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搬家(上)【今日第三更】
重生抗戰之土匪二當家 作者:在路上之北國風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到這裏,淩寒對朱老大和鄧政委說到:“大哥,政委,我看這個厲文禮十有八九是要投靠鬼子的,就算現在沒有,以後也必然會成為現實的。
因此,我們要早做打算,不能到時候被他打個措手不及。”
朱老大點點頭,說道:“我也在擔心這方麵的事,厲文禮當過濰縣縣長,對當地的環境很熟悉,他要是真投靠了鬼子,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
“大哥,李大膽的二旅雖然之前沒跟厲文禮打過交道,但畢竟他們的地盤挨著,我看可以讓他派出人手,秘密監視厲部的動靜,如果發現了他們投敵的苗頭,我們可以考慮先下手為強。”淩寒說到。
“師長,我看這樣可以,我們是有這個必要,對厲部實施監控,以便及早發現他們的變故,我們也好早做準備。”鄧政委讚同的對朱老大說道。
“行,這件事就這麽定了,等會就給李大膽發個電報過去,讓他監控好厲文禮的動靜。
對了,老二,你確定你不說到底有什麽事情?”朱老大同意了淩寒的計劃,轉而問起了淩寒的來意。
淩寒也確實是有事,就沒有繼續跟朱老大鬧著玩,很認真的說道:“大哥,你有沒有考慮過我們要搬個家啊?”
“搬家?你怎麽突然想起這個問題啊?再說,我們在這裏不是挺好嗎?為什麽要搬家啊?”聽到淩寒的問話,朱老大有些奇怪了,怎麽好好的,淩寒想要搬家了呢?
“參謀長,你說的搬家,是我們師部全部搬遷,還是說咱們另外換個住處啊?”鄧政委問道。
“大哥,政委,是這樣的,我們目前已經占據了四座縣城,兵力也已經基本控製了近十個縣的地盤。
看上去我們是發展的挺好,可是,我們如果不考慮搬家的話,會對下一步的行動造成諸多不便。
我們現在的位置,基本在山東半島的島尖的西北部位,向東,能夠隔著夾河威懾煙台地區,這已經算是我們的極限了,因為我們沒有海軍,也就沒有海防,目前,我們還不具備跟鬼子搶沿海地區的資本。
而我們的北邊,就是黃縣地區,也是離海邊很近的地方,我們不可能把那裏作為我們發展的主要方向。
向南,我們目前已經控製了萊陽、萊西、海陽的大部分地區,也已經失去了再進一步的可能。
因此,我們獨立師的發展方向也就剩下了向西和西南這兩條路。
目前,我們已經控製了平度的大部分地區,李大膽的兵力也基本快要推進到濰河東岸了。
所以,我們下一步所要考慮的,就是跨過濰河,向半島腹地發展,隻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鬼子圍困在這一隅之地,得到長足的發展。
大哥,你想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淩寒很認真的說道。
“老二啊,鬼子還不至於困死我們吧?”朱老大有些遲疑的問道。
“大哥,你別看我們現在把鬼子收拾的夠嗆,那是因為鬼子沒有倒出手來,他們正忙著對付老蔣,搶占那些大城市呢。
你等他們倒出手來的,不說別的,就第5、第14這兩個機械化師團,咱們就對付不了,更別說鬼子一共有17個常備師團了。
要知道,咱們之前對付的都是一些剛組建不久的乙級以下的師團,那些老牌師團,咱們還一個也沒碰上呢,他們的實力,可不是那些守備師團之流的可以比肩的。
