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確實回了吉州。


    因為小寶信上說有一批玉石運到新倫州,所以她得先回寶爐集團,挑兩個呂師傅調教出來的、懂玉石的雕琢匠帶上。


    順便帶上讓他們給定製的工具箱。


    楚清給自己單獨做了一個工具箱,裏麵的工具種類很多,有些還是需要組裝的。


    小寶信裏提到了煙幕彈,楚清想,自己能做出來,所以工具箱很重要,爭取快些把這玩意兒弄出來。


    因為當時離開的匆忙,現在回來的又突然,謝先生感覺不是很放心,特意帶著吳大郎一起來看了楚清,看看有沒有什麽能幫忙的。


    楚清不想跟他們說自己差點兒就回不來了,隻說京都有些急事,已經辦好了,皇上還給了賞賜。


    就手就把皇帝賞的一千兩銀子捐給學裏了。


    謝先生一家,真正是人格高尚的人。


    這些年無論楚清往回捎什麽東西,錢也好、物也好,他都給用到了學裏,包括年節禮。


    小寶考中秀才以後,在外說起是在謝先生這裏的村學啟蒙的,竟使得周圍好多村都把孩子送來上學。


    後來秋生也考中秀才,一個村出兩個秀才,一下子村學就名聲大噪。


    以至於一些有錢人家,上門來重金聘請謝先生去他們家做西席。


    更有富豪上門,來與三個村的村長談對村學的投資問題。


    他們想把村學買下來,一來給自家增添好聲望,二來想借著這裏“人傑地靈”辦一所書院。


    聽說江南有個“青崗書院”極富盛名嘛,北方怎麽就不能出一個從啟蒙到科舉包攬各階段學生的、全日製、封閉式管理、吃住學一體化的高檔書院呢?


    這一切謝先生都沒有應承,而是踏踏實實留在這裏教村裏的孩子,而三個村在吳大郎的帶領下,也沒有被銀錢打動,去肆意擴大村學。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不是用來盈利、賺聲望的地方,哪怕隻是個村學,三個村也認認真真地維護,沒有接受任何人的投資,因為怕失去話語權。


    真要讓那些富人掌握了主動權,村裏的孩子還有學上嘛?人家會招更有“錢途”的孩子。


    楚清每年都會給村學捐助一筆錢,用於修繕校舍,購買學具及書籍,今年這才過了一半,楚清又給錢,謝先生就沒同意。


    “畢竟現在孩子們多,和以前不一樣,”楚清說道:“這幾年各村也沒少生娃,孩子會越來越多的。”


    如果把這場穿越當做一款遊戲看,那麽五棵樹村就是楚清和小寶兩個遊戲id的“出生地”、“新手村”。


    在這裏,雖然也有些小不愉快,但是更多的是來自村民們的收容與照拂。


    尤其是對小寶的啟蒙教育方麵,謝先生更是十分盡力。


    楚清一直很感念他們,所以能多做一些就多做一些。


    另外,楚清還有一層尚處於模糊狀態的私心:如果有一天自己“翻車”了,楚清希望小寶還能得到來自“新手村”的照顧。


    這次京都之行更是讓楚清感到緊迫,她不但要把“新手村”發展成能讓小寶隱居、避世的地方,除了這裏,她將會繼續選擇一些民風淳樸而且較為僻靜的山村給小寶。


    錢要賺,小寶的人生還長,要給他相對寬裕的物質生活;落腳地也要選,狡兔三窟,總得讓他能安全地過完他的一生。


    把這邊的事情安排完,楚清就去了吉州的楚宅。


    一是收拾收拾要帶的東西,二是去理事處探探口風。


    結果蔣副千戶告訴她,昨日戚知州派人往她家裏送了好些大冰塊,快把州衙的冰窖搬空了,還跟好幾家有冰窖的人家買了不少。


    最後還是不夠兩個月用的,今天州衙從外地拉回來不少硝石,估計是想讓楚清拿去充數。


    “我聽說,”蔣副千戶神神秘秘的:“戚大人跟傳旨的藍內侍回話說,會給你送夠用兩個月的冰,結果州衙的官窖裏化得不剩多少,又去找民窖買,著急得很,怕是不想見你呢;


    可惜,冰哪是那麽好找的,誰家也沒多少;


    後來他看那些小商販用硝石做冰飲,就動了念頭,讓人去陝會府購買,那邊有硝石礦,還便宜;


    你今年可好過了啊,我可聽說了,那硝石雖說製不了大冰塊,但是能做小碎冰,青瓦台的冰飲你可得給我打個對折。”


    沒想到蔣副千戶還挺有經濟頭腦嘛。


    硝石啊!還是知州給的,過了明路的!


    瞌睡時有人給送枕頭!


    楚清以為硝石這種能製造火藥的東西應該被官府把控的很嚴格,沒想到人家隨便就送。


    其實這一點是楚清多慮。


    大宣的硝石礦不少,而火藥的製造和應用尚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因而硝石礦並不像鐵礦那麽被重視。


    這更增加了楚清心中的想法:炸藥,必須搞搞。


    煙幕彈算什麽呀。


    基本上的原料楚清都能輕易弄到。


    比方硫磺,在給馬達他們軍屯尋找水源的時候發現好幾處硫磺型溫泉,那時候心思單純,沒多想,現在想來,要弄硫磺很簡單。


    現在又知道陝會府有天然的硝石礦;再遠點兒,沃斯國那邊甚至有個硫磺溝;實在不行,搞點兒黃鐵礦自己提煉。


    這趟京都之行,楚清覺得自己好像也要“黑化”:不能低調了,低調了是個人就敢欺負她。


    適應什麽社會!社會讓我適應嗎?適應不了了,社會來適應適應我吧。


    想想懷裏小寶的來信,那個畫著小勾的圓圈,楚清又泄了氣——算了,隻要有孩子,就沒法叫板。


    還是偷偷摸摸搞事情好了,全都給小寶當保命的家底算了。


    “老蔣啊,”楚清對蔣副千戶說道:“那硝石我也可以買嗎?我跟你說,硝石製冰我會,你剛才提到冰飲,我想搞一些冰鑒賣賣,利潤咱倆對半,咋樣?”


    冰鑒是古代暑天用來盛冰,並置食物於其中的容器,可以說是古代的冰箱,這玩意兒楚清過去隻在圖片上見過,很笨重。


    這東西改良得輕便些,大戶人家肯定喜歡。


    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楚清要一個密偵司不會追究的購買渠道。


    因為如果派人去熬硝土,一是浪費時間和人力,二是依然容易引起注意,不如直接明了的收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母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紅不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紅不敗並收藏寒門母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