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第一次在村裏公開露麵是這樣的場麵。有這許多功夫都到李村買上東西了。出村的時候楚清這樣在心裏發牢騷。在陌生的世界,除了教小寶說話,楚清在人前基本上是少說話少出錯的原則。
剛才的事情讓楚清心裏有些不痛快。誰一大清早被人指著鼻子罵都痛快不了。楚清憤憤,所以腳步很快,沒注意到身後有個人一路小跑地跟著。都進了李村了,那女人還跟著。小寶拍拍楚清的肩膀,又往後指了指。楚清才看到那個已經小跑得踉踉蹌蹌的婦人。
楚清停下來等她到了身邊,問:“你是找我嗎?”
“呼~,是呢。”那婦人長喘著,應道。
“你緩緩氣再說。”楚清好心道。
“嘻嘻,沒啥事兒。我、我就是想跟你說說話,認識認識你。”那婦人笑著說。
她看著有些單薄,卻有一張圓圓的小臉,因為剛才小跑紅撲撲的,像個小蘋果似的,“我男人是吳百強,你叫我百強家的就成。”
“那你叫什麽名字?”楚清看她合眼緣,就問。
“我娘家姓張,叫二妮。”可憐見兒的,又是個不配有名字的。
“我去雜貨鋪買點東西,一起嗎?”楚清邀請。
“好啊好啊。”兩人邊聊天邊往雜貨鋪走去。有張二妮帶路,楚清省去了打聽的麻煩。
“袁嫂子,不管別人咋說,我謝謝你,這兩天我家秋生都吃飽了,昨天還給我帶回來一碗,有飯有菜,比我家做的好吃。”張二妮語氣很真誠。
“我家秋生14了,在經班算是年歲小的,他昨天回來跟我說,以前她搶不過其他同學,又不好意思搶蒙班的,總是吃不飽,現在能吃飽了,他要以後每天都吃一半,另一半拿回來給我吃呢。”
其實按照古代的稱量計算,一斤是六百克,6斤米按照每月27頓飯來算,每頓就是133克米,煮成米飯就是333克多,大概有3個拳頭那麽大,古代的油水少,半大孩子吃掉3個拳頭大的飯其實不算多,完全吃飽不一定,但是絕對餓不著。張二妮的孩子說要省下一半拿給娘親吃,足見孝心。
“那他還能吃飽嗎?”楚清問。
“唉,當然吃不飽。所以我跟他說不用往家帶,但是他不聽,他說上學又不費體力,不用吃太多。”張二妮垂下頭,“孩子是心疼我,怕我餓著。你也知道的,家家都是女人喝稀的,男人喝稠的,能去讀書的孩子才有頓幹飯吃。”
楚清聽著,眉頭就皺了起來,因為她看到這兒的人每天都是兩頓飯,要是兩頓都是稀的,這人要餓成什麽樣。“家家都這樣嗎?怎麽會這麽窮?我看這土地也不少,應該不至於呀。”楚清不由地問了出來。
“原也不至於的,前些年都還好,家家都能有餘糧的,”張二妮道:“新皇繼位時,趁著內亂東倫國和沃斯國合起夥來攻打咱們,東倫離咱們又近,朝廷年年征兵,繳稅也年年加重,這不就窮了。”
唉,戰爭使得民不聊生啊。
“我看到好多女人都下田了?”楚清問。
“是呢。我們家是秋生他爹去當的兵。那我家的地就得我和大點的孩子下田了。”張二妮回道。
“那你下田,不也是當勞力使的?還不讓喝點稠的?”雖然喝稠的也是照樣吃不飽飯,總比稀的強些吧。楚清有些不解。
“我們這樣的人家,供一個孩子讀書需要舉全家之力,所以秋生爹為了不讓哥兄弟幾個有怨言,每次徭役都是他去,征兵也是。”張二妮聲音苦澀:“征兵銀子給2兩,要是能活著回來,家裏還可以免除一些徭役和賦稅,要是回不來,還給5兩撫恤銀子。”
張二妮看楚清在她說話的時候很認真的看著她,感覺受到了尊重,就說得更詳細些:“可是他爹不在家,平日裏他的活就落在我身上,我也幹不完那麽多活,其他幾房也要幫著分擔些。他爹臨走前囑咐過我,盡量多幹,別人那幾房說閑話,挺到秋生出息了就好了。”
楚清聽得難過,為這古代的女人們。張二妮看楚清神情低落的樣子,有些不安:“你看我,說這些幹啥,碎碎叨叨的讓你心煩了。”
