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為大治,乃不同人謀,無以為天下不同,乃至大同……”書堂內,朗朗書聲起,悠悠遠去……
小鄭明撐著臉頰、望著窗外,此時的他已無心誦讀,滿心盡是想著小白的事情。
“呆誒!”悠悠吟首而來中,陳師偶然瞥見小鄭明的現狀,逐一竹簡敲打在小鄭明的腦門上,麵有溫怒地質問道:“正值經綸吟誦、以證心性,子明何故神遊天外!豈不知大不敬、大不倫哉?”
“嗯鞥!”小鄭明因遭受敲打而腦袋一歪、眼角一擠地悶哼出聲,但見陳師怫然作色、一臉逼視的模樣後,小鄭明便慌忙起身行禮道:“是,陳師……”
見狀,陳師不由微微一皺眉頭,後見他微揺其頭地輕聲一歎,且端正身姿地說道:“說罷,因何事困擾。”
聞言,小鄭明為之沉默,而其他早些看來的學子,則一個個大眼瞪小眼地麵麵相覷起來。
“子明無須顧忌,但說無妨便是。”陳師如是說道,卻是渾然不在意其他學子的目光和心思。
聞言,小鄭明稍作緘默,後誠聲應道:“是,陳師……”
此後,小鄭明便將小白的事情如實相告,引得眾學子紛紛議論。
“倒也怪哉……小白總隨大黃一起玩耍,又怎麽獨自上山吃草?”一子疑問。
“這你是不知,大黃早已年邁,前些時日又得了疫病,如今莫說陪伴小白玩耍,怕是已經……自顧不暇……”一子因知情作答。
“非也……”一生輕歎,後搖頭歎道:“大黃昨日已經病逝,村中,便隻剩小白自己矣……”
聽聞此言,一年齡較長的學子略有一窒,後輕閉上眼睛地搖頭歎道:“我道近來不見大黃出門,原是如此……”
聞言,陳師不由為之一怔地看向那人,後微微搖頭道:“這倒是不知……”
“這我知曉,醫老也說醫治不好……”一生搖頭低語,很是傷感。
聞言,另一名為之緘默且情緒低落的秀氣學子,此時卻突然嘴巴一抿,後有些忿忿地悶哼了一聲道:“唪!小白定是去了後山林窟!”
言及此處,此子又話語一頓地抿住了嘴巴,後目中霧氣漸盈地攥握住雙手道:“劉二叔說是,那裏便有生孕草,大黃……也葬在那裏……”
“子書,大黃已逝,莫再傷感吧……”見狀,另一學子為之搖頭一歎地寬慰道:“我想,大黃在天之靈,亦不想子書一家傷感……”
聞言,那模樣秀氣的學子眼泛霧氣得緊抿住嘴巴,後滿目委屈地哽咽道:“子書知道。”
見狀,陳師如眾學子一般為之沉默,唯獨那瞌睡之人,仍在酣然尋夢。
“唉……”良久沉默後,陳師悵然一歎,後負手轉身、走向台案道:“舊者不去,新生不來……吾等不盡當因逝去之人之物長歎,當為眼前及今後之事作懷……大黃一事,如此便罷吧。”
聞言,眾子皆為沉默,後同聲附議道:“是,先生……”
聲雖不重,卻也不輕,已足夠將那魂睡夢走的家夥驚醒。
“呃!是,先生……”一被驚醒,此子先是一番東張西望,但見眾人都如此應稱道,他便也如此跟著做了。
此時,陳師正好走到前方的師案前,且輕慢慢地轉過身來。
而因為角度的關係,陳師也一眼便得以瞥見那身著獸皮的學子。
但見對方昏沉的神態和惺忪睡眼,陳師不予厚望地搖了搖頭,隨之深深挺胸地舒釋了一口心氣,環顧著其餘學子道:“大治便略,同誦為民。”
“是,先生……”眾子齊聲頓首。
“民心所向,國之興長。為民者,消民之患,解民之憂,庇民之危,謀民生出路……”眾子朗朗誦吟。
“嗯——鞥——”閉目聆聽中,陳師頗覺滿意地吟首出聲,後神態樂享地吟首道:“為民者,善思民之所思,善想民之所想……”
“嗯——鞥——”見狀,一眾學子也學模作樣地發出一聲拖著長音的長讚,後一個個搖頭晃腦、有模有樣地撐扶立著書冊吟首道:“為民者,悉知民之所需,又當為師……”
