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的安慰隻是個安慰,因為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逐步在印證娘倆的猜想——巡按禦史果真前來拜訪黃忠了。
當然,他不會說早已給皇帝寫了奏折,上麵寫的都是他想寫的內容,而不是黃忠想要的內容。
他不但來了,還不空手,帶著禮物來的,隻不過,這禮物不是送給黃忠的,也不是送給楚清的,而是送給小寶的——曆年鄉試的考題。
不僅如此,還帶來一個尚未公開的信息:今次考試,將不再受文體限製,隻有內容性質的規定。
這簡直是針對小寶的弱點定的規則!
也就是說,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的高低等等都不受製約,字數上也無限製。
你用大白話寫都行,隻要根據題目要求,做到言之有物即可。
“皇帝此舉,旨在求得有能之士,廣開言路,禮賢下士,輔助朝政,是以修改策文規則,使野無遺賢,人盡其材。”巡按禦史這樣說明。
嗬嗬,誰信呐?楚清想:是生怕我兒子考不上吧?
這種感覺可太奇妙了。
按說,策文規則如此修改,若是沒有亂七八糟的原因,果真隻有巡按禦史所言那般理由,楚清都想下場考一考。
楚清若是學子,肯定認為鵬程萬裏今朝始,宏圖大展正當時。
這不跟公務員申論考試差不多嘛,沒準兒還容易些呢。
申論考試的題目背景材料全都是“半成品”的新聞信息,字數也多的嚇人。
策文的考題卻隻采用《四書》、《五經》的原文,但凡視野廣些、有個幾年工作經曆的,都能試巴試巴。
小寶沒有接待巡按禦史,人家躲起來玩兒去了。
不過在陳禦史走後,小寶立即把這些曆年試卷和策文新規則分給楚清和其他幾個寫字好的,讓大家和他一起抄寫。
“快抄快抄,一個時辰內抄完,然後趕緊快馬加鞭給我送到秋生和裴慶他們手裏!”小寶說道。
自己麻煩一堆,還能想著小夥伴們,小寶的做法讓楚清感到很欣慰。
“尤正航那裏怎麽辦?”楚清問。
“不用管他,他在京都他外祖家,應該比咱們更早得到消息。”小寶如是說。
確實,尤正航已經得到消息,並且此時他給小寶的信也已經在路上,雖然沒有曆年考題隨信送出,隻有策文新規則,但還有京都的一些動向附在其中。
別看淦州府在大宣的最南端,可有些消息的傳遞比長了翅膀的金雕還要快。
原本朝臣們還在疑惑、緊張這次策文規則的修改,因為他們覺得降低了考試難度。
可皇帝說了,如今朝廷需要選拔大量有為、有誌的青年才俊,投入到各府、縣的基層職位當中。
這讓朝臣們將信將疑。
這次“大運動”範圍廣、力度大,比上兩次因蝗災以及康王而引起的運動要嚴重得多,確實讓大量的基層官員“下崗”,騰出來不少職位。
但因此而降低考試難度,是不是有些饑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了?
就是這個時候,有消息飛進京都:“楚清放言要求娶公主為兒媳。”
這消息傳出的時間,僅比皇帝看到巡按禦史的奏折晚一天,可見巡按大人“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決心有多大。
皇帝這次比較出息,他並沒有馬上相信巡按禦史的話,雖然他內心裏非常願意相信。
因為他看到奏折的第一反應是:這人得罪楚清了?
實在是楚清在朝堂“反咬一口”的案例比較多,令人難忘。
可皇帝不信、朝臣們信了!進而整個京圈貴族們信了!
再結合皇帝修改策文文體規則這件事,眾人得到的結論是——怕是皇帝有意嫁女,進而降低考試難度,以求臨洋侯的兒子能順利通過考試、提升身份;楚清出於保全皇帝顏麵而主動放話,畢竟楚清家那個是兒子,作為男方,作為臣子,總要主動些才好。
皇帝的一份口諭內容,從京都傳出來時,沒幾個人知道,但現在又從大宣最南端返回、包抄,進而整個京圈貴族轟動了!
