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待手下比他們父母做的都好。實話說這兩年也確實抓出來十幾個叛,沒查出來的或許有更多。但是我不在乎。我會帶著大順軍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大順前途是光明的。那些首鼠兩端的人遲早會死了,踏踏實實的為大順效力。」
「你很狂妄。」
「我有狂妄的資本。可能你知道現在大順軍被幾萬明軍圍在懷慶,但你不知道的,隻要我招招,幾萬明軍馬上就會豎起大順旗。」
吳三桂想了,「因為你有銀子?」
「銀子當然很重,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大順治下能活的像一個,而不是牲口。簡單打個比,你有一萬,但其中隻有一千家,可我的一萬兵就是我的一萬個親兄,你說雙方打起來誰贏?」
「親兄弟還要明算賬。」
「確,我承認。好在我的賬目很清,沒人有怨言。」
「你這樣最多隻能養五千,絕不可能再多了。」
「跟你透個,這樣的兵我有八萬!」
「滾你爸的!絕對不可能!你要能有三萬就天下無敵了。」
「實際,我現在確實天下無敵了。隻不過大明疆域廣,我一時半會兒的接收不完。」
「離譜!我他爸的還敢說一年平遼,有用嗎?」
「這,你幫我給祖大壽帶封,如果能讓大順軍出,我一年平遼。而且糧餉自備。」
「……」
吳三桂徹底服氣了。
見過吹逼,沒見過臉皮這麽厚的吹逼人。真想一刀把短毛砍成十八段。
他順了口,喝了杯茶穩定下情,轉而問道:「李九成、孔有德那幫叛軍對你有那麽重要嗎?」
「是,後果嚴重到僅次於祖大壽投韃。」
「總兵被圍困在大淩河,彈盡糧,那是不得已為,權宜之計。」
「是的。我完全能理解。祖大壽和你父親都是聰明,不然早死一百回了。小,幫我給祖大壽帶封,給你一萬兩銀子跑腿費。」
吳三桂要吐血,擺擺,「別說了別說了。回頭我就向父親提議砍了你。」
此時的吳襄麵對監軍太監唯唯諾諾。
老吳還沒有祖大壽的地,該巴結的時候絕不含糊。
高起潛到底還是忠,其他明軍隻管圍著登州府城就好,對於甕中之鱉打不打的並不急。
打仗是要死人,還要花,就這麽圍著既不死人反倒能多掙點,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麽選。
高起潛就不太聰明的樣子。
他圍著防線轉來轉,發現掛榜山這個位置太好了。
小山包在城,距離府城城牆不到一裏地。在山頭架起大炮可以隨便往城裏轟。
高起潛把計劃一,吳襄對太監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高!實在是高!
….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一頓馬屁把高起潛拍美了。
吳襄表態一定配,我遼東鐵騎絕不讓狗急跳牆的叛軍出城搗亂。
隻是幾股明軍都沒帶多少火,尤其是能打到一裏地的火炮隻有兩三,還是在萊州城外繳獲叛軍的。這就不是吳襄應該操心的事,管它呢。
老吳送走「太上皇,急急忙忙回轉要去掙大錢。
吳三桂見到老,當場說這個短毛太牛逼,必須馬上宰了他。
吳襄是聰明,哪裏會幹蠢事。小孩子把握不住很正,老將出馬自然能拿捏住短毛。
這邊主賓氣氛融,被包圍在府城裏叛軍頭目們也看到了一絲曙光。
胡逸送完信原路返回。
李九成、孔有德、耿仲明、毛承祿四大魁首圍坐一,從晌午討論到後半,到晚飯時已經爭的麵紅耳赤。
叛軍元帥李九成上個月確實率兵出城戰了一,不過並沒有像原曆史線那樣陣亡。
彼時孔有德跟大順軍聯絡的消息眾人都知道,不管對方靠不靠譜總是一條後路。
所以上次李九成出戰隻試探了下明軍防禦力,見機不妙就撤回城了。
按老李想,他是真想突圍一,結果孔有德、耿仲明、毛承祿三人不同,那次隻讓他帶了五百兵。
現在短毛居然親自趕到登,實話說四個魁首都很佩服。但一碼歸一碼。
李九成同意接受短毛幫,但他的意思是一旦衝出包圍圈就自立山頭。甚至如果形勢有,他還準備回頭反攻明,繼續占領登萊。
最不濟跑出去後當流寇也,沒必要給短毛效力。
孔有德的意見不同。
他認為既然短毛能把圍城裏的人弄出,這就證明了對方的實力。投靠大順完全可以接受。
至於對方提及的之後要打散編製以及千總以上人等要全部要進勞什子軍校進修後再安排帶,沒啥大問題。
大順軍根本不缺,又不缺,人家沒必要騙這幫圍城裏的人。
孔有德派去懷慶的人回來講過那邊情,完全不,不用質疑大順實力。
稍微有些問題的就是大順那邊軍紀很嚴。
不過話說回,人家新兵起薪就一兩,訓練三個月合格後最少二兩。連擦屁股紙都發放的隊伍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明軍紀律之所以,燒殺搶掠還不是因為上麵不給糧,全靠自己?
