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李斜睡醒後便帶著高順去拜訪沮授。
沮授,字公與,冀州巨鹿廣平人。
自從韓馥將冀州讓給袁紹後,袁紹先是以沮授為別駕,後來又表薦為奮武將軍,讓他督軍。
李斜在前世讀史書時,對沮授就比較敬佩,他認為沮授不但有智有謀,而且為人比較忠義。
曆史上袁紹敗了之後,沮授被曹操抓獲。曹操知道沮授有才,舍不得殺他,還任他官職。隻是沮授總是要想辦法逃回袁紹那裏,最後曹操不得不殺了他。
但是這麽忠義的人要怎麽才能讓他願意舍棄袁紹追隨李斜呢。
他絞盡腦汁想到了一些辦法,有沒有效不敢肯定,隻能是試試看了。
李斜來訪,沮授自然是非常歡迎。
把李斜迎進府裏後,又帶著李斜進了客堂入坐。
兩人客套了幾句,李斜先進入正題:“公與將軍以為,若袁公和曹公相爭,誰人會勝?”
沮授想不到李斜會突然問這麽個問題,愣了一下,沒回答,反問李斜:“不直將軍以為呢?”
李斜也沒想到會被他反問,但他心裏早已知道怎麽回答:“若袁公與曹公相爭,則曹公勝算要大一些。”
沮授又是一愣,沒想到李斜竟然會這麽說,畢竟他是從曹操那邊跑過來的,這麽說難道不怕被當成是假投於袁公嗎。
“何以見得?”
“當前以兵力和謀士將軍算,則是袁公勢力強盛。然而善於用人上,袁公不如曹公。曹公對麾下的將軍謀士之言,納諫用善,而且曹公身邊有親族夏侯和曹氏諸將,其他人無爭權之誌,得以忠正盡力。”
李斜停了一下又接著說道:“而袁公雖有三子,卻各分一黨,麾下諸將謀士各選其主,內外相爭,袁公又遲疑不定。公與將軍亦曾建言獻策,袁公卻未采納,可坐見其敗啊。”
李斜敢對著沮授談論袁紹的不是,也是因為了解沮授,說到了他心坎上。
沮授料不到李斜一名勇將,竟然也有這樣的見識。
“那不直將軍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讓袁公勝呢?”
“這個,基本上,很難。主與臣同,則權在臣。臣與主同,則謀在主。公與將軍和田元皓別駕也曾多次建策,然而袁公總是未能見用,臣有謀而主不用,是為臣不謀。袁公以一己之謀,又如何敵曹公眾人之策呢?”
聽了李斜之言,沮授不由得對他另眼相待,真真想不到眼前這個擅長殺賊的長戟將軍,竟然看事這麽明。
而且李斜所說,他也是非常讚同,
他曾建言讓袁紹迎天子都鄴,袁紹不聽用。聽聞袁紹欲讓三子各守一州,他又諫,袁紹又不聽用。
所以,袁紹才能有幾斤幾兩他心裏也非常清楚。
不過,李斜今日挑起這個話題,肯定有他的目的。
“不直將軍來投袁公,不是要為袁公盡力獻策的嗎?”
李斜聽了大笑:“公與將軍和田元皓別駕之言尚未見聽用,袁公會聽我之言嗎?況且我從曹營來,袁公就真的信我嗎?”
沮授明白了:“不直將軍此來乃是暫避曹公追殺,非為真心助袁公,將軍之誌不小啊。”
李斜見話已經挑明,當即莊重地說道:“我之前在曹公麾下時,本隻願助曹公早日平定天下,讓百姓早日脫離苦難,過上安定的生活。然而徐州目睹曹公屠殺百姓,我知道即使助曹公平定天下,百姓未必即能得安。因此,我便立誌,欲平天下,使百姓安。我也知道公與將軍有誌於救扶百姓,所以今日將心相托,願求得公與將軍相助,則天下可早定,百姓可得早安。”
沮授聽了臉色凝重,他確實是有誌於救扶百姓,可是之前的韓馥和現在的袁紹,都隻是圖一己私利之人。
而眼前的這個李斜,有勇武之名,又有仁義之心。
最主要的,是他信任沮授,將心中隱秘之事告訴了沮授。
沮授受到李斜的信任和看重,讓他頗為感動。
不過他也不能現在就背袁紹而去,就算要相助李斜,也需要等到時機成熟之時。
他對李斜說道:“不直將軍以心相托,讓我感動莫名。隻是袁公待我不薄,我不能就此而背袁公,請將軍見諒。他日若有機緣,則必可助將軍達成安天下之誌。”
李斜對沮授的反應還算滿意,今天也不是就要沮授追隨於他。
隻是讓他知道自己所求,之後的事情就好辦了。
兩人又換了話題談了一會,李斜告別回去。
李斜又去拜訪了田豐,但對田豐可不敢將心相托,他怕田豐會對袁紹出賣自己。
他和田豐隻是風花雪月的談論一番,便告辭回去了。
接下來的十幾日,他經常去拜訪沮授和田豐,而袁紹竟然像忘了他一樣,沒有再見過他。
不過該給的糧食還是要給的,住在城外的趙雲等人每日訓練,有飯吃那些部眾也就沒有怨言。
李斜和沮授田豐的過密來往,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四月六日,郭圖對袁紹說李斜與沮授田豐交往過密,隻怕他們會有所圖謀。
袁紹聽了驚道:“真有此事?公與和元皓想必不會背我,隻是李斜……”
郭圖緊接著說道:“李斜從曹營來,又是曹操女婿,其投歸未必就是實意,如若是曹操使詐,派他來伺伏在袁公身邊。若他日袁公與曹操相爭時,李斜便會內應曹操,到時隻怕……”
郭圖沒有說下去,但袁紹明白他的意思。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等於是身邊埋伏著一個敵將啊。
“公則以為該如何處置?”
