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們雖然不用揮戈上陣,但戰爭過後的論功行賞,他們得到的總是最多的。麵對同樣的場景,永遠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現在開闊地上正在展開的廝殺,讓一個匈奴男人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
早就明白,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的道理,也知道要想打敗東漢的軍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一開始就出現了不利,這讓他沒有想到。漢軍的方陣,有點像銅牆鐵壁,匈奴的人馬不斷被碰得頭破血流。出師不利是作戰大忌,大勢所趨往往決定戰爭的最後結果。
狼旗下的南呼衍王一向以智勇雙全而聞名於整個匈奴部落,他可不想讓自己的英名毀在了這場戰事上。本來那個左鹿蠡王問過他,要不要一同在伊吾盧城阻擊漢軍。他不想讓左鹿蠡王分享勝利的果實,說,殺雞用不著拿牛刀了。
不過,此時,南呼衍王還沒有後悔拒絕了左鹿蠡王。因為從場麵上看,匈奴人並不是沒有優勢。兵馬的人數,大大地多於對方。要是單打獨鬥,匈奴兵的個人戰鬥力強過漢兵。目前隻是因為漢軍使用了正確的戰略戰術,以戰車為主結成的方陣,就像移動的堡壘。從堡壘中射出的箭和伸出的長矛,讓匈奴軍隊人多的優勢發揮不出來。
南呼衍王現在有點後悔派莫博德出去偵察敵情了,此刻沒有這位北匈奴最好的射雕手用他的神箭改變戰局,真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他不斷地下達命令,大聲地喊叫,讓各部落的將領,帶著他們的士兵向前衝殺。隻是每次衝殺,除了造成更大的傷亡外,並沒有讓被動的局麵有所扭轉。
南呼衍王終於著急了,他拔出了腰間的戰刀,對跟在自己身邊的幾個隨從說,我就不信,我們騎馬的打不過那些種地的。幾個隨從看他要親自上陣,趕緊上前攔住了他。幾個隨從說他要是親自上去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整個匈奴大軍就完了。
隨從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可南呼衍王更了解他們匈奴人的心理。在草原上,一個王者的地位和權威,不是靠嘴說出來的,而是靠勇敢的行動來樹立。當士兵們看到自己的將軍衝到了最前邊時,他們每個人都會變得不再怕死。他現在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為看到了漢軍在人數上的劣勢,雖然並不是說隻要人多就一定能取勝,但在冷兵器時代,大多數時候人少是難以勝多的,因此人口往往是一個國家是否強盛的決定性因素。
一聲低沉悠長的牛角號響徹在戰場上,膀大腰圓的南呼衍王舉起了彎刀,高喊了一聲,拍馬向對麵漢軍的軍陣衝過去。藍色的野狼大旗,緊隨在他的身後。已經被漢軍打得暈頭轉向的人馬,像是突然從昏睡中驚醒了過來,擺脫了散亂盲目,迅速集結編隊,像條條小溪眨眼間就匯聚成了一條奔騰的洪流。在南呼衍王的帶領下,朝著漢軍的方陣,鋪天蓋地地壓過去。
不出所料,戰場的局勢瞬時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暴怒的洪水確實有點可怕,來勢過於凶猛,再堅固的堡壘也難以抵擋。漢軍的方陣,一個接一個先後被攻破了。這個時候,漢軍士兵們除了招架之外,已經沒有了繼續往前推進的力量。
不進則退,這是一個永恒的真理。戰爭是殘酷的,當無法阻止一把大刀朝你砍過來時,你就會本能地去躲閃,去後退。當所有的人都不得已地做出這個選擇時,往往也就決定了誰是勝利者,誰是失敗者。剛才臉上還帶著笑容的竇固這位奉車都尉的臉色馬上變得嚴肅、凝重起來。
