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軍正拿出“神器”,要拉鐵絲網紮營,獲嘉縣城來人牽著豬羊要勞軍。
“大統領,鄉親們盼望天兵已久,還請移駕入城修整。”
這幫人真懂事啊。
“獲嘉父老有心了,趙某感激不盡。”
李自成自然不會跟他們瞎客氣,誇讚完,先派偵騎入城,沒問題後大隊再入城。
以馮千戶、王知縣為首的士紳土豪們在縣衙門口恭迎大統領。
接下來不用說了,自然是吃喝玩樂一條龍伺候著。李自成樂在其中。
……
馮上友一族已經在獲嘉落地生根兩百餘年,世襲千戶,枝繁葉茂。
他家祖上豐功偉業以及牛皮人物不多說了,遠房勢力和叔伯兄弟們也不說了。他二弟是光祿寺少卿,他三弟是舉人,他四弟是秀才,他五弟是湖廣參政,他六弟在陝西在當教諭。
馮上友二兒子是萊州府同知;三兒子是貢生在京師念書。至於大兒子,當然是守在家裏吃喝玩樂準備接老子的班當千戶。
老馮沒啥本事,所以之前寧山衛指揮使張承寵也就沒怎麽招攬他。
老馮有自知之明,反正大順軍打過來我投降就好了,短毛走了我還是千戶。馮家都打定主意不抵抗,獲嘉縣也就沒啥人再敢出頭了。
寧山衛在獲嘉有兩個千戶所,18個百戶,其中三個百戶已進了大順軍,此時正在曆山新兵營整訓。
還有個千戶陳小旺,前個月就躲去鄉下寨子裏了。他家勢力也大,族內什麽進士、舉人、拔貢、歲貢的一大堆,做官的有吏部主事、知府、知縣、教諭等等。
陳家同樣是世襲了兩百多年的千戶,隻是上一代千戶老爺沒兒沒孫,連近支親戚都沒。所以當初副千戶沈立運作後差一點升官,可惜最後還是被陳小旺搶先了一步。
大順軍來的太快,縣城開門也快,沈立這種想為國盡忠的就沒來得及跑,更沒做好開打的準備。
當然,沈立沒蠢到跳出來刀劈短毛賊。
李自成也沒工夫在縣裏玩花樣,收了一批土豪孝敬的糧草,隔日清晨天蒙蒙亮就離開了。
大隊剛出門十裏地,偵騎來報,新鄉縣出來一隊明軍,約兩千人。
這沒啥好說的,李自成當即派遣辛思忠的一哨騎兵快馬先行,去開個張。
劉宗敏非要湊熱鬧,也跟著一起去了。
辛思忠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步,祝萬齡又竄回縣城。
祝萬齡,陝西西安府人,早年“以父遠遊不歸,年十五即獨身訪求,瀕死,曆數千裏,卒得之。”不知他家老漢浪到哪去了。
小祝萬曆丙辰年中了進士,天啟六年官至保定府知府,因反對魏忠賢毀學院,被免職。
崇禎上台後起用他為湖廣黃州府知府,三年後,升任河南副使,監軍磁州。當年祝萬齡和同樣剛上任的潞安兵備王肇生合力打了太行山九條龍。
陝西流賊入境,祝萬齡平賊有功,剛加河南右參政。
現在他麾下有一千五磁州兵,一千鹽兵,一千毛葫蘆兵。
原曆史線祝萬齡的結局,明年因剿賊不力,被削職。等李自成打下西安,祝老漢不願投靠,換了套新衣服,跑到關中書院哭拜先聖,上吊死。
以後的以後再說,先看當下。
新鄉縣城,佇立土城頭的祝萬齡看著大隊流賊鬆了口氣。
“沒想到短毛賊來的如此之快,好在他隻有騎兵。”
房知縣擔憂道:“據聞流賊隻一頓飯的工夫就攻下獲嘉縣城,咱們可不敢大意。”
祝萬齡嗬嗬一笑,“秉中老弟放寬心,騎兵可撞不破城牆。前頭獲嘉必是被流賊突然襲擊才被破了。咱現在既然有了防備,何況縣裏兵強馬壯,短毛賊不足為慮。”
房知縣拱手,“有勞參政。”
新鄉知縣房建極同樣是西安府人,和祝萬齡是老鄉。他將來會升任兵部車駕主事,後被罷官。
等李自成打下西安,房建極不願投靠,但也沒上吊。到崇禎上吊,房老漢為追隨先帝絕食而死。
話說明末史料中記載了很多絕食死的案例。
感覺喝碗毒藥都比這個強,哪怕割腕上吊呢,可信度還高一點。後世功德林關了不少戰犯,裏麵不乏忠於蔣光頭的死硬份子,但也沒見哪個絕食死了。可能,明末這般人吹比的也不少。自願活活餓死,那要多大的毅力才行?
