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說:“他們說的也許是真的,我們到這裏以後,我也觀察了,丁壯很少在街麵上走動。這裏赤旱千裏,小麥根本就沒種上,人們都在閑著,這些人都幹嘛去了?肯定是打仗去了。”
龍剛也說:“大人,卑職也注意到了,越這個時候,打仗越容易勝,當兵吃糧,最起碼能混個肚子圓,家裏還能有些補貼,爛命一條,不怕拚命。一些官長喜歡這個時候招兵征伐。招兵就和趕豬似的,指哪打哪,所向披靡。”
李達哼了一聲:“仁者治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一些地方還得教化啊,原來的帖木兒就喜歡四處征伐,也打過我們天朝的主意,不自量力。殺戮太重,也得受到老天懲罰,赤旱千裏,沙哈魯還不知道反思嗎?聖上遇到災年,下罪己詔。看起來我們要多停留一些日子,勸課農桑,勸化止戰,災情太嚴重,還得賑災。”
朵蘭在心裏歎服,這套理論她是讚同的。她是聖姑使君,各處遭災,雖然是水旱天災,也是人們不修德,尤其是統治者,殃及百姓。
天朝這方麵做得確實不錯,一旦有重大災異,皇上不但下詔罪己,還要息戰止戰,罷黜不急的勞役,推遲秋決犯人。更有甚者,大赦天下,借以迎合上天肅殺之氣。
可是這些異邦,他們未經王化,不像天朝,太子一生下來就開始教育培養,百姓也得到這些教化,一些敬天、敬地、敬畏神靈的理念,深入人心。
使團一路西來,深知自己的使命,一路賑災,交好小邦,教化人心。
過了一天,李達身穿便服,帶著隨從,到城裏去轉了一次,又到附近的鄉民那裏看一下,心裏很難過,百姓無精打采,麵有饑色。他特意逛了幾家糧棧,儲糧還算充足。他心裏明白,富戶之家,幾年不收成也不怕,家裏有存糧,有銀子,這些升鬥小民就慘了。
使團備下了兩千石糧食,對市場的影響並不大,看起來還是大都市。李達打定主意,賑災。到了中午,他們進了一家酒樓,和中原的酒樓有相似之處,一樓是散座,二樓是雅間。
海壽隨行,要了一腔羊。這裏早都備好了,不到兩刻鍾,上來酒菜,一腔羊做成了八樣菜肴,隻是沒有青菜搭配。喜子給幾位大人分好,正準備吃飯,外麵傳來爭吵聲。
海壽出去看一下,有人要進來,被門外的侍衛攔住了。這個人穿著當地常見的撒花長袍,左衽,腳蹬高腰皮靴,帶著貂尾平頂帽,長得和本地人有些區別,本地人大多數都是碧眼虯髯。他留著一字胡,黑眼睛。
他說要和客人說句話。
海壽打探明白,趕緊匯報李達,李達微笑著說:“大舉,你們也太小心了,單槍匹馬還能刺殺本使不成,一定是看破了我們行蹤的人,是官員也說不定,讓他進來。”
海壽出來寒暄:“足下認識我們家老爺?”說的是西域話。
“不認識,有心結識。”說的是蒙古話。海壽疑惑地看著他,他卻不說話了,意思很明顯,我和你說不著,見到你們老大自然會說的。海壽把他請了進來。
海壽也用蒙古話說:“我們家老爺正在用餐,天涼了,不快用,一會兒就涼了,請客人長話短說。”
來人說:“請摒退隨員。”李達雖然不會說蒙古話,但大多數能聽得懂,搖搖頭。
海壽說:“這些人都是自己人,有事盡管說。”
來人自報家門,改用不太熟練的漢話:“在下耶律強,在此任都事,特來拜見天使大人。”
大家相視一笑,微服有什麽用,這麽大動靜招搖過市,長著天朝人的臉,一看就知道。
李達聽見漢話,倍感親切,說:“你是天朝人?在下天朝使團李達。”
“見過大人,我不是天朝人,我是契丹人,來到這裏已經一百多年了。”
“哦,你們也是德宗的後人,失敬了。不知道有何見教。”李達已經站起來,拱手一揖。這是總督府舉足輕重的官員。
耶律強說:“在下有一言,講出來,不管是不是妥當,還請大人見諒。”
“但說無妨,都是自家人。”李達開始套近乎。
“此地不宜久留,我們老爺並沒有出征,下麵的話我就不能再說了,大王確實在這裏開拔的,按他說的日期不出十天也就回來了。我的意思,你們直接去哈烈城候著。”
大家聽出來了弦外之音,這裏的總督不歡迎他們。李達說:“你們總督歡哥不待見我們嗎?聽陳大人的意思他和天朝還算可以啊。”
“其他的我就不好說了,請大人見諒。在下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我想見一下陳大人,不知道方便否?”