自然,這其中,另有兩人心不在焉,還一人搪塞亂編。
“師之其道,育美性良德、崇仁尚善,助子弟有所成,授技、術以傍身,當適時更教政,非專攻學也,非專攻論也,卸之重負,謀之未來,自可向心而聚,長治久安……”吟誦至此,眾學子悠悠一頓,後悠悠吟首道:“如此,是為治國略,為民篇。”
“嗯——鞥——”陳師悠然吟首,帶著不甚滿意的笑容,似回味無窮。
“唪。”少頃,陳師悠悠一笑地睜開笑眼,後背負著雙手走向師案道:“譯文雖簡,白話作古,但道是相通,汝等不可謹記而不為。”
“吾等自謹記而為。”眾學子悠悠吟首,麵上笑意融雪。
此時,陳師已經來到師案前,隨之轉過身來麵向眾學子。
一眼望去,無一子不可教也,笑眯眯的陳師麵上笑意更深了地點了點頭,容光煥發地昂首道:“既子弟心興甚好,便再吟三章。”
“……”聞言,那身著獸皮、明顯正在假笑的小子頓時麵色一僵,撐著臉頰的手也差點滑了下來。此後,他為之苦笑地搖了搖頭,不由得苦大愁深得在心中哀怨起來:“唉,陳師總是如此上頭,這分明已到了歇課的時間……”
“嗯——鞥——”陳師稍作思量,在沉吟了小片刻,悠然而笑地吟首道:“便誦道經。”
“是……”眾子應答。
當下,在陳師的領誦下,除卻小鄭明外,其他學子也開始齊聲朗誦起來,就連子書也重新地打起了精神,暫時不再去想大黃和小白的事情。
隻是,那個身著獸皮衣物的小子,卻在其中渾水摸魚,他多數時候都在有一搭沒一搭地應付著詞句,實在不是一個讀書的料子。
“萬物之始,謂之眾生囈語,善守者,有死無生,善行者,有生無死……”
在眾學子已經開始朗聲吟誦時,小鄭明卻還沒有掙脫心思,他用右手拖著臉頰,目光空遠的望著窗外,仍在惦記著藥鋪的小白。
“不知先生有沒有醫好小白……”心思變動間,小鄭明目裏的神色也為之一黯,情緒低迷得在心中低語道:“小白尚且不滿一歲,又怎能輕易承住生孕之苦……”
窗外柳枝葉動,送來了一縷輕風,微微浮動小鄭明頸側的發梢。
“生孕草……為何人食之無事,獸食之生孕呢?”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小鄭明在心中默默地搖了搖頭,然思緒一變,卻又不經意的想到了大黃,逐又在心中歎起:“唪……”
“大黃雖病,卻也走得突然……不知,大黃離開時,是否快樂……”小鄭明一門心思都在課堂之外,根本就沒關注過書堂裏的人事物。
“天道有常,而人無常。”小鄭明心有所思時,卻在隱約中聽到了一句論語,任他判斷,這論語出自道經,這聲音,應是陳師,是以,他也這麽下了判斷。
隻是,小鄭明雖然下了判斷,但卻毫無所動,因為在他想來,陳師此時應是正在引領著大家誦讀經綸,而自己又不在那裏,怎會聽見呢?是以,當是錯覺吧。
“天道有常,而人無常!”正在小鄭明在心裏這麽認為時,在他耳邊卻又再次傳來了一句相同的論語,且相較於之前的那句,這一句的語意又更重了三分,其中更夾雜了少許怒意。
“嗯?”聞言,小鄭明不由微微一挑眉頭,而後循聲看去。
“天道有常!而人無常!”陳師人隨聲至,一張憤怒的老臉最先映入了小鄭明的眼簾。
望著眼前極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大臉,小鄭明不由一怔,下意識的脫口低念道:“陳師……”
“嗯?”見小鄭明仍這般遲鈍,陳師頓時怒目一瞪,直吹胡子瞪眼地質問道:“正值經綸習誦,子明何以溜神!”
