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部落後,陳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布一條“懸賞令”。
內容是:尋找金屬原材料!
凡是找到金屬原材料且總量可觀的人,都能得到一件優質的武器!
陳立不想再慢慢發展了,他想帶著文明——上!高!鐵!
今天一行,帶給他諸多打擊。
丟了兩筐皮皮蝦事小,主要被嚇了幾跳讓他很不開心!
金屬武器,必須安排!
族人們都不知道金屬原材料是什麽樣的東西,發出詢問。
陳立將自己所知道的幾種礦石性質向眾人說了一遍。
銅礦有黃土、黃石頭的類型,有黃銅和青銅兩種顏色。黃銅以黃、橙黃色為主,青銅是銅礦表麵鏽蝕氧化的色彩,很好分辨。
鐵礦是灰黑色,質地堅硬,帶有輕微的怪味,如果找到的話,也很容易分辨出來。
另外還有淺紅、淺綠的鋁土;白色的錫礦;亮灰色的銀礦;黃澄澄的金礦。
除了這些之外,其它的陳立就不了解了,無法告知眾人。
在這些金屬當中,鐵的熔點是最高的,最難冶煉,必須要有上好的熔爐才能熔化。
錫的熔點是最低的,隻要兩三百度,隨便燒團火都可以熔了它。
幾種金屬並不是都適合拿來製造武器,但既然要找,那就幹脆多找一找。
造不出武器的話,起碼也能搞點日常用的器具不是?
陳立的這條懸賞令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部落,204號人無論男女老少,都知道了他的需求。
盡管不是所有人都在乎“優質武器”的獎賞,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尋找一番。
另外。
除了懸賞令之外,陳立也清點了一群人手,總共12人,負責煤礦的開采。
他打算徹底放棄燃燒木材這樣的做法。
一來是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提高生活效率。
拾柴火要時間,打燧石、鑽木取火,也要時間,這太麻煩了!
幹脆開始燒煤,把原煤混合黏土,做成“蜂窩煤”,然後打造幾個燒煤的爐灶。
就像以前鄉下用的煤爐一樣,把蜂窩煤填進去,一塊疊一塊,最上麵的是新煤,最下麵的是煤灰。
燒完了的從底下取出來丟掉,再放一塊新的在上麵。
火的溫度會自下而上蔓延,所以要不了兩分鍾,上麵的新煤也會跟著燒起來。
而在不需要用火的時候,還能拿個“煤爐蓋子”給它蓋上,隻留下一個小孔,減少氧氣的通過量,防止煤塊白白燒掉,浪費燃料。
而且大鐵鍋裏還能放點水,燒熱水喝,不用天天喝生水,搞得滿肚子寄生蟲。
當然,開采煤礦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用於冶煉金屬。
原煤提供的高溫,是熔煉金屬不可或缺的利器,早晚要開采的。
不過因為還沒找到金屬礦源,所以一次性搞得太多也不是很有必要,就先派12個人,6人一班,分上下午進行采集就行了。
這兩條命令下達之後,部落裏很快就有了新的動力,忙完了種植大豆事件的人們才歇了沒兩天,就又一次忙碌了起來。
眾人三五成群的外出找金屬礦源,想拿個“集體獎”,一起得到陳立所說的優質武器。
一些不想外出的,則和陳立一起搞起了新的爐灶。
燒煤的爐灶結構比較簡單,陳立兒時就經常使用煤爐,印象很深。
隻要隨便找點黏土,再搞點木頭當模具,花費一些時間就能做出來。
但是這樣的爐灶有個很大的弊端——太脆弱了。
陳立做了一個,發現純黏土做的爐灶很容易垮掉,根本承受不住滿滿一鍋食物的重量。
所以他又想了另一個辦法——燒磚頭!
用磚頭來搭建爐灶,絕對穩穩當當!
磚灶,燒煤!
這可是十分超前的配置了!
要知道,即便是曆史上極為富裕的北宋時期,煤炭的主要用途也隻是燒製瓷器和冶鐵。
能夠在家裏燒煤的,基本上都是王公貴族和特別有錢的富豪。
老百姓燒煤……那可是明清時期的事情了。換算下來,已經是蒸汽時代,比鐵器時代還要高1個檔位!
