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跟小寶說過,讓凱利迪賠給小寶一個酒樓,名字不要用“青瓦台”,免得讓皇帝覬覦,要知道,這可是小寶差點丟了命才換來的。


    小寶知道把酒樓開到沃斯王城是很難的事情,但又覺得他的命不能隻值一個酒樓錢,於是他要把利益擴大。


    反正地方足夠大,索性偷換概念,把酒樓那一處地皮都算在酒樓之內,繞圈開鋪子。


    這是他對外的說法。


    不能宣之於口的真實原因是,他要把娘親放到沃斯的二百個哥哥給弄過來。


    雖然那二百個哥哥已經加入密偵司,可也是跟小寶相處過很長時間的,小寶對他們有感情。


    有這處生意做基地,那些哥哥們能過得好些。


    小寶對這處專供人享樂的“宣人街”非常有信心,他有把握能很快就吸引到沃斯的貴族、高官前來消費。


    “辛勤者聯合會”的這幫小子給造了聲勢之後,“宣人街”已經開始吸引了王城很多人的視線。


    越是國都、王城這樣的地方,高官、貴族越多,能打探到的消息也就等級越高。


    把細作藏在沃斯王眼皮子底下、懟到鼻子尖前,娘親至少能省不少心力。


    楚清剛回到大宣就接到小寶的信:“娘親,密偵司駐沃斯國理事處地址在‘宣人街’138號,有空來坐坐!”


    楚清都蒙了,已經有一百三十八名密偵司的幹探與小寶的白宮聯係了!


    小寶信中還說:“媽媽,以前總覺得你每天早上喊我起床吃飯上學、每天晚上監督我寫作業複習功課,讓我很煩;


    覺得你像一個監工,你愛的是我的成績而不是我,卻從沒想過你每天除了工作還要照顧我和爸爸有多辛苦;


    我覺得吃飯時你給我盛飯是天經地義,卻從沒想過幫你盛飯,哪怕你炒好菜後我去端端盤子,幫你分擔一些;


    我覺得水果就該給我切成小塊,要是你沒切我幹脆就不吃,卻從沒想過幫你削個蘋果,唔,那時候我都不會削;


    我覺得你天天監督我刷牙,寫作業把頭抬高是嘮叨,卻從不想那是為我好;


    媽媽,以前我不懂事,現在,我能幫你分擔一些了,你不要再那麽忙,要注意多休息,健康比什麽都重要;


    工作上的事能偷懶時就偷偷懶,嫌累咱就不幹了,兒子能養活你;


    回頭我把錢都給你,你去買地,當個地主婆,過滋滋潤潤的小日子,心煩的時候就關門數錢玩兒,好不?”


    楚清笑得滿臉是淚。


    兒子的關心不止這些。


    楚清接到信後沒幾天,百家興帶著媳婦鄭小柔也到了,還帶了八名年輕女子過來。


    鄭小柔說:“姐,這八個,身上都有功夫,騎射也不錯,我讓咱家小子們給訓練好了;


    洗衣做飯也都在行,我也都審查過,聽話得很,身契在這兒;


    你考校下她們的本事,要是行,就放在身邊使喚著。”


    楚清納悶兒:“怎麽想起給我弄來這些人?”


    鄭小柔說道:“去年小寶給我來信,說你天南地北的跑,也不帶黃蓉她們,你身邊連個伺候的人都沒有……”


    去年?楚清眼眶子又熱了,這孩子啊!那時候還不知道小寶就是孟懂呢。


    楚清說:“我不是不帶她們,我經常趕路,不能坐馬車,要騎馬,她們的身體狀況沒我好,騎不得馬的。”


    黃蓉她們那幫大宮女,平日裏在楚清麵前一個個都表現得精神得很,可背地裏,她們也飽受病痛折磨。


    當宮女,就意味著沒日沒夜的伺候人,經常饑一頓飽一頓,胃病是她們的常見病。


    還有,一些小過錯就會被罰跪、或者罰去洗衣服、刷馬桶,尤其是冬天,這樣的懲罰看似不大,卻各個都落下風濕的毛病。


    甚至有挨過板子的,這種杖刑最易導致女子不孕。


    而且,常年的提心吊膽和疲勞,以及各種刑罰,身心都會遭到重創,且沒人會關心體罰後的宮女是死是活。


    宮女患病也不會有人給醫治,全憑自己生扛過去,扛過去了,還能保住宮女這個飯碗,扛不過去,也就死路一條。


    黃蓉她們倒是各個都學了騎馬,尤其是在小寶下令,她們必須有兩個人能夠時刻跟隨楚清之後,黃蓉和穆念慈更是私下沒少練習騎馬。


    可是楚清在無意中看到她們偷偷翻炒沙子給膝蓋熱敷之後,就再也不讓跟著了。


    都是自家人,讓她們忍著傷痛伺候自己,楚清不舍得。


    沒想到這事兒也讓小寶在意了,竟給鄭小柔去信提要求。


    車馬慢,通訊緩,原來是件好事。


    以前常常因為心急,會通過快捷的通訊手段打聽孩子在學校的動向,而極少傾聽孩子的心聲、觀察孩子的行為。


    殊不知,這種“方便快捷”和直來直去的做法,反而失去培養孩子能力的耐心。


    主觀的通過一道習題判斷孩子有沒有學明白,卻從不深究孩子為什麽沒有學明白。


    主觀的為孩子剝好雞蛋、切好水果,卻從未讓孩子嚐試自己動手的樂趣,而心裏還以為那是一種“周到”。


    現在想來,不過是為了節省時間,甚至可以說是因為懶,因為不想在很疲勞的時候還要給孩子收拾髒亂的餐桌、清洗衣物。


    主觀的避免孩子“走彎路”,卻從未考慮過不走“彎路”的孩子,甚至不知道什麽叫做“彎路”,他以後也不會有判斷是否是“彎路”的能力。


    主觀的想“不把工作情緒帶回家”,以為那樣才不會讓不良情緒幹擾孩子,才是全心全意對孩子好。


    卻從未想過讓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環境,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才能讓母子之間更能相互了解,相互成全。


    孩子是十二歲,不是三歲,真正的愛是相互尊重,不是單方麵的照顧。


    單方麵照顧,那隻叫“養”,而讓孩子多了解,言傳身教,才是“育”。


    其實那個世界的“專家們”說的大部分都是對的,可惜自己沒做到,做到的部分也沒做好。


    在如今的這個世界,楚清心裏在圍著孩子轉,卻從未停下奔波的腳步,也盡量放手讓孩子闖蕩。


    在沒有足夠的理由說服孩子時,沒有武斷地製止孩子的行為,反而是看到孩子的成長,並且還收獲來自孩子的關心和幫助。


    楚清提筆給小寶寫回信:“兒子,過去媽媽是第一次當媽,沒經驗,做得不好你多擔待;今後的日子,咱們一起努力,瞧好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母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紅不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紅不敗並收藏寒門母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