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們大聲呼喊:“拚了,拚了。”這都是百戰疆場、九死一生的戰士,早已經把生死看淡了。人死卵朝天,不死就過年,他們賺了,賺大了,和他們一起出來的老兄弟早都做了地下工作者。
火兒已經過來了,看到這裏,心裏窩火,說:“大帥,軍心可用,對方已經攻上來了。卑職提議,衝他一陣,我願意作一小卒。”
龍剛也注意到了他的稱謂,大家盡量避免用敵人的這個詞。龍剛同意他的提議,但是不是讓他隨著去衝鋒,心裏頗感躊躇,去衝鋒,刀劍無眼,一旦死傷,怎麽向人家總督交代?不答應他的請求,似乎不信任人家。
龍剛陷入兩難的境地。
但是關鍵時刻,間不容發,對方已經列好陣勢,手持盾牌鼓噪而進,很快就到了外圍的警戒處。龍剛下令:“姚寶,帶著一百總人馬,去衝他們一陣,火兒,帶著自己本部人馬在後隊接應。”
這是最好的布陣,給了火兒麵子,還不至於傷著火兒。將士們早都已經按耐不住,姚寶點齊人馬,都換上腳力快的戰馬。姚寶彎刀一揮,大家旋風般地衝出大營。
敵人正在列隊前進,和剛才一樣,他們沒想到天朝會主動進攻,很快就到了射程,長官下令開火,但是使團將士的火銃先發作了。
哈烈兵已經見識了天朝的將士,吃了一驚,前麵有幾人被撂倒,膽小的掉頭就跑,衝動了陣腳。哈烈兵一時有些慌亂,很快帶隊將軍殺了逃跑的士兵,穩住陣腳,幾千人壓了過來。
這時姚寶的百人隊已經闖進陣來,哈烈兵讓出一條口子,隨即合上。火兒嚇了一跳,心裏暗自埋怨姚寶,莽夫一個,有這麽打仗的嗎?這叫什麽,這是自投羅網。但是他接到的將令是接應。
對方的陣營裏濃煙滾滾,雪越下越大,煙塵夾雜著雪花,已經看不清對麵的戰況了。火兒正在躊躇間,從大營又殺出一隊人馬,是龍剛,他親自帶隊。
這令火兒十分不爽,原來這天朝使團都是拚命三郎,不講究戰法。這麽打仗,這不是以孤羊投群狼嗎?
他想到的,龍剛當然想到了。在這被動防守,用不了一個時辰,大營就得被敵人攻破。他們很快就會把大炮推到射程之內,幾炮下去,大營就算是灰飛煙滅了。隻有奮力一搏,置之死地而後生。
他在觀察姚寶,在敵人圍上姚寶的一瞬間,哈烈兵的陣形露出了破綻,那就是在移動中,中軍的位置暴露出來。這是兵家之大忌。被龍剛發現,戰機稍縱即逝,他毫不猶豫,帶著一總旗兵馬直接撲向中軍。
這種打法雖然也合乎兵法,但是萬馬軍中取上將之首那無疑是癡人說夢。主帥被裏三層、外三層保護得如同十世單傳的嬰兒。
李達在中軍大帳門口手持窺遠鏡看得清清楚楚,心裏不解,感覺自己到了為皇上盡忠的時刻。龍剛的打法無疑是想同歸於盡。說:“大舉,準備好火種,拿到避雪處,告訴參軍,把各種文劄備好。”
大家心裏一陣悲涼,這次是徹底完了。納蘭和朵蘭站在旁邊,互相看了一眼,誰也沒說話,她們當然不會讓敵人傷著李達。將士們都在圍著中軍大帳,就連夥食哨和工兵哨的也手持弓箭圍在前麵。
老哨長走了過來,他聽到了李達的話,猶豫了一下才過來的。他心裏明白,自己的身世被納蘭挖了出來,李達很為難,想保住老哨長,又覺得是對朝廷不忠。一些事老哨長盡量不出頭。是非隻因多開口,煩惱皆為強出頭。
這時候士氣不能懈怠。李達的做法無疑是在打消士氣。
老哨長跪下,說:“大人,卑弁卻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李達心裏一喜,他知道老哨長有見識,也從不亂說話,讓喜子趕緊把他扶起來,說:“何以見得,龍剛這是不要命的打法。”