燒磚和燒煤,在技術難度上都不高,隻要知道怎麽做,就可以很容易的模仿和複製。
剛好,陳立就懂這個。
燒磚需要黏土,部落附近的黏土儲量還是比較豐富的,再加上有淡水資源,剛好可以提供給他煉磚頭的環境。
製作磚頭的過程很簡單,隻要將黏土晾幹、碾碎,再混入一些貝殼研磨而成的石灰粉,然後加水,不停的搗鼓踐踏,“暴力揉麵”個幾次,就能煉成質地優越的上乘混合土。
接著用模具做成一塊一塊的,風幹一定的水份,放進窯裏用火燒製就行了。
整體流程是不複雜,不過倒是很費時間。
陳立親自帶頭,手把手的教族人們煉磚的方法。
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5天的時間,風幹黏土就占一半時間了……
5天之後,他得到了“造窯”的10點科技點獎勵,以及“燒磚”的100點科技獎勵。
前者相當於一個“建築”,由於太過簡單,所以被係統判定為“青銅文明”的級別,隻給了10點。
而後者可是實打實的“鐵器時代”文明技術,曆史上是秦朝時期開始有人製造磚頭的!
因此就算技術再簡單,係統也是老老實實給了他100點的大獎!
嗯……造窯和燒磚。
兩者合並,可以簡稱為——造窯磚家!
陳立做的磚窯不是很大,一次隻能燒製200多塊磚。
不過他也沒打算蓋磚瓦房,一次燒兩三爐,有幾百塊磚就夠用了。
畢竟搭建爐灶也耗費不了太多。
搭建爐灶的事情,也是陳立親手操作的。
他嫌棄原來的爐灶太low了,所以這次搞了個3合1的“連環灶”!
三個灶位連在一起,總長度3米左右,寬1米,高80厘米。
三口大鐵鍋緊挨著,頗有幾分“大食堂”的味道。
這個超時代的爐灶,耗費了他整整2天的時間才做好。
係統有點摳門,隻給了他10點科技點,判定這種爐灶結構屬於青銅文明時代的產物,達不到鐵器時代的高度。
不過……
在搭爐灶的時候,陳立又用到了“三合土”的技術。
黏土,石灰粉,沙子,三合一,又讓他賺了100個科技點(魏晉時期發明的,屬於鐵器時代技術)。
所以,7天時間下來,他光是埋頭玩泥巴,就賺了整整220點科技點!
再加上原有的傳播知識獎勵,以及零零星星的小發明,現在已經有整整485點了!
稍微努努力,就能兌換500科技點的超級大獎——熔爐套裝!
內容是:尋找金屬原材料!
凡是找到金屬原材料且總量可觀的人,都能得到一件優質的武器!
陳立不想再慢慢發展了,他想帶著文明——上!高!鐵!
今天一行,帶給他諸多打擊。
丟了兩筐皮皮蝦事小,主要被嚇了幾跳讓他很不開心!
金屬武器,必須安排!
族人們都不知道金屬原材料是什麽樣的東西,發出詢問。
陳立將自己所知道的幾種礦石性質向眾人說了一遍。
銅礦有黃土、黃石頭的類型,有黃銅和青銅兩種顏色。黃銅以黃、橙黃色為主,青銅是銅礦表麵鏽蝕氧化的色彩,很好分辨。
鐵礦是灰黑色,質地堅硬,帶有輕微的怪味,如果找到的話,也很容易分辨出來。
另外還有淺紅、淺綠的鋁土;白色的錫礦;亮灰色的銀礦;黃澄澄的金礦。
除了這些之外,其它的陳立就不了解了,無法告知眾人。
在這些金屬當中,鐵的熔點是最高的,最難冶煉,必須要有上好的熔爐才能熔化。
錫的熔點是最低的,隻要兩三百度,隨便燒團火都可以熔了它。
幾種金屬並不是都適合拿來製造武器,但既然要找,那就幹脆多找一找。
造不出武器的話,起碼也能搞點日常用的器具不是?
陳立的這條懸賞令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部落,204號人無論男女老少,都知道了他的需求。
盡管不是所有人都在乎“優質武器”的獎賞,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尋找一番。
另外。
除了懸賞令之外,陳立也清點了一群人手,總共12人,負責煤礦的開采。
他打算徹底放棄燃燒木材這樣的做法。
一來是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提高生活效率。
拾柴火要時間,打燧石、鑽木取火,也要時間,這太麻煩了!
