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在穰縣,心裏一直都非常糾結,非常矛盾。


    他可沒像曹仁那樣喝悶酒,卻每天跑到城門樓上眺望,既期盼著李斜率兵來,又害怕李斜率兵來。


    張遼自從在並州跟隨丁原開始,後來被丁原派去跟著大將軍何進,何進又派他去河北募兵。


    募兵回來時大將軍何進卻死了,丁原也死了。


    他沒有自主選擇權,隻能讓朝廷分配,跟了董卓。


    然後董卓也死了,又跟著呂布跑出長安。


    可這,呂布也死了,現在他跟著曹操,隻不過曹操還沒死。


    所以,跟誰並不重要,忠誠度也是可以商量滴。


    不過呢,曹操竟然讓張遼統領兩千人馬守在穰縣,這可是對張遼莫大的信任,按道理說應該要對曹操絕對忠誠。


    可是張遼在湖陽見到曹仁屠城殘殺無辜百姓,然後曹操也默許時,他對曹操是有反感的。對曹仁就更不用說了,他甚至想過,如果曹仁被圍,自己到底要不要去救。


    當然,這個問題他還沒想出結果,曹仁還沒被圍,也沒向他求救。


    現在李斜領兵來到南陽,自己是要堅決抵抗,還是要歸降李斜,成了張遼日夜沉思的問題。


    李斜在濮陽以生命擔保救高順時他也在場,而且他當時也算是向李斜投降。


    相對於李斜和曹仁來比較,甚至是曹操,他心裏更傾向於跟隨李斜。


    可是他又不想辜負曹操對自己的信任。


    他的煩惱又不能向別人訴說,隻能悶在心裏。


    這一日,他巡城回到縣衙,剛剛解下鎧甲,就有斥候回報:“李斜部將高順帶領三千人馬正向穰縣而來,涅陽和安眾兩縣已降,高順兵馬此時離城隻二十裏,同時李斜已經另派兵馬攻打宛縣。”


    那時候斥候的消息肯定不能那麽即時,他們隻看到了李斜派夏侯蘭帶兵去攻打宛縣,卻沒看到夏侯蘭敗走。


    他們能知道敵軍有多少兵馬,也並不是他們去抓敵兵來拷問,而是通過敵軍旗幟數量和行軍規模等來判斷,雖然不一定準確,卻也是八九不離十。


    畢竟他們是專業的。


    張遼急令全部人馬上城守衛,他又重新穿上鎧甲,抄起大刀,騎上戰馬,來到城牆下。讓人檢查城門是否牢固,守城器械是否備全,然後走上城門樓。


    他在穰縣約束兵士,不許侵擾百姓,穰縣的百姓對他也比較支持。


    甚至有不少百姓來要和他一起守城,被他勸回去了。


    他覺得穰縣還不到死守的地步,而且讓百姓守城,城破之後被屠城的概率很大,他不想讓百姓冒這個險。


    這時又有斥候回報,說高順領兵已經離城隻有五裏,即將兵臨城下。


    高順之前的陷陣營有多厲害,張遼心裏有數,知道他統帶的兵很厲害。


    不過現在他隻帶了三千人來攻城,自己有兩千人守城,不管高順的陷陣營再怎麽厲害,也不可能攻破他守的穰縣。


    因此他心裏並不緊張,隻是覺得昔日的戰友如今卻變為敵將,心裏多少還是有些不快。


    張遼在城門樓上等著高順,卻久等不見高順的兵馬,隻看到有一騎兵來到城下,手裏舉著一封書信,說是要交給張文遠將軍。


    後麵並沒有兵馬跟隨,張遼令人開門出城接入來使,入城之後將他控製在城門口。


    又將他手中的書信送到張遼手裏。


    張遼以為是請戰書,結果展開一看,原來是勸降書:


