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大沽河
重生抗戰之土匪二當家 作者:在路上之北國風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日軍離開青島的時候,正是淩寒返回大澤山區軍部駐地的時候。
回到軍部之後,淩寒第一時間就把目光放到了大沽河上。
目前來看,日軍最有可能的反應,就是暫時放棄沿膠濟線西進,直逼濟南城下,而是先對獨立軍的軍部進軍,滅掉獨立軍的指揮機構,同時,調動分散在山東各地的獨立軍部隊,前來救援軍部的安危,到時候,鬼子也可以順勢來一個中心開花,徹底消滅獨立軍的威脅。
而且,隻要打掉了獨立軍,那整個華北地區,將沒有任何一支部隊,會是鬼子的對手,他們自然也就可以慢慢的再恢複對這一重點區域的統治了。
這也是符合日軍大本營思路的一種打法,相比以前的交通線作戰,等於是變換成了打擊反抗力量核心的作戰方式。
所以,淩寒在回來之前,調動李大膽手下的5旅,沿大沽河布防,就成為了重點。
換言之,大沽河這條河流,現在已經成了獨立軍跟日軍爭奪的一個焦點。
同時,淩寒也在考慮這,究竟要在什麽地方設置伏擊陣地,徹底終結東線日軍的重兵集團。
大沽河,是發源於招遠阜山鎮的河流,位於膠東半島西部,約在東經120°03′~120°25′,北緯36°10′~37°12′之間。流域總麵積4631.3平方公裏,其走向大致與幹流走向相同。
大沽河流域北部為山區和淺山丘陵區,南部為山麓平原和平原窪地,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坡度由北向南逐漸變緩。流域範圍包括煙台市的掖縣(即現在的萊州)、招遠、萊陽和青島市的萊西、平度、膠州、即墨、城陽,最終流入膠州灣,全長179.9公裏,屬常年性河流。
古時候,大沽河是一條小溪,一邁可過。
傳說唐王李世民路過此處,給它起了個名叫“大步河”。
離大步河不遠,有一村莊,名曰:“高家莊”,莊上有一財主,名叫高榮莆,此人臉上一邊長著一塊肉疙瘩,說起話來一抖一動,好似枯樹上的兩個幹疤。因他為人狡猾,人們就叫他“槐樹疤”。別看他如此模樣,家中卻有良田百頃,騾馬成群,是方圓十幾裏有名的大家。在槐樹疤家裏,有一對相愛的青年,男的叫王常河,年輕英俊,性情剛強,是槐樹疤家裏的長工。女的叫“墜姑”,是槐樹疤家裏的丫環,長的美麗俊俏。二人從小青梅竹馬,因家中貧窮,上無父母,下無姐妹,被迫來到高家,如今已長大成人,盟誓白頭到老……
槐樹疤眼見這丫環越長越俊,早就對墜姑起了壞心,百般刁難阻攔,不讓兩人成親,於是就想出了一個狠毒的辦法。一天,槐樹疤臉上的肉疙瘩動了動,對常河說:“你能在百日之內砸開大步河裏的那塊大青石,我就成全你們的婚事,如果到期砸不開,那就遠離我高家大門,墜姑就是我高某的人了。”說完那臉上的肉疙瘩哆嗦了兩下。年輕的常河心想,我要的就是墜姑,哪怕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不退卻,於是就對槐樹疤說:“咱們一言為定…”
次日,常河扛著一把大鐵錘來到大青石邊。原來,在大步河上遊,有一塊巨大的青石,方圓十幾丈,大步河裏的水就是從它下麵流出來的。有人叫它“臥龍石”,也有人叫它“臥龍泉”。常河一到就舉錘“哐哐”地砸起來,火星飛濺,大青石動也不動,開也不開。但是,年輕的常河為了心愛的姑娘,不分白天黑夜地砸,從不站一站,歇一歇,錘柄換了幾換,手震得出了血,他全然不顧,不停地砸著……
