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擊敗了曹***他退營二十裏,可是他不退兵,葉縣之危就不解除。
要想追擊就更不可能,自己就這麽點兵力,拚完了就什麽都沒了。
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糧食問題,葉縣之糧眼看馬上就要吃完,如果再不補充糧食進來,就隻能棄城而走了。
本來要棄城李斜也可以接受,畢竟隻要自己還有兵在,城就跑不了,遲早也都會再回來。
可是他已經將葉縣所有百姓都拉上了同一條船,自己跑很容易,可是百姓怎麽跑?
要讓李斜丟下葉縣的百姓給曹操屠戮,他做不到。
當初在徐州和曹仁反目成仇,不就是因為曹仁屠戮百姓嗎。
甚至是背叛曹操,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曹操有屠城之舉。
所以他現在除了堅守葉縣,已經沒有別的選擇。
袁紹在冀州攻擊公孫瓚,李斜還幫了袁紹一把,出賣了公孫瓚。
他告訴張燕,公孫瓚會派人向他求救,他隻需要向公孫瓚回複,自己會去救他,並且約定日期,到時舉火為號。
然後再將消息透露給袁紹,同時要求袁紹等公孫瓚破滅之後,要給張燕送來兩百車糧食。
袁紹為了快點消滅公孫瓚,同意了張燕的要求。
並且在九月的時候,攻入了公孫瓚的易京。
公孫瓚自知必敗,於是將妻子姐妹全部處死,他也自殺而死。
他的部將田楷與袁紹軍戰,力盡而死,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也為屠各所殺。
至此,公孫瓚正式滅亡。
袁紹為了可以全力對付曹操,便按照約定給了張燕兩百車糧食。
他知道張燕現在對他的威脅還沒那麽大,等打敗了曹操,再回來慢慢收拾張燕。
重整軍馬之後,他準備率兵南下,爭奪兗州,到許都迎接天子。
當然,這是一個月後的事情,李斜此時還在為糧食的問題發愁。
這日,他帶著高順出去巡城,畢竟關乎著一城百姓和一軍士卒的安危,馬虎不得,每一處他都檢查得非常仔細。
特別是瞭望台,萬一派出去的斥候發生意外,不能及時回來報信,瞭望台就是第一個發現敵軍之人,必須要時刻都打起精神進行觀察。
不過看樣子,曹操是不可能來攻城的了,別說攻城,連到城下挑戰都沒有。
經過前些日子一戰得勝之後,他對守住葉縣已經沒有疑慮,除了糧食問題以外。
他們剛回到府外,看到府門前有許多百姓圍在那裏,許多人還都手裏捧著東西或挑著擔子。
沮授正站在門前台上對百姓說著什麽。
李斜下馬和高順走了過來,百姓們見李斜回來,紛紛向他圍過來。
有一位老大爺手裏捧著一個糧袋,對李斜說道:“李將軍,聽說你們軍中缺糧,將軍缺糧而沒有向我們征繳糧食,可見將軍對百姓的仁義,所以我們願意捐出一些糧食,給將軍用作軍糧。”
老大爺說完就將米袋塞到了李斜手裏。
李斜掂量了一下,不多,也就隻有幾斤的樣子。
這讓李斜非常感動,他拉著老大爺的手說道:“老人家,我們軍中雖然缺糧,但也還不至於要奪百姓們的口糧。你們也不容易,是我連累了你們,等把曹操打跑,以後我絕不會再讓你們飽受戰亂之苦。”
周圍的百姓紛紛圍近前說道:“將軍,快收下吧,我們家裏的糧食不多,這都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將軍,你就收下了吧。”
“將軍……”
這時沮授擠到李斜身旁說道:“將軍,你就暫且收下吧,民意不可違。”
李斜走上了門前台上,看著底下那幾百位百姓說道:“老鄉們,你們的心意我領了,你們的糧食我也收下,不過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們必須要保證自己的家裏,還有餘糧夠吃一些日子。同時我保證,一個月內必定會打跑曹操,讓大家恢複正常的生活。”
底下的百姓齊聲歡呼,紛紛稱讚李斜仁義,顧念百姓。
李斜讓人將百姓捐的糧食全部收了,並且連續幾日都有百姓前來捐糧。
有些百姓家有餘糧,但也有許多百姓家中已經斷糧,李斜便讓人搭起一個救濟場。用百姓所捐之糧拿來煮羹,凡城中百姓無糧可食者,都可以來此領食。
雖然不能讓人吃飽,但可以讓人撐得下去。
城中百姓見李斜善待百姓至此,又有不少人來捐糧。
但凡家中還有糧吃的,也不會來此蹭吃,甚至有人家中已經斷糧,也不肯來此領食,說是要將糧食留給李斜軍用。
李斜知道之後,出榜告示百姓,說如果城中有百姓餓死,那便是他的罪過,也是他萬萬不願看到的。如果再有百姓因此餓死,他自己便也不吃了。
告示一出,城中百姓更加擁戴李斜,都誓欲與李斜共存亡。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必須要將夏侯淵趕跑,否則宛縣與葉縣不通,糧食運不過來。雖然城中百姓捐了不少糧食,但對於我們來說,那隻是杯水車薪,不值一提。”
“夏侯淵領一萬人守在博望,要多少人護送才能將糧食運到葉縣?”沮授也是深懷憂慮地說道。“或許,可以誘夏侯淵出城一戰,如果夏侯淵戰敗,那便能打通宛葉兩縣之間的通道了。”
“誘夏侯淵出城一戰……”李斜在屋內踱來踱去,正在想著辦法。
“有了,快叫子龍來。”李突然很高興地喊了起來。
門卒忙應了一聲:“諾。”跑去找趙雲了。
沮授見李斜臉上現出喜色,知道他必是有解決的辦法了,忙問:“將軍可是有良策了?”
