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於禁帶著一些鄉勇從泰山回來。


    數個月沒有見麵,太史慈、武安國見到於禁回來欣喜若狂,吵吵著要給於禁接風。


    武安國嚷嚷著:“哎吆,於兄弟這一走數個月的時間,想死俺老武了,今天無論如何也要與於兄弟喝一杯。”


    “是啊,哈哈哈......”


    接風是個由頭,幾個人心知肚明,饞酒了。


    最近百姓的日子好一些了,幾個武將喝酒的機會多了起來,老板時不時地拿出好酒好肉招待一番,但也不是天天有。今天有這個機會,怎麽說也要好好喝一壺。


    司馬孔明指了指這幾個家夥,笑罵道:“你丫的自己饞酒就明說,還拿於禁說事。走吧,把家裏的人都叫上,給於禁接風。”


    “好嘞,俺去叫......”


    這一次一個都沒有少,李斯、孫燦、張桐等,乃至孫瀾、張瑜甚至蘇平都來了。


    酒過三巡,司馬孔明說:“此次於禁回鄉走了一趟,說說那邊的見聞吧。”


    要說正事了,眾人放下酒杯正襟危坐。


    “老板,按照你的囑咐,禁北去河北,南下兗州,經泰山、北海一路走來,大體情況與老板所說的一樣,黃巾活動很猖獗,尤其是河北、河南這些中原地帶。禁就有點不明白,太平道如此猖獗,規模如此龐大,朝廷竟然不聞不問,就不怕鬧出亂子?”


    李斯接上話茬:“如果成了氣候,還真有可能鬧出亂子。老板預判,過了年要出大亂子,看樣子是落在了太平道身上。”


    司馬孔明點點頭,於禁說的情況與後世差不多:“嗯,說說北海的情況,靠咱們最近,影響也最大。”


    “北海情況有點不一樣,北海西部頭戴黃巾的人比較多,東部少得多,最特別的是越是往東走人煙越少,所過村莊沒有十室九空也差不多,一半人走光了。臨近不其縣更是荒涼,除了幾個大戶和家奴,村子裏幾乎沒有人家。”


    張桐笑道:“北海東部靠近不其縣,沒有糧食吃人都跑到這裏來了,哪裏還會有人?至於西部,大概消息還沒有大麵積傳過去,若是到了明年開春,人流也會往這邊流動。如今不其縣人口會超過十三萬,近十萬都是從周邊縣湧入。”


    張桐說的是實情,這個年代消息隻能靠口口相傳,傳播的速度差多了。


    即便是這樣,流入的人口也相當驚人。


    李斯感慨地說:“是啊,老板不僅拯救了不其縣全縣人,如今連帶著周邊縣也跟著沾光,功德無量啊。”


    “沒想到老板帶來的品種如此高產,今年糧食不愁吃,麥子長勢喜人,頭一場雪已經覆蓋住麥苗,按照老板的意思明年必能豐收,十幾萬人小意思了。”


    孫燦等種莊稼的人無不唏噓,以前一年一季,現在好了,收割一茬再種一種糧食,這種事聞所未聞啊。


    司馬孔明擺擺手,大氣地說:“不怕人多,我們的目的就是拯救饑民,既然糧食不再是問題,要做好接收難民的準備。這件事情李縣丞和孫燦、張桐多費點心思。”


    司馬孔明吩咐的事,三人趕緊接下來差事:“諾,老板,我等一定妥善安排,盡量接收饑民。”


    “張瑜和孫瀾,你二人手中的民團規模有多少?”


    張瑜說:“老板,一團四個大隊,十六個中隊六十四個小隊五十人一小隊,共計三千二百人。還有一些訓練合格的人劃歸替補隊員,目前有五百人。”


    緊跟著孫瀾匯報:“老板,二團與一團相仿,總人數三千二百人,替補隊員四百五十人。”


    司馬孔明點點頭,雖說六千人少了點,質量卻有保證。


    “蘇平,說說兵器製造的情況,能否在這幾天全部裝備民團?”


    見老板問到了自己,蘇平急忙抱拳說:“老板,兵器製造基本完成,就等老板發話了。”


    這才是司馬孔明最關心的事情,民團擴充的數量龐大,而不其縣的工匠數量有限,司馬孔明擔心他們來不及製作而影響到戰爭。


    現在好了,一切準備就緒。


    “好,立刻發放到民團手中,讓他們抓緊時間做好適應性訓練,務必在大變之前形成戰鬥力。”


    “諾,老板。”


    司馬孔明最擔心出現變化,想了想還是小心為妙。


    “張瑜”


    “諾”


    “命你部派出十人往琅琊方向打探情報,有情況及時回報。”


    “諾”


    “孫瀾”


    “諾”


    “命你部派十餘人往北海方向打探情報,有新情況及時回報。”


    “諾”


    司馬孔明舉手按了按,讓他們就坐,繼續說:“距離大亂的時間越來越近了,不其縣的準備工作也如期完成。這場混亂波及範圍極大,能不能波及到不其縣難說。有備而無患,即便太平道來了我們也不怕,但不能在不其縣境內作戰,影響到這裏民眾的生活。”


    司馬孔明的意思大家明白,老板打算主動出擊。


    李斯等人當然不希望在不其縣境內打仗:“是啊,在不其縣打仗,仗打完了,不其縣也糟蹋的一塌糊塗,還是到外麵打做好。”


    司馬孔明點點頭,說:“不錯,我就是這個意思,一旦發現太平道攻擊不其縣,我們必須主動攔截並消滅他們,盡量減少對不其縣的影響。”


    李斯有點興奮:“按照老板的意思,消滅了入侵的太平道,不其縣安全了,我們的日子該怎麽過就怎麽過。”


    這就是文人的局限性,眼光看得太短,世上的事哪有如此簡單?


    司馬孔明笑了笑,說:“你想得太簡單了,戰爭一旦爆發,那就不會短時間內消停。漢朝三百年,打仗的事已經太久遠,這些年基本保持和平狀態,朝廷的軍隊馬放南山。如今戰爭突然爆發,朝廷哪裏有那麽多軍隊?毫無疑問,我們必將被朝廷征召,加入鎮壓叛亂的陣營。可以預計,明年這場戰爭至少要進行到十月份,戰爭的規模有多大,你自己想象一下吧。”


    不光是李斯驚呆了,其他人也都很震驚。


    尼瑪,要打幾乎一年的仗。


    看這架勢不像是小打小鬧,而是真正的大亂。


    這些話也是司馬孔明提前打個預防針,也給自己出外征戰做了伏筆。


    該說的都說了,司馬孔明舉起酒杯,說:“正事說完了,文則一路奔波相比很疲憊,今天讓大家喝個痛快,一醉方休,幹杯!”


    “幹杯!”


    “幹杯!”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司馬孔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道俯臥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道俯臥撐並收藏三國司馬孔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