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嘩!嘩!”


    …………


    陰雲密布,不見天日,整整半個月過去了,雨水一刻沒有停止過,隻是時大時小、時而雷電交織,仿佛女媧娘娘補救過的蒼天,又一次被人捅漏了!


    漢水、涪江、沱江、嘉陵江……大小河流水位暴漲,就像一條條咆哮的惡龍,在益州大地上肆意馳騁,衝垮了無數的橋梁,掃蕩著兩岸的村落、房舍、良田……


    好在千百年以來,益州百姓早就有經驗了,在雨季來臨之前,他們就帶著妻兒老小,牽著牛、趕著羊、抱著雞鴨……跑到高坡上躲避了,因此人員、財產損失並不大。


    隻等著雨過天晴,他們就會重返家園了,重修房舍、耕種土地,繼續的繁衍生息,而被洪水衝刷過的田地中、會留下大量的汙泥,從而變得更加肥沃,來年莊稼長勢旺盛。


    大雨之下,整個天地都仿佛帶了一絲陰鬱的色彩,但晉軍大營之中卻到處洋溢著一種興奮的氣氛。


    “吳副都督幹得好!”


    吳起這一戰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成都和李靖大營。


    成都那邊自然是不用多說,當聽到這一則消息之後不少人都已經坐不住了,很多人原本隻是產生一些小想法的萌芽,這個時候也開始生根發芽。


    隻不過,奈何就憑這些人,真的是玩不過劉徹,被劉徹給順藤摸瓜勾引出來不少,並給其他人當場來了一個殺雞儆猴。


    之前就已經試探出了一些人,而這一次,這些人更加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劉徹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的留手了。


    而李靖大營在聽到這些消息之後,這裏的氣氛就比較輕鬆和愉悅了。


    李靖在漢中之戰之中,確實可以說是戰果豐碩,成功在周亞夫的援兵到達之前,徹底拿下了整個漢中之地,將漢中的十萬守軍也全部都給一鍋端了,生擒的生擒,斬殺的斬殺。


    並且,帶佗、主父偃、楊戩、餘達、餘光、餘德、張巡等這一眾文武全部都被晉軍斬殺於這一戰之中。


    陳慶之在被逼無奈之下,隻能放下武器向晉軍投降,堪稱蜀軍最強精銳的白袍軍,有一半人隕落於這一戰之中,剩下一半人則是跟隨陳慶之一起投向了晉軍的懷抱之中。


    雖然不可避免的是,晉軍在這一戰之中的損失也確實是令人婉惜,可相比起這些收獲,那這些損失就絕對是值得的了。


    而吳起這一戰之中,同樣是戰國豐碩,雖然表麵上的戰果比不上李靖的這一邊,但其內內涵的意義卻不相上下。


    一來,攻破江州城之後,晉軍的兵鋒離成都就已經不遠了,已經可以給成都帶來實打實的威脅了。


    如果不是荊南沒有掌握在手中的話,當江州城被攻破的時候,其實將吳起這一路作為主攻的方向更為合適。


    隻可惜,荊南現在終究還是不再晉軍的控製之中,這個時候,若是選擇吳起那個方向為主攻就不太合適了。


    二來,吳起的謀劃雖然隻成功了一半,但也相當於將徐世績給驅逐出了益州之外,少了這位益州數一數二的名將的話,接下來,他們的這一場大戰,無疑會輕鬆不少。


    更別說,這一戰可不將將隻是相當於將徐世績給驅逐出了益州之外,同徐世績一同在那一隻軍中的其他強將,也同樣被驅逐出了益州之外。


    當然,他們這邊是要輕鬆了,嶽飛那邊可是要哭了。本來嶽飛那邊就是壓力巨大的一方了,但在吳起這一番折騰之下,他的謀劃並沒有完全成功,這些壓力也轉嫁到了嶽飛的那一邊。


    當然,將嶽飛安排在荊北這個位置,李翔當然對於他有足夠的信心。讓嶽飛來主持今日這一戰,早在荊北之戰之中就已經有所打算了,否則,當日攻伐荊北所使用的就不是嶽飛這一位名將,而是其他的名將了。


    縱觀李翔手底下這些最頂尖的名將之中,嶽飛或許不是這其中綜合能力最強的一個,可如果要是說起純粹打硬仗的能力的話,那嶽飛可就當之無愧排在首列了。


    事實上,從唐末以後,中原的漢軍隊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野戰中幾乎沒有像樣的勝仗,也就柴榮打得不錯,基本上被遼、西夏打得很慘。


    但嶽飛卻極其擅長野戰,其一生大小二百餘戰,以野戰為主,幾乎都取勝了。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成績。


    特別是後來堰城之戰,包括劉寄的順昌大捷,這些都是與女真人硬碰硬的大戰。


    而宋代吳玠的仙人關、和尚原等大捷,包括後來的虞允文采石大捷都是以防禦戰為主加偷襲的勝利,與嶽飛的野戰不同。


    而嶽飛的終結幾乎也宣告了漢人與北方遊牧民族野戰勝利的終結。


    其後數百年的曆史,無論是蒙古人侵入、滿族人入關,漢人幾乎無法在正規野戰中獲勝。(明初徐達等滅元的時候,元帝國已經崩潰,逃往北方後又分裂為許多部落,那時候取得的許多重大勝利情形有所不同)。


    甚至到了明末,一隊百餘人的女真騎兵,可以讓明軍數千騎兵潰散。洪承疇統帥了十三萬大軍與皇太極對峙,吳三桂等部隊未戰先逃,最後洪承疇被圍俘獲。


    光是在這一點上,就已經體現了嶽飛打硬仗的能力了。


    而且,不隻是嶽飛本人擅長打硬仗,他訓練出來的士兵也同樣擅長打硬仗。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這些類似的評價,都側麵反應出了嶽家軍的質量。


    秦軍、漢軍雖強,但缺乏一個像嶽飛一樣的奠基人,是很多人努力的結果,功勞很難歸到一個像嶽飛這樣明顯的人的頭上。


    在訓練士兵的這方麵,在頂尖名將的這一行列之中,嶽飛也同樣是排在前列的。


    而二十萬荊州軍之中,就算是跟在嶽飛身邊最短的也有兩三年的功夫了,這些基本都是在荊北大戰之後才組建起來的。


    而跟在嶽飛身邊時間較長的,說不定都有五六年,甚至是七八年的時間了。


    在荊北這麽一個注定要承受巨大壓力的位置上,李翔手底下那些最頂尖的名將之中,嶽飛確實是這其中最合適的一個人選。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霄落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霄落雪並收藏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