李斜笑道:“雖不是萬無一失之良策,但如今也隻好如此了。”
他將計策跟沮授說了,沮授有些吃驚:“如果夏侯淵不上當呢?會不會弄巧成拙,最後還失了許多糧食。”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成是敗就看夏侯淵要怎麽做了。”
這時趙雲也到了,進來問道:“將軍找我?”
李斜拉著趙雲的手問道:“子龍,你的傷怎麽樣了?”
“沒什麽事,都是皮肉之傷,我還能上陣殺敵,有什麽差遣就請將軍吩咐。”
“我想讓你去宛縣一趟。”
“去宛縣?曹操來攻城了怎麽辦?我想留在葉縣和將軍一起守城呢。”
“曹操不會來攻城,而且讓你去宛縣是有重要的事。”
然後李斜告訴趙雲要如此如此,讓他一定要照辦。
趙雲聽了臉上還有一些疑慮,轉頭看了看沮授,見沮授也向他點了點頭,這才對李斜說道:“諾。”
看著趙雲出去,李斜自言自語說道:“但願此計可成,否則就隻能棄葉縣而走了。”
“將軍認為有幾成把握?”沮授心裏實在是沒什麽把握。
“八成,知敵之所欲而攻,勝算頗大。”
“要不要再派文遠將軍領兵前去接應?”
“如果勝則可,敗就不必了,那隻會引來曹操大軍。”
雖然上次戰役五百騎兵全軍覆沒,不過後來清理戰場也收了三百多匹戰馬,趙雲又組建了一支三百人的騎兵隊。
不過這支騎兵隊未經訓練,還不能上陣作戰。
趙雲隻帶了二十騎,怕帶多了會引起曹操的注意,一路向宛縣奔去。
要想追擊就更不可能,自己就這麽點兵力,拚完了就什麽都沒了。
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糧食問題,葉縣之糧眼看馬上就要吃完,如果再不補充糧食進來,就隻能棄城而走了。
本來要棄城李斜也可以接受,畢竟隻要自己還有兵在,城就跑不了,遲早也都會再回來。
可是他已經將葉縣所有百姓都拉上了同一條船,自己跑很容易,可是百姓怎麽跑?
要讓李斜丟下葉縣的百姓給曹操屠戮,他做不到。
當初在徐州和曹仁反目成仇,不就是因為曹仁屠戮百姓嗎。
甚至是背叛曹操,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曹操有屠城之舉。
所以他現在除了堅守葉縣,已經沒有別的選擇。
袁紹在冀州攻擊公孫瓚,李斜還幫了袁紹一把,出賣了公孫瓚。
他告訴張燕,公孫瓚會派人向他求救,他隻需要向公孫瓚回複,自己會去救他,並且約定日期,到時舉火為號。
然後再將消息透露給袁紹,同時要求袁紹等公孫瓚破滅之後,要給張燕送來兩百車糧食。
袁紹為了快點消滅公孫瓚,同意了張燕的要求。
並且在九月的時候,攻入了公孫瓚的易京。
公孫瓚自知必敗,於是將妻子姐妹全部處死,他也自殺而死。
他的部將田楷與袁紹軍戰,力盡而死,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也為屠各所殺。
至此,公孫瓚正式滅亡。
袁紹為了可以全力對付曹操,便按照約定給了張燕兩百車糧食。
他知道張燕現在對他的威脅還沒那麽大,等打敗了曹操,再回來慢慢收拾張燕。
重整軍馬之後,他準備率兵南下,爭奪兗州,到許都迎接天子。
當然,這是一個月後的事情,李斜此時還在為糧食的問題發愁。
這日,他帶著高順出去巡城,畢竟關乎著一城百姓和一軍士卒的安危,馬虎不得,每一處他都檢查得非常仔細。
特別是瞭望台,萬一派出去的斥候發生意外,不能及時回來報信,瞭望台就是第一個發現敵軍之人,必須要時刻都打起精神進行觀察。
不過看樣子,曹操是不可能來攻城的了,別說攻城,連到城下挑戰都沒有。
經過前些日子一戰得勝之後,他對守住葉縣已經沒有疑慮,除了糧食問題以外。
他們剛回到府外,看到府門前有許多百姓圍在那裏,許多人還都手裏捧著東西或挑著擔子。
沮授正站在門前台上對百姓說著什麽。
李斜下馬和高順走了過來,百姓們見李斜回來,紛紛向他圍過來。
有一位老大爺手裏捧著一個糧袋,對李斜說道:“李將軍,聽說你們軍中缺糧,將軍缺糧而沒有向我們征繳糧食,可見將軍對百姓的仁義,所以我們願意捐出一些糧食,給將軍用作軍糧。”
