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 風水寶地
我在大理寺捉妖那些年 作者:荷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阮修的手掌青筋暴起。
幾人完全相信,若那人在麵前,他隻怕要衝過去撕了對方的。
王玄之一直在戒備著,聞言雙眼一寸寸掃過周遭的土地,然而並無發現,他也不敢放鬆下來,他們這方世界已經不止是普通人生活的地方了,非尋常手段能對付的。
道一說完加速了手上的動作,“此為隱息法陣。”
謝大娘子身上還有一個呢,不過那是以她精血繪製而成的,今日不知那人是否在暗處,隻能借助符紙,效果自是不比,但她隻要爭取時辰,又保存實力,這便足夠了。
很快便將陣法布置好了。
阮思就在幾人麵前,但就像憑空消失了一般。
阮修功夫雖差了些,好歹也懂些吐納的,現在感受不到阮思的氣息,他急得團團轉,“小一師傅,大兄這樣就是沒事了嗎?”
道一搖頭,“目前隻是讓那害人的東西找不著他,得把對方找出來才是。”
她說著在身上找出了羅盤。
阮修就見那專指南北方向的針,先是朝東轉了一下,再西轉一下,接著又是東,再是西,幅度越來越快,至最後直接是一派亂象。
道一念了幾句咒語,再以指代筆畫出符紋,右手食指中指並起,靈力縈繞於指間,纏繞在方才繪製的符紋上,指尖靈力將其推至羅盤上,“定!”
羅盤總算安定了下來。
不待她鬆口氣,羅盤轉得更厲害,普通人的肉眼,已經看不清它轉動的軌跡,阮修看得眼花繚亂,上麵的針仿佛要脫離下麵的盤,孤身翱翔九天。
“竟然用不了!”
道一隻能將羅盤收起來,放布袋裏的時候,她摸到了又多占了幾分地的小畢方,順手捏了捏它的肉,嘀咕起來,“可惜沒你的用武之地,畢方火還是很好用的。”
熟睡的小畢方,早已習慣這種輕度的拿捏,半分沒有醒來的意思,反而因為氣息的熟悉,睡得更加的香甜了,它甚至拿頭在道一掌心蹭了蹭。
“小一師傅,找不到對方嗎?”
道一貪戀掌心的享受,差點兒忘了在做什麽,被人問到有些尷尬,“羅盤在此用不上,那東西對它的影響很大,你等我再想想其他的辦法。”
她悄悄的摩挲了手指,腦中靈光炸現。
哎!
小胖子是屬離火的。
她方才還在看墳墓的風水。
此刻竟然忘了最基本的東西,可真是不應該呀!
道一於腦海中繪製阮家祖墳的的走勢,她歪著腦袋想,關於《觀墳直斷》裏的記載,那裏頭載了一篇,有前於後人出瞎子的記錄:
神路上有別家墳墓,後人出瞎子。
劃分明確,男左女右。
神路,指的是亡靈所經的路經。
這一點他們在來的時候,她已經看過了,方才在四周查看,此地別無他墳。
帶刺樹罩住墳墓,樹根纏骨,後人出瞎子。
阮家祖墳被照看得很好,山腳下還住了幾口人家,專門照看祖地的,他們來時為了不打草驚蛇,專門繞了一截路的,山上不應該生長雜草的地方,那是一根多餘的都無。
她深吸一口氣,那就隻有一種可能了。
離方明堂有巉岩,或有尖刺形物體,眼瞎至病。
道一站在阮氏太祖墓前,她眯著眼看著南方的明堂岩,不禁大讚,“阮家先祖一定得高人指點過,否則不會得此風水寶地。”
阮修一愣,不是在找害人精麽,怎麽又說到阮家先祖的頭上了,他不知兩者之間是否有關聯,遂問道:“小一師傅,此話何解?”
道一先看了旁邊的三人,陳夷之仍在運功調息,王玄之守著阮思寸步不移,藏在隱息法陣中的人,氣息未有一絲泄露,這才放下了心來。
她指著炎炎烈日上空,道:“天光下臨,地德上載。”
阮修搖搖頭,“似懂非懂。”
他瞥了眼昏迷的阮思,心想若是大兄,肯定都懂。
道一和他解釋起來,“天有一星,地有一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葬得其所,則天星垂光而下照,地德柔順而上載也——此地勢止形昂,前澗後岡,龍首之藏。”
阮修很是認真的搖頭,“仍舊沒聽懂。”
他神色還有些緊張,“這裏麵還提到了龍首,若是皇家知曉了,阮家會不會受到忌憚。”
道一:“......”