    “文遠吾兄,一別已經年,然舊日情誼,猶在眼前。今曹操逆天殘暴,屠戮百姓,挾持天子,塗害四方。而李征南將軍斜寬仁大義,忠君護民,欲平天下而使百姓安。兄豈可再助曹為惡,望速獻城歸降,後可成將侯之功業,立萬世之忠名。曹仁屠夫,已被兵困,死在即日,袁冀州引兵南下,曹操無暇顧及南陽,兄今已是在死地,不可再慮,速決,順待。”


    張遼看罷勸降書,又轉頭看了看身邊的將士,和城牆下那些兵士和百姓,長歎一聲道:“曹公,非我負你,此乃是天意。”


    他又呆呆地望著城外,發了一會愣之後,讓人將來使帶上來,說自己願降,讓來使回去複命。


    回到縣衙,才一會就見督將王洪帶著五十個士卒來了。


    原來曹操雖然讓張遼統帶兩千人守穰縣,同時也留下一個督將,監督著張遼等將領。


    督將隻有監督權,沒有統兵權。


    王洪來到麵前,怒視著張遼,問道:“聽說張將軍欲獻城歸降高順?”


    張遼既已決定歸降,便已想好對策,他已經安排了一百名親衛兵藏在四周,隻等他一聲令下就會衝出。


    “是。”張遼不想多說,現在說再多也是沒用。


    “曹公如此厚待你,你卻如此亡恩負義,我身為督將,必為曹公除叛剿逆。來人,將張遼綁了。”王洪對身後的士卒下令。


    他身後的那五十名士卒馬上散開把張遼包圍了,他們知道張遼武力很強,個個都已經拔刀在手,準備要圍攻張遼。


    張遼見事已至此,再遲疑下去恐怕就會自己身死名敗了。


    他大喝一聲:“來人。”


    立即從四周房內衝出一百名兵士,將王洪和那五十個士卒圍起來。


    王洪的士卒急忙轉身對著張遼的兵士,王洪卻是不懼反而更怒:“張遼,你這是造反。”


    張遼知道王洪為人剛直,不怕死,便溫和地對他說道:“王將軍,曹操之前在徐州屠城,如今曹仁又在湖陽屠戮百姓,那是我親眼所見。如此殘暴之人,我們還有必要跟著他嗎?李斜將軍在曹仁屠徐州時就因阻止他屠戮百姓,而與曹仁結怨,也從此不被曹操任用。可見李將軍寬仁愛民,你何不與我一起歸降李將軍呢?”


    王洪越聽越怒,拔刀出鞘,大罵張遼:“忠臣不侍二主,如今我王洪唯有一死以報曹公知遇之恩。”


    說完就舉刀向張遼砍去。


    張遼忙避過來刀,一揮手,兵士們對王洪等人發起攻擊。


    這些親兵都是張遼百裏挑一選出來的,很快就將王洪和他的五十個士卒殺死。


    張遼命人好好將他們安葬,雖然殺了王洪,但張遼對他也是比較敬重。


    第二日,高順領兵來到城下,列陣等待張遼出城獻降。


    張遼帶領部將出城到高順陣前,向高順獻城歸降。


    高順欣喜地對張遼說道:“文遠兄,征南將軍常提起你,對你也是非常敬佩,說你有大將之才,將來功業前途無量。”


    張遼隻是淡淡地對高順說道:“伯平,不直將軍如何?”


    高順愣了一下,不直將軍如何?這是什麽問題。


    他想了一下後回道:“有治亂之能,有安世之誌。”


    張遼淡淡一笑,迎接高順率軍入城。


    高順留下一個校尉領兩千人守穰縣,他和張遼帶著其餘人馬來到李斜屯營之處。


    早有傳令兵報知李斜,張遼等人到時,他急忙率領趙雲和夏侯蘭出營迎接。


    張遼見李斜出迎,忙下馬向李斜單腿跪地行禮道:“張遼拜見李將軍。”


    李斜忙扶起張遼,拉著他的手笑著說道:“我有文遠相助,天下必可早定,百姓必可早安。”


    接入營後,眾人便商議如何攻取宛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三國反曹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不是伍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不是伍長並收藏我在三國反曹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