遠的不說,板垣征四郎的第5師團,號稱日軍中的‘鋼軍’,板垣帶著這個師團,幾乎打遍了多半個華夏,鮮有敵手,察哈爾作戰、忻口會戰、太原會戰、淞滬會戰、攻陷南京、徐州會戰以及現在正在進行的武漢會戰,這些戰鬥都有第5師團的參與。
如果現在對上這個第5師團,以我們現在3萬人左右的兵力,絕對不是他們的對手。
大哥,我之前在萊陽地區打殘的鯉城支隊,就是由第5師團的步兵第11聯隊和工兵第5聯隊為主組成的,可以說,我是真正見識過他們的實力的,說句打擊咱們自己的話,如果是一對一,咱們獨立師除了特戰隊,沒有任何一支部隊會是對手的。
大哥,你想一下,如果鬼子真豁出去了,調幾個老牌師團過來,從幾個方向齊頭並進,逐步擠壓我們的活動空間,我們會是什麽結果?估計真那樣的話,我們連跑的地方都沒有了,就算不全軍覆沒,也差不多了。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跳出膠東,把根據地擴大到濰河以西的平原地區,一方麵可以增加我們的兵源,另一方麵也是增大我們的戰略回旋空間。”一口氣說了這麽多,淩寒稍停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了口水。
這時候,鄧政委開口了:“師長,我覺得參謀長說得對,這膠東雖然不錯,但地方畢竟有些狹小,不利於我們部隊的後續發展。
要知道,抗日打鬼子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必須考慮部隊的戰略方向。
所以說,我同意參謀長的提議,我們搬家。”
“老二,你說得倒是在理兒,可你想過沒有,如果我們就這麽搬走了,這裏的百姓怎麽辦?”朱老大說道。
\*v
“大哥,我隻是說我們把師部搬走,又沒說放棄這裏,要知道,咱們的兵工廠和製藥廠這些生產單位可還都在這裏,我還準備把這裏作為我們的生產基地呢。
我想的是,從老黑的三旅抽出兩個營,從警衛團抽出一個營,以這三個營為骨幹,組建膠東警備旅,負責保衛兵工廠等生產單位的安全。
老黑的一團單列出來,改編為獨立三團,防禦黃縣方向的同時,可以拱衛山寨這裏的安全,也可以作為東麵一旅的後備力量。
至於三旅剩餘的部隊,由老黑帶著,跟隨師部,一起轉移。
而師部轉移了,也可以吸引鬼子的注意力,讓他們不再把目光始終盯在這裏,這也是對兵工廠的一種保護。”淩寒說道。
因此,我們要早做打算,不能到時候被他打個措手不及。”
朱老大點點頭,說道:“我也在擔心這方麵的事,厲文禮當過濰縣縣長,對當地的環境很熟悉,他要是真投靠了鬼子,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
“大哥,李大膽的二旅雖然之前沒跟厲文禮打過交道,但畢竟他們的地盤挨著,我看可以讓他派出人手,秘密監視厲部的動靜,如果發現了他們投敵的苗頭,我們可以考慮先下手為強。”淩寒說到。
“師長,我看這樣可以,我們是有這個必要,對厲部實施監控,以便及早發現他們的變故,我們也好早做準備。”鄧政委讚同的對朱老大說道。
“行,這件事就這麽定了,等會就給李大膽發個電報過去,讓他監控好厲文禮的動靜。
對了,老二,你確定你不說到底有什麽事情?”朱老大同意了淩寒的計劃,轉而問起了淩寒的來意。
淩寒也確實是有事,就沒有繼續跟朱老大鬧著玩,很認真的說道:“大哥,你有沒有考慮過我們要搬個家啊?”
“搬家?你怎麽突然想起這個問題啊?再說,我們在這裏不是挺好嗎?為什麽要搬家啊?”聽到淩寒的問話,朱老大有些奇怪了,怎麽好好的,淩寒想要搬家了呢?