她學問也不好,該說慶幸遇到了同類麽,好在九宵觀學了些雜七雜八的,胡弄一下這些‘不學無術’,譬如陳舒光、阮修,還是可以的。
道一咳了咳,“勢欲止聚,形欲軒昂,前有攔截之水,後有樂托之山,形局既就,則真龍藏蓄於此矣。”
“但凡風水,最後聚合起來,皆為龍走勢,並非是天家的真龍之意,而是天之四靈——不過,皇家忌諱這些,像我們這樣的替你們找來的風水,最後傳出去,都隻說是適宜下葬,再不濟就是一塊正常的風水地,斷然不會去挑釁酣睡的臥龍。”
她驕傲的抬起了頭,“我下山可是每日都有學習的。”
阮修愣住了,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別過了頭去,剛想偷笑,臉色突然就僵住了,怎麽辦,他還沒一個世俗之外的人愛學習,有種被比下去的感覺,是怎麽回事?
王玄之正好瞧見她驕傲的模樣,不由也驕傲了起來,淺勾唇角,繼續戒備。
道一在說話的同時,也在查看明堂,她方才抬頭時,忽然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她左右比劃著,“左青龍,右白虎,內朱雀,中明堂、內明堂都沒有問題——阮七郎君,前方那條河流是什麽河?”
阮修有些傻眼,不是,你方才將地形說得頭頭是道,結果那條河從哪裏來的,竟然不知曉?他驀地想起個坊間傳聞,那大理寺新來的仵作,成日神神叨叨的,還拿著個羅盤,其實是不識路哩!
若非時機、場地不適宜,他非要大笑三聲不可,“那是灃河,與長安縣相鄰,用的同一條繞城河,此河還流經了上林苑,當初你不是還去過嗎,怎的沒認出來?”
道一:“......”她要立刻離開此地。
臉皮厚的好處是,分明尷尬得想原地摳地離開,卻能找到讓人無法反駁的理由。
道一鎮定的反問,“你們就沒下灃河看看?”
------題外話------
下午好呀!
7017k
幾人完全相信,若那人在麵前,他隻怕要衝過去撕了對方的。
王玄之一直在戒備著,聞言雙眼一寸寸掃過周遭的土地,然而並無發現,他也不敢放鬆下來,他們這方世界已經不止是普通人生活的地方了,非尋常手段能對付的。
道一說完加速了手上的動作,“此為隱息法陣。”
謝大娘子身上還有一個呢,不過那是以她精血繪製而成的,今日不知那人是否在暗處,隻能借助符紙,效果自是不比,但她隻要爭取時辰,又保存實力,這便足夠了。
很快便將陣法布置好了。
阮思就在幾人麵前,但就像憑空消失了一般。
阮修功夫雖差了些,好歹也懂些吐納的,現在感受不到阮思的氣息,他急得團團轉,“小一師傅,大兄這樣就是沒事了嗎?”
道一搖頭,“目前隻是讓那害人的東西找不著他,得把對方找出來才是。”
她說著在身上找出了羅盤。
阮修就見那專指南北方向的針,先是朝東轉了一下,再西轉一下,接著又是東,再是西,幅度越來越快,至最後直接是一派亂象。
道一念了幾句咒語,再以指代筆畫出符紋,右手食指中指並起,靈力縈繞於指間,纏繞在方才繪製的符紋上,指尖靈力將其推至羅盤上,“定!”
羅盤總算安定了下來。
不待她鬆口氣,羅盤轉得更厲害,普通人的肉眼,已經看不清它轉動的軌跡,阮修看得眼花繚亂,上麵的針仿佛要脫離下麵的盤,孤身翱翔九天。
“竟然用不了!”
道一隻能將羅盤收起來,放布袋裏的時候,她摸到了又多占了幾分地的小畢方,順手捏了捏它的肉,嘀咕起來,“可惜沒你的用武之地,畢方火還是很好用的。”
熟睡的小畢方,早已習慣這種輕度的拿捏,半分沒有醒來的意思,反而因為氣息的熟悉,睡得更加的香甜了,它甚至拿頭在道一掌心蹭了蹭。
“小一師傅,找不到對方嗎?”
