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朝一,坐在金鑾殿,下麵數百個金發的、碧眼的、白色的、黑色的……三跪九叩山呼萬,想想還有點小激動。


    不提外國佬,就是內,李自成何嚐不想讓千千萬萬人全部跪在腳下膜拜?


    那場,那成就感絕對當場爆棚。


    但,人人平等的概念已經吹出去,廢除跪拜禮也是李自成親口說,總不能打自己的臉吧?


    「這個禮儀麽……」


    李自成吞吞吐,「跪,是不成了……洋人必須,咱自己人作揖就好了……」


    王鐸看著大統領那樣子心下感到好笑。你就裝吧!既然想留個牌坊又何必如此猶豫不定?


    「大統,君,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君父接受子民跪,實乃天經地義。退一步,拜他朱由檢自然不情,但是大統領讓全天下老百姓都過上了好日,恩重如,情同父母再,當得起臣民跪拜大禮。」


    李自成糾結了一,終於擺擺,「算了算,此事不用再提。人人平等不是一句空話。我大順號稱要格,格命不止是朝代更,還是革故鼎新。在我大順治,前代糟粕一概廢除。」


    言出必行。反反複複的人幹不成大,那隻能壞了自己的公信力。


    此時李自成有些為當初的莽撞而後悔。他娘的都當皇帝,都三妻四妾,還非得扯個遮羞布幹毛啊?保留個跪拜並不算什麽出格的,這年頭絕對是理所當然。反倒是廢除跪拜讓人詫異。


    失策了!


    王鐸察言觀,知道短毛言不由,於是急忙再勸:「大統,此一時彼一時。當初朱元璋……」


    李自成擺擺,「不說了不說了。」


    王鐸拱手讚道:「大統領天質英,睿識絕,可為堯、,可為禹、,下之如漢宣之勵,光武之大,唐太宗之英武無,宋仁宗之仁,舉一節可取,大統領優為之。」


    李自成心,好一個馬屁,當老子沒念過書嗎?海瑞的《治安疏》早已慕名拜讀過了。


    王鐸心,我有自知之,我承認沒啥真才實,就算短毛給個巡撫位置我也肯定幹不來。我就能動動嘴皮子拍馬,再提一些大而無當的建言就行了。以後給個禦史做就不,發現問題指出問題很容易,別讓我去解決問題。


    大統領看樣子應該比嘉靖英明十,不大會對言官下黑手。


    海瑞曾給嘉靖皇帝上《治安疏》——「……今賦役增,萬方則,陛下破產禮佛日,室如懸,十餘年來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而臆之曰:‘嘉靖,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然嚴嵩罷相之,猶之嚴嵩未相之先而,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漢文遠甚……」


    海瑞膽子很大。《治安疏》說是「放嘴炮」肯定算抹,但就政論而,水平有限。


    ….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看看秦漢唐宋那一票政論,從鹽鐵論到封建,思想性、深刻性、影響性都不是一個量級。


    當,也與作者自身層級有關係。秦漢唐宋的政論文作,都是啥宰相尚書樞密使之,基本都是身居高,對於國家時局的把控剖析更加清,更能切中時弊。


    海瑞則是知縣出,上《治安疏》時剛從知縣被選拔為戶部雲南司主事不,根本沒在中樞待過。


    洋洋灑灑3000字的《治安疏,大段大段的犀利言,說來說去就是指責嘉靖皇帝一個沉迷道術不上,在國策上也沒什麽高屋建瓴的提議。


    海瑞本人沒什麽問,甚至可以說是封建官員和知識分子的道德品行模範。他那種風格的官員很少見——大明清廉的官員不,剛直的官員也不,無黨無派的更,而海瑞三者兼有就更加少見了。


    《治安疏》被稱為《直言天下第一疏》也沒什麽問,畢竟當時的社會環,上


    這道奏疏就是捅破,萬馬齊喑時的一道霹靂。但它沒表現出來什麽政論水,思想性究竟差些。


    王鐸認為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什麽尚書、首輔的當然想做一下過把,但以自己的姿勢水,根本拿不下來那位置。


    他都四十多歲的人,難不成再去從知縣慢慢幹起學習庶務?當知縣都是想多,尤其短毛製定的惡心政,堂堂進士想升官也要從胥吏衙役做,成何體統?我天下知名的人物去伺候知縣老爺?丟不起那個人!


    老王這次過來雖然打定了主意要「投賊,但並不是想著什麽混個從龍之臣好當***。他隻是為在亂世之中保命而已。他將來撐破天了也就是寫個《治安疏》規諫一下大統領。


    李自成開口道:「老,你打算什麽時候入京?」


    「這個……」


    王鐸一時不敢冒然回答。


    原曆史,他一直在家裏待到明年三月,然後才啟,一路蹭吃蹭喝吟詩作,用了一個多月才走到京師。相當於整整脫崗了一年。


    當,那或許也跟前一年六月份黃河在孟津決堤有些關係。可這一,孟津沒遭洪,沒被淹。


    王鐸其實想著這回到懷慶了幹脆就「投賊」,不去京師掛閑職了。


    然而大統領發,看樣子不打算留他?


