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先生回去後,謝夫人給送了床舊的被褥來。看來是謝先生吩咐過的。先生還真細心。因為是午休,楚清讓小寶飯後繞著院子溜達了一會兒,就安排他午睡。
“小孩子要多吃多睡才能長得好。”楚清一邊給小寶蓋被子一邊說。小寶往裏邊挪了挪,騰出半邊床板。
“你自己睡,我要抄《千字文》,抄好了咱倆一起學呀。”
小寶就閉上眼睛,他是挺困的。一早上讓快走繞圈圈,剛才又溜達繞圈圈。中午還替楚清擔心了半天。真是累了。
楚清抄了一下午。一共抄了兩遍。分別用破麻袋上抽出的麻線裝訂成兩本書,這樣,就可以和小寶一人一本抱著讀了。抄完了,又認識好幾個繁體字,有收獲呀。
小寶睡醒後就又跑到門口坐著聽課去了。蒙班(就是小班)的孩子學習,要求先熟讀,再背誦,最後先生才給釋義。小班的孩子們在讀,這次是孩子們集體誦讀,先生沒有領讀。先生給經班(大班)的學生留了背誦的任務,現在正在給冬班學生教珠算。小寶就坐在門口,和著小班的誦讀聲,手指頭在膝蓋頭上點呀點。
楚清下午就沒什麽事情做了,所以抄完書後,楚清就開始修理雜物房的破桌子爛凳子。這些本來該是讓村裏會木匠活的人修理的,但是一來木匠就那麽一個,人家活也忙;二來這種修理活計都是義務的,不但不賺錢,可能還要搭上點料,所以人家是能拖就拖。不過學裏有得用,倒也不著急。
楚清把特別破爛的桌椅拆掉,當做配件使用。把有修理價值的,盡量修理好。有的椅子其實挺完整的,就是晃悠,楚清就把榫卯磨損產生的縫隙用削出來的楔形木片給撐住,就又是一把牢固的椅子了。有斷腿的桌椅,就用拆下來的配件給換上。到放學的時候,楚清修好了一張桌子兩把椅子。跟雜物房裏昨天修好的那張桌子並排放,就成了一個寫字台。兩把椅子,能和小寶一人坐一把,在寫字台上當同桌,一起學習《千字文》,想想都美。
學生們歡呼打鬧著往外跑,都挺急,趕著回家吃飯嘛。楚清去了廚房,該做晚飯了。
晚飯後,謝先生從後院過來,叫楚清跟他去一趟村長家。說放學時交代學生回去通知另外兩村的村長晚飯後一起到五棵樹村長家議事,要楚清也跟著。楚清不放心把小寶一人留下,就抱著小寶跟著去了。小寶把一本《千字文》塞進了懷裏。到村長家是正好另外兩個村長也正要進院,他們都恭敬的向謝先生拱了手,寒暄著一起進院。沒人留意楚清娘倆,或者說留意到了也沒當回事兒。
村長迎出屋門,又關心了村長的病情幾句才進的堂屋。堂屋已經擺好了茶盤,這是村長招待客人的,平時客舍不得喝茶。桌上還有盤花生。楚清最後一個進的堂屋,發現一共就四把椅子,坐了三個村長一個謝先生,就有些囧,不知該站哪兒。謝先生見了,就跟吳村長說:“老哥,讓老嫂子給填個凳子來。”
村長打了個愣怔,才注意到楚清娘倆,連忙喊老婆子把條凳拿來。村長夫人進來送凳子是看到的楚清娘倆,也有些意外,為什麽是拿條凳出來,而不是帶娘倆進裏屋由她來接待。但是依舊熱情地招呼楚清和小寶坐下,還抓了把花生塞到小寶手裏。“吃,吃完盤子還有。”小寶捧著花生朝村長夫人鞠了個躬,然後坐在楚清身邊,把花生放在邊上,並沒有吃。
“吳老哥,李老哥,張老弟,”謝先生開口:“今天學堂午飯的事兒孩子們回去都說了吧?”
“嗯,聽說了。”三個村長紛紛點頭。
“平日裏上午課結束我就回後院了,沒太關心過廚房的事情。”謝先生繼續說。
“但是今天中午這事兒,你們怎麽看?”