淦州府傳回的消息像一股寒流,與京都的炎熱相觸、糾纏、抗衡,讓夏夜陡然變冷,又陡然轉熱,又冷又熱,忽冷忽熱。
各府依然燈火通明,卻不再是因為請了戲班子,看戲消暑,而是集合了幕僚們通宵達旦開會。
反倒是往年每到夏天就客流量激增的酒樓、妓館等消遣場所開始陷入“淡季”。
想給皇子當老丈人、丈母娘,給公主當公爹、婆母的人多了去了,怎麽能便宜臨洋侯家的兒子?
再說那算個什麽侯爵!一個象征符號而已!
可如果楚清的兒子真的通過秋試,那就是取得舉人功名,來年再參加春闈……
楚清的侯爵,如果隻算是皇帝的獎賞,那麽他兒子一旦中舉,相當於楚家的第二代站起來了,楚家,要成為新晉“世家”了!
各府正在給家裏子女議親的進度,全部按了暫停鍵。
各府主母們把家裏子女,不論嫡庶,全都圈在府內,女孩子們突擊學規矩;男孩子們不管原本是否準備今年下場考試的,都被打發去備考,而不學無術的,也都被勒令不許出府,都乖乖呆在家裏修身養性。
而家主們則在幕僚們的策劃下、同僚們的配合下,向皇帝發動新一輪“立儲總動員”。
公主十六歲,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妹妹,單獨求娶一個昭華公主針對性太強,不如把立儲一事重提,然後再給各皇子正妃、側妃塞一塞,給公主們提供一批優質駙馬人選。
皇家的資源,他們瓜分才可以,不能讓楚清占了便宜,楚清算哪根蔥!
各府忙得不可開交,休閑娛樂場所一律冷清,哦,不對,有一家挺熱鬧,應該說,重新熱鬧起來。
在京都青瓦台崛起之前,名氣最大、號稱最高雅、往來無白丁的“醉東風”酒樓,迎來了“第二春”。
酒樓內張貼了兩個榜單:“赬顏榜”和“冠玉榜”,此榜單上是京圈閨秀和公子的排名,每日根據下注金額,更換名次。
上麵是最有希望成為太子妃的人選,和昭華公主的駙馬人選。
小寶的姓名不在其上,或許,這是京圈的意誌。
當然,他不會說早已給皇帝寫了奏折,上麵寫的都是他想寫的內容,而不是黃忠想要的內容。
他不但來了,還不空手,帶著禮物來的,隻不過,這禮物不是送給黃忠的,也不是送給楚清的,而是送給小寶的——曆年鄉試的考題。
不僅如此,還帶來一個尚未公開的信息:今次考試,將不再受文體限製,隻有內容性質的規定。
這簡直是針對小寶的弱點定的規則!
也就是說,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的高低等等都不受製約,字數上也無限製。
你用大白話寫都行,隻要根據題目要求,做到言之有物即可。
“皇帝此舉,旨在求得有能之士,廣開言路,禮賢下士,輔助朝政,是以修改策文規則,使野無遺賢,人盡其材。”巡按禦史這樣說明。
嗬嗬,誰信呐?楚清想:是生怕我兒子考不上吧?
這種感覺可太奇妙了。
按說,策文規則如此修改,若是沒有亂七八糟的原因,果真隻有巡按禦史所言那般理由,楚清都想下場考一考。
楚清若是學子,肯定認為鵬程萬裏今朝始,宏圖大展正當時。
這不跟公務員申論考試差不多嘛,沒準兒還容易些呢。
申論考試的題目背景材料全都是“半成品”的新聞信息,字數也多的嚇人。
策文的考題卻隻采用《四書》、《五經》的原文,但凡視野廣些、有個幾年工作經曆的,都能試巴試巴。
小寶沒有接待巡按禦史,人家躲起來玩兒去了。
不過在陳禦史走後,小寶立即把這些曆年試卷和策文新規則分給楚清和其他幾個寫字好的,讓大家和他一起抄寫。
“快抄快抄,一個時辰內抄完,然後趕緊快馬加鞭給我送到秋生和裴慶他們手裏!”小寶說道。
自己麻煩一堆,還能想著小夥伴們,小寶的做法讓楚清感到很欣慰。
“尤正航那裏怎麽辦?”楚清問。
“不用管他,他在京都他外祖家,應該比咱們更早得到消息。”小寶如是說。
確實,尤正航已經得到消息,並且此時他給小寶的信也已經在路上,雖然沒有曆年考題隨信送出,隻有策文新規則,但還有京都的一些動向附在其中。
別看淦州府在大宣的最南端,可有些消息的傳遞比長了翅膀的金雕還要快。
原本朝臣們還在疑惑、緊張這次策文規則的修改,因為他們覺得降低了考試難度。
可皇帝說了,如今朝廷需要選拔大量有為、有誌的青年才俊,投入到各府、縣的基層職位當中。
這讓朝臣們將信將疑。
這次“大運動”範圍廣、力度大,比上兩次因蝗災以及康王而引起的運動要嚴重得多,確實讓大量的基層官員“下崗”,騰出來不少職位。
但因此而降低考試難度,是不是有些饑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了?