新鄉縣裏還有個名人,此時遠在西安府轄下的三原縣當知縣。
早前在陝北,不沾泥張存猛設於西川的四十六寨被洪承疇等明軍攻破,李自成流竄到清澗縣時還跟時任知縣張縉彥打了個招呼。
原曆史線到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時任兵部尚書的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恭迎大順軍入城。
“二十一日,內監王德化出朝,見兵部尚書張縉彥青衣待罪於皇極殿前。叱曰:‘汝輩誤國至此,今不急殯先帝,乃複推戴新主耶?’縉彥曰:‘此與我無幹。自有主之者。’德化憤極,呼從者連擦其頰,縉彥掩麵垂涕。”
可憐的張縉彥,被太監扇了耳光又被薅了胡須。
清軍入關後,張縉彥跑回老家。順治三年,他被洪承疇招降。後官至工部侍郎。
到順治十六年,張縉彥因罪被抄家,流徙牡丹江邊的寧古塔。張縉彥在北地與吳兆騫、姚琢之、錢威、錢虞仲、錢方叔、錢丹季等結成詩社為“七子之會”。終老當地。
這一世,祝萬齡、房建極的結局不好說,張縉彥應該會給大順國效力終身。
現在的新鄉縣還是個小地方,除了以上三個大小人物外,還有處“名勝”值得一提。
城北十幾裏外有座大墓,潞王陵。
那位潞王是朱元璋的九世孫,隆慶皇帝朱載坖的四兒子,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唯一同母胞弟。
朱翊鏐四歲時就受封為潞王。
話說,萬曆八年,十八歲的萬曆皇帝有一次在後宮醉酒鬧事,失態之下拔劍追砍太監,鬧的不成樣子。李太後得知,怒斥萬曆,又宣稱要廢掉這個失德的皇帝,讓他弟朱翊鏐繼位。
潞王差點兒當了皇帝。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那件事,萬曆才不得不對這個弟弟寵愛有加,吃喝玩樂伺候著,就讓他飛揚跋扈。
衛輝府治汲縣,原是汝王的藩地,汝王無子,除國。他的王府被改建為潞王府。
恰巧萬曆他叔、封在湖廣德安府的景王也因為無子,除國,他的家產就全被潞王拿去了。
潞王是個大土豪,田產四百萬畝,還有房課、鹽店、鹽稅、湖池、河泊以及水租、坑稅等。
潞王府改建工程用了四年,花費近七十萬兩白銀,占了縣城一多半地盤。
房子修好了,潞王即將就藩,搬家費要三十萬兩銀子。可憐的戶部尚書拿不出銀子,隻好辭職不幹了。
萬曆帝無奈,下旨將搬遷費減三分之一。
萬曆十七年,潞王離京就藩,動用了五百多艘船隻裝運財寶家私,沿途順天、河南二省各府縣官員均舉行盛大的迎送儀式。