李斜來投,如果就這樣殺了,那會讓別人不敢再來投靠,隻能想個更好的辦法處置他。
郭圖陰笑著道:“如今黑山賊張燕聚眾十幾萬在常山,常寇略郡縣,不如給李斜少許兵馬,讓他去常山征剿張燕。如果他真的去了,則必死於張燕之手,如果不去,那便是違抗軍令,便可斬他。就算他去了沒被張燕所殺,也必定會敗,到時也可以軍法斬首。”
“若是他帶著兵馬跑了呢?”
袁紹覺得這也是個好辦法,隻是怕給了他兵馬,他不去征剿張燕,而是帶著兵馬跑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郭圖又獻計道:“李斜本已有近千人,我們可再給他一千兵,同時讓張俊乂將軍領兩千兵相助。隻要事先和俊乂將軍說好,無論勝敗,他都有功。”
袁紹又是一驚:“隻給三千兵,他會去征剿張燕嗎?張燕可是有十幾萬人啊。”
“他若不去,豈不是違抗軍令了。”
“善。”袁紹笑了。
沮授,字公與,冀州巨鹿廣平人。
自從韓馥將冀州讓給袁紹後,袁紹先是以沮授為別駕,後來又表薦為奮武將軍,讓他督軍。
李斜在前世讀史書時,對沮授就比較敬佩,他認為沮授不但有智有謀,而且為人比較忠義。
曆史上袁紹敗了之後,沮授被曹操抓獲。曹操知道沮授有才,舍不得殺他,還任他官職。隻是沮授總是要想辦法逃回袁紹那裏,最後曹操不得不殺了他。
但是這麽忠義的人要怎麽才能讓他願意舍棄袁紹追隨李斜呢。
他絞盡腦汁想到了一些辦法,有沒有效不敢肯定,隻能是試試看了。
李斜來訪,沮授自然是非常歡迎。
把李斜迎進府裏後,又帶著李斜進了客堂入坐。
兩人客套了幾句,李斜先進入正題:“公與將軍以為,若袁公和曹公相爭,誰人會勝?”
沮授想不到李斜會突然問這麽個問題,愣了一下,沒回答,反問李斜:“不直將軍以為呢?”
李斜也沒想到會被他反問,但他心裏早已知道怎麽回答:“若袁公與曹公相爭,則曹公勝算要大一些。”
沮授又是一愣,沒想到李斜竟然會這麽說,畢竟他是從曹操那邊跑過來的,這麽說難道不怕被當成是假投於袁公嗎。
“何以見得?”
“當前以兵力和謀士將軍算,則是袁公勢力強盛。然而善於用人上,袁公不如曹公。曹公對麾下的將軍謀士之言,納諫用善,而且曹公身邊有親族夏侯和曹氏諸將,其他人無爭權之誌,得以忠正盡力。”
李斜停了一下又接著說道:“而袁公雖有三子,卻各分一黨,麾下諸將謀士各選其主,內外相爭,袁公又遲疑不定。公與將軍亦曾建言獻策,袁公卻未采納,可坐見其敗啊。”
李斜敢對著沮授談論袁紹的不是,也是因為了解沮授,說到了他心坎上。
沮授料不到李斜一名勇將,竟然也有這樣的見識。
“那不直將軍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讓袁公勝呢?”