說話的功夫也到了雜貨鋪。其實就是個農家院裏的倉房,把窗戶卸了,能看到裏麵擺放的瓶瓶罐罐、針頭線腦的。擺放的不太講究,看起來有些淩亂。也沒個招牌,反正村裏知道有這麽個鋪子就行了。
有人過來跟張二妮打招呼,聽說楚清就是學堂的廚娘時,圍上來好幾個婦女,與五棵樹村不一樣,李村的這些人倒是熱情得很,因為他們的孩子在學堂都吃飽了。李村的幾個孩子都在蒙班。年齡小,飯量也不大,孩子們也懂事,這兩天也都是放學就把省下得飯菜給家裏人吃。
楚清的平均分配原則讓李村的孩子最為受惠,所以大家都紛紛邀請她去家裏做客。連雜貨鋪的老板娘——李村長的老妻,都抓了楚清的手夾在腋下,讓楚清隨她回家坐坐。這些人還爭相誇讚了小寶,這個摸摸小寶的腦袋,那個捏捏小寶的臉。小寶的小臉很快就被捏得發紅。楚清感覺小寶頭旋處的那撮呆毛好像立得更高了。
婉拒了大夥的好意,楚清背著小寶往回走。小寶坐在筐裏不聲不響的整理剛才買的東西。都快把他蓋住了。脖子上還套著一掛贈送的棉線。張二妮一直跟著,兩個人邊走邊聊天,楚清對這幾個村子了解的更多了一些。
三個村子離得近,相互嫁娶,張二妮就是張村的。三個村中李村最窮,張村是最富的。張村富是因為他們村長的弟弟有門路去東倫走商,也會隨著東倫的商人跟沃斯的商人做點小買賣。張村長的弟弟每次在村裏集資去購買些調料、炊具什麽的販到東倫,賺了錢再按照各家出資的比例分給各家。基本上做的是無本的買賣。自己賺了大頭,各家也能賺點小錢,所以張村是三個村裏最富的。
張二妮家沒有參與這種買賣,原因是她的弟弟不讓。“我弟說,咱們家不能摻和這事兒。兩國正在交戰呢,朝廷都禁止與東倫和沃斯通商了,他們還把炊具這些鐵製品販賣過去,聽說還有些農具,這都是可以熔掉了打造兵器的呢。這不是等於是給敵人輸送武器嘛,被抓到了是要殺頭的。”
“我弟還說,讓我老老實實在家務農,別惦記娘家,他會想辦法養活家的。”張二妮又解釋了下:“我家就我和我弟還有我小妹3個孩子,我爹娘身體都不好,我娘生小妹事身子虧得厲害了,現在都快下不了地了。我曾經有個姐姐的,但是8歲上得病沒了。我弟也是自小體弱,大了才好些。我小妹又太小,跟我家秋生差不多大,還不頂事兒呢,可也到了說親的年紀。我弟自己都26了,還沒成家。我就想貼補下娘家,可也拿不出銀錢,就想著多給娘家幹些活分擔分擔。”
“可我弟腦子靈,會算賬,他在城裏給幾個店鋪打短工,專門給人核賬,就是每隔幾日幫人家核對一次賬目,也能賺些銀子。”噢,原來是個兼職出納,這活不錯,不用坐班,時間相對自由,比當長工的工錢還多些。
“這樣也不錯。”楚清讚同道。
“是呀,不然就他的小身子板,幹地裏的活比我也強不到哪兒去。還好我家地少。男丁就我爹和他了,征兵也不會征他。”張二妮也笑了。
“對了,我弟明天開始給你廚房送菜呢。”張二妮突然想起來。
“嗯?”楚清不解。
“就是我弟接了送菜的活計,也不要工錢,就是幫忙的。不然每天這個給你送菜,那個找你送油,走馬燈似的打擾學堂不像個樣子,所以村長們就專門派我弟,從各家收齊了東西,由他挑去送你那兒,而且他還能算明白賬,也會寫收條。”張二妮有些自豪,弟弟能幹嘛。
“嗯,這樣好。”楚清點頭。這一早上不同的人送菜也確實麻煩。
兩人回村去了。
剛才的事情讓楚清心裏有些不痛快。誰一大清早被人指著鼻子罵都痛快不了。楚清憤憤,所以腳步很快,沒注意到身後有個人一路小跑地跟著。都進了李村了,那女人還跟著。小寶拍拍楚清的肩膀,又往後指了指。楚清才看到那個已經小跑得踉踉蹌蹌的婦人。
楚清停下來等她到了身邊,問:“你是找我嗎?”
