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收攏舊文人的重要,可以看兩個例子。
北宋年,陝西有一個文人叫張,這後生屢試不第。那年好不容易考中舉人之,去京城考,中了進,但是在最後一關的殿試被淘汰。
宋初殿試屬於淘汰性考,淘汰的具體比例不固,錄取率從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等。
張舉人一怒之下就投奔了西夏。
他後來做到了西夏的宰相。並且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多次打敗了宋軍。
好水川送給宋軍一場慘,丞相夏竦直接下台。之後也是多次痛擊宋軍。
張舉人還寫了詩嘲諷宋朝的官員:夏竦何曾,韓琦未足奇。
兩任宋朝宰,被他一個人罵了。
從此以,宋朝科舉就改變了。殿試的士子全部上,就為了防止再發生這樣的事。
大明也是這樣。殿試不淘,隻是根據考試成績給考生排名就成為定製。不,由於殿試的名次對考生將來入仕和升遷具有重要的影,因此考生們對殿試還是非常重視的。
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再來一個例子。
清朝雍正年間也是一個讀書,曾,就試不,於是起了反清複明的想法。
他聯係了嶽鍾,想要造反。雍正為此特地寫了有名的《大義覺迷錄》。
更出名的還有個考不上舉人的洪秀全。
前麵說,傳統科舉錄取結果隨意性很,看考官心,並不能完全反應學子的水平。這是個很大的弊端。你起碼要讓人家輸的心服口服嘛。
童試是科舉考試中的第一個層,它是一種資格考,童試被錄取,可以取得生員的資,接著入泮進,成為古代公辦教育體係中的正式一員。此後再經過學校的歲試和科,合格者便獲取了參加鄉試的資格。因此童試和歲、科試是將來考秀才的一個前,也是古代讀書人首先要參加的基礎考試。
明、清兩,考秀才時間在二月;鄉試考舉人時間在八月,別稱「秋闈」;會試考進士在二月,別稱「春闈」。
所謂「學而優則仕,讀書人的終極夢想就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
當然還有極少數人進入科舉是為了其他好,比如這些特權包括見縣官不跪、免除徭役、不能隨便用刑等等。
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大體上都是三年一考。若考不中就是三年三年又三,能有幾個三年浪費啊?太他爸的消耗青春了。
當,考舉人要去府,考進士要進,路途上要花費時間、金,年年考也遭不住。
另外一個原因就,考出來那麽多舉人進士朝廷沒地方安置。
還有就是組織管理能力跟不,官府與學子們都難以應付一年一度的大型科舉考試。
….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再就考慮的是人才梯次選拔的需,如果某人秀才、舉人、進士一氣嗬,自然不用等那麽多的三年。
所以三年一考是國情在此。而且像宋英宗之,也弄過每年一次科舉考試。
大順的規矩是每年一,統一暫定時間為六月。
今年是第一,李自成因為出於籠絡士子、廣而告之等因,把時間定在了三月份。等到六月份再加考一次。
趁著戰事平息的間,大統領想著好好操辦一,結果一看名,扯淡了。
童子,上黨那邊一共報名四十多人;懷慶隻有二十來人;衛輝僅僅兩位。
參加考秀才的攏共才十三人。
考舉人的就一個。
考進士的零蛋。
真讓人鬱悶。
一群落後份,還是信不過大順。信心真就比黃金更貴重。
廣告已經打出去,考試隻能照樣進行。
考題照,還是四書五經和八股文。
大順第一次開科舉就這麽稀裏糊塗舉辦了。
李自成在考場晃了一圈就沒心情管,交給馮起龍善後。
大順規,解放區所有學生可以按照舊科目在十年內考五次。五次機會若還是考不過或者超,之後想參加科舉那就隻能重學新課綱了。