“這個,基本上,很難。主與臣同,則權在臣。臣與主同,則謀在主。公與將軍和田元皓別駕也曾多次建策,然而袁公總是未能見用,臣有謀而主不用,是為臣不謀。袁公以一己之謀,又如何敵曹公眾人之策呢?”
聽了李斜之言,沮授不由得對他另眼相待,真真想不到眼前這個擅長殺賊的長戟將軍,竟然看事這麽明。
而且李斜所說,他也是非常讚同,
他曾建言讓袁紹迎天子都鄴,袁紹不聽用。聽聞袁紹欲讓三子各守一州,他又諫,袁紹又不聽用。
所以,袁紹才能有幾斤幾兩他心裏也非常清楚。
不過,李斜今日挑起這個話題,肯定有他的目的。
“不直將軍來投袁公,不是要為袁公盡力獻策的嗎?”
李斜聽了大笑:“公與將軍和田元皓別駕之言尚未見聽用,袁公會聽我之言嗎?況且我從曹營來,袁公就真的信我嗎?”
沮授明白了:“不直將軍此來乃是暫避曹公追殺,非為真心助袁公,將軍之誌不小啊。”
李斜見話已經挑明,當即莊重地說道:“我之前在曹公麾下時,本隻願助曹公早日平定天下,讓百姓早日脫離苦難,過上安定的生活。然而徐州目睹曹公屠殺百姓,我知道即使助曹公平定天下,百姓未必即能得安。因此,我便立誌,欲平天下,使百姓安。我也知道公與將軍有誌於救扶百姓,所以今日將心相托,願求得公與將軍相助,則天下可早定,百姓可得早安。”
沮授聽了臉色凝重,他確實是有誌於救扶百姓,可是之前的韓馥和現在的袁紹,都隻是圖一己私利之人。
而眼前的這個李斜,有勇武之名,又有仁義之心。
最主要的,是他信任沮授,將心中隱秘之事告訴了沮授。
沮授受到李斜的信任和看重,讓他頗為感動。
不過他也不能現在就背袁紹而去,就算要相助李斜,也需要等到時機成熟之時。
他對李斜說道:“不直將軍以心相托,讓我感動莫名。隻是袁公待我不薄,我不能就此而背袁公,請將軍見諒。他日若有機緣,則必可助將軍達成安天下之誌。”
李斜對沮授的反應還算滿意,今天也不是就要沮授追隨於他。
隻是讓他知道自己所求,之後的事情就好辦了。
兩人又換了話題談了一會,李斜告別回去。
李斜又去拜訪了田豐,但對田豐可不敢將心相托,他怕田豐會對袁紹出賣自己。
他和田豐隻是風花雪月的談論一番,便告辭回去了。
接下來的十幾日,他經常去拜訪沮授和田豐,而袁紹竟然像忘了他一樣,沒有再見過他。
不過該給的糧食還是要給的,住在城外的趙雲等人每日訓練,有飯吃那些部眾也就沒有怨言。
李斜和沮授田豐的過密來往,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四月六日,郭圖對袁紹說李斜與沮授田豐交往過密,隻怕他們會有所圖謀。
袁紹聽了驚道:“真有此事?公與和元皓想必不會背我,隻是李斜……”
郭圖緊接著說道:“李斜從曹營來,又是曹操女婿,其投歸未必就是實意,如若是曹操使詐,派他來伺伏在袁公身邊。若他日袁公與曹操相爭時,李斜便會內應曹操,到時隻怕……”
郭圖沒有說下去,但袁紹明白他的意思。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等於是身邊埋伏著一個敵將啊。
“公則以為該如何處置?”
李斜來投,如果就這樣殺了,那會讓別人不敢再來投靠,隻能想個更好的辦法處置他。
郭圖陰笑著道:“如今黑山賊張燕聚眾十幾萬在常山,常寇略郡縣,不如給李斜少許兵馬,讓他去常山征剿張燕。如果他真的去了,則必死於張燕之手,如果不去,那便是違抗軍令,便可斬他。就算他去了沒被張燕所殺,也必定會敗,到時也可以軍法斬首。”
“若是他帶著兵馬跑了呢?”
袁紹覺得這也是個好辦法,隻是怕給了他兵馬,他不去征剿張燕,而是帶著兵馬跑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郭圖又獻計道:“李斜本已有近千人,我們可再給他一千兵,同時讓張俊乂將軍領兩千兵相助。隻要事先和俊乂將軍說好,無論勝敗,他都有功。”
袁紹又是一驚:“隻給三千兵,他會去征剿張燕嗎?張燕可是有十幾萬人啊。”
“他若不去,豈不是違抗軍令了。”
“善。”袁紹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