就是這個時候,有消息飛進京都:“楚清放言要求娶公主為兒媳。”
這消息傳出的時間,僅比皇帝看到巡按禦史的奏折晚一天,可見巡按大人“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決心有多大。
皇帝這次比較出息,他並沒有馬上相信巡按禦史的話,雖然他內心裏非常願意相信。
因為他看到奏折的第一反應是:這人得罪楚清了?
實在是楚清在朝堂“反咬一口”的案例比較多,令人難忘。
可皇帝不信、朝臣們信了!進而整個京圈貴族們信了!
再結合皇帝修改策文文體規則這件事,眾人得到的結論是——怕是皇帝有意嫁女,進而降低考試難度,以求臨洋侯的兒子能順利通過考試、提升身份;楚清出於保全皇帝顏麵而主動放話,畢竟楚清家那個是兒子,作為男方,作為臣子,總要主動些才好。
皇帝的一份口諭內容,從京都傳出來時,沒幾個人知道,但現在又從大宣最南端返回、包抄,進而整個京圈貴族轟動了!
淦州府傳回的消息像一股寒流,與京都的炎熱相觸、糾纏、抗衡,讓夏夜陡然變冷,又陡然轉熱,又冷又熱,忽冷忽熱。
各府依然燈火通明,卻不再是因為請了戲班子,看戲消暑,而是集合了幕僚們通宵達旦開會。
反倒是往年每到夏天就客流量激增的酒樓、妓館等消遣場所開始陷入“淡季”。
想給皇子當老丈人、丈母娘,給公主當公爹、婆母的人多了去了,怎麽能便宜臨洋侯家的兒子?
再說那算個什麽侯爵!一個象征符號而已!
可如果楚清的兒子真的通過秋試,那就是取得舉人功名,來年再參加春闈……
楚清的侯爵,如果隻算是皇帝的獎賞,那麽他兒子一旦中舉,相當於楚家的第二代站起來了,楚家,要成為新晉“世家”了!
各府正在給家裏子女議親的進度,全部按了暫停鍵。
各府主母們把家裏子女,不論嫡庶,全都圈在府內,女孩子們突擊學規矩;男孩子們不管原本是否準備今年下場考試的,都被打發去備考,而不學無術的,也都被勒令不許出府,都乖乖呆在家裏修身養性。
而家主們則在幕僚們的策劃下、同僚們的配合下,向皇帝發動新一輪“立儲總動員”。
公主十六歲,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妹妹,單獨求娶一個昭華公主針對性太強,不如把立儲一事重提,然後再給各皇子正妃、側妃塞一塞,給公主們提供一批優質駙馬人選。
皇家的資源,他們瓜分才可以,不能讓楚清占了便宜,楚清算哪根蔥!
各府忙得不可開交,休閑娛樂場所一律冷清,哦,不對,有一家挺熱鬧,應該說,重新熱鬧起來。
在京都青瓦台崛起之前,名氣最大、號稱最高雅、往來無白丁的“醉東風”酒樓,迎來了“第二春”。
酒樓內張貼了兩個榜單:“赬顏榜”和“冠玉榜”,此榜單上是京圈閨秀和公子的排名,每日根據下注金額,更換名次。
上麵是最有希望成為太子妃的人選,和昭華公主的駙馬人選。
小寶的姓名不在其上,或許,這是京圈的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