老哨長站起來,諂媚、巴結、欠了全世界的標準表情,說:“卑弁鬥膽駁大人一句,這時候想要命也要不了了。大帥這是有把握。前隊衝動敵人陣腳時,敵人主陣地,也就是中軍隨著大隊移動了,暴露了中軍的位置。卑弁都看到了,龍大帥一定也注意了,他去斬首了。”
王大舉等幾個將軍頻頻點頭。李達雖然不懂軍事,但是一路走來,也逐漸地掌握了一些戰法。他有些疑惑地看著老哨長。
老哨長又是巴結、諂媚地一笑,說:“大人應該聽說聖上靖難時大戰鄭村壩,用的就是這一個策略。”
李達頻頻點頭,他當然聽說過,這也是聖上的得意之筆。鄭三寶,當時還叫馬三保,回北平城送信,回營時無意之中發現了朝廷大軍李九江的中軍位置,被老謀深算、久經沙場的皇上,當時的燕親王捕捉到了戰機。他開始調兵遣將,攻打敵人。
其實燕王才區區幾萬人馬,而敵人是五十萬,這是以孤羊投群狼。但是,李九江移動了中軍位置,露出了破綻,燕王大獲全勝。
馬三保賜姓,以鄭村壩為姓,改為鄭和鄭三保,這件事朝野皆知。皇上也深以為榮。
朵蘭說:“大人,我去接應一下。”
納蘭趕緊說:“還是我去吧,我用飛鏢。”
等納蘭出去時,聽到外麵一陣鳴鑼聲,奔走之聲如雷。令人意外的是,哈烈兵竟然如潮水一般退去。左翼的水軍已經登岸,準備發起進攻,可能是在等著重武器,也許是心裏還有幾分忌憚。對麵畢竟是天朝使團。
也速看時機成熟,大喝一聲:“破柵攻擊。”一百多將士推倒自己辛辛苦苦搞起來的柵欄,騎馬衝了過去。對方不知虛實,看中軍打出旗語,又在鳴鑼,隻好登上小船撤了回去。這邊龍剛他們敲著得勝鼓,大搖大擺地走了回來,在半路上設上警戒。
李達親自接出第二道柵欄,躬身一揖。龍剛趕緊下馬,撫胸一禮,走過去又給老哨長撫胸一禮,說:“老哨長,多謝提醒,如果本帥再遲疑片刻時間,戰機就失去了。”
火兒已經過來了,看到這裏,心裏窩火,說:“大帥,軍心可用,對方已經攻上來了。卑職提議,衝他一陣,我願意作一小卒。”
龍剛也注意到了他的稱謂,大家盡量避免用敵人的這個詞。龍剛同意他的提議,但是不是讓他隨著去衝鋒,心裏頗感躊躇,去衝鋒,刀劍無眼,一旦死傷,怎麽向人家總督交代?不答應他的請求,似乎不信任人家。
龍剛陷入兩難的境地。
但是關鍵時刻,間不容發,對方已經列好陣勢,手持盾牌鼓噪而進,很快就到了外圍的警戒處。龍剛下令:“姚寶,帶著一百總人馬,去衝他們一陣,火兒,帶著自己本部人馬在後隊接應。”
這是最好的布陣,給了火兒麵子,還不至於傷著火兒。將士們早都已經按耐不住,姚寶點齊人馬,都換上腳力快的戰馬。姚寶彎刀一揮,大家旋風般地衝出大營。
敵人正在列隊前進,和剛才一樣,他們沒想到天朝會主動進攻,很快就到了射程,長官下令開火,但是使團將士的火銃先發作了。
哈烈兵已經見識了天朝的將士,吃了一驚,前麵有幾人被撂倒,膽小的掉頭就跑,衝動了陣腳。哈烈兵一時有些慌亂,很快帶隊將軍殺了逃跑的士兵,穩住陣腳,幾千人壓了過來。
這時姚寶的百人隊已經闖進陣來,哈烈兵讓出一條口子,隨即合上。火兒嚇了一跳,心裏暗自埋怨姚寶,莽夫一個,有這麽打仗的嗎?這叫什麽,這是自投羅網。但是他接到的將令是接應。
對方的陣營裏濃煙滾滾,雪越下越大,煙塵夾雜著雪花,已經看不清對麵的戰況了。火兒正在躊躇間,從大營又殺出一隊人馬,是龍剛,他親自帶隊。
這令火兒十分不爽,原來這天朝使團都是拚命三郎,不講究戰法。這麽打仗,這不是以孤羊投群狼嗎?