李自成總要給舊文人一個機會。
三天時,考試結束。
參加童子試的六十七位隻有一個不合格。這是馮起龍放寬標準後的結果。那位三十多歲的小學生實在差,一篇文章三百六十九個,錯別字占了一半。這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水。
十三位秀才全部通,一位舉人通過。
李自成親自給他們分別頒發了童生、秀才、舉人證書。
雖然這屆科舉不像,大順朝廷仍然大勢操辦了一番。秀才和舉人全部披紅掛,跨馬遊街。
無論是童生還是秀才、舉,隻要年滿十六歲通通包分配工作。
隻要他們願意幹。當然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
大順治下的縣不再是知縣、縣丞、三班六房的架構了。而且吃皇糧的人數急劇膨脹。
一個知,五個縣丞。每個縣丞又分管著五六個不等的局。什麽農林牧礦局、稅務局、交運局、工商局、統計局、水利局、郵政局、糧食局等,總共有二十多個局。
這是衙門。
此外還有編製一個哨的國民警衛隊。這一隊人馬在新解放區會常駐兩,之後大概三四個縣共用一隊。
縣裏和衙門地位平行的還有朝廷派出機構監察院、法院。
還有個縣院。縣議員全部民,不吃俸,隻象征性的每個月拿一兩銀子津貼。
參議員的評選資格是年納稅五十兩銀子以上或者家產達到一千兩銀子以上或者舉人以上身,年滿二十五,男女不限。
眾議院的評選資格就簡單,一線務農或者務工人,家產在一百兩銀子以,年滿二十五歲就可以參選。
….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議員的作用,他們對衙門有質詢權、提案權、討論和表決權等等。
前頭李自成有意讓潞王爺出任大順參議院第一任院,妥妥的國級地位。奈何那小子不識,非要自決於人民。
朱常淓錯失良,將來不會有好前途了。如果他僥幸沒,頂多當個衛輝府府一級的議,或者去待成立的音樂學院當個老師糊口。他的家產已經全部被充公,在大順治下不幹活沒飯吃。
總,按權力分割和製約的原,大順一個縣就由衙門、警衛隊、監察院、法院、議院五套班共同領d。
大順治下不可避免的會留用很多舊朝廷人員。甄別問題也很要緊。
設計這麽一套玩意兒要考慮很多東,李自成隻是暫時這麽安,如果以後發現水土不,隨時都會修正。
姑且用著吧。
大統領和十三位秀才、一位舉人在座談會上,願意出來為大順效力,先去衙門某個局當一年辦事,一年後提,兩年後舉人提縣,三年提知縣。秀才看情況提拔。
李自成語重心長道:「小,若能盡心辦,五年後我保你一個知府。」
「多謝大統領厚恩!」
張履旋美的都要冒鼻涕泡,一激動就要給短毛下跪。
李自成急忙一把攙,「你,別忘了大順的規矩!」
「是是,咱大順人人平,不興跪拜。」張履旋
急忙致歉。
他在大明連個舉人都考不,投了大順五年後就能當知府?再過五年是不是能提巡撫?四十歲前入閣?這升官速度比他爹張慎言都要快啊。
其實老張頭都不太讚成兒子來參加大順科,張履旋是偷跑來的。
很多人還是不敢上短毛的賊船。
王重新幾乎已經和大順是一根繩上的螞蚱,然而他還是沒讓侄子來參加大順科舉。
沈一石倒是把他表哥送來湊數,就那個三十多歲寫了一百多個錯別字的家夥。看那樣這輩子就沒打算小學畢業。
當,現在的小學生可跟後世的小學生不,單論文言文的話比一般高中生都強。畢竟人家是要考四書五經,還要會寫詩寫策。
大順科舉過後的第二,李自成收到王鐸從京城發來的密信。
老王這次隸詹事府左春,任職左諭,掌讚諭規諫太子事務。
皇太子朱慈烺今年才四,以大順發展的速,這回應該沒他什麽事了。
王鐸在信裏說了些朝廷動,又說朱由檢的脾氣越發大,動不動就對人發火。
初八日文華殿召,崇禎帝還對諸臣,「你們外臣果肯做,朕何必要用內臣?」
,可憐的娃,身邊沒一個值得信任的人。
崇禎帝還,「想不到短毛賊如此狠,居然給老百姓發糧食。」