大家都沒吭聲,紛紛做沉思狀。
“袁氏,你來說說。”謝先生點名了。我去!他們是村長,你不好點名,就點我?
“是,先生。今天的事起因是……”楚清先把中午的事情詳細的講述了一遍,原原本本,詳詳細細,語調平緩,不帶感情。
“今天是我第一天工作,哦不,第一天上工,因為沒問過之前是怎樣的慣例,就這麽處理了。如有不當之處,請見諒。”楚清總結到。
小寶在旁邊一直聽著,眼睛輪流看著三個村長。
張村的村長這時開口了:“我家那混小子實在無理了,回去我揍他!”話好像是說給楚清聽的,可是眼睛就看著謝先生。看吧,人家這隻是怕先生有想法而已。“你家小子就是混,還罵我們娘倆呢。”楚清在心裏這麽說。
“吳老弟,張老弟,”李村的村長年紀最大,看上去是一副憨厚的長相,“說句實在話,這事娃們放學回來就說了,村裏人一直都在議論這事兒呢。”
“老哥,你說說。”吳村長說道。
“俺們村的人吧,其實都覺著今天的事兒挺好。為啥這麽說呢,俺村的娃都在蒙班呢,見天兒下學回來一進村就喊爹喊娘的要吃飯,大人們就問啊,你在學裏不是吃過飯了麽,全家就你有幹飯吃,你咋有臉喊餓的?”說到這裏,李村長偷眼看了看吳村長,然後繼續道:
“娃們就說沒吃飽,中午就那麽兩口米飯,菜也隻剩下菜湯了。說他們跑不過大孩子,也搶不過大孩子,等他們打飯的時候,廚娘那就沒剩啥了。但是娃們今天回來說吃飽了,還吃得香,蒸雞蛋上有肉末呢。”
見李村長這麽說,張村長想想自家那個混蛋小子,都叫他爺奶給慣壞了!但是自家孩子自家疼呀,不能讓別人說。又是趕緊發聲:
“唉,也是啊,咱村離得遠些。廚娘的孩子能吃飽,咱娃就搶不上了。”
看,轉移矛盾了吧!這是在說以前都是五棵樹村的人給做飯,所以他們的孩子能吃飽,另兩村的吃不飽。可不是他家孩子多能搶食,而是你五棵樹村不公平呀。楚清欣賞地看了眼李村長,剛才有他帶頭發言,自己現在就省心了,坐當吃瓜群眾吧。耳邊有哢嚓聲,小寶正用小牙嗑花生殼呢。真有正經的吃瓜群眾啊。吃了一個花生,小寶可能覺得費勁,就不吃了。把花生殼揣進腰帶裏,沒扔在地上。挺講文明嘛!
張村長的話讓吳村長聽出不對勁了,想了想也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於是就說:“唉,你們早些告訴我嘛。也怪我不夠周全,婦人們做事,哪有不向著自己孩子的。要是咱三個村一起輪著派廚娘就好了。”言外之意,這事兒也不怪我,你們不說我咋知道,再說是你們同意從我們村派人去做飯的。也沒有哪個娘不向著自己孩子的。能讓孩子上學的,哪家不是寄予厚望的呢?
“三個村輪換也一樣。”謝先生道:“就是三個村輪流派廚娘,依舊是小的搶不過大的,廚娘的孩子當天能吃頓飽的而已。”
這是闡述事實了。廚娘可以讓自己孩子多吃點,然後同村的孩子求一求,也能多分點,剩下的也就不夠吃了。於是三個村長都沉默了。
“但是我很欣慰,咱們三個村一直以來也沒為這事兒鬧過別扭。”謝先生先給了個甜棗。嗯,共建和諧村落。“但是呢,事兒不算大事兒,但是積得久了,就該有矛盾了。”這是再打個巴掌,提醒他們剛才的推諉?
“咱們的學堂有章程,有學規,但是廚房沒有。三位,不如我們共同製定個規矩?”謝先生引導方向了。
“那有啥用?縣官還不如現管呢!”張村長第一個提出質疑:“都交一樣的糧食,廚娘給自己孩子多吃點,誰還能知道咋地?”
“嗯,這是個問題。”謝先生讚同,目光投向李村長:“李老哥,你說說看?”