    「……大統,臣無二,但憑大統領安排。臣是大順的一塊,,哪裏需要往哪搬。」


    「嗬嗬……」


    李自成笑了,「老,京師還是要,委屈一下再當幾年窮京官。若沒啥變,你仍然會陸續出任左諭德、右庶子、少詹事、東閣侍班等職。給太子朱慈烺講學也算是天子近臣。」


    「,遵旨。」


    「老,朱慈烺年齡還,不用在他身上多花心思。對朱由檢要多注意一下。這個……」


    ….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李自成想了,「算,你什麽都不要,小心應對就是了。咱崇禎帝喜怒無,你別去瞎摻和大事。你隻管把朝廷內部的消息傳出來就行。」


    「微臣定不負大統領厚愛。」


    老王真想伸手擦一把冷汗。在皇帝身邊當間諜?這差事太刺激了。


    幸好短毛還有點良,沒給他交待有難度的任務。否則一旦暴露……老王都不敢想象自己的下場了。


    李自成又安慰道:「你也不用慌。京城有咱的,萬一有啥意外情,把你從容撤出來沒問題。」


    王鐸鬆了口,「大統領料事如,微臣一百個放心。」


    李自成道:「原,到崇禎八年,你被溫體仁等排,乃自請調任掌南京翰林院事。這一回,你不要,繼續留在京師。委屈你辛苦個五六年光景。」


    「,謹遵大統領旨意。」


    「老,你要機靈一,像溫體仁那些家夥不要去招,哪怕給他送點好處呢。打點上下關係免不了要花些銀,如果隻是幾十兩上百兩,你先用後報;要是數額較,你提前給我報備一,額度無上,我不會限製你。」


    「多謝大統,這樣一來事情就好辦了。」


    「還,朝廷大事你跟著打馬虎眼就,自己不要卷進去。可以收買幾個相好,把咱的意思透露上去。比,我可以接受招,條件,隻要朱由檢認我當個女,或者當個幹兒子的都中!」


    「這……」


    王鐸淩亂,「大統領所言……」


    李自成笑道:「我是認真的。如果能提前結束天下動,為了萬千黎民百姓福,我叫他一聲爹又何妨?」


    說起,老李比崇禎帝還大著五歲……


    王鐸心,你想得美啊。醉翁之意不在,你最後還不是要把老朱家扯下皇,自己登基?老子可不信你會心甘


    情願的臣服於朱由檢。


    「大統領心係天下蒼,實乃國之幸國之福。隻,怕那朱由檢不識好,未必肯答應。」


    「答不答應的以後再,看他能忍幾年?以大明滿朝文武官員的德,我拿一堆金銀財寶砸下,最後群臣逼,那就由不得小朱了。」


    王鐸一思,還真有這種可能。那群官吏隻顧撈,哪還有什麽操守。他們能跟***做買,再跟「流賊」勾結也不奇怪。


    「大統領深謀遠,我大順……」


    「行了行,別說客套話。老,回頭去鄭王爺的寶庫裏轉一,挑些東西帶去京師送人。過完年就進京,別多耽擱了。」


    「多謝大統領體諒……」


    王鐸一看短毛又露出不耐煩的神,不敢繼續拍馬屁,急忙轉口道:「那個……臣原本有八分把握說服薛所蘊棄暗投,這次大統領又饒了薛家一,想必他已經得知了消息。說服他應該再無難度了。臣願意走一趟。」


    ….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可以。過完年他應該還會按原樣入京麵,你們剛好結伴北上。在朝裏互相也有個照應。」


    這就是捎帶手的,李自成沒啥意見。


    「哎……提到薛所,我又想起一件事。你那個親家將來……」


    老薛在韃朝告老還鄉之,除了奉養父母、教育子孫,經常利用閑暇時間訪親會,遊覽名山大川。


    順治十七,他跑到輝縣蘇門山拜訪好友孫奇,在那裏住了一段時間。


    在清代著名學者全祖望的筆,孫奇逢與李顒、黃宗羲並稱「清初三大儒」;在其他著述,以孫奇逢的「北學」與黃宗羲的「南學」相,也屢見不鮮。


    由此可見孫奇逢的地位。


    老孫是保定府容城縣,出生於一個官宦家庭。他在學術上本來以陸象山、王陽明為根,以慎獨為宗,以體察認識天理為要,以日常所用倫常為實,主張身體力行。


    他學問,但是一直沒考中進士。


    天啟年,魏忠賢把持朝政。楊漣、左光鬥、魏大中、周順昌、黃尊素等人先後下獄。


    孫奇逢與鹿正(鹿善繼他爹)、張果中等人倡義醵金營,安頓諸人子,並函請督師山海關的薊遼總督孫承宗「以軍事疏請入見,對魏忠賢施以威懾。


    那,鹿善繼以主事身份輔助大學士孫承宗軍事。


    孫承宗準備借入朝覲見皇帝的機會當麵陳說求,而且天津巡撫李邦華等人也參與其中。


    時朝中傳,已抵京的李邦華和正在趕來的孫承,以及其他東林黨人要於萬壽節朝見皇上時「清君側」。


    那還了得!