李達笑了,說:“大人差矣,我們見誰都方便,恐怕是足下不方便吧?”
耶律強的臉紅了,說:“大人明鑒,在下告退。”
李達給海壽使了一個眼色,海壽極力挽留,耶律強說了實話:“在下有心和大人把酒言歡,可是有些不妥,還有些公事要處理,改天登門候教。”
李達看深談已經沒有可能,說:“那就不勉強耶律大人了,陳大人現在不在大營,他去拜訪朋友,這一半天兒的也就回來了,那時歡迎大人到大營走一趟,使團有一些家鄉的小玩意兒奉上,不成敬意。”
向耶律強傳達了三個信息,第一,使團不會這麽灰溜溜就走的;第二,李達已經認可了耶律強是朋友,是自己人;還有一點,這裏的朋友不少,陳大人在拜訪。
耶律強謝過,走到門口,加了一句:“大人,聽在下一言,不要賑災,你們搶購的兩千石糧食,總督府都知道。你們一路走來的賑濟我們也都知道,現在大王很有可能都知道了。你們確實辦了好事,但是……”
李達擺擺手,打斷了他:“大人,你的祖先也是天朝人,你應該多少了解一些天朝的情況。與鄰為善,與鄰為伴,互幫互攜,榮辱與共,我們不是在買好誰。不過本使還是非常感謝大人。”
龍剛也說:“大人,卑職也注意到了,越這個時候,打仗越容易勝,當兵吃糧,最起碼能混個肚子圓,家裏還能有些補貼,爛命一條,不怕拚命。一些官長喜歡這個時候招兵征伐。招兵就和趕豬似的,指哪打哪,所向披靡。”
李達哼了一聲:“仁者治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一些地方還得教化啊,原來的帖木兒就喜歡四處征伐,也打過我們天朝的主意,不自量力。殺戮太重,也得受到老天懲罰,赤旱千裏,沙哈魯還不知道反思嗎?聖上遇到災年,下罪己詔。看起來我們要多停留一些日子,勸課農桑,勸化止戰,災情太嚴重,還得賑災。”
朵蘭在心裏歎服,這套理論她是讚同的。她是聖姑使君,各處遭災,雖然是水旱天災,也是人們不修德,尤其是統治者,殃及百姓。
天朝這方麵做得確實不錯,一旦有重大災異,皇上不但下詔罪己,還要息戰止戰,罷黜不急的勞役,推遲秋決犯人。更有甚者,大赦天下,借以迎合上天肅殺之氣。
可是這些異邦,他們未經王化,不像天朝,太子一生下來就開始教育培養,百姓也得到這些教化,一些敬天、敬地、敬畏神靈的理念,深入人心。
使團一路西來,深知自己的使命,一路賑災,交好小邦,教化人心。
過了一天,李達身穿便服,帶著隨從,到城裏去轉了一次,又到附近的鄉民那裏看一下,心裏很難過,百姓無精打采,麵有饑色。他特意逛了幾家糧棧,儲糧還算充足。他心裏明白,富戶之家,幾年不收成也不怕,家裏有存糧,有銀子,這些升鬥小民就慘了。
使團備下了兩千石糧食,對市場的影響並不大,看起來還是大都市。李達打定主意,賑災。到了中午,他們進了一家酒樓,和中原的酒樓有相似之處,一樓是散座,二樓是雅間。
海壽隨行,要了一腔羊。這裏早都備好了,不到兩刻鍾,上來酒菜,一腔羊做成了八樣菜肴,隻是沒有青菜搭配。喜子給幾位大人分好,正準備吃飯,外麵傳來爭吵聲。
海壽出去看一下,有人要進來,被門外的侍衛攔住了。這個人穿著當地常見的撒花長袍,左衽,腳蹬高腰皮靴,帶著貂尾平頂帽,長得和本地人有些區別,本地人大多數都是碧眼虯髯。他留著一字胡,黑眼睛。