“俺也不知道該咋整才讓大夥都滿意。但是娃們今天回來都挺高興的。”這是讚同楚清的做法嘍?
吳村長這時向大家介紹楚清了:“各位呀,這是袁氏,昨天才進的俺們村。她跟家人走散了,帶個孩子沒處去,暫時在俺村落腳的。唉,這征兵征的,各家的壯勞力少了,婦人們下田了,晌午飯顧得上學堂就顧不上自家,不好指派了,我就做主讓袁氏去專門當廚娘,也算讓她有個落腳地。”
介紹完了接著道:“這麽看呢,我覺著今天中午袁氏的做法還是有道理的。首先呢,袁氏專管做飯,雖然落腳在我們村,但也不是我們村的人,就不會偏向誰家娃;再有呢,各家出的糧食和銀錢都一樣,銀錢是用來買菜的,糧食呢各家自帶的,既然都一樣,那吃飯的時候就該都一樣,你們說是這個理兒吧?”
大夥都點了點頭,又認真看了眼楚清。楚清在心裏翻了個白眼,這個明擺著的事兒用得著分析麽?
“可是飯量都不一樣啊。”張村長喊道。
就你家孩子胖,可不是飯量不一樣嘛!楚清心裏吐槽。可是這幾個村長又覺得張村長說的有道理,大孩子自然吃的多嘛。謝先生笑眯眯的看向楚清:“袁氏,你說說想法吧。”
“各位村長,交一樣的錢糧就該吃一樣的飯菜,這點大家都同意吧?現在咱們說說飯量不一樣的問題。孩子們都在長身體,吃飯確實很重要。對於飯量大的孩子,我建議家長多提供錢糧,交多少吃多少。”
這話收獲了一堆不信任的眼神兒,好像多交的錢糧會被楚清昧下一樣。尤其是張村長,那表情仿佛在說:“你想拿我們的錢糧喂飽你家孩子啊?”謝先生輕咳了下說:“袁氏,你繼續說。”
“現在每個孩子每月繳納6斤米加30文錢。先算米,6斤米就是96兩,每個月除去休沐日,平均在學堂吃27頓飯,那麽每頓就是三兩半的米。三兩半啊,煮成米飯是多大一碗,各位心裏有數吧?”就現在各村的平均水平,估計全家一頓飯才吃三兩半的米吧?
“可能大孩子未必吃得飽。若按照每月8斤米來算,8斤就是128兩,平均每頓四兩七還多。這總夠吃了吧?也就多交2斤米。這還沒算菜。學堂48個孩子,每人每月交30文,就是1440文,將近一兩半的銀子,能買多少菜大家能想到吧?買油能買多少也能想到吧?”
其實楚清想不到,因為她根本不知道物價。也就是瞎咋呼。可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這誰家現在這麽吃啊!又是幹飯又是菜的,還想咋地!6斤米30文錢不但不少,怕還是給多了呢!小寶安心在邊上坐著,誰也不看,就看《千字文》。他知道楚清把他們噎住了,很放心。謝先生在一旁微微點著頭。
“所以,要不要給飯量大的孩子們多交點夥食費,村長們可以回去詢問下家長們的意見。不夠吃就多交點,夠吃就少交點,或者吃不完下學後帶回家也好,不浪費的。另外呢,我想在休沐日製定出下一旬的菜譜,張貼於學堂廚房的門上以作公示。菜錢呢,我想各位村長指定提供菜品的人家,每日或者每幾日送定量的菜和油鹽到學堂,月底結賬。學堂支付銀錢的時候,送菜人要提供收條,並按手印。這樣呢,大家就可以知道孩子們在學堂吃了什麽,銀錢花在哪兒了,學生們也能回家講講吃了多少。大家做到心中有數,就不會有占多占少的顧慮。”
“另外,我建議各位村長製定一下就餐規矩,比如隻許站在門口,飯前便後洗手,領飯要排隊,吃飯不許浪費等等。孩子們都活潑好動,進廚房怕他們磕著燙著,也容易把塵土帶進鍋裏。既然吃,就要吃的幹淨,才不容易生病。排隊洗手排隊領飯,孩子們要懂得秩序。”