將官們倒是為了發,可你要有命花才行。
孔有德認為投靠大順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耿仲明提議先走海路去江淮劫掠一,反正南邊沿海無人可擋。他不介意找個山頭投,但是他認為應該去投韃。
在座的四個魁首哪個沒跟***做過買賣?哪個沒跟***幹過仗?
他們對***的實力了解更,投韃順其自然。耿仲明完全不信流寇能比***強。
….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毛承祿不反對投韃也不反對投,但是他認為最好能渡海北上拿下旅,接著取代東江鎮位置。實在不行再考慮投誰的問題。
四個人各持己,都認為自己的方法最,一時間吵了個不可開交。
從九月份明軍開始圍城到現在已經有四個月,眾人都知道要找後,連一幫手下都各懷心思。
四個人的共識,必須盡快拿定主意。
孔有德最好吵煩,一拍桌,「要不大家分,各走各路!」
「不妥!」
李九成、耿仲明、毛承祿一致反對。
都明白人多勢,分兵絕對是下策。
李九成帶著千把人能打得過誰啊?別說反攻明,搞不好短毛一急眼回頭就跟他開戰。
大順雖然隻有三百兵在這,可孔有德既然投,他難道會不聽短毛指揮?這就窩裏鬥了。
再者短毛都有本事買通明軍放,一樣能讓明軍痛剿他李九成。這還玩毛啊!
耿仲明實力最,如果單,就算其他三人比較大,頂天了給他分三四十艘,這才能拉幾個人?哪還敢去江淮劫掠?而且怕是在投韃路上就被黃龍殲滅了。
毛承祿想打旅順想取代東,靠自己根本辦不到。就算和耿仲明合兵一,未必能應付住黃龍。
他們都不同意分兵。
喜歡李自成的明末遊戲
三院老哥
才方便繼續閱讀,期待精彩繼續!
「你很狂妄。」
「我有狂妄的資本。可能你知道現在大順軍被幾萬明軍圍在懷慶,但你不知道的,隻要我招招,幾萬明軍馬上就會豎起大順旗。」
吳三桂想了,「因為你有銀子?」
「銀子當然很重,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大順治下能活的像一個,而不是牲口。簡單打個比,你有一萬,但其中隻有一千家,可我的一萬兵就是我的一萬個親兄,你說雙方打起來誰贏?」
「親兄弟還要明算賬。」
「確,我承認。好在我的賬目很清,沒人有怨言。」
「你這樣最多隻能養五千,絕不可能再多了。」
「跟你透個,這樣的兵我有八萬!」
「滾你爸的!絕對不可能!你要能有三萬就天下無敵了。」
「實際,我現在確實天下無敵了。隻不過大明疆域廣,我一時半會兒的接收不完。」
「離譜!我他爸的還敢說一年平遼,有用嗎?」
「這,你幫我給祖大壽帶封,如果能讓大順軍出,我一年平遼。而且糧餉自備。」
「……」
吳三桂徹底服氣了。
見過吹逼,沒見過臉皮這麽厚的吹逼人。真想一刀把短毛砍成十八段。
他順了口,喝了杯茶穩定下情,轉而問道:「李九成、孔有德那幫叛軍對你有那麽重要嗎?」
「是,後果嚴重到僅次於祖大壽投韃。」
「總兵被圍困在大淩河,彈盡糧,那是不得已為,權宜之計。」
「是的。我完全能理解。祖大壽和你父親都是聰明,不然早死一百回了。小,幫我給祖大壽帶封,給你一萬兩銀子跑腿費。」
吳三桂要吐血,擺擺,「別說了別說了。回頭我就向父親提議砍了你。」
此時的吳襄麵對監軍太監唯唯諾諾。
老吳還沒有祖大壽的地,該巴結的時候絕不含糊。
高起潛到底還是忠,其他明軍隻管圍著登州府城就好,對於甕中之鱉打不打的並不急。
打仗是要死人,還要花,就這麽圍著既不死人反倒能多掙點,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麽選。
高起潛就不太聰明的樣子。
他圍著防線轉來轉,發現掛榜山這個位置太好了。
小山包在城,距離府城城牆不到一裏地。在山頭架起大炮可以隨便往城裏轟。
高起潛把計劃一,吳襄對太監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高!實在是高!