他說要和客人說句話。
海壽打探明白,趕緊匯報李達,李達微笑著說:“大舉,你們也太小心了,單槍匹馬還能刺殺本使不成,一定是看破了我們行蹤的人,是官員也說不定,讓他進來。”
海壽出來寒暄:“足下認識我們家老爺?”說的是西域話。
“不認識,有心結識。”說的是蒙古話。海壽疑惑地看著他,他卻不說話了,意思很明顯,我和你說不著,見到你們老大自然會說的。海壽把他請了進來。
海壽也用蒙古話說:“我們家老爺正在用餐,天涼了,不快用,一會兒就涼了,請客人長話短說。”
來人說:“請摒退隨員。”李達雖然不會說蒙古話,但大多數能聽得懂,搖搖頭。
海壽說:“這些人都是自己人,有事盡管說。”
來人自報家門,改用不太熟練的漢話:“在下耶律強,在此任都事,特來拜見天使大人。”
大家相視一笑,微服有什麽用,這麽大動靜招搖過市,長著天朝人的臉,一看就知道。
李達聽見漢話,倍感親切,說:“你是天朝人?在下天朝使團李達。”
“見過大人,我不是天朝人,我是契丹人,來到這裏已經一百多年了。”
“哦,你們也是德宗的後人,失敬了。不知道有何見教。”李達已經站起來,拱手一揖。這是總督府舉足輕重的官員。
耶律強說:“在下有一言,講出來,不管是不是妥當,還請大人見諒。”
“但說無妨,都是自家人。”李達開始套近乎。
“此地不宜久留,我們老爺並沒有出征,下麵的話我就不能再說了,大王確實在這裏開拔的,按他說的日期不出十天也就回來了。我的意思,你們直接去哈烈城候著。”
大家聽出來了弦外之音,這裏的總督不歡迎他們。李達說:“你們總督歡哥不待見我們嗎?聽陳大人的意思他和天朝還算可以啊。”
“其他的我就不好說了,請大人見諒。在下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我想見一下陳大人,不知道方便否?”
李達笑了,說:“大人差矣,我們見誰都方便,恐怕是足下不方便吧?”
耶律強的臉紅了,說:“大人明鑒,在下告退。”
李達給海壽使了一個眼色,海壽極力挽留,耶律強說了實話:“在下有心和大人把酒言歡,可是有些不妥,還有些公事要處理,改天登門候教。”
李達看深談已經沒有可能,說:“那就不勉強耶律大人了,陳大人現在不在大營,他去拜訪朋友,這一半天兒的也就回來了,那時歡迎大人到大營走一趟,使團有一些家鄉的小玩意兒奉上,不成敬意。”
向耶律強傳達了三個信息,第一,使團不會這麽灰溜溜就走的;第二,李達已經認可了耶律強是朋友,是自己人;還有一點,這裏的朋友不少,陳大人在拜訪。
耶律強謝過,走到門口,加了一句:“大人,聽在下一言,不要賑災,你們搶購的兩千石糧食,總督府都知道。你們一路走來的賑濟我們也都知道,現在大王很有可能都知道了。你們確實辦了好事,但是……”
李達擺擺手,打斷了他:“大人,你的祖先也是天朝人,你應該多少了解一些天朝的情況。與鄰為善,與鄰為伴,互幫互攜,榮辱與共,我們不是在買好誰。不過本使還是非常感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