“呼~,是呢。”那婦人長喘著,應道。
“你緩緩氣再說。”楚清好心道。
“嘻嘻,沒啥事兒。我、我就是想跟你說說話,認識認識你。”那婦人笑著說。
她看著有些單薄,卻有一張圓圓的小臉,因為剛才小跑紅撲撲的,像個小蘋果似的,“我男人是吳百強,你叫我百強家的就成。”
“那你叫什麽名字?”楚清看她合眼緣,就問。
“我娘家姓張,叫二妮。”可憐見兒的,又是個不配有名字的。
“我去雜貨鋪買點東西,一起嗎?”楚清邀請。
“好啊好啊。”兩人邊聊天邊往雜貨鋪走去。有張二妮帶路,楚清省去了打聽的麻煩。
“袁嫂子,不管別人咋說,我謝謝你,這兩天我家秋生都吃飽了,昨天還給我帶回來一碗,有飯有菜,比我家做的好吃。”張二妮語氣很真誠。
“我家秋生14了,在經班算是年歲小的,他昨天回來跟我說,以前她搶不過其他同學,又不好意思搶蒙班的,總是吃不飽,現在能吃飽了,他要以後每天都吃一半,另一半拿回來給我吃呢。”
其實按照古代的稱量計算,一斤是六百克,6斤米按照每月27頓飯來算,每頓就是133克米,煮成米飯就是333克多,大概有3個拳頭那麽大,古代的油水少,半大孩子吃掉3個拳頭大的飯其實不算多,完全吃飽不一定,但是絕對餓不著。張二妮的孩子說要省下一半拿給娘親吃,足見孝心。
“那他還能吃飽嗎?”楚清問。
“唉,當然吃不飽。所以我跟他說不用往家帶,但是他不聽,他說上學又不費體力,不用吃太多。”張二妮垂下頭,“孩子是心疼我,怕我餓著。你也知道的,家家都是女人喝稀的,男人喝稠的,能去讀書的孩子才有頓幹飯吃。”
楚清聽著,眉頭就皺了起來,因為她看到這兒的人每天都是兩頓飯,要是兩頓都是稀的,這人要餓成什麽樣。“家家都這樣嗎?怎麽會這麽窮?我看這土地也不少,應該不至於呀。”楚清不由地問了出來。
“原也不至於的,前些年都還好,家家都能有餘糧的,”張二妮道:“新皇繼位時,趁著內亂東倫國和沃斯國合起夥來攻打咱們,東倫離咱們又近,朝廷年年征兵,繳稅也年年加重,這不就窮了。”
唉,戰爭使得民不聊生啊。
“我看到好多女人都下田了?”楚清問。
“是呢。我們家是秋生他爹去當的兵。那我家的地就得我和大點的孩子下田了。”張二妮回道。
“那你下田,不也是當勞力使的?還不讓喝點稠的?”雖然喝稠的也是照樣吃不飽飯,總比稀的強些吧。楚清有些不解。
“我們這樣的人家,供一個孩子讀書需要舉全家之力,所以秋生爹為了不讓哥兄弟幾個有怨言,每次徭役都是他去,征兵也是。”張二妮聲音苦澀:“征兵銀子給2兩,要是能活著回來,家裏還可以免除一些徭役和賦稅,要是回不來,還給5兩撫恤銀子。”
張二妮看楚清在她說話的時候很認真的看著她,感覺受到了尊重,就說得更詳細些:“可是他爹不在家,平日裏他的活就落在我身上,我也幹不完那麽多活,其他幾房也要幫著分擔些。他爹臨走前囑咐過我,盡量多幹,別人那幾房說閑話,挺到秋生出息了就好了。”
楚清聽得難過,為這古代的女人們。張二妮看楚清神情低落的樣子,有些不安:“你看我,說這些幹啥,碎碎叨叨的讓你心煩了。”
說話的功夫也到了雜貨鋪。其實就是個農家院裏的倉房,把窗戶卸了,能看到裏麵擺放的瓶瓶罐罐、針頭線腦的。擺放的不太講究,看起來有些淩亂。也沒個招牌,反正村裏知道有這麽個鋪子就行了。
