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眾叛親離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 作者:長弓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軻比能笑道:“你一個女兒家,哪懂得用兵之道?”
張軻答道:“母妃已經傳授我兵法五年,排兵布陣我可不輸父王。”
軻比能大笑道:“好好好,若父王出師不利,你再來支援吧!”
上次大敗而歸,軻比能倍感挫敗,幾乎一蹶不振,正是張軻陪他演練兵法,推演沙盤,才重拾信心,想起那段溫馨時光,軻比能也難得露出幾分鐵漢柔情。
張軻大喜道:“好,我一定到。”
張寧嗬斥道:“放肆,大軍未發,豈能出此不吉之言。”
軻比能撫摸著張軻的長發,笑道:“夫人不必怪罪,小孩子童話不忌,我們是老小無猜。”
張寧為之愕然,心想這軻比能的中原話越來越不靠譜了,那姬博本就隻從張梁那裏學了個鬼畫符,大字不識幾個,能教出什麽好來?
愣神之間,軻比能已大步出門,跨馬疾馳下山,與大軍會合,人馬浩浩蕩蕩往燕山而去。
“母妃,那燕山背後,究竟有什麽?”
張軻站在高處望向遠處,鮮卑人對南方一直念念不忘,讓她十分好奇。
張寧收回複雜的目光,幽幽歎道:“燕山背後,依然是山。”
“我一定要去中原看看!”張軻跳下石台,到後園練武去了。
張寧又一陣出神,忽然心生懊悔,初到塞外,自己心有不甘,想借鮮卑軍之力複仇,所以才與軻比能虛與委蛇。
哪怕生了女兒,也派人搜集兵書韜略,請高人指點武藝,不斷講述當年天公將軍的光輝事跡,期待她能幫自己完成大願。
但這幾年遠離中原紛爭,一次有人從中原帶回來一本張魯所著《老子想爾注》,闡述道法自然,便靜下心來參悟。
軻比能大敗後更是深有感觸,仿佛一日悟道,忽然看開了許多人事,不再像當初那般執著,若一切都是天意,命數使然,何必強求?
“生死有命,禍福在天,由他去吧!”
半晌之後,張寧幽幽一歎,也不知是在說軻比能還是張軻,自回丹房去了。
軻比能兵至代郡,得知步度根果然領兵攻打雁門關,心中大定,揮兵進入幽州,直奔居庸關而來。
多次與漢軍交戰,他深知居庸關和軍都城的重要性,自匈奴到鮮卑,數百年來,塞外騎兵多少次南下都被擋在這裏,如今曹丕主動讓出幽州,先占領此要地,就算魏軍反悔,也能進退自如。
人馬剛到上穀境內,忽然前方一隊亂兵奔來,卻是烏桓首領王同,隻見他神色驚慌,哭喪著臉大叫報仇。
軻比能命人將他帶到近前問話,方知二人奉命去接管居庸關,不想卻被閻柔伏擊,王寄死於關中,自己舍命殺出一條血路,才僥幸活命。
軻比能驚怒不已,咬牙罵道:“曹丕小兒,竟敢騙本王?”
王同忙道:“魏王並沒有失信,他已經調走幽州守軍,遷徙境內百姓,遼東十萬兵馬已過右北平。這是閻柔自作主張,臨時翻臉,我們才被他算計。”
“閻柔竟敢違抗王命,好大的膽子!”軻比能大怒,命王同帶路,領精兵氣勢洶洶直奔居庸關而來。
望著這座熟悉的關隘,軻比能打馬上前,叫閻柔出來答話,他曾多次通過閻柔向朝廷進貢,也算是舊相識了。
閻柔聞報出現在關頭,冷眼掃視鮮卑軍,沉聲道:“某奉命守衛邊疆,絕不容爾等踏入中原半步。”
軻比能拿出魏王節鉞,大喝道:“閻將軍,本王受魏王邀請,到中原助戰,你有幾個腦袋,敢違抗軍令?”
閻柔麵沉似水,遙向南方拱手道:“某為大漢度遼將軍,職責所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恕我不能放行。”
“閻柔,你吃了熊心豹子膽不成?”軻比能滿懷希望而來,好不容易等到曹丕主動割讓土地,不想竟被一個小小的邊將擋住,心中又氣又急。
閻柔冷冷道:“某奉詔守土,寸步不離,爾等要想從此入中原,除非踏過我的屍體過去。”
“好好好!”軻比能氣得臉色鐵青,咬牙道:“既然如此,你可不要怪本王不念舊情,狼心狗肺了!”