他有些吃驚地看著那個匈奴將軍,他們沒有想到他會親自揮刀上陣。一軍之主這樣冒險,是犯忌的。誰都知道,主將一旦有了閃失,必然是全軍潰敗。不過,匈奴人向來不讀兵書,不講兵法。從不按常理出牌,孤注一擲,像賭博一樣的打仗,也是他們慣用的方式。並且這種方式,還時常很有效。多少年來,和匈奴交戰,沒有兵力上的大優勢,是難以取勝的,再遇上一個拚命的不怕死的將軍,這場戰爭的後果不能不讓人擔憂。
主將竇固趕緊讓戰鼓擂響,試圖振作官兵的鬥誌,打退匈奴人的反撲。但洪水已成決堤之勢,在身先士卒的南呼衍王這個匈奴將軍的帶領下,漢軍已經沒有辦法馬上扭轉被屠殺的趨勢了。
正在這時,站在竇固身邊的副將耿忠,提醒了都尉是不是可以用上耿恭獻上的計策了。竇固瞥了副將耿忠一眼,好像在說,我還沒有老呢,用不著懷疑我的記性。再說了,整個戰役是由他來指揮的,怎麽打贏這一仗,可以說他比任何一個人想得都要多。
本來他已經打算要舉起令旗了,可聽了副將耿忠的話後,又稍稍地等了一會。他不想讓副手以為是他的提醒,才讓他做出決定的。他說,再等一會。不過,就是這再等一會,又不知有多少漢軍戰士倒在了血泊中。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古以來,將軍的片刻遲疑,都會造成不知多麽嚴重的後果。
好在竇固都尉還沒有糊塗到家。他的這一會,隻是一會兒,他終於慢慢地舉起了手中的三角形令旗。令旗在空中來回擺動了幾次,然後突然落下。令旗落下的同時,早已經心急如焚的耿恭立刻率先衝了出去。南呼衍王驚訝的發現,從開闊的北邊的丘陵上的樹林裏,像箭一樣射出來一隊人馬。
耿恭的背上插了一麵漢軍的旗幟,他的手中揮舞著一把閃著亮光的單刃漢劍,萬福此刻心情激動的緊緊跟隨著主帥的馬後。看不清馬,隻能看見揚起的鐵蹄下,四處飛濺的血肉,像紛亂的雨點一樣。光亮閃動的地方,人群像野草一樣紛紛倒下。南呼衍王隻能看見一麵漢軍的軍旗,在箭雨刀光中飄飛。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他背上的軍旗。耿恭不是坐在馬背上,而是雙腳踩在馬鐙上,整個人像是站在了馬背上。
這個姿態,不但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他背上的旗子,還使得他的動作變得更加靈活。一把長三尺的漢劍,變成了他手臂延長的一部分。不管是從兩邊,還是從前麵。麵對任何一個試圖接近它的東西,它總是搶先一步,刺中那個東西。比眨眼還快的速度,被鋒利更快的刀刃,被他十年苦學的武功,發揮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冷兵器時代,如果你的力量足夠強、動作足夠機敏、鋼刀足夠快速,那麽以一當十就是一件平常的事。就算是有一群人,隻要遇到這樣一個人,這一群人也很有可能都難以逃生。
而這樣一個人,如果他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是幾百人,是上千人。那麽他們打垮幾萬人的軍隊,也不是沒有可能。現在的情況,似乎真的已經是這樣。他背上的那麵小旗子,召喚著跟隨在身後人數僅僅三百多人的騎兵,而他麾下的每一個騎兵隻要看到這麵小旗子,就變得和他一樣地勇猛無敵。
戰場上的局勢,再次發生改變。被逼得後退的漢軍停了下來,開始重新恢複方陣。耿恭帶領的騎兵,並沒有因為匈奴人的猶豫而放過他們。他早已經拿定了主意。從衝出樹林的那一瞬間,耿恭心裏的目標就是很明確的,那就是要把那個南呼衍王拿下。擒賊先擒王,這是每一本兵書上都會說的話。如果連這點都不懂,耿恭再大的壯誌隻能是一個白日夢。旁邊不斷有匈奴的步兵和騎兵包圍過來,可他並不想和他們多糾纏。他直接撲向了匈奴軍旗下的南呼衍王。
