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李唐的騎兵占據了那座高山,在對方俯視他們整個防線的情況之下,除非他們縮在各座城池不出。
一旦有兵馬走出城池,李唐騎兵在居高臨下的衝鋒之下,他們的兵馬如何抵擋?
至於說所有的兵馬縮在各座城池不出,開什麽玩笑?
難道不要後勤嗎?
各座城池內的存糧,雖然也不少,但能夠支撐兩個月就是極限了。來自幽州大後方的運糧部隊,如果上不來的話,兩個月之後,難道讓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嗎?
可對方的騎兵占據那座高山,隨時居高臨下發動衝鋒,他們的運糧部隊又怎麽上來?
隻要他們的運糧部隊出現,對於李唐騎兵來說,隻不過是一個衝鋒的問題!
就算是他們的兵馬出城接應,但麵對居高臨下衝鋒的李唐騎兵,也難以與之爭鋒。而且,有李世民的兵馬守在外麵,一旦他們的兵馬輕易出城的話,他們在兵力上的劣勢將會徹底暴露出來,出城就意味著要吃大虧。
在被動的情況之下,貿然出城,幾乎就相當於是送人頭了。
可以說,一開始的那場前鋒交接戰,不要看連飛廉和惡來這樣的老將都戰死了,但隻是讓他們心痛一下,這個損失真算不上什麽!
隻要主力不損,永遠都有打下去的辦法。
可是,李光弼這麽橫插一手,卻直接讓他們在這場戰局之中處於了被動的地位。
相比之下,這才是真正會要他們命的地方!
李世民派遣出重兵交由李光弼,由他鎮守此地,俯瞰幽秦防線,坐等幽秦反應。
而秦疾這邊,他們要是不管這裏的話,他們的後勤隊伍是要出大問題的。
而他們如果要管這裏的話,真當李世民外麵的那些大軍是吃素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尉繚提出了一個險計,秦疾以自己為誘餌,給他們一個從李光弼手中奪回的機會。
可是,尉繚的這個計策,王誌和樂毅這兩大副將卻不同意。
李世民絕對不是好對付的那種人!
這種計策,太過冒險了,一旦失敗的話,不僅無法達成原定的目的,甚至,秦疾這個餌恐怕還會真的丟在那裏。
事實上,就算是尉繚本人,他也不得不承認,他這個計謀,已經不是險這麽簡單了,成功率不超過兩成。
但是,這已經是他在現有環境下,能夠想出的唯一一個辦法了。想從李世民和李光弼這樣的人物的手中虎口奪肉,不冒一些風險,這有可能嗎?
樂毅與王誌二人,如果是麵對其他人的話,或許他們會行一些險計,但和李世民這樣頂尖的軍事家交手,在他們看來,用這種危險的行動,和尋死沒什麽區別!
頂尖軍事家與頂尖軍事家之間的交手,最先保證的,不應該是玩什麽花招,而是應該先保證自己不出什麽差錯。
就像白起、王翦在江夏和徐達之間的交手一樣,頂尖的軍事家之間,已經沒有那些讓你玩什麽手段的空間了,最終還是要老老實實地用最笨拙的手段。
他們在失了先機的情況之下,這一局,那就應該乖乖的認輸,而不是想著玩什麽花樣!
因此,樂毅與王誌二人,他們兩個的想法,那就是果斷舍棄空間,重整防線。
放棄玄菟與遼東,至少能夠保證他們本就不富裕的兵力,固守背後的遼西與右北平。拿本不富裕的兵力去冒險的話,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容錯率而言。
但凡錯了一點,就是一個死無葬身之地的結局。而且還不隻是他們死無葬身之地,是帶著整個幽州一起守葬身之地。
畢竟,如果用出這種危險的手段,一旦玩脫了,丟了秦疾這個主將,前線兵馬又損失慘重,李唐兵馬一旦越過防線之後,那就真的可以長驅直入了。
要知道,如今,同時麵對李唐和滿清,幽州所有的兵力都用在了前線之上,要麽就是用在了李唐戰場之上,要麽就是用在了滿清戰場之上,內部哪還有什麽兵力?