保定巡撫在奏疏裏向皇帝大倒苦水:潞王之國,經由河間、大名二府,費用浩大。連歲荒役,委難措處,乞於天津倉動支米一萬七千石、臨清倉動支米一萬一千石。
搬個家而已,光看花銷,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十萬大軍出征。
潞王堪稱“諸藩之首”,萬曆皇帝亦視其為“諸藩觀瞻”。
他活著時幹的那些齷齪事不必提了,死後更加風光。
那年李太後去世,潞王沒了後台,隨即嗝屁。風光大葬。
早在明英宗時就對宗藩陵墓有規定,“一字王,地五十畝,房十五間。”
潞王陵占地足足有四百畝,超過規定8倍,而且規模比萬曆帝的定陵還大,奢侈、氣派程度同樣趕超定陵。
朱元璋明孝陵和京城的明長陵都隻列獅、麟、象、駝、獬、馬六種石獸。可潞王一口氣給自己王陵神道兩旁設了十四種石獸。也別說大明了,連曆朝曆代都找不出第二個。
潞王陵地宮的門釘,也用了九路,即縱九橫九計八十一顆,同皇帝規格相同。至於龍紋飾,更是肆意地使用在陵園內所有的牌坊、望柱、碑額和碑趺上。
就連躺在潞王隔壁的次妃墓都采用了皇後的“製式”。
不知道萬曆皇帝為啥沒處理違製的潞王,畢竟他媽李太後已經駕鶴西遊,沒人會再罩著潞王。或許他看在親弟份上,又或許反正潞王已經死了,就沒計較。
已經無從知曉潞王陵耗資多少,但參照他親哥萬曆皇帝的定陵花費七百萬兩白銀,修建潞王陵的花費應該不相伯仲。可見潞王是妥妥的一個超級大土豪。
李自成氣的恨不能前去開棺鞭屍,你他娘的就不能晚死十八年麽!老子都沒來打土豪,你怎麽好意思先離開啊!
最愛你的人是我,你怎麽舍得我難過。
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沒有說一句話就走……
首發最新。
“大統領,鄉親們盼望天兵已久,還請移駕入城修整。”
這幫人真懂事啊。
“獲嘉父老有心了,趙某感激不盡。”
李自成自然不會跟他們瞎客氣,誇讚完,先派偵騎入城,沒問題後大隊再入城。
以馮千戶、王知縣為首的士紳土豪們在縣衙門口恭迎大統領。
接下來不用說了,自然是吃喝玩樂一條龍伺候著。李自成樂在其中。
……
馮上友一族已經在獲嘉落地生根兩百餘年,世襲千戶,枝繁葉茂。
他家祖上豐功偉業以及牛皮人物不多說了,遠房勢力和叔伯兄弟們也不說了。他二弟是光祿寺少卿,他三弟是舉人,他四弟是秀才,他五弟是湖廣參政,他六弟在陝西在當教諭。
馮上友二兒子是萊州府同知;三兒子是貢生在京師念書。至於大兒子,當然是守在家裏吃喝玩樂準備接老子的班當千戶。
老馮沒啥本事,所以之前寧山衛指揮使張承寵也就沒怎麽招攬他。
老馮有自知之明,反正大順軍打過來我投降就好了,短毛走了我還是千戶。馮家都打定主意不抵抗,獲嘉縣也就沒啥人再敢出頭了。
