好能有一千四百萬兩以上。”
蕭複很快說出了一個準確的數字,甚至還有最小數和理想數,讓吳瓊對他刮目相看,在管錢這方麵,這人是有本事的。
“好,準備一下,發國債。”
………………
吳瓊想到的發國債,其實早在遙遠的古代,就已經有人幹過了。
戰國末年周赧王聯合六國討伐秦國,找人借錢,練兵準備糧草,結果等了好幾個月,諸侯們沒來,仗沒打起來,他這個錢要還啊,債主們上門要債,於是出了一個成語——債台高築。
之後的兩漢唐宋,都曾經在國家危難時期,發過國債,不過那並不是準確意義上的國債,而是天子以私人名義借錢,回頭再還,也沒有具體說還多少,利息幾何,期限時間等等。
結果就是很多次的都變成了群體性事件,唐朝安史之亂後,唐肅宗分攤讓人借錢,差點就搞得京師嘩變。
明朝後期就不提了,崇禎想發國債,但沒人買,士族階級夥同大地主,完全拋棄了明王朝,毫無骨氣的轉投了清王朝。
讀書人的代表,衍聖公,更是在滿清還沒到他家,還離得有好幾百裏路呢,就帶頭投降,剃發易服的時候,更是早上發布剃發令,中午就全家門口剃發易服,頭上頂著金錢鼠尾,還笑稱,新朝雅政。
整個讀書一輩的脊梁骨,在明末那是碎的幹幹淨淨。
吳瓊發國債的構想,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不過其他朝代的皇帝們,發國債都發悲劇了,那是因為他們已經處於退無可退的地步,沒法子來錢了。
大周現在不一樣,雖然沒錢,但兵力強盛,士氣可用,至於來錢的法子。
我吳瓊在現代賺不到錢,我在古代當了皇帝還沒法子來錢?那這皇帝也可以不用當了。
來錢法子,那就多了去了。
當蕭複問到以後如何還錢的問題的時候,吳瓊微微一笑:
“他西涼王,不是能養得起雄兵十萬嗎?”
蕭複一愣,佩服的那是五體投地,懂了,這就下去安排上。
等到蕭複離開了,吳瓊趕忙撒溜就朝太醫院跑。
窮的不行了,趕緊問問壯陽方賣的咋樣,蚊子腿也是肉啊!
——————
(今天八千字,少兩千明天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