楚清一口氣說完,就覺得有點操心多了。操那麽多心還沒水喝。而三個村長半晌沒有說話。估計還在心裏算賬呢吧。信息量有點大,讓他們捋一捋。
“小孩子要多吃多睡才能長得好。”楚清一邊給小寶蓋被子一邊說。小寶往裏邊挪了挪,騰出半邊床板。
“你自己睡,我要抄《千字文》,抄好了咱倆一起學呀。”
小寶就閉上眼睛,他是挺困的。一早上讓快走繞圈圈,剛才又溜達繞圈圈。中午還替楚清擔心了半天。真是累了。
楚清抄了一下午。一共抄了兩遍。分別用破麻袋上抽出的麻線裝訂成兩本書,這樣,就可以和小寶一人一本抱著讀了。抄完了,又認識好幾個繁體字,有收獲呀。
小寶睡醒後就又跑到門口坐著聽課去了。蒙班(就是小班)的孩子學習,要求先熟讀,再背誦,最後先生才給釋義。小班的孩子們在讀,這次是孩子們集體誦讀,先生沒有領讀。先生給經班(大班)的學生留了背誦的任務,現在正在給冬班學生教珠算。小寶就坐在門口,和著小班的誦讀聲,手指頭在膝蓋頭上點呀點。
楚清下午就沒什麽事情做了,所以抄完書後,楚清就開始修理雜物房的破桌子爛凳子。這些本來該是讓村裏會木匠活的人修理的,但是一來木匠就那麽一個,人家活也忙;二來這種修理活計都是義務的,不但不賺錢,可能還要搭上點料,所以人家是能拖就拖。不過學裏有得用,倒也不著急。
楚清把特別破爛的桌椅拆掉,當做配件使用。把有修理價值的,盡量修理好。有的椅子其實挺完整的,就是晃悠,楚清就把榫卯磨損產生的縫隙用削出來的楔形木片給撐住,就又是一把牢固的椅子了。有斷腿的桌椅,就用拆下來的配件給換上。到放學的時候,楚清修好了一張桌子兩把椅子。跟雜物房裏昨天修好的那張桌子並排放,就成了一個寫字台。兩把椅子,能和小寶一人坐一把,在寫字台上當同桌,一起學習《千字文》,想想都美。
學生們歡呼打鬧著往外跑,都挺急,趕著回家吃飯嘛。楚清去了廚房,該做晚飯了。
晚飯後,謝先生從後院過來,叫楚清跟他去一趟村長家。說放學時交代學生回去通知另外兩村的村長晚飯後一起到五棵樹村長家議事,要楚清也跟著。楚清不放心把小寶一人留下,就抱著小寶跟著去了。小寶把一本《千字文》塞進了懷裏。到村長家是正好另外兩個村長也正要進院,他們都恭敬的向謝先生拱了手,寒暄著一起進院。沒人留意楚清娘倆,或者說留意到了也沒當回事兒。
村長迎出屋門,又關心了村長的病情幾句才進的堂屋。堂屋已經擺好了茶盤,這是村長招待客人的,平時客舍不得喝茶。桌上還有盤花生。楚清最後一個進的堂屋,發現一共就四把椅子,坐了三個村長一個謝先生,就有些囧,不知該站哪兒。謝先生見了,就跟吳村長說:“老哥,讓老嫂子給填個凳子來。”
村長打了個愣怔,才注意到楚清娘倆,連忙喊老婆子把條凳拿來。村長夫人進來送凳子是看到的楚清娘倆,也有些意外,為什麽是拿條凳出來,而不是帶娘倆進裏屋由她來接待。但是依舊熱情地招呼楚清和小寶坐下,還抓了把花生塞到小寶手裏。“吃,吃完盤子還有。”小寶捧著花生朝村長夫人鞠了個躬,然後坐在楚清身邊,把花生放在邊上,並沒有吃。
“吳老哥,李老哥,張老弟,”謝先生開口:“今天學堂午飯的事兒孩子們回去都說了吧?”
“嗯,聽說了。”三個村長紛紛點頭。
“平日裏上午課結束我就回後院了,沒太關心過廚房的事情。”謝先生繼續說。
“但是今天中午這事兒,你們怎麽看?”
大家都沒吭聲,紛紛做沉思狀。
“袁氏,你來說說。”謝先生點名了。我去!他們是村長,你不好點名,就點我?
