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不相信,他足足四萬兵馬,隻是為了在這裏守著,暗地裏還有浮水房的幫助,趙匡胤怎麽可能從他這裏跑了?


    而如今,趙匡胤和田單這裏,雖然是兵馬不剩多少了,而且依舊人才如雲。


    文有趙普、苗訓、孫臏之流,武有夏耕、五極戰神、辟寒等人。


    將這些人連同趙匡胤他們一起堵死,不給他們南逃的機會,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傳令王忠嗣,讓他不要和田單在那裏僵著了,先領兵攻打成武、單父、己氏、薄縣四地!”


    將趙匡胤和汝南徹底分割開之後,李翔不緊不慢地又準備將田單和趙匡胤之間也分隔開。


    尤其是劉備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返回兗州,斷絕了趙匡胤南下的可能,但要斷絕對方北上繼續頑抗的可能。讓趙匡胤困死在梁國一地。


    目前,隻要將田單和趙匡胤割斷,那趙匡胤就已經無路可去了。


    目前,除了汝南之外,也就隻剩下田單駐守的兗州濟陰和沛國北部這兩塊地方可去了。


    “告訴陳慶之、狄青,將沛縣、豐縣拿在手中!”


    狄青的兵馬雖然不剩什麽戰力了,但是,沛國北部的沛縣、豐縣也沒有什麽守軍,也基本不用他們打什麽仗,隻需要讓他們將地盤接收了,一步步的壓縮趙匡胤的生存空間就是了。


    而短短三天的時間,李翔就基本完成了他的規劃,將這幾座城池拿在了手中。


    濟陰的田單雖然非常想要阻止王忠嗣,但剛剛才在衛青的手中經曆過一場大敗,兵力幾乎損失殆盡的他,卻根本無力在王忠嗣的手中保住這幾個城池,也根本無力派出援兵。


    他自己都不抱任何希望地向劉備做出了求援的準備,可劉備這個時候又如何能幫他?


    而李翔這個時候也在領兵層層推進,將建平、譙縣等地一步步拿在手中。


    好像是削土豆一樣,將趙匡胤的外圍一層層的削去,逼迫他露出最核心的部分。


    “光義、李佶,如今趙匡胤困於梁國一地,其麾下當有人心離散者,你二人可勸降否?”望著規規矩矩的站在下麵的李光義和李構,李翔若有所思道。


    李光義和李佶,這兩個人其實就是趙光義和趙佶,他們兩個人,再加上趙佶之子趙構,以及在東郡投降檀道濟的趙貴,都是正兒八經的趙氏族人。


    李翔為了表達對於他們幾個人的重視,特意統一賜他們為李姓。


    在古代,姓氏也有高低貴賤之分,而皇帝的姓無疑最為尊貴,稱為國姓。賜國姓是帝王對臣民的最高精神獎勵,像漢唐兩朝,都曾經對多人賜以國姓。


    如此,也是為了讓他們發揮在降將之中的榜樣作用。


    至少,李佶與李構這兩父子,聽說他們被賜予皇姓之後,心情可謂是相當激動,連連叩首謝恩。


    而李翔賜國姓的另一個目的,也是為了暗示給趙匡胤,如果他們趙氏宗族不肯投降的話,那他李翔也做好了斬盡殺絕的準備,斷了他趙氏一族的血脈。


    至於已經投降的李光義他們幾人,雖然不會殺他們,但被賜予國姓之後,他們已經是李氏族人,和他們趙氏宗族已經沒什麽關係了。


    在中國古代,“姓氏”是一個充滿文化底蘊的風俗,飽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國人,一直都有著“認祖歸宗”的說法,甚至孔孟認為,為人臣子應該“為父絕君,不為君絕父”,血緣姓氏的關係,比君臣之間的關係更加重要。


    如果是賜其他姓氏的話,臣子依舊可以祭拜祖先。


    可假如被賜予皇族之姓,臣子就沒有祭拜舊姓的資格。


    在古代,賜予皇姓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不光要把被賜姓之人寫入皇族,有的時候還會按表封爵,以示恩典。


    在這種情況下,“賜姓”是煌煌天恩的一種體現,所謂“君權神授”,君權即神權,天子肯把皇族之姓賞賜給你,那是他“天恩浩蕩”,代表了無與倫比的隆寵。你領旨謝恩還來不及,如果還敢“念念不忘”本族姓氏的話,那就是得寸進尺了。


    這就像是上門女婿一樣,生下來的孩子,代表的是女方那邊的家族傳承,並非是男方那邊的家族傳承。


    “陛下,蒙縣田因齊或可勸降!”李光義想都不想地直接回答道。


    反正就算是他不說,李佶這個軟骨頭也一定會說出這個名字的。


    因此,那還不如他先說出口,與其便宜了李佶,倒還不如他自己將這份功勞拿了!


    “田因齊,朕聽聞此人與汝南田穰苴出於一族,如若勸服此人,可說服那田穰苴來降?”李翔若有所思道。


    如今,田穰苴手中掌握著汝南的十幾萬兵馬,將要是能夠將這樣的人勸降的話,拿這其中的意義可就大了!


    不客氣的說,他李光義要是幹成這件事的義,直接給他個侯爵之位,也不是什麽事情。


    “呃……”


    李光義聽到李翔這麽說之後,直接就是噎了一下。


    為了自己的大好前途,他倒是不介意坑上趙匡胤一把。


    隻是,他還真是無能為力!


    想了想,他也隻能夠為難的開口道,“陛下,田穰苴此人剛直,除卻逆賊賊首趙匡胤不仁,否則,此人定然不會背棄趙逆賊首。”


    李光義對於這兩個人也算是有所了解,雖然是同出一族,感覺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人。


    田因齊這個人,是真的是那種狼子野心之輩,這種人,有好處的時候,他上趕著來,可是,也正是這種人,永遠都沒有所謂的忠心可言,典型的利己主義者。


    想要說服這種人,讓他感覺到切實的威脅之後,給他個台階下,可謂是輕而易舉。


    可田穰苴這一種人,等到他敗亡之後,或許有一定的可能勸服他。


    但是,有些人在手中還掌握著八萬大軍,想要在這個時候讓對方投降,除非是趙匡胤這個當老大的先一步投降,又或者是趙匡胤先負了田穰苴。


    這要是讓他勸降田因齊,李光義可以拍拍胸膛,保證他能夠做到。


    但要是換成田穰苴,他一點都不敢下這種保證了。這要是完不成的話,那可是欺君之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霄落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霄落雪並收藏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