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朝各地差不多,不其縣的糧食也基本上控製在幾個大戶手裏,他們絕對處於壟斷地位。


    在三大家族絕對壟斷的情況下,糧食價格非理性上漲,連不其縣官府都管不了,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恨恨地看著範家,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李斯拿範家沒有辦法,歎息一聲走了。


    範駿更絕,見李斯要走,當著他的麵直接把糧價抬高到一石八百錢。


    待要轉身的李斯也看到範駿換了價位,瞥了一眼價位,八百錢!


    愛姨媽也,李斯縣丞一個趔趄,好懸沒有摔倒,掩麵淚奔而去。


    看著李斯遠去的背影,範駿得意洋洋,你嫌糧價高,我還覺著糧價低呐。


    糧食我有的是,願意賣多錢就賣多錢,沒有錢還想吃飽肚子,天下哪有這種好事。


    糧價不僅今天漲,以後天天都會漲。


    不服氣是吧,你來咬我啊。


    這就是人性的劣根,隨著財富的積累,貪婪也會隨之增長,至於其他人的死活,他們不會在意。從來都不缺發不義之財的人,別人遭難他發財,國家遭難也發財,遭難對於他們就是機會。


    一些人的道德與財富增長往往成反比,越富越貪婪,一旦沒有製約就像雜草一樣泛濫。


    範家家主範同心裏的賬比誰都算得清楚,五畝地捐一石糧食,是賺了好名聲。


    名聲值多錢?


    與名聲相比,範同更在意的是錢。


    如今一石糧食八百錢,可以買到兩畝多地。


    而且,糧價還會繼續上漲,畢竟今年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越往後糧食的價格會越高。


    如果明年的天時還不好,嗬嗬,糧食的價格就難說了。


    範同是個地地道道的奸商,他早就算計好了,借大災之年發一筆大財。


    所以,他把地賣掉,卻省下了數百石的糧食。


    數百石糧食啊,值好多錢。


    反正人餓著肚皮總要買糧食吃,不其縣的人沒有錢了,還有其他縣的人,範家存有六七年的糧食,利用這個大災之年機會,吸幹所有人的財富。


    範同不怕把事情鬧大,不其縣亂了,倒黴的首先是縣令。


    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你算計我在先,範同鐵了心要把司馬孔明弄下去。


    看到變化了的糧價,周圍的老百姓傻眼了,李縣丞不來還好,來過問一下糧價,範家不僅不降價,反而漲價。


    你媽批,範家人實在太黑了。


    本來不其縣的百姓看到布告,心裏對幾大家族還有點好感,沒想到他們翻臉比翻書還快。


    不其縣四大家族中,除了趙家捐了二百石糧食,其他三家一粒米也沒有捐。


    城內的老百姓對三大家族恨得牙根癢癢,又能怎樣,隻能望米興歎。


    李斯怒氣衝衝回到縣衙,讓人把太史慈和孫燦從城外叫回來商量事情。


    “李縣丞,把我們叫回來所為何事?”


    孫燦和太史慈都在城外工地上,房子建的很快,一些房屋差不多要完工了,收尾的工作也不少,還要整修道路,清理垃圾,一堆事等著。


    如今司馬孔明隻有孫燦和張桐兩個幫手,孫燦負責不其縣這裏的饑民,而張桐要跑遍整個不其縣,建立健全各個農莊。


    以前村民為地主打工,現在土地轉到了司馬孔明名下,按照漢代的習俗,司馬孔明管吃管喝,這些人應該屬於司馬孔明的家奴。


    司馬孔明沒有這種意識,為了長遠規劃,他必須設立農莊。


    不是所有的人都留在農莊,精壯都被訓練團抽調走了,連帶著家屬也要離開村莊住進縣城,待遇不可謂不高,剩餘的人才留下來務農。


    李斯歎息一聲,愁容滿麵:“咳,知道現在的糧價漲到什麽程度了嗎?八百錢一石,這不要人命嘛,有多少人能買得起?”


    無論是孫燦還是太史慈,凡是從孫家哇來的人都不需要買糧食吃,全都是司馬孔明一個人供應,誰還會注意到市價多少錢?


    孫燦有點懵逼,粟米不到二百錢,竟然漲到八百多錢,太瘋狂了。


    “價格的確太離譜了,能不能勸一勸糧商,讓他們收斂一些。”


    李斯搖頭歎息,說:“我剛才去了一趟街市,幾個糧棧價格基本一致,我找到範家想勸說一番,誰知道人家還嫌糧價低,不僅不降價,反而威脅不賣糧,你說這事怎麽辦?”


    太史慈氣道:“就是那個拒絕捐糧的範家?我帶著衙役抄他的家。”


    說罷,太史慈就要往外走。


    李斯急忙拉住他,勸道:“糧食是人家自己的,賣多少錢人家自己說了算,他們範家又沒有犯法,你用什麽理由抓人家?”


    “難道就這樣算了嗎?城內還有數千近萬老百姓吃飯,誰能買得起這樣高價的糧食。他們範家這是趁火打劫,趁著災年發不義之財。”


    道理都明白,這樣高的糧價,用不了幾天就把城內百姓的錢袋子掏空,以後的日子沒法過了。


    有錢人還能熬一段時間,窮人家也就這兩天的事,剩下的就是餓肚子。


    李斯愁眉不展,沉思一會兒,說:“是不是派人去找司馬縣令,讓他趕緊回來,我擔心出亂子。”


    孫燦搖搖頭,不讚同李斯的建議:“李大人,老板這一趟是為了杜絕瘟疫的傳播,恐怕要走遍邊遠的鄉村。你想,一旦發現一例病人,治療需要時間吧?再說了,治病也不能半途而廢,治療一半走人不合適。這一趟就算病人少,老板騎著快馬,走一趟沒有十天半月恐怕回不來的,”


    李斯苦逼了,孫燦說的有道理,瘟疫也是一件大事。


    “好吧,再等幾天吧,不過,還是要派人告知一聲,讓司馬大人心中有數才好。”


    孫燦也同意李斯的建議:“那行,我派個人去知會一聲。太史縣尉,城外你就不用去了,留在縣衙應付意外事件吧。”


    三個人商量不出個頭緒,隻能靜待事態變化。


    李斯等人愁眉不展,想不出解決辦法,倒是範家喜氣洋洋。


    範同聽了兒子範駿的報告,稱讚道:“幹得好,這件事情就不能手軟,免得他們得寸進尺。漲價才剛剛開始,到了年底恐怕要一千錢也買不到一石糧,李斯這個書呆子想不明白的。”


    “嗬嗬,父親沒看見李斯那種表情,我說嫌價格高,我們可以不賣,噎的他啞口無言,扭頭走人。”


    範同囑咐道:“你去告訴盧家和張家,三家一定要保持一致,共進共退,隻有這樣別人才沒有辦法對付我們。他們應該感謝我,這一次讓他們發大財了。”


    如今範駿對父親範同佩服的五體投地,答應道:“是啊,他們都跟著沾光,如果不是父親拉他們一把,光是捐獻糧食就要損失若幹錢。今晚我就去他們家,安排一下今後的行動計劃。”


    範家父子並不滿足於現在的成就,他們還想繼續發財,當然越多越好。


    不其縣的百姓算是倒黴了,糧價隻漲不跌,以後的日子沒法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司馬孔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道俯臥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道俯臥撐並收藏三國司馬孔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