“參謀長,你說的搬家,是我們師部全部搬遷,還是說咱們另外換個住處啊?”鄧政委問道。
“大哥,政委,是這樣的,我們目前已經占據了四座縣城,兵力也已經基本控製了近十個縣的地盤。
看上去我們是發展的挺好,可是,我們如果不考慮搬家的話,會對下一步的行動造成諸多不便。
我們現在的位置,基本在山東半島的島尖的西北部位,向東,能夠隔著夾河威懾煙台地區,這已經算是我們的極限了,因為我們沒有海軍,也就沒有海防,目前,我們還不具備跟鬼子搶沿海地區的資本。
而我們的北邊,就是黃縣地區,也是離海邊很近的地方,我們不可能把那裏作為我們發展的主要方向。
向南,我們目前已經控製了萊陽、萊西、海陽的大部分地區,也已經失去了再進一步的可能。
因此,我們獨立師的發展方向也就剩下了向西和西南這兩條路。
目前,我們已經控製了平度的大部分地區,李大膽的兵力也基本快要推進到濰河東岸了。
所以,我們下一步所要考慮的,就是跨過濰河,向半島腹地發展,隻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鬼子圍困在這一隅之地,得到長足的發展。
大哥,你想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淩寒很認真的說道。
“老二啊,鬼子還不至於困死我們吧?”朱老大有些遲疑的問道。
“大哥,你別看我們現在把鬼子收拾的夠嗆,那是因為鬼子沒有倒出手來,他們正忙著對付老蔣,搶占那些大城市呢。
你等他們倒出手來的,不說別的,就第5、第14這兩個機械化師團,咱們就對付不了,更別說鬼子一共有17個常備師團了。
要知道,咱們之前對付的都是一些剛組建不久的乙級以下的師團,那些老牌師團,咱們還一個也沒碰上呢,他們的實力,可不是那些守備師團之流的可以比肩的。
遠的不說,板垣征四郎的第5師團,號稱日軍中的‘鋼軍’,板垣帶著這個師團,幾乎打遍了多半個華夏,鮮有敵手,察哈爾作戰、忻口會戰、太原會戰、淞滬會戰、攻陷南京、徐州會戰以及現在正在進行的武漢會戰,這些戰鬥都有第5師團的參與。
如果現在對上這個第5師團,以我們現在3萬人左右的兵力,絕對不是他們的對手。
大哥,我之前在萊陽地區打殘的鯉城支隊,就是由第5師團的步兵第11聯隊和工兵第5聯隊為主組成的,可以說,我是真正見識過他們的實力的,說句打擊咱們自己的話,如果是一對一,咱們獨立師除了特戰隊,沒有任何一支部隊會是對手的。
大哥,你想一下,如果鬼子真豁出去了,調幾個老牌師團過來,從幾個方向齊頭並進,逐步擠壓我們的活動空間,我們會是什麽結果?估計真那樣的話,我們連跑的地方都沒有了,就算不全軍覆沒,也差不多了。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跳出膠東,把根據地擴大到濰河以西的平原地區,一方麵可以增加我們的兵源,另一方麵也是增大我們的戰略回旋空間。”一口氣說了這麽多,淩寒稍停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了口水。
這時候,鄧政委開口了:“師長,我覺得參謀長說得對,這膠東雖然不錯,但地方畢竟有些狹小,不利於我們部隊的後續發展。
要知道,抗日打鬼子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必須考慮部隊的戰略方向。
所以說,我同意參謀長的提議,我們搬家。”
“老二,你說得倒是在理兒,可你想過沒有,如果我們就這麽搬走了,這裏的百姓怎麽辦?”朱老大說道。
\*v
“大哥,我隻是說我們把師部搬走,又沒說放棄這裏,要知道,咱們的兵工廠和製藥廠這些生產單位可還都在這裏,我還準備把這裏作為我們的生產基地呢。
我想的是,從老黑的三旅抽出兩個營,從警衛團抽出一個營,以這三個營為骨幹,組建膠東警備旅,負責保衛兵工廠等生產單位的安全。
老黑的一團單列出來,改編為獨立三團,防禦黃縣方向的同時,可以拱衛山寨這裏的安全,也可以作為東麵一旅的後備力量。
至於三旅剩餘的部隊,由老黑帶著,跟隨師部,一起轉移。
而師部轉移了,也可以吸引鬼子的注意力,讓他們不再把目光始終盯在這裏,這也是對兵工廠的一種保護。”淩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