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既然已經解決了楊奉這股黃力量,那麽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對河內進行治理了。唯有盡快將河內穩定下了,這一郡之地才能真正開始為李翔的大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快速派出各縣令對河內諸縣進行治理了。
不過,河內一郡可是足足有十八縣之地,也就是說李翔必須要派出十八個縣令才行。
這十八個縣令的人選可是愁壞了李翔。李翔現在身邊文人不多,除了幾個軍師以及新召喚出的龐籍之外,也將剩下那幾個在洛陽與荀彧一起收服的幾個士人了。
那幾個士人顯並未在曆史上留名,但政治或是智力都有八十一二點左右,別說是治理一縣了,即便是一次偏遠地區的小郡也足夠了。但問題是,光他們幾個,人數也不夠呀。
而李翔自然是不會為了幾個區區的縣令就再次進行召喚的。縣令之才,政治點達到75以上就已經可以擔任了,而若是政治點上了85,即便是擔任一郡郡守也是足夠了。
為了幾個政治七八十點的人才就進行召喚,自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這才隻是一郡之地,而未來若是李翔坐擁一州甚至是數州之地,難道所有的人才需求都要進行召喚嗎?
因此,將來形成一個完善的人才培育體係這才是重中之重。
不過,這些都是後事,眼下還是得先將眼前的問題解決才行。
無奈之下,李翔隻得將田豐與龐籍也一並派出了出去,身邊也隻留下了荀彧一人在身邊參讚機要。以田豐與龐籍他們二人的能力,即便是管理一州之地都已是綽綽有餘,別說李翔隻給他們安排了數縣之地了。
但是,田豐與龐籍他們也不能一直充當縣令,因此,尋找其他的人選代替還是必須的。
可在漢朝這個時候,印刷術不顯,造紙術的程度也有限,紙質書籍自然不會大批量出現,甚至現在竹簡仍在大規模地使用。書籍基本都處於各大小世家的控製之中,因此,有資格並有能力為官一方的十之八九皆是出身世家。
李翔自己便是出身世家,自然不會排斥世家子弟為官,而且,在這個時代,世家的存在自有其必要性。不過,這前提是得李翔把持著大局。
要不然,若是大批提拔那些世家子弟,再加上其本地的勢力,難免他們不想著去將李翔架空,特別是現在這個李翔剛剛上任並未真正掌控河內的時候。
而且,經曆黃巾之亂之後,雖然世家勢力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但那是中原或是河北之地的世家。河內這地方身處司州,黃巾勢力自然影響不到他們。
至於楊奉那點黃巾力量,真正影響的也就一些普通百姓,最多也就是地主豪強了,對於這些世家根本算不上什麽大患。
因此,李翔覺得現在也是時候消滅王慶,重新打通河內與並州交流的時候了。李翔自穿越至今已有數年時間,自然已經有意識地培養出一批備用人才,卻是正好適合這個時候。
不過,世家也不能完全摒棄,作為這個時代最大的一股力量,決不能像黃巾一樣輕易站在其對立麵上。即便是未來有一天要對世家下手,也得提前進行一番分化、打壓、拉攏才行。
當然,對於印刷術與改良後的造紙術,李翔也是有一番想法的。這兩樣東西,這幾年之中,其實已經被李翔暗中悄悄地整出來了。
不過,這兩樣東西李翔卻不準備由自己率先提出。對於這兩樣東西,一旦出世,世家之中的有識之士必然可以清醒地認清楚,這印刷術與造紙術不壓於在掘世家的根。