老大爺說完就將米袋塞到了李斜手裏。
李斜掂量了一下,不多,也就隻有幾斤的樣子。
這讓李斜非常感動,他拉著老大爺的手說道:“老人家,我們軍中雖然缺糧,但也還不至於要奪百姓們的口糧。你們也不容易,是我連累了你們,等把曹操打跑,以後我絕不會再讓你們飽受戰亂之苦。”
周圍的百姓紛紛圍近前說道:“將軍,快收下吧,我們家裏的糧食不多,這都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將軍,你就收下了吧。”
“將軍……”
這時沮授擠到李斜身旁說道:“將軍,你就暫且收下吧,民意不可違。”
李斜走上了門前台上,看著底下那幾百位百姓說道:“老鄉們,你們的心意我領了,你們的糧食我也收下,不過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們必須要保證自己的家裏,還有餘糧夠吃一些日子。同時我保證,一個月內必定會打跑曹操,讓大家恢複正常的生活。”
底下的百姓齊聲歡呼,紛紛稱讚李斜仁義,顧念百姓。
李斜讓人將百姓捐的糧食全部收了,並且連續幾日都有百姓前來捐糧。
有些百姓家有餘糧,但也有許多百姓家中已經斷糧,李斜便讓人搭起一個救濟場。用百姓所捐之糧拿來煮羹,凡城中百姓無糧可食者,都可以來此領食。
雖然不能讓人吃飽,但可以讓人撐得下去。
城中百姓見李斜善待百姓至此,又有不少人來捐糧。
但凡家中還有糧吃的,也不會來此蹭吃,甚至有人家中已經斷糧,也不肯來此領食,說是要將糧食留給李斜軍用。
李斜知道之後,出榜告示百姓,說如果城中有百姓餓死,那便是他的罪過,也是他萬萬不願看到的。如果再有百姓因此餓死,他自己便也不吃了。
告示一出,城中百姓更加擁戴李斜,都誓欲與李斜共存亡。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必須要將夏侯淵趕跑,否則宛縣與葉縣不通,糧食運不過來。雖然城中百姓捐了不少糧食,但對於我們來說,那隻是杯水車薪,不值一提。”
“夏侯淵領一萬人守在博望,要多少人護送才能將糧食運到葉縣?”沮授也是深懷憂慮地說道。“或許,可以誘夏侯淵出城一戰,如果夏侯淵戰敗,那便能打通宛葉兩縣之間的通道了。”
“誘夏侯淵出城一戰……”李斜在屋內踱來踱去,正在想著辦法。
“有了,快叫子龍來。”李突然很高興地喊了起來。
門卒忙應了一聲:“諾。”跑去找趙雲了。
沮授見李斜臉上現出喜色,知道他必是有解決的辦法了,忙問:“將軍可是有良策了?”
李斜笑道:“雖不是萬無一失之良策,但如今也隻好如此了。”
他將計策跟沮授說了,沮授有些吃驚:“如果夏侯淵不上當呢?會不會弄巧成拙,最後還失了許多糧食。”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成是敗就看夏侯淵要怎麽做了。”
這時趙雲也到了,進來問道:“將軍找我?”
李斜拉著趙雲的手問道:“子龍,你的傷怎麽樣了?”
“沒什麽事,都是皮肉之傷,我還能上陣殺敵,有什麽差遣就請將軍吩咐。”
“我想讓你去宛縣一趟。”
“去宛縣?曹操來攻城了怎麽辦?我想留在葉縣和將軍一起守城呢。”
“曹操不會來攻城,而且讓你去宛縣是有重要的事。”
然後李斜告訴趙雲要如此如此,讓他一定要照辦。
趙雲聽了臉上還有一些疑慮,轉頭看了看沮授,見沮授也向他點了點頭,這才對李斜說道:“諾。”
看著趙雲出去,李斜自言自語說道:“但願此計可成,否則就隻能棄葉縣而走了。”
“將軍認為有幾成把握?”沮授心裏實在是沒什麽把握。
“八成,知敵之所欲而攻,勝算頗大。”
“要不要再派文遠將軍領兵前去接應?”
“如果勝則可,敗就不必了,那隻會引來曹操大軍。”
雖然上次戰役五百騎兵全軍覆沒,不過後來清理戰場也收了三百多匹戰馬,趙雲又組建了一支三百人的騎兵隊。
不過這支騎兵隊未經訓練,還不能上陣作戰。
趙雲隻帶了二十騎,怕帶多了會引起曹操的注意,一路向宛縣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