“呃!”陳師這一聲飽含怒意的質問,非但令其餘觀注著這裏的一眾學子暗自吐舌頭,也令小鄭明在神情一振後豁然清醒。
被陳師一語驚醒後,小鄭明慌忙起身致禮,如實認錯道:“是子明之過,子明知錯,請陳師、請先生責罰。”
“唪!”見狀,正要再度責怪的陳師頓時聲息一窒,到了嘴邊的話也被他生生咽下,就連已經呼吸進鼻孔內的氣息也為之跑了氣兒。
“唪!”陳師被自己憋得難受,不由老臉一板地悶哼了一聲,後麵目不善、語意也不善地盯著小鄭明說道:“老夫還在問你,天道有常,而人無常的下一句。”
“是,先生。”聞言,小鄭明恭敬如常的輕聲應答,後不緊不慢地回複道:“此為道經三諫,曰天道有常,而人無常;天命有常,而人無常;天綱有常,亙古無常。”
言及此處,小鄭明稍稍一頓,後接著答辯道:“此三諫之釋義雖因人而異、各有不同,但通義而言,天道有常,而人無常,意指天道永存,人或不然……因天道恒久永生,而人生死各異。”
“天命有常,而人無常,通指天之命數,雖無常態,卻真實存在,冥冥定數,亦有所驅,似不存之存在……”
“而人之命數,雖有常態而盡皆虛彌,雖有跡可循而又無絕必,似存非存……”
“天綱有常,亙古無常,則可釋義為,天地綱規恒古不變,但曆曆衍生存異……意喻天道與眾生之間,或許存在著某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因果聯係……”
說到這裏,仍保持著禮姿的小鄭明再次一頓,後又再次禮敬下三分地說道:“此三諫,雖看似在論說天道綱常往複,卻是在解讀人性眾生……但這,亦隻是明麵上的解讀……畢竟,無人知曉聖先是時的意境,和觀點。”
聽聞小鄭明的闡述,其餘眾子紛自瞠目結舌、麵麵相覷地沉默下來,陳師亦緘默良久。
“唪——唪——”片刻後,陳師無奈搖頭長歎,後麵色緩和了許多的說道:“說罷,是否仍在為小白憂心。”
聞言,小鄭明為之沉默,後輕輕點頭地卸下了禮節,但他剛欲開口,卻又頗顯遲疑地止住了嘴巴。
“但說無妨。”見狀,陳師如是說道,卻頗顯無奈地在心中搖了搖頭。
小鄭明稍作緘默,略一沉吟後,麵帶猶疑之色地撓著小腦袋訕笑道:“也不盡然都是小白……其實,我也有想到大黃,若是大黃尚在,安生未死的話,小白也不會……隻是……”
話語中,小鄭明越往後說聲音越小,到了最後,已經聲若蚊蠅般弱不可聞。隨之,小鄭明也失落落地垂放下了手臂,整個人都顯得有些無精打采起來。
見狀,無論陳師還是其餘的眾學子,盡都為之沉默了下來。
另一邊,子書把臉深埋在自己胸前的望著跟前的桌案,他緊緊地抿著自己的嘴巴,不自覺得攥緊了自己的小手,又在雙肩顫動時流下了眼淚。
“唪!笨蛋小白!”不待淚珠落下,子書便豁然起身地用袖子抹掉了自己的眼淚,後頭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子書,是大黃的小主人,他有多大,大黃便有多高。大黃陪伴了他無數個美好快樂的日子,而如今,卻已剩下了回憶。
而小白,則是村長家的愛犬,它的產父大白,於老而將逝之時吃下生孕草,險險才將它生了下來。此後,小白替代了大白的位子,成為了大黃和孩子們的玩伴。
小鄭明撐著臉頰、望著窗外,此時的他已無心誦讀,滿心盡是想著小白的事情。
“呆誒!”悠悠吟首而來中,陳師偶然瞥見小鄭明的現狀,逐一竹簡敲打在小鄭明的腦門上,麵有溫怒地質問道:“正值經綸吟誦、以證心性,子明何故神遊天外!豈不知大不敬、大不倫哉?”