光陰似流水,轉眼兩個月過去了,大青石沒動一動,沒裂一條縫兒。但常河的力氣越來越小。一天,他終於暈倒在大青石旁。朦朧中隻見一位銀須老者站在眼前,對常河說:“龍泉臥石莫為難,開石待尋開山斧,嶗山頂峰尋寶物,方能石開見墜姑”。常河張口要問,一眨眼,老者不見了。他慌忙坐起來,隻覺身上有些氣力,想了想老者之言,力覺醒悟,他下定了決心,直奔嶗山而去……
h$e:
再說美麗的墜姑,自從常河走後,日夜思念,等啊,盼啊,吃飯不香,喝水不甜,一直等了九十九天,還是不見常河蹤影。這天夜裏她做了一個夢,一位銀須老者對她說:“美麗的姑娘不要睡了,隻有你和常河兩人才能劈開大青石”。說完把袖子一甩就不見了。她慌忙坐起一看,天色朦朦亮,星星還在眨著眼睛,拔腿跑到了大青石跟前一看,杳無人影,急忙喊道:“常河!常河!"沒有回音,低頭一看地上隻有一把大斧,上麵沾滿了血跡,不由心突突跳了起來,淚象斷線的珠子,從她明亮的眸子裏滾出來……
這時,紅日當空,忽然發現前麵有一人影向這方向跑來,跑著跑著摔倒了,再也爬不起來。墜姑急忙向前跑去,心想要是常河該多好啊……
原來,常河聽了老者之言,向嶗山奔去,他走過了一片片草地,經過了一道道溝坎,翻過了一座座山坡,爬過了一峰又一峰,走啊,爬啊,衣服掛破了,渾身成了一個血人,這一天,終於在風景秀麗的太清宮裏,找到了那把大斧,高興得忘了饑餓,飛奔下山,可是跑著跑著摔倒了,怎麽也爬不起來……
墜姑跑到跟前一看,正是多日不見、日夜想念的心上人,隻見他渾身是血,衣衫襤褸,麵目模糊,手握一把大斧,斧刃鋒利,閃著寒光。她上前扶起,常河在昏昏沉沉之中,覺得好象有人扶他,睜開無力的雙眼,抬頭一看,驚喜萬分,原來是心愛的姑娘來到跟前,身上好象有了勁,雙手把墜姑緊緊抱住,說不出話來,墜姑說;“常河,咱們趁此時機,遠走高飛。”常河道:“寶斧已經取回來了,一定會劈開大青石的。”
兩人來到大青石跟前,剛要舉起大斧,忽然槐樹疤帶領家丁追到跟前,一看,兩人雙手握住一把明亮的大斧,寒光逼人,嚇得倒退了幾步,臉上的肉疙瘩又哆嗦起來,冷笑著對常河說:“癡心的傻小子,今天到期了吧,石沒砸開,墜姑就是我的人。”說著命家丁把墜姑帶走。常河怒目盯著槐樹疤道:“咱們還是照你說的辦”。兩人用足力氣,狠狠地向大青石劈去,隻見紅光閃閃,隨而一聲巨響,大青石不見了,滿天的石塊在空中飛舞,向遠處飛去,就在這一瞬間,天空烏雲翻滾,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雨傾注,在大青石劈開的地方,隻聽“咕嘟”一聲,竄出一股強大水柱,直竄而上,“嘩”的一聲落將下來,旋轉著,聚起一座小山似的巨浪向槐樹疤壓來,嚇的他扭頭便跑,跑著跑著撲通一聲跌在地上,竟變成一條似牛非牛、似馬非馬的怪獸(人們傳說中的一種神話動物''水蛟'')。它越長越高,妄想攔住這強大的巨浪,但是,這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它卷來,嚇得它拚命地向高家莊跑去,這巨浪馬上把村分為兩半,隔河相望,它又拐著彎兒跑,這巨浪就拐著彎兒追,彎彎曲曲一直追到南海,形成了一條寬大的河流。後來,在河的上空出現一隻灰色的長嘴鳥,不停地叫著,“墜姑!墜姑!”人們傳說那是常河變的,在尋找墜姑。
為了紀念這兩位相愛的人兒,人們就叫這河“大姑河”,也不知過了多少載,又把“姑”字換成“沽”字,意味著叫她永遠流淌……
大沽河流經即墨邊界的河段為:自劉家莊鎮袁家莊村後起,北與萊西市河段相聯,南流經劉家莊鎮、移風店鎮至七級鎮張院村南入膠州市河段,是即墨與平度、膠州部分邊境的分界線。河道寬280~320米,最大泄水量5474立方米每秒。