他想到的,龍剛當然想到了。在這被動防守,用不了一個時辰,大營就得被敵人攻破。他們很快就會把大炮推到射程之內,幾炮下去,大營就算是灰飛煙滅了。隻有奮力一搏,置之死地而後生。
他在觀察姚寶,在敵人圍上姚寶的一瞬間,哈烈兵的陣形露出了破綻,那就是在移動中,中軍的位置暴露出來。這是兵家之大忌。被龍剛發現,戰機稍縱即逝,他毫不猶豫,帶著一總旗兵馬直接撲向中軍。
這種打法雖然也合乎兵法,但是萬馬軍中取上將之首那無疑是癡人說夢。主帥被裏三層、外三層保護得如同十世單傳的嬰兒。
李達在中軍大帳門口手持窺遠鏡看得清清楚楚,心裏不解,感覺自己到了為皇上盡忠的時刻。龍剛的打法無疑是想同歸於盡。說:“大舉,準備好火種,拿到避雪處,告訴參軍,把各種文劄備好。”
大家心裏一陣悲涼,這次是徹底完了。納蘭和朵蘭站在旁邊,互相看了一眼,誰也沒說話,她們當然不會讓敵人傷著李達。將士們都在圍著中軍大帳,就連夥食哨和工兵哨的也手持弓箭圍在前麵。
老哨長走了過來,他聽到了李達的話,猶豫了一下才過來的。他心裏明白,自己的身世被納蘭挖了出來,李達很為難,想保住老哨長,又覺得是對朝廷不忠。一些事老哨長盡量不出頭。是非隻因多開口,煩惱皆為強出頭。
這時候士氣不能懈怠。李達的做法無疑是在打消士氣。
老哨長跪下,說:“大人,卑弁卻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李達心裏一喜,他知道老哨長有見識,也從不亂說話,讓喜子趕緊把他扶起來,說:“何以見得,龍剛這是不要命的打法。”
老哨長站起來,諂媚、巴結、欠了全世界的標準表情,說:“卑弁鬥膽駁大人一句,這時候想要命也要不了了。大帥這是有把握。前隊衝動敵人陣腳時,敵人主陣地,也就是中軍隨著大隊移動了,暴露了中軍的位置。卑弁都看到了,龍大帥一定也注意了,他去斬首了。”
王大舉等幾個將軍頻頻點頭。李達雖然不懂軍事,但是一路走來,也逐漸地掌握了一些戰法。他有些疑惑地看著老哨長。
老哨長又是巴結、諂媚地一笑,說:“大人應該聽說聖上靖難時大戰鄭村壩,用的就是這一個策略。”
李達頻頻點頭,他當然聽說過,這也是聖上的得意之筆。鄭三寶,當時還叫馬三保,回北平城送信,回營時無意之中發現了朝廷大軍李九江的中軍位置,被老謀深算、久經沙場的皇上,當時的燕親王捕捉到了戰機。他開始調兵遣將,攻打敵人。
其實燕王才區區幾萬人馬,而敵人是五十萬,這是以孤羊投群狼。但是,李九江移動了中軍位置,露出了破綻,燕王大獲全勝。
馬三保賜姓,以鄭村壩為姓,改為鄭和鄭三保,這件事朝野皆知。皇上也深以為榮。
朵蘭說:“大人,我去接應一下。”
納蘭趕緊說:“還是我去吧,我用飛鏢。”
等納蘭出去時,聽到外麵一陣鳴鑼聲,奔走之聲如雷。令人意外的是,哈烈兵竟然如潮水一般退去。左翼的水軍已經登岸,準備發起進攻,可能是在等著重武器,也許是心裏還有幾分忌憚。對麵畢竟是天朝使團。
也速看時機成熟,大喝一聲:“破柵攻擊。”一百多將士推倒自己辛辛苦苦搞起來的柵欄,騎馬衝了過去。對方不知虛實,看中軍打出旗語,又在鳴鑼,隻好登上小船撤了回去。這邊龍剛他們敲著得勝鼓,大搖大擺地走了回來,在半路上設上警戒。
李達親自接出第二道柵欄,躬身一揖。龍剛趕緊下馬,撫胸一禮,走過去又給老哨長撫胸一禮,說:“老哨長,多謝提醒,如果本帥再遲疑片刻時間,戰機就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