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給的文件資料裏,都是一些魏繼奮和李方成的身份信息,和對方的認罪過程!


    裏麵並沒有他偷東西人的詳細信息,程時已經察覺到了一些問題,接著開口問道。


    “小鄧,你在公共租界和上海縣城裏,還有沒有什麽,在地方上混的開的朋友?!


    這些資料雖然都很有用,但是,卻都是隻是一些,對方能讓別人知道的資料!


    而且裏麵的具體證言,也都是不盡不實,我還是需要一些詳細可靠的信息,才能做出判斷!


    現在調查一下這個小偷真正的身份,以及他要偷東西的真正目的,咱們一定會有收獲!”


    鄧心聽後,趕緊說道:“程哥,其他地麵上的人,我認識的雖然不多,還是有幾個的,我這就讓他們幫忙去查查!”


    聽到這裏,程時再次思索了一下,歎了一口氣說道:“算了,為了保證信息的真實性,你把他們的聯係方式給我,我親自去調查一下!”


    鄧心聽到這裏,著急的說道:“這不太好吧,你也不認識他們,我們兩個一起去吧!”


    程時又看了看手裏的資料,然後遞給了鄧心,搖頭說道。


    “我自己去就行了,他可能在法租界也有一個這樣的身份,但是應該還沒有被抓進去過!


    我其實早該想到的,他應該不隻是去羅雲華的別墅找東西,也應該去過別的地方偷過東西!


    所以,法租界的小偷們,可能會有人認識這個家夥,我以前一直以為!


    他是奔著羅雲華一人去的,就沒有根據這個去查他,現在看來,他不光是奔著他一人去的!


    他應該還有很多的目標,所以,從小偷方麵,查他在法租界的身份,你去做最合適了!”


    鄧心聽到這裏,無奈的說道:“好吧!那你小心點!”


    程時點頭道:“我會的,這事先別上報給總探長了,等我回來再說!”


    鄧心點頭表示明白,接著將怎麽和對方聯係的方法,告訴了程時!


    又說了一些能辨別對方身份的話,兩人就直接分開了!


    程時離開飯店之後,想了想還是先一步去往了公共租界!


    程時在通過一個大橋的時候,經過了一次簡單的審查,很容易就從法租界來到了公共租界!


    程時看到公共租界之後,也是有些吃驚,因為公共租界比法租界更複雜,文化也更加的多樣化!


    這從周圍的建築就能看的出來,這裏的人比法租界更加複雜,多國人員再這裏生活著!


    租界的特殊地位,使它成為擺脫封建社會控製、躲避連年戰禍和各種災禍的一塊樂土。


    住在這裏的外國人自然而然會把他們國家的物質和文化引入租界,最能體現這方麵內容的,當數市政建設和娛樂業。


    前者體現了西方生活觀念中人的生存質量,而後者的文明色彩,則顯出租界生活情狀的另一種層次。


    租界來到上海以後,外國人辟築道路、建造地下管道、設立路燈、栽種行道樹等市政設施。


    還有更加方便的煤氣、自來水、電燈、電話、電報,西方國家馬路上的電車、汽車也行駛在了上海街頭。


    程時正乘在行駛中的電車上,透過車窗,眼前不時掠過電影院、戲館、遊樂場、彈子房等!


    這些內容不光吸引著,身為現代人程時好奇的目光,也吸引著那些失意的各行業的人!


    逃亡的地主和富家子弟,也都開始趕往這裏,絡繹不絕,都陸續出現在這塊民國樂土上!


    還有眾多的外國人,他們都心懷各自的目的,不同思想,以及各式各樣的冒險家。


    當然,公共租界裏的華人是最多的,在1920年,公共租界的華人就有69萬人!


    而且,湖州人就占了42萬人,所以在上海公共租界裏的華人,都是以湖州商會為主!


    其次就是英國人,他們早在1863年就是最在上海紮根了,各國外商中,英國商人占有主導地位。


    1920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國僑民就達到1200人。


    在工部局董事會成員中,英籍董事也一直占有多數席位,居於主導地位。


    其次就是美國人,在上海,美國僑民的經濟實力僅次於英國,1920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美國僑民就超過500人。


    在工部局董事會中,美國的勢力僅次於英國,1920年,費信惇擔任公共租界工部局的總董,是英國人最強硬的時候!


    德國人在上海的經濟實力僅次於英美兩國,德國尤其在製藥、印染行業占有優勢!


    所以在工部局董事會中為德國人保留1個席位,至1920年,公共租界內有德僑約1355人。


    日本人,1871年中日建交以後,日本人陸續進入上海,早期來滬的日本人多數聚集在虹口吳淞路!


    以及武昌路一帶經營照相館等小本生意,1915年,公共租界內的日僑已達到7169人,人數在各國僑民中是最多的。


    還有少量世居巴格達的猶太富商在印度立足後,又前來上海發展,他們一般都取得了英國國籍。


    其中包括沙遜家族和嘉道理家族,當然也有像哈同那樣來上海後,才致富的暴發戶。


    這部分猶太人經營大宗貿易,在房地產業也舉足輕重,大都是上海的豪門望族。


    俄國紅色以後,開始有大批俄國猶太人取道哈爾濱移居上海,他們約有1000多人,他們則是控製了上海的毛皮買賣!


    也有一些專業人士在醫務、建築、法律、音樂等行業工作,主要居住在虹口提籃橋華德路摩西會堂附近一帶。


    上海公共租界的葡萄牙人多數來自澳門,在英美機構中擔任低級職位,他們的人數,也大約一直在1000多人!


    印度僑民,則是從印度旁遮普邦招募來錫克族巡捕(紅頭阿三),1920年印籍僑民人口總數,達到1341人。


    上海租界人口數量日益增加,多國勢力的進入,讓城市的規模逐步擴大,也讓上海一步步邁向大城市的行列。


    這樣的情狀固然給民國時期的上海注入了某種活力,但同時也給這座城市帶來了一係列問題。


    如生活困難的漕運水手、農民、手工業者,為了生存,成群結隊湧入上海謀求生路,也給上海出了一個大的難題。


    上海快速的發展,確實需要有人來為服務,但這樣的人是有講究和數量限製的!


    這也就注定了在湧入上海的人群中,會有一大批人找不到工作,而這部分人又不甘心失去機會!


    於是就留在城市裏碰運氣,天長日久運氣依然沒有的人,他們中的許多人便淪為乞丐和流浪者!


    最後有的人被逼急了,就鋌而走險,開始偷盜,從事各種各樣這樣的不正當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民國當探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妄想菠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妄想菠菜並收藏回到民國當探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