一旦被李唐越過了防線,幽州都可以直接宣布滅亡了。
在幽州各郡幾乎已經沒什麽守軍的情況之下,李唐要是殲滅了這支主力,進入了幽州內部,那不是任由李世民折騰嗎?
就算是李世民殺到了秦政的頭底下,怕是也沒什麽兵力可以阻擋!那個時候,和李世民的刀就直接架在秦政的頭上,沒什麽區別。
秦疾本人,倒是想要體驗一把逆風翻盤的感覺的,而且,一開始就失了先機,也是他為將不力。如果能夠扭轉戰局的話,他不在乎自己的生死。
但是,他卻不能夠拿秦政的生死,拿整個幽州的生死,來賭這一把。
故而,就算是心中再不樂意,秦疾最終也隻能夠同意放棄玄菟與遼東,最大程度的保存自己的力量。保存住這一支力量,就相當於保證住了秦政生命的保障。
對於整個幽秦而言,這才永遠才是第一位的。與這一點相比,其他的一切都要向後排。
而在秦疾、尉繚、王誌、樂毅幾個人的聯手之下,就算是李世民,也短暫的被他們的疑兵之計所迷惑,等到識破對方的疑兵之計的時候,幽秦的主力,這個時候已經撤退到八十裏之外。
雖然說他讓玄甲鐵騎全力追擊的話,還有能夠追上的機會。
不過,李世民卻並沒有選擇讓玄甲鐵騎孤軍深入。占據著大勢的他,沒必要冒這種不必要冒的風險。畢竟,幽秦兵馬主力未損,將士們的戰力仍在,一但孤軍深入,很容易就會釀成先勝後敗的局勢。
自此,雙方都還沒有進行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的作戰,李世民就已經拿下了玄菟與遼東兩郡。
而當這個消息傳回到後方之後,第一時間就在後方引起了軒然大波,彈劾秦疾者,不計其數。
一上來就讓人家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了兩個郡,這要是沒人彈劾,才有鬼了!
而一時間,要求換將的風聲也推到了最高的浪潮!
一旦有兵馬走出城池,李唐騎兵在居高臨下的衝鋒之下,他們的兵馬如何抵擋?
至於說所有的兵馬縮在各座城池不出,開什麽玩笑?
難道不要後勤嗎?
各座城池內的存糧,雖然也不少,但能夠支撐兩個月就是極限了。來自幽州大後方的運糧部隊,如果上不來的話,兩個月之後,難道讓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嗎?
可對方的騎兵占據那座高山,隨時居高臨下發動衝鋒,他們的運糧部隊又怎麽上來?
隻要他們的運糧部隊出現,對於李唐騎兵來說,隻不過是一個衝鋒的問題!
就算是他們的兵馬出城接應,但麵對居高臨下衝鋒的李唐騎兵,也難以與之爭鋒。而且,有李世民的兵馬守在外麵,一旦他們的兵馬輕易出城的話,他們在兵力上的劣勢將會徹底暴露出來,出城就意味著要吃大虧。
在被動的情況之下,貿然出城,幾乎就相當於是送人頭了。
可以說,一開始的那場前鋒交接戰,不要看連飛廉和惡來這樣的老將都戰死了,但隻是讓他們心痛一下,這個損失真算不上什麽!
隻要主力不損,永遠都有打下去的辦法。
可是,李光弼這麽橫插一手,卻直接讓他們在這場戰局之中處於了被動的地位。
相比之下,這才是真正會要他們命的地方!
李世民派遣出重兵交由李光弼,由他鎮守此地,俯瞰幽秦防線,坐等幽秦反應。
而秦疾這邊,他們要是不管這裏的話,他們的後勤隊伍是要出大問題的。
而他們如果要管這裏的話,真當李世民外麵的那些大軍是吃素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尉繚提出了一個險計,秦疾以自己為誘餌,給他們一個從李光弼手中奪回的機會。
可是,尉繚的這個計策,王誌和樂毅這兩大副將卻不同意。
李世民絕對不是好對付的那種人!