    天啟皇帝立刻勒令走在半路的孫承宗返回原駐,李邦華見機不妙則請病假回,後來被罷官。


    在天津軍營效力的程宗猷一看這情,也就回家了。


    這些人轉來轉去全都能扯上關係。


    六度分離理論: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也就是,最多通過五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根據這個理,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之間隻隔著五個,不管對方在哪個國,屬哪類人,是哪種膚色。


    當,六度分隔不是一個定,也不是一個猜,而僅僅是某年某國某人的一次實驗結果。


    假設1人在地球上會與100人有社會關,則理論上來說通過6個人可接觸到的人數為100的6次方即10000億人。很恐怖的一個數量。


    去掉其中重複的人,暫時也隻考慮大明的情,那,當前李自成在理論上已經可以認識所有這個時期的明人了。


    真是奇妙。


    好


    ,說回孫奇逢。明亡,老孫舉家從河北保定南遷至河南輝,隱居在蘇門山下的夏峰,講學著述凡二十五年。


    蘇門山下有個百泉書院。


    百泉書院為教學聖地。


    ….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蘇門席地講學之,始於,大於,盛於元。晉隱士孫登、宋理學家邵雍均講學於此。元代姚樞、趙複、許衡、竇默辟為太極書院。


    故後人在評說理學的發展時有「宋興伊,元大蘇門」(意即理學興起於宋代的洛,發揚光大在元朝的輝縣蘇門山)之說。


    元末明初戰亂不,書院就廢了。明代成化年,當地知府在太極書院舊址上又建起了規模在當時來講已經非常宏大的百泉書院。


    萬曆七,張居正以「書院群聚黨,空談廢業」為,令毀書院。老張嗝屁後書院又恢複了生氣。


    明末清,百泉書院還是兩朝舉行科舉考試的地方。後,乾隆皇帝巡遊百,將百泉書院改為行宮……


    越扯越遠了……


    話,入清後孫奇逢隱居在百泉書,退休的薛所蘊去拜訪。一日老薛在百泉湖畔的一堆亂石中發現了許多長條形的石,上麵刻滿了文字。當他看了其中一塊石碑上文字,被自己的發現驚呆了——


    那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淳化閣帖》刻石!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


    所謂法,就是傳統法,將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墨跡經雙鉤描摹,刻在石板或木板,再拓印裝訂成帖。


    宋代淳化三,太宗趙炅令出內府所藏曆代墨,命人編次摹勒上石於禁,名《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共10,收錄了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


    宋淳化三年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大重要節,它主宰了中國書法的發展方向。《淳化閣帖》的刊刻最終確立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


    宋仁宗慶曆年,宮中意外失,拓印《淳化閣帖》的棗木原版不幸全部焚,因而初期的拓本就顯得異常珍,被視為寶,價值連城。


    按王鐸在《跋淳化閣帖》所說:「茲《淳化》八,先得之葵丘(明代睢州又稱葵丘、睢陽)袁氏六,後得粵東李氏二,皆宋拓棗,似王著初本也。」


    袁家收藏的古董、字畫實在是一座寶庫。睢陽袁氏衛所出,最出名的人物當然是前兵部尚書袁可立。當前老袁退休在家好幾年,即將於明年駕鶴西遊。王鐸會親為袁撰寫神道碑和墓誌銘。


    又扯遠了啊。


    總,袁家很有,《淳化閣帖》很珍貴。


    薛所蘊在野地裏發現的《淳化閣帖》碑刻有95,缺少了29塊。他請來刻石名家花了一年多時間補齊了全套。


    現在還沒有經曆明末戰亂、清初地震水,那套石碑或許還能多找到幾塊。


    「……老,有時間了去尋一下。」


    王鐸雙眼放,「《淳化閣帖》啊?是宋代石刻?」


    「這個我就不清楚,自己去考證吧。」李自成又不是正經研究書法,哪會查那麽仔細。


    「嗬,這個……」


    王鐸搓著,有些不好意,「我親家的功,要先被我占,算奪人所愛吧?」


    「你跟他客氣個,兒女親家,遲早是一家人。」


    「嘿嘿……」王鐸傻笑。


    明臣薛所蘊先投大,後仕大,三易其,為土林恥。他回鄉後將自家書齋改名「淡友軒,自歎「兵火之,舊時良,喪殆盡。裏中後,趨怯而退。求與接談之,不可多,是友之窮


    也。」


    可見其晚年狀況。乾隆把他和親家王鐸同入《貳臣傳,王的文集遭禁,《孟縣誌》甚至將薛所蘊除名。一對可憐人。


    薛家後人也不爭,落魄後把祖宅賣給了衙門。清代曾為孟縣的考,抿國為大公,啥之後改建為孟縣印刷,最後淪為市民居住的大雜院……


    《李自成的明末遊戲》


    喜歡李自成的明末遊戲


    三院老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自成的明末遊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院老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院老哥並收藏李自成的明末遊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