這裏,也是淩寒選定的阻擋日軍進犯的第一道防線。
回到軍部之後,淩寒第一時間就把目光放到了大沽河上。
目前來看,日軍最有可能的反應,就是暫時放棄沿膠濟線西進,直逼濟南城下,而是先對獨立軍的軍部進軍,滅掉獨立軍的指揮機構,同時,調動分散在山東各地的獨立軍部隊,前來救援軍部的安危,到時候,鬼子也可以順勢來一個中心開花,徹底消滅獨立軍的威脅。
而且,隻要打掉了獨立軍,那整個華北地區,將沒有任何一支部隊,會是鬼子的對手,他們自然也就可以慢慢的再恢複對這一重點區域的統治了。
這也是符合日軍大本營思路的一種打法,相比以前的交通線作戰,等於是變換成了打擊反抗力量核心的作戰方式。
所以,淩寒在回來之前,調動李大膽手下的5旅,沿大沽河布防,就成為了重點。
換言之,大沽河這條河流,現在已經成了獨立軍跟日軍爭奪的一個焦點。
同時,淩寒也在考慮這,究竟要在什麽地方設置伏擊陣地,徹底終結東線日軍的重兵集團。
大沽河,是發源於招遠阜山鎮的河流,位於膠東半島西部,約在東經120°03′~120°25′,北緯36°10′~37°12′之間。流域總麵積4631.3平方公裏,其走向大致與幹流走向相同。
大沽河流域北部為山區和淺山丘陵區,南部為山麓平原和平原窪地,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坡度由北向南逐漸變緩。流域範圍包括煙台市的掖縣(即現在的萊州)、招遠、萊陽和青島市的萊西、平度、膠州、即墨、城陽,最終流入膠州灣,全長179.9公裏,屬常年性河流。
古時候,大沽河是一條小溪,一邁可過。
傳說唐王李世民路過此處,給它起了個名叫“大步河”。
離大步河不遠,有一村莊,名曰:“高家莊”,莊上有一財主,名叫高榮莆,此人臉上一邊長著一塊肉疙瘩,說起話來一抖一動,好似枯樹上的兩個幹疤。因他為人狡猾,人們就叫他“槐樹疤”。別看他如此模樣,家中卻有良田百頃,騾馬成群,是方圓十幾裏有名的大家。在槐樹疤家裏,有一對相愛的青年,男的叫王常河,年輕英俊,性情剛強,是槐樹疤家裏的長工。女的叫“墜姑”,是槐樹疤家裏的丫環,長的美麗俊俏。二人從小青梅竹馬,因家中貧窮,上無父母,下無姐妹,被迫來到高家,如今已長大成人,盟誓白頭到老……
槐樹疤眼見這丫環越長越俊,早就對墜姑起了壞心,百般刁難阻攔,不讓兩人成親,於是就想出了一個狠毒的辦法。一天,槐樹疤臉上的肉疙瘩動了動,對常河說:“你能在百日之內砸開大步河裏的那塊大青石,我就成全你們的婚事,如果到期砸不開,那就遠離我高家大門,墜姑就是我高某的人了。”說完那臉上的肉疙瘩哆嗦了兩下。年輕的常河心想,我要的就是墜姑,哪怕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不退卻,於是就對槐樹疤說:“咱們一言為定…”
次日,常河扛著一把大鐵錘來到大青石邊。原來,在大步河上遊,有一塊巨大的青石,方圓十幾丈,大步河裏的水就是從它下麵流出來的。有人叫它“臥龍石”,也有人叫它“臥龍泉”。常河一到就舉錘“哐哐”地砸起來,火星飛濺,大青石動也不動,開也不開。但是,年輕的常河為了心愛的姑娘,不分白天黑夜地砸,從不站一站,歇一歇,錘柄換了幾換,手震得出了血,他全然不顧,不停地砸著……
光陰似流水,轉眼兩個月過去了,大青石沒動一動,沒裂一條縫兒。但常河的力氣越來越小。一天,他終於暈倒在大青石旁。朦朧中隻見一位銀須老者站在眼前,對常河說:“龍泉臥石莫為難,開石待尋開山斧,嶗山頂峰尋寶物,方能石開見墜姑”。常河張口要問,一眨眼,老者不見了。他慌忙坐起來,隻覺身上有些氣力,想了想老者之言,力覺醒悟,他下定了決心,直奔嶗山而去……