“是,先生。今天的事起因是……”楚清先把中午的事情詳細的講述了一遍,原原本本,詳詳細細,語調平緩,不帶感情。
“今天是我第一天工作,哦不,第一天上工,因為沒問過之前是怎樣的慣例,就這麽處理了。如有不當之處,請見諒。”楚清總結到。
小寶在旁邊一直聽著,眼睛輪流看著三個村長。
張村的村長這時開口了:“我家那混小子實在無理了,回去我揍他!”話好像是說給楚清聽的,可是眼睛就看著謝先生。看吧,人家這隻是怕先生有想法而已。“你家小子就是混,還罵我們娘倆呢。”楚清在心裏這麽說。
“吳老弟,張老弟,”李村的村長年紀最大,看上去是一副憨厚的長相,“說句實在話,這事娃們放學回來就說了,村裏人一直都在議論這事兒呢。”
“老哥,你說說。”吳村長說道。
“俺們村的人吧,其實都覺著今天的事兒挺好。為啥這麽說呢,俺村的娃都在蒙班呢,見天兒下學回來一進村就喊爹喊娘的要吃飯,大人們就問啊,你在學裏不是吃過飯了麽,全家就你有幹飯吃,你咋有臉喊餓的?”說到這裏,李村長偷眼看了看吳村長,然後繼續道:
“娃們就說沒吃飽,中午就那麽兩口米飯,菜也隻剩下菜湯了。說他們跑不過大孩子,也搶不過大孩子,等他們打飯的時候,廚娘那就沒剩啥了。但是娃們今天回來說吃飽了,還吃得香,蒸雞蛋上有肉末呢。”
見李村長這麽說,張村長想想自家那個混蛋小子,都叫他爺奶給慣壞了!但是自家孩子自家疼呀,不能讓別人說。又是趕緊發聲:
“唉,也是啊,咱村離得遠些。廚娘的孩子能吃飽,咱娃就搶不上了。”
看,轉移矛盾了吧!這是在說以前都是五棵樹村的人給做飯,所以他們的孩子能吃飽,另兩村的吃不飽。可不是他家孩子多能搶食,而是你五棵樹村不公平呀。楚清欣賞地看了眼李村長,剛才有他帶頭發言,自己現在就省心了,坐當吃瓜群眾吧。耳邊有哢嚓聲,小寶正用小牙嗑花生殼呢。真有正經的吃瓜群眾啊。吃了一個花生,小寶可能覺得費勁,就不吃了。把花生殼揣進腰帶裏,沒扔在地上。挺講文明嘛!
張村長的話讓吳村長聽出不對勁了,想了想也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於是就說:“唉,你們早些告訴我嘛。也怪我不夠周全,婦人們做事,哪有不向著自己孩子的。要是咱三個村一起輪著派廚娘就好了。”言外之意,這事兒也不怪我,你們不說我咋知道,再說是你們同意從我們村派人去做飯的。也沒有哪個娘不向著自己孩子的。能讓孩子上學的,哪家不是寄予厚望的呢?
“三個村輪換也一樣。”謝先生道:“就是三個村輪流派廚娘,依舊是小的搶不過大的,廚娘的孩子當天能吃頓飽的而已。”
這是闡述事實了。廚娘可以讓自己孩子多吃點,然後同村的孩子求一求,也能多分點,剩下的也就不夠吃了。於是三個村長都沉默了。
“但是我很欣慰,咱們三個村一直以來也沒為這事兒鬧過別扭。”謝先生先給了個甜棗。嗯,共建和諧村落。“但是呢,事兒不算大事兒,但是積得久了,就該有矛盾了。”這是再打個巴掌,提醒他們剛才的推諉?
“咱們的學堂有章程,有學規,但是廚房沒有。三位,不如我們共同製定個規矩?”謝先生引導方向了。
“那有啥用?縣官還不如現管呢!”張村長第一個提出質疑:“都交一樣的糧食,廚娘給自己孩子多吃點,誰還能知道咋地?”
“嗯,這是個問題。”謝先生讚同,目光投向李村長:“李老哥,你說說看?”
“俺也不知道該咋整才讓大夥都滿意。但是娃們今天回來都挺高興的。”這是讚同楚清的做法嘍?
