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臥龍歸心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 作者:長弓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傍晚時分,博望城人滿為患,到處人喊馬嘶,嘈亂如集市。
徐庶在府衙匯總戰報,清點物資,一個人忙得不可開交,又將糜竺、孫乾調來協助。
此一戰大破夏侯惇,俘虜三萬餘,繳獲軍器、錢糧不計其數,至今還未查點清楚。
正準備犒賞名單之時,守軍來報,府外有人求見,不報姓名,隻送了一件信物帶進來。
徐庶接過一看,正是他留在隆中的那封信,不由心頭狂跳,猛地站起來,卻又緩緩坐下,命人將其請進來。
未過多久,門口人影閃動,諸葛亮到了門口,羽扇綸巾,白衫飄飄,見徐庶伏案忙碌,灑然一笑,邁步進入堂內。
徑直到了案前,才抱拳道:“恭喜元直又建一功!”
徐庶抬起頭來,淡淡道:“大公子於我有救母之恩,敢不竭力相報?哪比得上孔明遊山玩水,大婚在即,不亦樂乎?”
諸葛亮朗聲笑道:“經年不見,元直還是如此脾性,江湖氣息未減分毫。”
徐庶放下筆,慨然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諸葛亮掃視周圍,問道:“左將軍何在?”
徐庶言道:“將軍身體欠佳,一路勞頓,昨夜督軍又一夜未睡,剛歇未久。”
諸葛亮見徐庶沒有去叫人的意思,隻好抱拳道:“吾兩次與將軍失之交臂,深感遺憾,特來賠罪,元直可否代為引薦?”
徐庶挑眉看著諸葛亮:“你還拿我當朋友?”
諸葛亮笑道:“你我四人結為知己,情同手足,何出此言?”
徐庶不悅道:“君生性灑脫,不拘於俗禮,卻兩次登門避而不見,未免太不給徐某麵子了。”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道:“非是我不肯相見,未明將軍來意,我怕給了你麵子,你我二人都會沒麵子。”
徐庶一怔,指著諸葛亮失笑道:“孔明啊孔明,你還是如此謹慎,不見兔子不撒鷹呐!”
一笑之間,隔閡盡去,徐庶拉著諸葛亮入座,備酒招待。
諸葛亮慨然歎道:“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也!若所托非人,非但報國立功不成,更貽誤蒼生,亮豈敢草率?”
徐庶笑道:“公之才遠勝於我,臥龍出山,何懼曹賊,何愁天下不定?”
諸葛亮輕歎道:“元直那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愧煞我也!”
徐庶搖頭笑道:“此非吾言,亦出於大公子。”
“哦?”諸葛亮深感意外,頓了一下舉杯道:“隻此一言,當共飲一杯!”
徐庶飲罷,感慨道:“昨日大勝,首功當記大公子,我不過錦上添花而已。”
諸葛亮再感意外,問道:“大公子亦知兵法?”
徐庶搖頭道:“大公子雖不知兵法,卻有雄心奇策,昨夜一戰,按常理不過襲營破敵而已。大公子卻破釜沉舟,全軍出動,殺得曹軍丟盔棄甲,吾料夏侯惇也未曾防備,豈有初戰便孤注一擲者?”
“足見大公子膽識過人!”諸葛亮搖著羽扇微微點頭,“殺伐果斷,知人善任,劉氏有如此英才,何愁漢室不興?”
徐庶蹙眉道:“夏侯惇雖中計敗走,但曹操必盛怒挾大軍而來,汝南兵馬足有三十萬,以荊州之力,尚不足以持久為戰。”
諸葛亮言道:“曹操勢大,不可與之爭鋒,吾此來正為荊州之事與大公子商議。”
“時辰不早,我帶你去見他!”徐庶起身笑道:“孔明有所不知,自除蔡瑁之後,大公子便整日念叨臥龍鳳雛,若知君公至,必喜出望外。”
二人轉到後堂,見臥房門還閉著,徐庶揮退守軍,就要去叫醒劉琦。
諸葛亮阻攔道:“大公子兩次登門,亮失禮在先,恭候片刻又何妨?”
“今夜還有慶功宴,時辰已至,也該叫醒他了。”
徐庶示意諸葛亮不必多禮,輕輕推門而入,卻見劉琦正半躺在床上,早已醒來,愣了一下:“將軍未曾歇息?”
“戰事在即,怎能睡得踏實?”劉琦伸了個懶腰,慨然道:“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公堂睡不足,窗外日已遲。”
徐庶一怔,撫掌大笑道:“將軍此語,倒頗具臥龍之風。”
諸葛亮在門口羽扇微微一頓,目光閃爍不定,劉琦此語似乎意有所指,暗合草堂意境,莫非他真已成聖?