“嗯鞥!”小鄭明因遭受敲打而腦袋一歪、眼角一擠地悶哼出聲,但見陳師怫然作色、一臉逼視的模樣後,小鄭明便慌忙起身行禮道:“是,陳師……”
見狀,陳師不由微微一皺眉頭,後見他微揺其頭地輕聲一歎,且端正身姿地說道:“說罷,因何事困擾。”
聞言,小鄭明為之沉默,而其他早些看來的學子,則一個個大眼瞪小眼地麵麵相覷起來。
“子明無須顧忌,但說無妨便是。”陳師如是說道,卻是渾然不在意其他學子的目光和心思。
聞言,小鄭明稍作緘默,後誠聲應道:“是,陳師……”
此後,小鄭明便將小白的事情如實相告,引得眾學子紛紛議論。
“倒也怪哉……小白總隨大黃一起玩耍,又怎麽獨自上山吃草?”一子疑問。
“這你是不知,大黃早已年邁,前些時日又得了疫病,如今莫說陪伴小白玩耍,怕是已經……自顧不暇……”一子因知情作答。
“非也……”一生輕歎,後搖頭歎道:“大黃昨日已經病逝,村中,便隻剩小白自己矣……”
聽聞此言,一年齡較長的學子略有一窒,後輕閉上眼睛地搖頭歎道:“我道近來不見大黃出門,原是如此……”
聞言,陳師不由為之一怔地看向那人,後微微搖頭道:“這倒是不知……”
“這我知曉,醫老也說醫治不好……”一生搖頭低語,很是傷感。
聞言,另一名為之緘默且情緒低落的秀氣學子,此時卻突然嘴巴一抿,後有些忿忿地悶哼了一聲道:“唪!小白定是去了後山林窟!”
言及此處,此子又話語一頓地抿住了嘴巴,後目中霧氣漸盈地攥握住雙手道:“劉二叔說是,那裏便有生孕草,大黃……也葬在那裏……”
“子書,大黃已逝,莫再傷感吧……”見狀,另一學子為之搖頭一歎地寬慰道:“我想,大黃在天之靈,亦不想子書一家傷感……”
聞言,那模樣秀氣的學子眼泛霧氣得緊抿住嘴巴,後滿目委屈地哽咽道:“子書知道。”
見狀,陳師如眾學子一般為之沉默,唯獨那瞌睡之人,仍在酣然尋夢。
“唉……”良久沉默後,陳師悵然一歎,後負手轉身、走向台案道:“舊者不去,新生不來……吾等不盡當因逝去之人之物長歎,當為眼前及今後之事作懷……大黃一事,如此便罷吧。”
聞言,眾子皆為沉默,後同聲附議道:“是,先生……”
聲雖不重,卻也不輕,已足夠將那魂睡夢走的家夥驚醒。
“呃!是,先生……”一被驚醒,此子先是一番東張西望,但見眾人都如此應稱道,他便也如此跟著做了。
此時,陳師正好走到前方的師案前,且輕慢慢地轉過身來。
而因為角度的關係,陳師也一眼便得以瞥見那身著獸皮的學子。
但見對方昏沉的神態和惺忪睡眼,陳師不予厚望地搖了搖頭,隨之深深挺胸地舒釋了一口心氣,環顧著其餘學子道:“大治便略,同誦為民。”
“是,先生……”眾子齊聲頓首。
“民心所向,國之興長。為民者,消民之患,解民之憂,庇民之危,謀民生出路……”眾子朗朗誦吟。
“嗯——鞥——”閉目聆聽中,陳師頗覺滿意地吟首出聲,後神態樂享地吟首道:“為民者,善思民之所思,善想民之所想……”
“嗯——鞥——”見狀,一眾學子也學模作樣地發出一聲拖著長音的長讚,後一個個搖頭晃腦、有模有樣地撐扶立著書冊吟首道:“為民者,悉知民之所需,又當為師……”
自然,這其中,另有兩人心不在焉,還一人搪塞亂編。