h$e:
再說美麗的墜姑,自從常河走後,日夜思念,等啊,盼啊,吃飯不香,喝水不甜,一直等了九十九天,還是不見常河蹤影。這天夜裏她做了一個夢,一位銀須老者對她說:“美麗的姑娘不要睡了,隻有你和常河兩人才能劈開大青石”。說完把袖子一甩就不見了。她慌忙坐起一看,天色朦朦亮,星星還在眨著眼睛,拔腿跑到了大青石跟前一看,杳無人影,急忙喊道:“常河!常河!"沒有回音,低頭一看地上隻有一把大斧,上麵沾滿了血跡,不由心突突跳了起來,淚象斷線的珠子,從她明亮的眸子裏滾出來……
這時,紅日當空,忽然發現前麵有一人影向這方向跑來,跑著跑著摔倒了,再也爬不起來。墜姑急忙向前跑去,心想要是常河該多好啊……
原來,常河聽了老者之言,向嶗山奔去,他走過了一片片草地,經過了一道道溝坎,翻過了一座座山坡,爬過了一峰又一峰,走啊,爬啊,衣服掛破了,渾身成了一個血人,這一天,終於在風景秀麗的太清宮裏,找到了那把大斧,高興得忘了饑餓,飛奔下山,可是跑著跑著摔倒了,怎麽也爬不起來……
墜姑跑到跟前一看,正是多日不見、日夜想念的心上人,隻見他渾身是血,衣衫襤褸,麵目模糊,手握一把大斧,斧刃鋒利,閃著寒光。她上前扶起,常河在昏昏沉沉之中,覺得好象有人扶他,睜開無力的雙眼,抬頭一看,驚喜萬分,原來是心愛的姑娘來到跟前,身上好象有了勁,雙手把墜姑緊緊抱住,說不出話來,墜姑說;“常河,咱們趁此時機,遠走高飛。”常河道:“寶斧已經取回來了,一定會劈開大青石的。”
兩人來到大青石跟前,剛要舉起大斧,忽然槐樹疤帶領家丁追到跟前,一看,兩人雙手握住一把明亮的大斧,寒光逼人,嚇得倒退了幾步,臉上的肉疙瘩又哆嗦起來,冷笑著對常河說:“癡心的傻小子,今天到期了吧,石沒砸開,墜姑就是我的人。”說著命家丁把墜姑帶走。常河怒目盯著槐樹疤道:“咱們還是照你說的辦”。兩人用足力氣,狠狠地向大青石劈去,隻見紅光閃閃,隨而一聲巨響,大青石不見了,滿天的石塊在空中飛舞,向遠處飛去,就在這一瞬間,天空烏雲翻滾,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大雨傾注,在大青石劈開的地方,隻聽“咕嘟”一聲,竄出一股強大水柱,直竄而上,“嘩”的一聲落將下來,旋轉著,聚起一座小山似的巨浪向槐樹疤壓來,嚇的他扭頭便跑,跑著跑著撲通一聲跌在地上,竟變成一條似牛非牛、似馬非馬的怪獸(人們傳說中的一種神話動物''水蛟'')。它越長越高,妄想攔住這強大的巨浪,但是,這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它卷來,嚇得它拚命地向高家莊跑去,這巨浪馬上把村分為兩半,隔河相望,它又拐著彎兒跑,這巨浪就拐著彎兒追,彎彎曲曲一直追到南海,形成了一條寬大的河流。後來,在河的上空出現一隻灰色的長嘴鳥,不停地叫著,“墜姑!墜姑!”人們傳說那是常河變的,在尋找墜姑。
為了紀念這兩位相愛的人兒,人們就叫這河“大姑河”,也不知過了多少載,又把“姑”字換成“沽”字,意味著叫她永遠流淌……
大沽河流經即墨邊界的河段為:自劉家莊鎮袁家莊村後起,北與萊西市河段相聯,南流經劉家莊鎮、移風店鎮至七級鎮張院村南入膠州市河段,是即墨與平度、膠州部分邊境的分界線。河道寬280~320米,最大泄水量5474立方米每秒。
這裏,也是淩寒選定的阻擋日軍進犯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