劉琦歎道:“臥龍乃隱士,散淡逍遙,我卻肩負重任,不敢有辭,豈能與之相比?”
徐庶笑道:“今日有貴客來臨,必能為將軍分憂。”
“貴客?”劉琦微微蹙眉,忽然掀開被子驚喜道:“莫非臥龍先生到了,快請來相見。”
徐庶笑道:“將軍勿急,孔明就在此處。”
“人在哪裏?”劉琦光著腳下地,跑出門外,就見一人長身而立,身姿飄然,果然氣度不凡,頓時眼睛瞪大。
諸葛亮目光閃動,躬身道:“南陽野人諸葛亮前來請罪,還望將軍見諒!”
“先生果然來了!”劉琦一把扶住諸葛亮,激動道:“我盼臥龍久矣,今得瞻尊顏,此生無憾,快快請進。”
徐庶走過來笑道:“將軍稍安,我先陪孔明到前堂等候,慶功宴也將擺齊,請將軍更衣再來不遲。”
“對對對!”劉琦低頭看自己還光腳穿著睡衣,抱拳道:“是我失禮,讓先生見笑了。”
諸葛亮頗為感動,跟徐庶告辭而出,劉琦馬上叫人洗漱更衣。
剛才守門的親兵端著水盆毛巾進來,劉琦拍拍他的肩膀,誇讚道:“劉能,幹得漂亮!”
那親兵撓頭笑道:“老爹交代過,讓小人辦事要多看多留心,處處為公子著想,小人知道公子掛念臥龍先生已久,才敢大膽叫醒公子。”
這親兵正是管家劉福之子劉能,劉福已經年邁不能遠行,便讓他兒子追隨左右,為人倒機靈能幹,就是這名字,總讓劉琦有些出戲。
劉琦擦著臉囑咐道:“剛才的事,任何人都不許告知。”
劉能躬身道:“公子放心,此事我連老爹都不告訴。”
剛才劉能來報信,喜得劉琦從床上蹦起來,若不是徐庶招待諸葛亮一陣,睡眼惺忪的樣子都不好演。
為了保持神秘,讓諸葛亮歸心,先剽他一首詩,再來個光腳迎人,這誠意夠足了吧?
徐庶在府衙匯總戰報,清點物資,一個人忙得不可開交,又將糜竺、孫乾調來協助。
此一戰大破夏侯惇,俘虜三萬餘,繳獲軍器、錢糧不計其數,至今還未查點清楚。
正準備犒賞名單之時,守軍來報,府外有人求見,不報姓名,隻送了一件信物帶進來。
徐庶接過一看,正是他留在隆中的那封信,不由心頭狂跳,猛地站起來,卻又緩緩坐下,命人將其請進來。
未過多久,門口人影閃動,諸葛亮到了門口,羽扇綸巾,白衫飄飄,見徐庶伏案忙碌,灑然一笑,邁步進入堂內。
徑直到了案前,才抱拳道:“恭喜元直又建一功!”
徐庶抬起頭來,淡淡道:“大公子於我有救母之恩,敢不竭力相報?哪比得上孔明遊山玩水,大婚在即,不亦樂乎?”
諸葛亮朗聲笑道:“經年不見,元直還是如此脾性,江湖氣息未減分毫。”
徐庶放下筆,慨然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諸葛亮掃視周圍,問道:“左將軍何在?”
徐庶言道:“將軍身體欠佳,一路勞頓,昨夜督軍又一夜未睡,剛歇未久。”
諸葛亮見徐庶沒有去叫人的意思,隻好抱拳道:“吾兩次與將軍失之交臂,深感遺憾,特來賠罪,元直可否代為引薦?”
徐庶挑眉看著諸葛亮:“你還拿我當朋友?”
諸葛亮笑道:“你我四人結為知己,情同手足,何出此言?”
徐庶不悅道:“君生性灑脫,不拘於俗禮,卻兩次登門避而不見,未免太不給徐某麵子了。”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道:“非是我不肯相見,未明將軍來意,我怕給了你麵子,你我二人都會沒麵子。”
徐庶一怔,指著諸葛亮失笑道:“孔明啊孔明,你還是如此謹慎,不見兔子不撒鷹呐!”
一笑之間,隔閡盡去,徐庶拉著諸葛亮入座,備酒招待。
諸葛亮慨然歎道:“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也!若所托非人,非但報國立功不成,更貽誤蒼生,亮豈敢草率?”