三院老哥
北宋年,陝西有一個文人叫張,這後生屢試不第。那年好不容易考中舉人之,去京城考,中了進,但是在最後一關的殿試被淘汰。
宋初殿試屬於淘汰性考,淘汰的具體比例不固,錄取率從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等。
張舉人一怒之下就投奔了西夏。
他後來做到了西夏的宰相。並且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多次打敗了宋軍。
好水川送給宋軍一場慘,丞相夏竦直接下台。之後也是多次痛擊宋軍。
張舉人還寫了詩嘲諷宋朝的官員:夏竦何曾,韓琦未足奇。
兩任宋朝宰,被他一個人罵了。
從此以,宋朝科舉就改變了。殿試的士子全部上,就為了防止再發生這樣的事。
大明也是這樣。殿試不淘,隻是根據考試成績給考生排名就成為定製。不,由於殿試的名次對考生將來入仕和升遷具有重要的影,因此考生們對殿試還是非常重視的。
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再來一個例子。
清朝雍正年間也是一個讀書,曾,就試不,於是起了反清複明的想法。
他聯係了嶽鍾,想要造反。雍正為此特地寫了有名的《大義覺迷錄》。
更出名的還有個考不上舉人的洪秀全。
前麵說,傳統科舉錄取結果隨意性很,看考官心,並不能完全反應學子的水平。這是個很大的弊端。你起碼要讓人家輸的心服口服嘛。
童試是科舉考試中的第一個層,它是一種資格考,童試被錄取,可以取得生員的資,接著入泮進,成為古代公辦教育體係中的正式一員。此後再經過學校的歲試和科,合格者便獲取了參加鄉試的資格。因此童試和歲、科試是將來考秀才的一個前,也是古代讀書人首先要參加的基礎考試。
明、清兩,考秀才時間在二月;鄉試考舉人時間在八月,別稱「秋闈」;會試考進士在二月,別稱「春闈」。
所謂「學而優則仕,讀書人的終極夢想就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
當然還有極少數人進入科舉是為了其他好,比如這些特權包括見縣官不跪、免除徭役、不能隨便用刑等等。
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大體上都是三年一考。若考不中就是三年三年又三,能有幾個三年浪費啊?太他爸的消耗青春了。
當,考舉人要去府,考進士要進,路途上要花費時間、金,年年考也遭不住。
另外一個原因就,考出來那麽多舉人進士朝廷沒地方安置。
還有就是組織管理能力跟不,官府與學子們都難以應付一年一度的大型科舉考試。
….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再就考慮的是人才梯次選拔的需,如果某人秀才、舉人、進士一氣嗬,自然不用等那麽多的三年。
所以三年一考是國情在此。而且像宋英宗之,也弄過每年一次科舉考試。
大順的規矩是每年一,統一暫定時間為六月。
今年是第一,李自成因為出於籠絡士子、廣而告之等因,把時間定在了三月份。等到六月份再加考一次。
趁著戰事平息的間,大統領想著好好操辦一,結果一看名,扯淡了。
童子,上黨那邊一共報名四十多人;懷慶隻有二十來人;衛輝僅僅兩位。
參加考秀才的攏共才十三人。
考舉人的就一個。
考進士的零蛋。
真讓人鬱悶。
一群落後份,還是信不過大順。信心真就比黃金更貴重。
廣告已經打出去,考試隻能照樣進行。
考題照,還是四書五經和八股文。
大順第一次開科舉就這麽稀裏糊塗舉辦了。
李自成在考場晃了一圈就沒心情管,交給馮起龍善後。
大順規,解放區所有學生可以按照舊科目在十年內考五次。五次機會若還是考不過或者超,之後想參加科舉那就隻能重學新課綱了。
李自成總要給舊文人一個機會。
三天時,考試結束。