有人過來跟張二妮打招呼,聽說楚清就是學堂的廚娘時,圍上來好幾個婦女,與五棵樹村不一樣,李村的這些人倒是熱情得很,因為他們的孩子在學堂都吃飽了。李村的幾個孩子都在蒙班。年齡小,飯量也不大,孩子們也懂事,這兩天也都是放學就把省下得飯菜給家裏人吃。
楚清的平均分配原則讓李村的孩子最為受惠,所以大家都紛紛邀請她去家裏做客。連雜貨鋪的老板娘——李村長的老妻,都抓了楚清的手夾在腋下,讓楚清隨她回家坐坐。這些人還爭相誇讚了小寶,這個摸摸小寶的腦袋,那個捏捏小寶的臉。小寶的小臉很快就被捏得發紅。楚清感覺小寶頭旋處的那撮呆毛好像立得更高了。
婉拒了大夥的好意,楚清背著小寶往回走。小寶坐在筐裏不聲不響的整理剛才買的東西。都快把他蓋住了。脖子上還套著一掛贈送的棉線。張二妮一直跟著,兩個人邊走邊聊天,楚清對這幾個村子了解的更多了一些。
三個村子離得近,相互嫁娶,張二妮就是張村的。三個村中李村最窮,張村是最富的。張村富是因為他們村長的弟弟有門路去東倫走商,也會隨著東倫的商人跟沃斯的商人做點小買賣。張村長的弟弟每次在村裏集資去購買些調料、炊具什麽的販到東倫,賺了錢再按照各家出資的比例分給各家。基本上做的是無本的買賣。自己賺了大頭,各家也能賺點小錢,所以張村是三個村裏最富的。
張二妮家沒有參與這種買賣,原因是她的弟弟不讓。“我弟說,咱們家不能摻和這事兒。兩國正在交戰呢,朝廷都禁止與東倫和沃斯通商了,他們還把炊具這些鐵製品販賣過去,聽說還有些農具,這都是可以熔掉了打造兵器的呢。這不是等於是給敵人輸送武器嘛,被抓到了是要殺頭的。”
“我弟還說,讓我老老實實在家務農,別惦記娘家,他會想辦法養活家的。”張二妮又解釋了下:“我家就我和我弟還有我小妹3個孩子,我爹娘身體都不好,我娘生小妹事身子虧得厲害了,現在都快下不了地了。我曾經有個姐姐的,但是8歲上得病沒了。我弟也是自小體弱,大了才好些。我小妹又太小,跟我家秋生差不多大,還不頂事兒呢,可也到了說親的年紀。我弟自己都26了,還沒成家。我就想貼補下娘家,可也拿不出銀錢,就想著多給娘家幹些活分擔分擔。”
“可我弟腦子靈,會算賬,他在城裏給幾個店鋪打短工,專門給人核賬,就是每隔幾日幫人家核對一次賬目,也能賺些銀子。”噢,原來是個兼職出納,這活不錯,不用坐班,時間相對自由,比當長工的工錢還多些。
“這樣也不錯。”楚清讚同道。
“是呀,不然就他的小身子板,幹地裏的活比我也強不到哪兒去。還好我家地少。男丁就我爹和他了,征兵也不會征他。”張二妮也笑了。
“對了,我弟明天開始給你廚房送菜呢。”張二妮突然想起來。
“嗯?”楚清不解。
“就是我弟接了送菜的活計,也不要工錢,就是幫忙的。不然每天這個給你送菜,那個找你送油,走馬燈似的打擾學堂不像個樣子,所以村長們就專門派我弟,從各家收齊了東西,由他挑去送你那兒,而且他還能算明白賬,也會寫收條。”張二妮有些自豪,弟弟能幹嘛。
“嗯,這樣好。”楚清點頭。這一早上不同的人送菜也確實麻煩。
兩人回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