寧山衛在獲嘉有兩個千戶所,18個百戶,其中三個百戶已進了大順軍,此時正在曆山新兵營整訓。
還有個千戶陳小旺,前個月就躲去鄉下寨子裏了。他家勢力也大,族內什麽進士、舉人、拔貢、歲貢的一大堆,做官的有吏部主事、知府、知縣、教諭等等。
陳家同樣是世襲了兩百多年的千戶,隻是上一代千戶老爺沒兒沒孫,連近支親戚都沒。所以當初副千戶沈立運作後差一點升官,可惜最後還是被陳小旺搶先了一步。
大順軍來的太快,縣城開門也快,沈立這種想為國盡忠的就沒來得及跑,更沒做好開打的準備。
當然,沈立沒蠢到跳出來刀劈短毛賊。
李自成也沒工夫在縣裏玩花樣,收了一批土豪孝敬的糧草,隔日清晨天蒙蒙亮就離開了。
大隊剛出門十裏地,偵騎來報,新鄉縣出來一隊明軍,約兩千人。
這沒啥好說的,李自成當即派遣辛思忠的一哨騎兵快馬先行,去開個張。
劉宗敏非要湊熱鬧,也跟著一起去了。
辛思忠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步,祝萬齡又竄回縣城。
祝萬齡,陝西西安府人,早年“以父遠遊不歸,年十五即獨身訪求,瀕死,曆數千裏,卒得之。”不知他家老漢浪到哪去了。
小祝萬曆丙辰年中了進士,天啟六年官至保定府知府,因反對魏忠賢毀學院,被免職。
崇禎上台後起用他為湖廣黃州府知府,三年後,升任河南副使,監軍磁州。當年祝萬齡和同樣剛上任的潞安兵備王肇生合力打了太行山九條龍。
陝西流賊入境,祝萬齡平賊有功,剛加河南右參政。
現在他麾下有一千五磁州兵,一千鹽兵,一千毛葫蘆兵。
原曆史線祝萬齡的結局,明年因剿賊不力,被削職。等李自成打下西安,祝老漢不願投靠,換了套新衣服,跑到關中書院哭拜先聖,上吊死。
以後的以後再說,先看當下。
新鄉縣城,佇立土城頭的祝萬齡看著大隊流賊鬆了口氣。
“沒想到短毛賊來的如此之快,好在他隻有騎兵。”
房知縣擔憂道:“據聞流賊隻一頓飯的工夫就攻下獲嘉縣城,咱們可不敢大意。”
祝萬齡嗬嗬一笑,“秉中老弟放寬心,騎兵可撞不破城牆。前頭獲嘉必是被流賊突然襲擊才被破了。咱現在既然有了防備,何況縣裏兵強馬壯,短毛賊不足為慮。”
房知縣拱手,“有勞參政。”
新鄉知縣房建極同樣是西安府人,和祝萬齡是老鄉。他將來會升任兵部車駕主事,後被罷官。
等李自成打下西安,房建極不願投靠,但也沒上吊。到崇禎上吊,房老漢為追隨先帝絕食而死。
話說明末史料中記載了很多絕食死的案例。
感覺喝碗毒藥都比這個強,哪怕割腕上吊呢,可信度還高一點。後世功德林關了不少戰犯,裏麵不乏忠於蔣光頭的死硬份子,但也沒見哪個絕食死了。可能,明末這般人吹比的也不少。自願活活餓死,那要多大的毅力才行?