參加童子試的六十七位隻有一個不合格。這是馮起龍放寬標準後的結果。那位三十多歲的小學生實在差,一篇文章三百六十九個,錯別字占了一半。這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水。
十三位秀才全部通,一位舉人通過。
李自成親自給他們分別頒發了童生、秀才、舉人證書。
雖然這屆科舉不像,大順朝廷仍然大勢操辦了一番。秀才和舉人全部披紅掛,跨馬遊街。
無論是童生還是秀才、舉,隻要年滿十六歲通通包分配工作。
隻要他們願意幹。當然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
大順治下的縣不再是知縣、縣丞、三班六房的架構了。而且吃皇糧的人數急劇膨脹。
一個知,五個縣丞。每個縣丞又分管著五六個不等的局。什麽農林牧礦局、稅務局、交運局、工商局、統計局、水利局、郵政局、糧食局等,總共有二十多個局。
這是衙門。
此外還有編製一個哨的國民警衛隊。這一隊人馬在新解放區會常駐兩,之後大概三四個縣共用一隊。
縣裏和衙門地位平行的還有朝廷派出機構監察院、法院。
還有個縣院。縣議員全部民,不吃俸,隻象征性的每個月拿一兩銀子津貼。
參議員的評選資格是年納稅五十兩銀子以上或者家產達到一千兩銀子以上或者舉人以上身,年滿二十五,男女不限。
眾議院的評選資格就簡單,一線務農或者務工人,家產在一百兩銀子以,年滿二十五歲就可以參選。
….
本章未,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議員的作用,他們對衙門有質詢權、提案權、討論和表決權等等。
前頭李自成有意讓潞王爺出任大順參議院第一任院,妥妥的國級地位。奈何那小子不識,非要自決於人民。
朱常淓錯失良,將來不會有好前途了。如果他僥幸沒,頂多當個衛輝府府一級的議,或者去待成立的音樂學院當個老師糊口。他的家產已經全部被充公,在大順治下不幹活沒飯吃。
總,按權力分割和製約的原,大順一個縣就由衙門、警衛隊、監察院、法院、議院五套班共同領d。
大順治下不可避免的會留用很多舊朝廷人員。甄別問題也很要緊。
設計這麽一套玩意兒要考慮很多東,李自成隻是暫時這麽安,如果以後發現水土不,隨時都會修正。
姑且用著吧。
大統領和十三位秀才、一位舉人在座談會上,願意出來為大順效力,先去衙門某個局當一年辦事,一年後提,兩年後舉人提縣,三年提知縣。秀才看情況提拔。
李自成語重心長道:「小,若能盡心辦,五年後我保你一個知府。」
「多謝大統領厚恩!」
張履旋美的都要冒鼻涕泡,一激動就要給短毛下跪。
李自成急忙一把攙,「你,別忘了大順的規矩!」
「是是,咱大順人人平,不興跪拜。」張履旋
急忙致歉。
他在大明連個舉人都考不,投了大順五年後就能當知府?再過五年是不是能提巡撫?四十歲前入閣?這升官速度比他爹張慎言都要快啊。
其實老張頭都不太讚成兒子來參加大順科,張履旋是偷跑來的。
很多人還是不敢上短毛的賊船。
王重新幾乎已經和大順是一根繩上的螞蚱,然而他還是沒讓侄子來參加大順科舉。
沈一石倒是把他表哥送來湊數,就那個三十多歲寫了一百多個錯別字的家夥。看那樣這輩子就沒打算小學畢業。
當,現在的小學生可跟後世的小學生不,單論文言文的話比一般高中生都強。畢竟人家是要考四書五經,還要會寫詩寫策。
大順科舉過後的第二,李自成收到王鐸從京城發來的密信。
老王這次隸詹事府左春,任職左諭,掌讚諭規諫太子事務。
皇太子朱慈烺今年才四,以大順發展的速,這回應該沒他什麽事了。
王鐸在信裏說了些朝廷動,又說朱由檢的脾氣越發大,動不動就對人發火。
初八日文華殿召,崇禎帝還對諸臣,「你們外臣果肯做,朕何必要用內臣?」
,可憐的娃,身邊沒一個值得信任的人。
崇禎帝還,「想不到短毛賊如此狠,居然給老百姓發糧食。」
三院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