這種計策,太過冒險了,一旦失敗的話,不僅無法達成原定的目的,甚至,秦疾這個餌恐怕還會真的丟在那裏。
事實上,就算是尉繚本人,他也不得不承認,他這個計謀,已經不是險這麽簡單了,成功率不超過兩成。
但是,這已經是他在現有環境下,能夠想出的唯一一個辦法了。想從李世民和李光弼這樣的人物的手中虎口奪肉,不冒一些風險,這有可能嗎?
樂毅與王誌二人,如果是麵對其他人的話,或許他們會行一些險計,但和李世民這樣頂尖的軍事家交手,在他們看來,用這種危險的行動,和尋死沒什麽區別!
頂尖軍事家與頂尖軍事家之間的交手,最先保證的,不應該是玩什麽花招,而是應該先保證自己不出什麽差錯。
就像白起、王翦在江夏和徐達之間的交手一樣,頂尖的軍事家之間,已經沒有那些讓你玩什麽手段的空間了,最終還是要老老實實地用最笨拙的手段。
他們在失了先機的情況之下,這一局,那就應該乖乖的認輸,而不是想著玩什麽花樣!
因此,樂毅與王誌二人,他們兩個的想法,那就是果斷舍棄空間,重整防線。
放棄玄菟與遼東,至少能夠保證他們本就不富裕的兵力,固守背後的遼西與右北平。拿本不富裕的兵力去冒險的話,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容錯率而言。
但凡錯了一點,就是一個死無葬身之地的結局。而且還不隻是他們死無葬身之地,是帶著整個幽州一起守葬身之地。
畢竟,如果用出這種危險的手段,一旦玩脫了,丟了秦疾這個主將,前線兵馬又損失慘重,李唐兵馬一旦越過防線之後,那就真的可以長驅直入了。
要知道,如今,同時麵對李唐和滿清,幽州所有的兵力都用在了前線之上,要麽就是用在了李唐戰場之上,要麽就是用在了滿清戰場之上,內部哪還有什麽兵力?
一旦被李唐越過了防線,幽州都可以直接宣布滅亡了。
在幽州各郡幾乎已經沒什麽守軍的情況之下,李唐要是殲滅了這支主力,進入了幽州內部,那不是任由李世民折騰嗎?
就算是李世民殺到了秦政的頭底下,怕是也沒什麽兵力可以阻擋!那個時候,和李世民的刀就直接架在秦政的頭上,沒什麽區別。
秦疾本人,倒是想要體驗一把逆風翻盤的感覺的,而且,一開始就失了先機,也是他為將不力。如果能夠扭轉戰局的話,他不在乎自己的生死。
但是,他卻不能夠拿秦政的生死,拿整個幽州的生死,來賭這一把。
故而,就算是心中再不樂意,秦疾最終也隻能夠同意放棄玄菟與遼東,最大程度的保存自己的力量。保存住這一支力量,就相當於保證住了秦政生命的保障。
對於整個幽秦而言,這才永遠才是第一位的。與這一點相比,其他的一切都要向後排。
而在秦疾、尉繚、王誌、樂毅幾個人的聯手之下,就算是李世民,也短暫的被他們的疑兵之計所迷惑,等到識破對方的疑兵之計的時候,幽秦的主力,這個時候已經撤退到八十裏之外。
雖然說他讓玄甲鐵騎全力追擊的話,還有能夠追上的機會。
不過,李世民卻並沒有選擇讓玄甲鐵騎孤軍深入。占據著大勢的他,沒必要冒這種不必要冒的風險。畢竟,幽秦兵馬主力未損,將士們的戰力仍在,一但孤軍深入,很容易就會釀成先勝後敗的局勢。
自此,雙方都還沒有進行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的作戰,李世民就已經拿下了玄菟與遼東兩郡。
而當這個消息傳回到後方之後,第一時間就在後方引起了軒然大波,彈劾秦疾者,不計其數。
一上來就讓人家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了兩個郡,這要是沒人彈劾,才有鬼了!
而一時間,要求換將的風聲也推到了最高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