“師之其道,育美性良德、崇仁尚善,助子弟有所成,授技、術以傍身,當適時更教政,非專攻學也,非專攻論也,卸之重負,謀之未來,自可向心而聚,長治久安……”吟誦至此,眾學子悠悠一頓,後悠悠吟首道:“如此,是為治國略,為民篇。”
“嗯——鞥——”陳師悠然吟首,帶著不甚滿意的笑容,似回味無窮。
“唪。”少頃,陳師悠悠一笑地睜開笑眼,後背負著雙手走向師案道:“譯文雖簡,白話作古,但道是相通,汝等不可謹記而不為。”
“吾等自謹記而為。”眾學子悠悠吟首,麵上笑意融雪。
此時,陳師已經來到師案前,隨之轉過身來麵向眾學子。
一眼望去,無一子不可教也,笑眯眯的陳師麵上笑意更深了地點了點頭,容光煥發地昂首道:“既子弟心興甚好,便再吟三章。”
“……”聞言,那身著獸皮、明顯正在假笑的小子頓時麵色一僵,撐著臉頰的手也差點滑了下來。此後,他為之苦笑地搖了搖頭,不由得苦大愁深得在心中哀怨起來:“唉,陳師總是如此上頭,這分明已到了歇課的時間……”
“嗯——鞥——”陳師稍作思量,在沉吟了小片刻,悠然而笑地吟首道:“便誦道經。”
“是……”眾子應答。
當下,在陳師的領誦下,除卻小鄭明外,其他學子也開始齊聲朗誦起來,就連子書也重新地打起了精神,暫時不再去想大黃和小白的事情。
隻是,那個身著獸皮衣物的小子,卻在其中渾水摸魚,他多數時候都在有一搭沒一搭地應付著詞句,實在不是一個讀書的料子。
“萬物之始,謂之眾生囈語,善守者,有死無生,善行者,有生無死……”
在眾學子已經開始朗聲吟誦時,小鄭明卻還沒有掙脫心思,他用右手拖著臉頰,目光空遠的望著窗外,仍在惦記著藥鋪的小白。
“不知先生有沒有醫好小白……”心思變動間,小鄭明目裏的神色也為之一黯,情緒低迷得在心中低語道:“小白尚且不滿一歲,又怎能輕易承住生孕之苦……”
窗外柳枝葉動,送來了一縷輕風,微微浮動小鄭明頸側的發梢。
“生孕草……為何人食之無事,獸食之生孕呢?”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小鄭明在心中默默地搖了搖頭,然思緒一變,卻又不經意的想到了大黃,逐又在心中歎起:“唪……”
“大黃雖病,卻也走得突然……不知,大黃離開時,是否快樂……”小鄭明一門心思都在課堂之外,根本就沒關注過書堂裏的人事物。
“天道有常,而人無常。”小鄭明心有所思時,卻在隱約中聽到了一句論語,任他判斷,這論語出自道經,這聲音,應是陳師,是以,他也這麽下了判斷。
隻是,小鄭明雖然下了判斷,但卻毫無所動,因為在他想來,陳師此時應是正在引領著大家誦讀經綸,而自己又不在那裏,怎會聽見呢?是以,當是錯覺吧。
“天道有常,而人無常!”正在小鄭明在心裏這麽認為時,在他耳邊卻又再次傳來了一句相同的論語,且相較於之前的那句,這一句的語意又更重了三分,其中更夾雜了少許怒意。
“嗯?”聞言,小鄭明不由微微一挑眉頭,而後循聲看去。
“天道有常!而人無常!”陳師人隨聲至,一張憤怒的老臉最先映入了小鄭明的眼簾。
望著眼前極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大臉,小鄭明不由一怔,下意識的脫口低念道:“陳師……”
“嗯?”見小鄭明仍這般遲鈍,陳師頓時怒目一瞪,直吹胡子瞪眼地質問道:“正值經綸習誦,子明何以溜神!”