若是印刷術與造紙術出世,紙質書籍必將大批量麵世,到那時,世家大族必將失去對知識的把控權,而這又恰恰對世家來說卻是最重要的,是世家像現在一樣把握著諾大權力的根本保證。
因此,那時候,推行出印刷術與造紙術時人或勢力必將麵臨世家勢力瘋狂的反撲。而這一切,李翔可不準備由自己麵對。即便是李翔有係統也不例外。
在李翔看來,係統所能給自己的都是高、頂級人才,像縣令、縣尉等等這些最基礎的人才,光靠係統是絕對不夠的。一個勢力,高、頂級人才很重要,但也絕對離不開最基礎的人才。
而對於印刷術與造紙術這兩項技術的發行人選,黃巾不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嗎?反正黃巾與世家之間已是水火不容,李翔相信,若是時機恰當的情況下,蚩尤絕對不介意好好坑上世家勢力一次。
等到有人願意開頭將印刷術與造紙術麵紙,以秦政、朱元璋……這些人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出這其中隱含的意義。到時候,大家在默契之下共同出手,即便是這些世家勢力再恐怖,也注定翻不出什麽浪花來。
而對於區區一個王慶,李翔自然不會再自己出手。隻要由薛仁貴帶兵出征,再加上秦瓊與蘇烈這二股兵力,解決掉王慶已經足夠了。
李翔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隨即將自己手中的竹簡扔在一邊,看向一旁的刑天道,“去將薛仁貴、甘父、楊奉、徐晃四人叫來。”
“諾。”
“參見主公。”很快,薛仁貴幾人便齊齊來到。
“薛仁貴聽令。”見該來的人都來了之後,李翔當即正色道。
“末將在。”薛仁貴知道,這次恐怕是又要有任務了,因此,整個人也是提起了精神。
“以薛仁貴為正,甘父、楊奉、徐晃為副,領步騎兵各八千,即刻前去與蘇烈回合,共伐王慶。”李翔淡淡地道。
“末將領命。”
對於武將來說,戰事便代表著戰功,代表著可以建功立業,因此,聽到出兵的消息之後,薛仁貴、甘父與徐晃心中皆是一喜。
特別是徐晃,身為黃巾降將,平時總覺得要矮了別人半頭。而此次出兵,對於徐晃來說,正是一個可以建功立業,向別人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
而徐晃身旁的楊奉,在聽到出兵的消息之後,先是臉色一驚,隨即眼珠子一轉,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也是像其他人那樣高興了起來。
7017k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快速派出各縣令對河內諸縣進行治理了。
不過,河內一郡可是足足有十八縣之地,也就是說李翔必須要派出十八個縣令才行。
這十八個縣令的人選可是愁壞了李翔。李翔現在身邊文人不多,除了幾個軍師以及新召喚出的龐籍之外,也將剩下那幾個在洛陽與荀彧一起收服的幾個士人了。
那幾個士人顯並未在曆史上留名,但政治或是智力都有八十一二點左右,別說是治理一縣了,即便是一次偏遠地區的小郡也足夠了。但問題是,光他們幾個,人數也不夠呀。
而李翔自然是不會為了幾個區區的縣令就再次進行召喚的。縣令之才,政治點達到75以上就已經可以擔任了,而若是政治點上了85,即便是擔任一郡郡守也是足夠了。
為了幾個政治七八十點的人才就進行召喚,自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這才隻是一郡之地,而未來若是李翔坐擁一州甚至是數州之地,難道所有的人才需求都要進行召喚嗎?