遂將人馬暫退上穀城中,傳令各部加速集合,趕造器械準備攻打關隘。
姬博言道:“大王,我們遠來是客,曹丕讓出幽州相待,卻被閻柔這個看門狗攔住,何不先派人向曹丕要個說法?告知曹丕,要是他處置不當,我們便撤兵,不必在這裏損耗人馬。”
軻比能頓足道:“公孫康已到右北平,我們再不過關,幽州哪裏還有立足之地?”
姬博笑道:“此乃以退為進之計!曹丕正亟待救援,如果此事真是閻柔自作主張,他必會派人撤職讓路,若是有意為之,我們深入敵境,也是極為危險之事。”
“對對對,本王可不能狗急跳牆!”
軻比能猛然醒悟,自己隻盯著幽州這塊肥肉,太過心急了,馬上派人到邯鄲去見曹丕,質問此事。
曹丕此時在邯鄲已是焦頭爛額,先是匈奴五部出兵支援,人馬才到離石,西河太守毋丘興抗命起兵,阻擋匈奴兵南下,很快河東太守趙儼響應,宣稱與曹魏決裂,以漢臣自居支援毋丘興。
隨後河間豪傑田銀、蘇伯乘機起兵,鄰近幽、冀二州百姓為之煽動,聚集三萬賊軍叛亂,攻打河間、渤海等地,援軍未至,反倒境內大亂。
華歆諫道:“魏國建號至今,已有數年,但至今人心思漢,多徘徊不定者,皆因帝號不絕也!大王可奏報天子,效仿堯舜,禪讓帝位,以絕漢祚。公繼大統以魏治天下,則人心歸附,不複有反矣!”
“此言甚善!”曹丕大喜,忙請蔣濟、董昭等重臣商議。
蔣濟諫道:“大王不可操之過急!昔日先王奉天子號令天下,故能威行海內,今九州未定,國有危難,而劉琦勢大,若廢天子就位,必失人心,不可一錯再錯。”
董昭也道:“劉琦自稱漢王,而未敢稱帝號者,皆因天子在鄴,未敢僭越!大王若行禪讓,非但適得其反,是助劉琦登大位也,望熟慮之!”
曹丕猶豫未決,正在此時,鮮卑使者求見,眾人大驚,以為軻比能不肯發兵,忙命人傳進。
使者呈上書信,曹丕看罷氣得渾身顫抖,大罵道:“竟連閻柔也背叛孤王,氣煞我也!”
眾人才要問,卻見曹丕大叫一聲,口噴鮮血,撲倒在桌案上。
張軻答道:“母妃已經傳授我兵法五年,排兵布陣我可不輸父王。”
軻比能大笑道:“好好好,若父王出師不利,你再來支援吧!”
上次大敗而歸,軻比能倍感挫敗,幾乎一蹶不振,正是張軻陪他演練兵法,推演沙盤,才重拾信心,想起那段溫馨時光,軻比能也難得露出幾分鐵漢柔情。
張軻大喜道:“好,我一定到。”
張寧嗬斥道:“放肆,大軍未發,豈能出此不吉之言。”
軻比能撫摸著張軻的長發,笑道:“夫人不必怪罪,小孩子童話不忌,我們是老小無猜。”
張寧為之愕然,心想這軻比能的中原話越來越不靠譜了,那姬博本就隻從張梁那裏學了個鬼畫符,大字不識幾個,能教出什麽好來?
愣神之間,軻比能已大步出門,跨馬疾馳下山,與大軍會合,人馬浩浩蕩蕩往燕山而去。
“母妃,那燕山背後,究竟有什麽?”
張軻站在高處望向遠處,鮮卑人對南方一直念念不忘,讓她十分好奇。
張寧收回複雜的目光,幽幽歎道:“燕山背後,依然是山。”
“我一定要去中原看看!”張軻跳下石台,到後園練武去了。
張寧又一陣出神,忽然心生懊悔,初到塞外,自己心有不甘,想借鮮卑軍之力複仇,所以才與軻比能虛與委蛇。
哪怕生了女兒,也派人搜集兵書韜略,請高人指點武藝,不斷講述當年天公將軍的光輝事跡,期待她能幫自己完成大願。
但這幾年遠離中原紛爭,一次有人從中原帶回來一本張魯所著《老子想爾注》,闡述道法自然,便靜下心來參悟。
軻比能大敗後更是深有感觸,仿佛一日悟道,忽然看開了許多人事,不再像當初那般執著,若一切都是天意,命數使然,何必強求?
“生死有命,禍福在天,由他去吧!”