吳村長這時向大家介紹楚清了:“各位呀,這是袁氏,昨天才進的俺們村。她跟家人走散了,帶個孩子沒處去,暫時在俺村落腳的。唉,這征兵征的,各家的壯勞力少了,婦人們下田了,晌午飯顧得上學堂就顧不上自家,不好指派了,我就做主讓袁氏去專門當廚娘,也算讓她有個落腳地。”
介紹完了接著道:“這麽看呢,我覺著今天中午袁氏的做法還是有道理的。首先呢,袁氏專管做飯,雖然落腳在我們村,但也不是我們村的人,就不會偏向誰家娃;再有呢,各家出的糧食和銀錢都一樣,銀錢是用來買菜的,糧食呢各家自帶的,既然都一樣,那吃飯的時候就該都一樣,你們說是這個理兒吧?”
大夥都點了點頭,又認真看了眼楚清。楚清在心裏翻了個白眼,這個明擺著的事兒用得著分析麽?
“可是飯量都不一樣啊。”張村長喊道。
就你家孩子胖,可不是飯量不一樣嘛!楚清心裏吐槽。可是這幾個村長又覺得張村長說的有道理,大孩子自然吃的多嘛。謝先生笑眯眯的看向楚清:“袁氏,你說說想法吧。”
“各位村長,交一樣的錢糧就該吃一樣的飯菜,這點大家都同意吧?現在咱們說說飯量不一樣的問題。孩子們都在長身體,吃飯確實很重要。對於飯量大的孩子,我建議家長多提供錢糧,交多少吃多少。”
這話收獲了一堆不信任的眼神兒,好像多交的錢糧會被楚清昧下一樣。尤其是張村長,那表情仿佛在說:“你想拿我們的錢糧喂飽你家孩子啊?”謝先生輕咳了下說:“袁氏,你繼續說。”
“現在每個孩子每月繳納6斤米加30文錢。先算米,6斤米就是96兩,每個月除去休沐日,平均在學堂吃27頓飯,那麽每頓就是三兩半的米。三兩半啊,煮成米飯是多大一碗,各位心裏有數吧?”就現在各村的平均水平,估計全家一頓飯才吃三兩半的米吧?
“可能大孩子未必吃得飽。若按照每月8斤米來算,8斤就是128兩,平均每頓四兩七還多。這總夠吃了吧?也就多交2斤米。這還沒算菜。學堂48個孩子,每人每月交30文,就是1440文,將近一兩半的銀子,能買多少菜大家能想到吧?買油能買多少也能想到吧?”
其實楚清想不到,因為她根本不知道物價。也就是瞎咋呼。可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這誰家現在這麽吃啊!又是幹飯又是菜的,還想咋地!6斤米30文錢不但不少,怕還是給多了呢!小寶安心在邊上坐著,誰也不看,就看《千字文》。他知道楚清把他們噎住了,很放心。謝先生在一旁微微點著頭。
“所以,要不要給飯量大的孩子們多交點夥食費,村長們可以回去詢問下家長們的意見。不夠吃就多交點,夠吃就少交點,或者吃不完下學後帶回家也好,不浪費的。另外呢,我想在休沐日製定出下一旬的菜譜,張貼於學堂廚房的門上以作公示。菜錢呢,我想各位村長指定提供菜品的人家,每日或者每幾日送定量的菜和油鹽到學堂,月底結賬。學堂支付銀錢的時候,送菜人要提供收條,並按手印。這樣呢,大家就可以知道孩子們在學堂吃了什麽,銀錢花在哪兒了,學生們也能回家講講吃了多少。大家做到心中有數,就不會有占多占少的顧慮。”
“另外,我建議各位村長製定一下就餐規矩,比如隻許站在門口,飯前便後洗手,領飯要排隊,吃飯不許浪費等等。孩子們都活潑好動,進廚房怕他們磕著燙著,也容易把塵土帶進鍋裏。既然吃,就要吃的幹淨,才不容易生病。排隊洗手排隊領飯,孩子們要懂得秩序。”
楚清一口氣說完,就覺得有點操心多了。操那麽多心還沒水喝。而三個村長半晌沒有說話。估計還在心裏算賬呢吧。信息量有點大,讓他們捋一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