因此,將來形成一個完善的人才培育體係這才是重中之重。
不過,這些都是後事,眼下還是得先將眼前的問題解決才行。
無奈之下,李翔隻得將田豐與龐籍也一並派出了出去,身邊也隻留下了荀彧一人在身邊參讚機要。以田豐與龐籍他們二人的能力,即便是管理一州之地都已是綽綽有餘,別說李翔隻給他們安排了數縣之地了。
但是,田豐與龐籍他們也不能一直充當縣令,因此,尋找其他的人選代替還是必須的。
可在漢朝這個時候,印刷術不顯,造紙術的程度也有限,紙質書籍自然不會大批量出現,甚至現在竹簡仍在大規模地使用。書籍基本都處於各大小世家的控製之中,因此,有資格並有能力為官一方的十之八九皆是出身世家。
李翔自己便是出身世家,自然不會排斥世家子弟為官,而且,在這個時代,世家的存在自有其必要性。不過,這前提是得李翔把持著大局。
要不然,若是大批提拔那些世家子弟,再加上其本地的勢力,難免他們不想著去將李翔架空,特別是現在這個李翔剛剛上任並未真正掌控河內的時候。
而且,經曆黃巾之亂之後,雖然世家勢力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但那是中原或是河北之地的世家。河內這地方身處司州,黃巾勢力自然影響不到他們。
至於楊奉那點黃巾力量,真正影響的也就一些普通百姓,最多也就是地主豪強了,對於這些世家根本算不上什麽大患。
因此,李翔覺得現在也是時候消滅王慶,重新打通河內與並州交流的時候了。李翔自穿越至今已有數年時間,自然已經有意識地培養出一批備用人才,卻是正好適合這個時候。
不過,世家也不能完全摒棄,作為這個時代最大的一股力量,決不能像黃巾一樣輕易站在其對立麵上。即便是未來有一天要對世家下手,也得提前進行一番分化、打壓、拉攏才行。
當然,對於印刷術與改良後的造紙術,李翔也是有一番想法的。這兩樣東西,這幾年之中,其實已經被李翔暗中悄悄地整出來了。
不過,這兩樣東西李翔卻不準備由自己率先提出。對於這兩樣東西,一旦出世,世家之中的有識之士必然可以清醒地認清楚,這印刷術與造紙術不壓於在掘世家的根。
若是印刷術與造紙術出世,紙質書籍必將大批量麵世,到那時,世家大族必將失去對知識的把控權,而這又恰恰對世家來說卻是最重要的,是世家像現在一樣把握著諾大權力的根本保證。
因此,那時候,推行出印刷術與造紙術時人或勢力必將麵臨世家勢力瘋狂的反撲。而這一切,李翔可不準備由自己麵對。即便是李翔有係統也不例外。
在李翔看來,係統所能給自己的都是高、頂級人才,像縣令、縣尉等等這些最基礎的人才,光靠係統是絕對不夠的。一個勢力,高、頂級人才很重要,但也絕對離不開最基礎的人才。
而對於印刷術與造紙術這兩項技術的發行人選,黃巾不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嗎?反正黃巾與世家之間已是水火不容,李翔相信,若是時機恰當的情況下,蚩尤絕對不介意好好坑上世家勢力一次。
等到有人願意開頭將印刷術與造紙術麵紙,以秦政、朱元璋……這些人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出這其中隱含的意義。到時候,大家在默契之下共同出手,即便是這些世家勢力再恐怖,也注定翻不出什麽浪花來。
而對於區區一個王慶,李翔自然不會再自己出手。隻要由薛仁貴帶兵出征,再加上秦瓊與蘇烈這二股兵力,解決掉王慶已經足夠了。
李翔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隨即將自己手中的竹簡扔在一邊,看向一旁的刑天道,“去將薛仁貴、甘父、楊奉、徐晃四人叫來。”
“諾。”
“參見主公。”很快,薛仁貴幾人便齊齊來到。
“薛仁貴聽令。”見該來的人都來了之後,李翔當即正色道。
“末將在。”薛仁貴知道,這次恐怕是又要有任務了,因此,整個人也是提起了精神。
“以薛仁貴為正,甘父、楊奉、徐晃為副,領步騎兵各八千,即刻前去與蘇烈回合,共伐王慶。”李翔淡淡地道。
“末將領命。”
對於武將來說,戰事便代表著戰功,代表著可以建功立業,因此,聽到出兵的消息之後,薛仁貴、甘父與徐晃心中皆是一喜。
特別是徐晃,身為黃巾降將,平時總覺得要矮了別人半頭。而此次出兵,對於徐晃來說,正是一個可以建功立業,向別人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
而徐晃身旁的楊奉,在聽到出兵的消息之後,先是臉色一驚,隨即眼珠子一轉,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也是像其他人那樣高興了起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