半晌之後,張寧幽幽一歎,也不知是在說軻比能還是張軻,自回丹房去了。
軻比能兵至代郡,得知步度根果然領兵攻打雁門關,心中大定,揮兵進入幽州,直奔居庸關而來。
多次與漢軍交戰,他深知居庸關和軍都城的重要性,自匈奴到鮮卑,數百年來,塞外騎兵多少次南下都被擋在這裏,如今曹丕主動讓出幽州,先占領此要地,就算魏軍反悔,也能進退自如。
人馬剛到上穀境內,忽然前方一隊亂兵奔來,卻是烏桓首領王同,隻見他神色驚慌,哭喪著臉大叫報仇。
軻比能命人將他帶到近前問話,方知二人奉命去接管居庸關,不想卻被閻柔伏擊,王寄死於關中,自己舍命殺出一條血路,才僥幸活命。
軻比能驚怒不已,咬牙罵道:“曹丕小兒,竟敢騙本王?”
王同忙道:“魏王並沒有失信,他已經調走幽州守軍,遷徙境內百姓,遼東十萬兵馬已過右北平。這是閻柔自作主張,臨時翻臉,我們才被他算計。”
“閻柔竟敢違抗王命,好大的膽子!”軻比能大怒,命王同帶路,領精兵氣勢洶洶直奔居庸關而來。
望著這座熟悉的關隘,軻比能打馬上前,叫閻柔出來答話,他曾多次通過閻柔向朝廷進貢,也算是舊相識了。
閻柔聞報出現在關頭,冷眼掃視鮮卑軍,沉聲道:“某奉命守衛邊疆,絕不容爾等踏入中原半步。”
軻比能拿出魏王節鉞,大喝道:“閻將軍,本王受魏王邀請,到中原助戰,你有幾個腦袋,敢違抗軍令?”
閻柔麵沉似水,遙向南方拱手道:“某為大漢度遼將軍,職責所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恕我不能放行。”
“閻柔,你吃了熊心豹子膽不成?”軻比能滿懷希望而來,好不容易等到曹丕主動割讓土地,不想竟被一個小小的邊將擋住,心中又氣又急。
閻柔冷冷道:“某奉詔守土,寸步不離,爾等要想從此入中原,除非踏過我的屍體過去。”
“好好好!”軻比能氣得臉色鐵青,咬牙道:“既然如此,你可不要怪本王不念舊情,狼心狗肺了!”
遂將人馬暫退上穀城中,傳令各部加速集合,趕造器械準備攻打關隘。
姬博言道:“大王,我們遠來是客,曹丕讓出幽州相待,卻被閻柔這個看門狗攔住,何不先派人向曹丕要個說法?告知曹丕,要是他處置不當,我們便撤兵,不必在這裏損耗人馬。”
軻比能頓足道:“公孫康已到右北平,我們再不過關,幽州哪裏還有立足之地?”
姬博笑道:“此乃以退為進之計!曹丕正亟待救援,如果此事真是閻柔自作主張,他必會派人撤職讓路,若是有意為之,我們深入敵境,也是極為危險之事。”
“對對對,本王可不能狗急跳牆!”
軻比能猛然醒悟,自己隻盯著幽州這塊肥肉,太過心急了,馬上派人到邯鄲去見曹丕,質問此事。
曹丕此時在邯鄲已是焦頭爛額,先是匈奴五部出兵支援,人馬才到離石,西河太守毋丘興抗命起兵,阻擋匈奴兵南下,很快河東太守趙儼響應,宣稱與曹魏決裂,以漢臣自居支援毋丘興。
隨後河間豪傑田銀、蘇伯乘機起兵,鄰近幽、冀二州百姓為之煽動,聚集三萬賊軍叛亂,攻打河間、渤海等地,援軍未至,反倒境內大亂。
華歆諫道:“魏國建號至今,已有數年,但至今人心思漢,多徘徊不定者,皆因帝號不絕也!大王可奏報天子,效仿堯舜,禪讓帝位,以絕漢祚。公繼大統以魏治天下,則人心歸附,不複有反矣!”
“此言甚善!”曹丕大喜,忙請蔣濟、董昭等重臣商議。
蔣濟諫道:“大王不可操之過急!昔日先王奉天子號令天下,故能威行海內,今九州未定,國有危難,而劉琦勢大,若廢天子就位,必失人心,不可一錯再錯。”
董昭也道:“劉琦自稱漢王,而未敢稱帝號者,皆因天子在鄴,未敢僭越!大王若行禪讓,非但適得其反,是助劉琦登大位也,望熟慮之!”
曹丕猶豫未決,正在此時,鮮卑使者求見,眾人大驚,以為軻比能不肯發兵,忙命人傳進。
使者呈上書信,曹丕看罷氣得渾身顫抖,大罵道:“竟連閻柔也背叛孤王,氣煞我也!”
眾人才要問,卻見曹丕大叫一聲,口噴鮮血,撲倒在桌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