“呃!”陳師這一聲飽含怒意的質問,非但令其餘觀注著這裏的一眾學子暗自吐舌頭,也令小鄭明在神情一振後豁然清醒。
被陳師一語驚醒後,小鄭明慌忙起身致禮,如實認錯道:“是子明之過,子明知錯,請陳師、請先生責罰。”
“唪!”見狀,正要再度責怪的陳師頓時聲息一窒,到了嘴邊的話也被他生生咽下,就連已經呼吸進鼻孔內的氣息也為之跑了氣兒。
“唪!”陳師被自己憋得難受,不由老臉一板地悶哼了一聲,後麵目不善、語意也不善地盯著小鄭明說道:“老夫還在問你,天道有常,而人無常的下一句。”
“是,先生。”聞言,小鄭明恭敬如常的輕聲應答,後不緊不慢地回複道:“此為道經三諫,曰天道有常,而人無常;天命有常,而人無常;天綱有常,亙古無常。”
言及此處,小鄭明稍稍一頓,後接著答辯道:“此三諫之釋義雖因人而異、各有不同,但通義而言,天道有常,而人無常,意指天道永存,人或不然……因天道恒久永生,而人生死各異。”
“天命有常,而人無常,通指天之命數,雖無常態,卻真實存在,冥冥定數,亦有所驅,似不存之存在……”
“而人之命數,雖有常態而盡皆虛彌,雖有跡可循而又無絕必,似存非存……”
“天綱有常,亙古無常,則可釋義為,天地綱規恒古不變,但曆曆衍生存異……意喻天道與眾生之間,或許存在著某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因果聯係……”
說到這裏,仍保持著禮姿的小鄭明再次一頓,後又再次禮敬下三分地說道:“此三諫,雖看似在論說天道綱常往複,卻是在解讀人性眾生……但這,亦隻是明麵上的解讀……畢竟,無人知曉聖先是時的意境,和觀點。”
聽聞小鄭明的闡述,其餘眾子紛自瞠目結舌、麵麵相覷地沉默下來,陳師亦緘默良久。
“唪——唪——”片刻後,陳師無奈搖頭長歎,後麵色緩和了許多的說道:“說罷,是否仍在為小白憂心。”
聞言,小鄭明為之沉默,後輕輕點頭地卸下了禮節,但他剛欲開口,卻又頗顯遲疑地止住了嘴巴。
“但說無妨。”見狀,陳師如是說道,卻頗顯無奈地在心中搖了搖頭。
小鄭明稍作緘默,略一沉吟後,麵帶猶疑之色地撓著小腦袋訕笑道:“也不盡然都是小白……其實,我也有想到大黃,若是大黃尚在,安生未死的話,小白也不會……隻是……”
話語中,小鄭明越往後說聲音越小,到了最後,已經聲若蚊蠅般弱不可聞。隨之,小鄭明也失落落地垂放下了手臂,整個人都顯得有些無精打采起來。
見狀,無論陳師還是其餘的眾學子,盡都為之沉默了下來。
另一邊,子書把臉深埋在自己胸前的望著跟前的桌案,他緊緊地抿著自己的嘴巴,不自覺得攥緊了自己的小手,又在雙肩顫動時流下了眼淚。
“唪!笨蛋小白!”不待淚珠落下,子書便豁然起身地用袖子抹掉了自己的眼淚,後頭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子書,是大黃的小主人,他有多大,大黃便有多高。大黃陪伴了他無數個美好快樂的日子,而如今,卻已剩下了回憶。
而小白,則是村長家的愛犬,它的產父大白,於老而將逝之時吃下生孕草,險險才將它生了下來。此後,小白替代了大白的位子,成為了大黃和孩子們的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