幹脆開始燒煤,把原煤混合黏土,做成“蜂窩煤”,然後打造幾個燒煤的爐灶。
就像以前鄉下用的煤爐一樣,把蜂窩煤填進去,一塊疊一塊,最上麵的是新煤,最下麵的是煤灰。
燒完了的從底下取出來丟掉,再放一塊新的在上麵。
火的溫度會自下而上蔓延,所以要不了兩分鍾,上麵的新煤也會跟著燒起來。
而在不需要用火的時候,還能拿個“煤爐蓋子”給它蓋上,隻留下一個小孔,減少氧氣的通過量,防止煤塊白白燒掉,浪費燃料。
而且大鐵鍋裏還能放點水,燒熱水喝,不用天天喝生水,搞得滿肚子寄生蟲。
當然,開采煤礦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用於冶煉金屬。
原煤提供的高溫,是熔煉金屬不可或缺的利器,早晚要開采的。
不過因為還沒找到金屬礦源,所以一次性搞得太多也不是很有必要,就先派12個人,6人一班,分上下午進行采集就行了。
這兩條命令下達之後,部落裏很快就有了新的動力,忙完了種植大豆事件的人們才歇了沒兩天,就又一次忙碌了起來。
眾人三五成群的外出找金屬礦源,想拿個“集體獎”,一起得到陳立所說的優質武器。
一些不想外出的,則和陳立一起搞起了新的爐灶。
燒煤的爐灶結構比較簡單,陳立兒時就經常使用煤爐,印象很深。
隻要隨便找點黏土,再搞點木頭當模具,花費一些時間就能做出來。
但是這樣的爐灶有個很大的弊端——太脆弱了。
陳立做了一個,發現純黏土做的爐灶很容易垮掉,根本承受不住滿滿一鍋食物的重量。
所以他又想了另一個辦法——燒磚頭!
用磚頭來搭建爐灶,絕對穩穩當當!
磚灶,燒煤!
這可是十分超前的配置了!
要知道,即便是曆史上極為富裕的北宋時期,煤炭的主要用途也隻是燒製瓷器和冶鐵。
能夠在家裏燒煤的,基本上都是王公貴族和特別有錢的富豪。
老百姓燒煤……那可是明清時期的事情了。換算下來,已經是蒸汽時代,比鐵器時代還要高1個檔位!
燒磚和燒煤,在技術難度上都不高,隻要知道怎麽做,就可以很容易的模仿和複製。
剛好,陳立就懂這個。
燒磚需要黏土,部落附近的黏土儲量還是比較豐富的,再加上有淡水資源,剛好可以提供給他煉磚頭的環境。
製作磚頭的過程很簡單,隻要將黏土晾幹、碾碎,再混入一些貝殼研磨而成的石灰粉,然後加水,不停的搗鼓踐踏,“暴力揉麵”個幾次,就能煉成質地優越的上乘混合土。
接著用模具做成一塊一塊的,風幹一定的水份,放進窯裏用火燒製就行了。
整體流程是不複雜,不過倒是很費時間。
陳立親自帶頭,手把手的教族人們煉磚的方法。
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5天的時間,風幹黏土就占一半時間了……
5天之後,他得到了“造窯”的10點科技點獎勵,以及“燒磚”的100點科技獎勵。
前者相當於一個“建築”,由於太過簡單,所以被係統判定為“青銅文明”的級別,隻給了10點。
而後者可是實打實的“鐵器時代”文明技術,曆史上是秦朝時期開始有人製造磚頭的!
因此就算技術再簡單,係統也是老老實實給了他100點的大獎!
嗯……造窯和燒磚。
兩者合並,可以簡稱為——造窯磚家!
陳立做的磚窯不是很大,一次隻能燒製200多塊磚。
不過他也沒打算蓋磚瓦房,一次燒兩三爐,有幾百塊磚就夠用了。
畢竟搭建爐灶也耗費不了太多。
搭建爐灶的事情,也是陳立親手操作的。
他嫌棄原來的爐灶太low了,所以這次搞了個3合1的“連環灶”!
三個灶位連在一起,總長度3米左右,寬1米,高80厘米。
三口大鐵鍋緊挨著,頗有幾分“大食堂”的味道。
這個超時代的爐灶,耗費了他整整2天的時間才做好。
係統有點摳門,隻給了他10點科技點,判定這種爐灶結構屬於青銅文明時代的產物,達不到鐵器時代的高度。
不過……
在搭爐灶的時候,陳立又用到了“三合土”的技術。
黏土,石灰粉,沙子,三合一,又讓他賺了100個科技點(魏晉時期發明的,屬於鐵器時代技術)。
所以,7天時間下來,他光是埋頭玩泥巴,就賺了整整220點科技點!
再加上原有的傳播知識獎勵,以及零零星星的小發明,現在已經有整整485點了!
稍微努努力,就能兌換500科技點的超級大獎——熔爐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