道一貪戀掌心的享受,差點兒忘了在做什麽,被人問到有些尷尬,“羅盤在此用不上,那東西對它的影響很大,你等我再想想其他的辦法。”
她悄悄的摩挲了手指,腦中靈光炸現。
哎!
小胖子是屬離火的。
她方才還在看墳墓的風水。
此刻竟然忘了最基本的東西,可真是不應該呀!
道一於腦海中繪製阮家祖墳的的走勢,她歪著腦袋想,關於《觀墳直斷》裏的記載,那裏頭載了一篇,有前於後人出瞎子的記錄:
神路上有別家墳墓,後人出瞎子。
劃分明確,男左女右。
神路,指的是亡靈所經的路經。
這一點他們在來的時候,她已經看過了,方才在四周查看,此地別無他墳。
帶刺樹罩住墳墓,樹根纏骨,後人出瞎子。
阮家祖墳被照看得很好,山腳下還住了幾口人家,專門照看祖地的,他們來時為了不打草驚蛇,專門繞了一截路的,山上不應該生長雜草的地方,那是一根多餘的都無。
她深吸一口氣,那就隻有一種可能了。
離方明堂有巉岩,或有尖刺形物體,眼瞎至病。
道一站在阮氏太祖墓前,她眯著眼看著南方的明堂岩,不禁大讚,“阮家先祖一定得高人指點過,否則不會得此風水寶地。”
阮修一愣,不是在找害人精麽,怎麽又說到阮家先祖的頭上了,他不知兩者之間是否有關聯,遂問道:“小一師傅,此話何解?”
道一先看了旁邊的三人,陳夷之仍在運功調息,王玄之守著阮思寸步不移,藏在隱息法陣中的人,氣息未有一絲泄露,這才放下了心來。
她指著炎炎烈日上空,道:“天光下臨,地德上載。”
阮修搖搖頭,“似懂非懂。”
他瞥了眼昏迷的阮思,心想若是大兄,肯定都懂。
道一和他解釋起來,“天有一星,地有一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葬得其所,則天星垂光而下照,地德柔順而上載也——此地勢止形昂,前澗後岡,龍首之藏。”
阮修很是認真的搖頭,“仍舊沒聽懂。”
他神色還有些緊張,“這裏麵還提到了龍首,若是皇家知曉了,阮家會不會受到忌憚。”
道一:“......”
她學問也不好,該說慶幸遇到了同類麽,好在九宵觀學了些雜七雜八的,胡弄一下這些‘不學無術’,譬如陳舒光、阮修,還是可以的。
道一咳了咳,“勢欲止聚,形欲軒昂,前有攔截之水,後有樂托之山,形局既就,則真龍藏蓄於此矣。”
“但凡風水,最後聚合起來,皆為龍走勢,並非是天家的真龍之意,而是天之四靈——不過,皇家忌諱這些,像我們這樣的替你們找來的風水,最後傳出去,都隻說是適宜下葬,再不濟就是一塊正常的風水地,斷然不會去挑釁酣睡的臥龍。”
她驕傲的抬起了頭,“我下山可是每日都有學習的。”
阮修愣住了,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別過了頭去,剛想偷笑,臉色突然就僵住了,怎麽辦,他還沒一個世俗之外的人愛學習,有種被比下去的感覺,是怎麽回事?
王玄之正好瞧見她驕傲的模樣,不由也驕傲了起來,淺勾唇角,繼續戒備。
道一在說話的同時,也在查看明堂,她方才抬頭時,忽然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她左右比劃著,“左青龍,右白虎,內朱雀,中明堂、內明堂都沒有問題——阮七郎君,前方那條河流是什麽河?”
阮修有些傻眼,不是,你方才將地形說得頭頭是道,結果那條河從哪裏來的,竟然不知曉?他驀地想起個坊間傳聞,那大理寺新來的仵作,成日神神叨叨的,還拿著個羅盤,其實是不識路哩!
若非時機、場地不適宜,他非要大笑三聲不可,“那是灃河,與長安縣相鄰,用的同一條繞城河,此河還流經了上林苑,當初你不是還去過嗎,怎的沒認出來?”
道一:“......”她要立刻離開此地。
臉皮厚的好處是,分明尷尬得想原地摳地離開,卻能找到讓人無法反駁的理由。
道一鎮定的反問,“你們就沒下灃河看看?”
------題外話------
下午好呀!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