新鄉縣裏還有個名人,此時遠在西安府轄下的三原縣當知縣。
早前在陝北,不沾泥張存猛設於西川的四十六寨被洪承疇等明軍攻破,李自成流竄到清澗縣時還跟時任知縣張縉彥打了個招呼。
原曆史線到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時任兵部尚書的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恭迎大順軍入城。
“二十一日,內監王德化出朝,見兵部尚書張縉彥青衣待罪於皇極殿前。叱曰:‘汝輩誤國至此,今不急殯先帝,乃複推戴新主耶?’縉彥曰:‘此與我無幹。自有主之者。’德化憤極,呼從者連擦其頰,縉彥掩麵垂涕。”
可憐的張縉彥,被太監扇了耳光又被薅了胡須。
清軍入關後,張縉彥跑回老家。順治三年,他被洪承疇招降。後官至工部侍郎。
到順治十六年,張縉彥因罪被抄家,流徙牡丹江邊的寧古塔。張縉彥在北地與吳兆騫、姚琢之、錢威、錢虞仲、錢方叔、錢丹季等結成詩社為“七子之會”。終老當地。
這一世,祝萬齡、房建極的結局不好說,張縉彥應該會給大順國效力終身。
現在的新鄉縣還是個小地方,除了以上三個大小人物外,還有處“名勝”值得一提。
城北十幾裏外有座大墓,潞王陵。
那位潞王是朱元璋的九世孫,隆慶皇帝朱載坖的四兒子,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唯一同母胞弟。
朱翊鏐四歲時就受封為潞王。
話說,萬曆八年,十八歲的萬曆皇帝有一次在後宮醉酒鬧事,失態之下拔劍追砍太監,鬧的不成樣子。李太後得知,怒斥萬曆,又宣稱要廢掉這個失德的皇帝,讓他弟朱翊鏐繼位。
潞王差點兒當了皇帝。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那件事,萬曆才不得不對這個弟弟寵愛有加,吃喝玩樂伺候著,就讓他飛揚跋扈。
衛輝府治汲縣,原是汝王的藩地,汝王無子,除國。他的王府被改建為潞王府。
恰巧萬曆他叔、封在湖廣德安府的景王也因為無子,除國,他的家產就全被潞王拿去了。
潞王是個大土豪,田產四百萬畝,還有房課、鹽店、鹽稅、湖池、河泊以及水租、坑稅等。
潞王府改建工程用了四年,花費近七十萬兩白銀,占了縣城一多半地盤。
房子修好了,潞王即將就藩,搬家費要三十萬兩銀子。可憐的戶部尚書拿不出銀子,隻好辭職不幹了。
萬曆帝無奈,下旨將搬遷費減三分之一。
萬曆十七年,潞王離京就藩,動用了五百多艘船隻裝運財寶家私,沿途順天、河南二省各府縣官員均舉行盛大的迎送儀式。
保定巡撫在奏疏裏向皇帝大倒苦水:潞王之國,經由河間、大名二府,費用浩大。連歲荒役,委難措處,乞於天津倉動支米一萬七千石、臨清倉動支米一萬一千石。
搬個家而已,光看花銷,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十萬大軍出征。
潞王堪稱“諸藩之首”,萬曆皇帝亦視其為“諸藩觀瞻”。
他活著時幹的那些齷齪事不必提了,死後更加風光。
那年李太後去世,潞王沒了後台,隨即嗝屁。風光大葬。
早在明英宗時就對宗藩陵墓有規定,“一字王,地五十畝,房十五間。”
潞王陵占地足足有四百畝,超過規定8倍,而且規模比萬曆帝的定陵還大,奢侈、氣派程度同樣趕超定陵。
朱元璋明孝陵和京城的明長陵都隻列獅、麟、象、駝、獬、馬六種石獸。可潞王一口氣給自己王陵神道兩旁設了十四種石獸。也別說大明了,連曆朝曆代都找不出第二個。
潞王陵地宮的門釘,也用了九路,即縱九橫九計八十一顆,同皇帝規格相同。至於龍紋飾,更是肆意地使用在陵園內所有的牌坊、望柱、碑額和碑趺上。
就連躺在潞王隔壁的次妃墓都采用了皇後的“製式”。
不知道萬曆皇帝為啥沒處理違製的潞王,畢竟他媽李太後已經駕鶴西遊,沒人會再罩著潞王。或許他看在親弟份上,又或許反正潞王已經死了,就沒計較。
已經無從知曉潞王陵耗資多少,但參照他親哥萬曆皇帝的定陵花費七百萬兩白銀,修建潞王陵的花費應該不相伯仲。可見潞王是妥妥的一個超級大土豪。
李自成氣的恨不能前去開棺鞭屍,你他娘的就不能晚死十八年麽!老子都沒來打土豪,你怎麽好意思先離開啊!
最愛你的人是我,你怎麽舍得我難過。
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沒有說一句話就走……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