徐庶笑道:“公之才遠勝於我,臥龍出山,何懼曹賊,何愁天下不定?”
諸葛亮輕歎道:“元直那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愧煞我也!”
徐庶搖頭笑道:“此非吾言,亦出於大公子。”
“哦?”諸葛亮深感意外,頓了一下舉杯道:“隻此一言,當共飲一杯!”
徐庶飲罷,感慨道:“昨日大勝,首功當記大公子,我不過錦上添花而已。”
諸葛亮再感意外,問道:“大公子亦知兵法?”
徐庶搖頭道:“大公子雖不知兵法,卻有雄心奇策,昨夜一戰,按常理不過襲營破敵而已。大公子卻破釜沉舟,全軍出動,殺得曹軍丟盔棄甲,吾料夏侯惇也未曾防備,豈有初戰便孤注一擲者?”
“足見大公子膽識過人!”諸葛亮搖著羽扇微微點頭,“殺伐果斷,知人善任,劉氏有如此英才,何愁漢室不興?”
徐庶蹙眉道:“夏侯惇雖中計敗走,但曹操必盛怒挾大軍而來,汝南兵馬足有三十萬,以荊州之力,尚不足以持久為戰。”
諸葛亮言道:“曹操勢大,不可與之爭鋒,吾此來正為荊州之事與大公子商議。”
“時辰不早,我帶你去見他!”徐庶起身笑道:“孔明有所不知,自除蔡瑁之後,大公子便整日念叨臥龍鳳雛,若知君公至,必喜出望外。”
二人轉到後堂,見臥房門還閉著,徐庶揮退守軍,就要去叫醒劉琦。
諸葛亮阻攔道:“大公子兩次登門,亮失禮在先,恭候片刻又何妨?”
“今夜還有慶功宴,時辰已至,也該叫醒他了。”
徐庶示意諸葛亮不必多禮,輕輕推門而入,卻見劉琦正半躺在床上,早已醒來,愣了一下:“將軍未曾歇息?”
“戰事在即,怎能睡得踏實?”劉琦伸了個懶腰,慨然道:“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公堂睡不足,窗外日已遲。”
徐庶一怔,撫掌大笑道:“將軍此語,倒頗具臥龍之風。”
諸葛亮在門口羽扇微微一頓,目光閃爍不定,劉琦此語似乎意有所指,暗合草堂意境,莫非他真已成聖?
劉琦歎道:“臥龍乃隱士,散淡逍遙,我卻肩負重任,不敢有辭,豈能與之相比?”
徐庶笑道:“今日有貴客來臨,必能為將軍分憂。”
“貴客?”劉琦微微蹙眉,忽然掀開被子驚喜道:“莫非臥龍先生到了,快請來相見。”
徐庶笑道:“將軍勿急,孔明就在此處。”
“人在哪裏?”劉琦光著腳下地,跑出門外,就見一人長身而立,身姿飄然,果然氣度不凡,頓時眼睛瞪大。
諸葛亮目光閃動,躬身道:“南陽野人諸葛亮前來請罪,還望將軍見諒!”
“先生果然來了!”劉琦一把扶住諸葛亮,激動道:“我盼臥龍久矣,今得瞻尊顏,此生無憾,快快請進。”
徐庶走過來笑道:“將軍稍安,我先陪孔明到前堂等候,慶功宴也將擺齊,請將軍更衣再來不遲。”
“對對對!”劉琦低頭看自己還光腳穿著睡衣,抱拳道:“是我失禮,讓先生見笑了。”
諸葛亮頗為感動,跟徐庶告辭而出,劉琦馬上叫人洗漱更衣。
剛才守門的親兵端著水盆毛巾進來,劉琦拍拍他的肩膀,誇讚道:“劉能,幹得漂亮!”
那親兵撓頭笑道:“老爹交代過,讓小人辦事要多看多留心,處處為公子著想,小人知道公子掛念臥龍先生已久,才敢大膽叫醒公子。”
這親兵正是管家劉福之子劉能,劉福已經年邁不能遠行,便讓他兒子追隨左右,為人倒機靈能幹,就是這名字,總讓劉琦有些出戲。
劉琦擦著臉囑咐道:“剛才的事,任何人都不許告知。”
劉能躬身道:“公子放心,此事我連老爹都不告訴。”
剛才劉能來報信,喜得劉琦從床上蹦起來,若不是徐庶招待諸葛亮一陣,睡眼惺忪的樣子都不好演。
為了保持神秘,讓諸葛亮歸心,先剽他一首詩,再來個光腳迎人,這誠意夠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