….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一頓馬屁把高起潛拍美了。
吳襄表態一定配,我遼東鐵騎絕不讓狗急跳牆的叛軍出城搗亂。
隻是幾股明軍都沒帶多少火,尤其是能打到一裏地的火炮隻有兩三,還是在萊州城外繳獲叛軍的。這就不是吳襄應該操心的事,管它呢。
老吳送走「太上皇,急急忙忙回轉要去掙大錢。
吳三桂見到老,當場說這個短毛太牛逼,必須馬上宰了他。
吳襄是聰明,哪裏會幹蠢事。小孩子把握不住很正,老將出馬自然能拿捏住短毛。
這邊主賓氣氛融,被包圍在府城裏叛軍頭目們也看到了一絲曙光。
胡逸送完信原路返回。
李九成、孔有德、耿仲明、毛承祿四大魁首圍坐一,從晌午討論到後半,到晚飯時已經爭的麵紅耳赤。
叛軍元帥李九成上個月確實率兵出城戰了一,不過並沒有像原曆史線那樣陣亡。
彼時孔有德跟大順軍聯絡的消息眾人都知道,不管對方靠不靠譜總是一條後路。
所以上次李九成出戰隻試探了下明軍防禦力,見機不妙就撤回城了。
按老李想,他是真想突圍一,結果孔有德、耿仲明、毛承祿三人不同,那次隻讓他帶了五百兵。
現在短毛居然親自趕到登,實話說四個魁首都很佩服。但一碼歸一碼。
李九成同意接受短毛幫,但他的意思是一旦衝出包圍圈就自立山頭。甚至如果形勢有,他還準備回頭反攻明,繼續占領登萊。
最不濟跑出去後當流寇也,沒必要給短毛效力。
孔有德的意見不同。
他認為既然短毛能把圍城裏的人弄出,這就證明了對方的實力。投靠大順完全可以接受。
至於對方提及的之後要打散編製以及千總以上人等要全部要進勞什子軍校進修後再安排帶,沒啥大問題。
大順軍根本不缺,又不缺,人家沒必要騙這幫圍城裏的人。
孔有德派去懷慶的人回來講過那邊情,完全不,不用質疑大順實力。
稍微有些問題的就是大順那邊軍紀很嚴。
不過話說回,人家新兵起薪就一兩,訓練三個月合格後最少二兩。連擦屁股紙都發放的隊伍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明軍紀律之所以,燒殺搶掠還不是因為上麵不給糧,全靠自己?
將官們倒是為了發,可你要有命花才行。
孔有德認為投靠大順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耿仲明提議先走海路去江淮劫掠一,反正南邊沿海無人可擋。他不介意找個山頭投,但是他認為應該去投韃。
在座的四個魁首哪個沒跟***做過買賣?哪個沒跟***幹過仗?
他們對***的實力了解更,投韃順其自然。耿仲明完全不信流寇能比***強。
….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毛承祿不反對投韃也不反對投,但是他認為最好能渡海北上拿下旅,接著取代東江鎮位置。實在不行再考慮投誰的問題。
四個人各持己,都認為自己的方法最,一時間吵了個不可開交。
從九月份明軍開始圍城到現在已經有四個月,眾人都知道要找後,連一幫手下都各懷心思。
四個人的共識,必須盡快拿定主意。
孔有德最好吵煩,一拍桌,「要不大家分,各走各路!」
「不妥!」
李九成、耿仲明、毛承祿一致反對。
都明白人多勢,分兵絕對是下策。
李九成帶著千把人能打得過誰啊?別說反攻明,搞不好短毛一急眼回頭就跟他開戰。
大順雖然隻有三百兵在這,可孔有德既然投,他難道會不聽短毛指揮?這就窩裏鬥了。
再者短毛都有本事買通明軍放,一樣能讓明軍痛剿他李九成。這還玩毛啊!
耿仲明實力最,如果單,就算其他三人比較大,頂天了給他分三四十艘,這才能拉幾個人?哪還敢去江淮劫掠?而且怕是在投韃路上就被黃龍殲滅了。
毛承祿想打旅順想取代東,靠自己根本辦不到。就算和耿仲明合兵一,未必能應付住黃龍。
他們都不同意分兵。
喜歡李自成的明末遊戲
三院老哥
才方便繼續閱讀,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