其他的漢軍,也和將軍一樣。看到了耿恭這隊騎兵的神勇,全都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發出了大聲的呐喊。重新揮舞起了大刀和長矛,向洪水般的匈奴大軍反撲過去。匈奴大軍被耿恭攔腰割斷了,失去了向前衝撞的動力。
匈奴人確實有些粗野,可他們從來不笨也不傻。耿恭帶領的一隊騎兵離南呼衍王還有五百米時,他就看透了耿恭的險惡用心。南呼衍王也是打老了戰的,當然明白耿恭想幹什麽,他沒有想到耿恭會這麽厲害。他知道他的手下沒有一個人會是這個人的對手,要讓這個人放下手中的刀,隻有他親自上陣。他這麽想了,也這麽做了。他不顧隨從的阻攔,拍馬向耿恭衝過去。一個衝了過來,一個迎了上去,很快他們就接近了……
東漢與匈奴的第一次交戰,竇固所率領的漢軍取得了勝利。這個勝利是不同尋常的,但很難稱得上是一場偉大的勝利。戰鬥結束後,清點戰場的結果是這樣的,匈奴死掉的人,有一千六百人,漢軍犧牲的官兵也有三百多。駐守的伊吾盧的匈奴人全都跑了,順著東天山向東邊跑到了天山北邊。那裏更靠近漠北和阿爾泰群山,是匈奴人的生息地。不過,他們這一跑,伊吾盧作為進入西域的一個重要門戶,就又回到了漢朝人手裏。
戰後,年輕的萬福騎在馬背上向西眺望,李同大哥在大漠戈壁已經失蹤快一個月了,難道他真的遇難了嗎?仿佛勝利的人群中,隻有小萬福的心中充滿了憂傷。
而與此同時,黑風暴後的第二十七天,李同和莫博德終於走出了戈壁大漠,白楊河就恒更在前麵,沿河兩岸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綠洲,越往下遊綠洲的規模越大。午時三刻,正西方出現了一座山丘。山不高,山勢南北綿延僅數裏。
沙丘上,腿上有傷的莫博德勒馬停歇,遠遠注視著那座山。
“家主,伊吾盧城,我們到了。”
碧空如洗,李同喘氣遠眺,見白揚河畔,一座長寬約百丈的近乎方形的白色城垣沿河而建,以山為西側壁壘。城北有個湖泊。烈日高懸,李同注意到遠處上百勞工戴著鎖鏈,正在東、南、北三側城牆懸板夯築,加寬加高城牆。城牆高十丈,寬三丈,上砌垛牆,垛牆上布滿弩箭垛口。
看到這座還在修建的城池,李同心情非常激動。他知道聳立於白楊河兩岸的這座古城就是後世的遺址拉甫喬克古城,即東漢時期的伊吾盧城。這裏是他原時空農墾十六師所在的新疆建設兵團所在地區,在原時空,他所在的農墾十六師尚在伊吾盧城以東靠近巴裏坤湖西邊清朝時設立的巴裏坤漢城。李同之所以沒有及時歸隊,主要原因還是想去上輩子生活的地方看一看,畢竟,他來到這個時空的過程實在太詭異了。
不過,在此之前,李同打算前往樓蘭,他必須立功擺脫自己罪囚的身份,謀一個出生,最好能夠成為西域都護府的一名官員,為自己在西域落地生根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而樓蘭,正是他揚名立萬的一個契機。
————
在漢武帝時代,因為戰爭的原因,張騫出使西域,見到了一片他從未涉足過的世界。這大概是西漢政府和西域的第一次官方接觸,不過主要接觸目標是大月氏。在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時候,官方目的就更加明顯了,他帶去了十多個副使,到達烏孫之後,他的這些副使就分別去了其他國家,傳達西漢政府和各國之間的信號。這些副使回到長安的時候,很多都帶回來了所去國的使者,這樣,漢朝和西域各國正式建立了關係。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弄清楚了西域的形勢,知道了在西漢以西的廣闊地方還有很多未知的國家和種族,包括身毒、大夏這些地方都不屬於漢朝的管轄範圍。這一發現,加上之前的與並不從屬於漢朝的匈奴等國的紛爭,打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不過,出使西域的後果之一是西域各國紛紛派遣使者前來朝拜,第一次出現了“萬國來朝”的現象,以至於中國在很長時間以內都認為老子天下第一,其他都非蠻即夷,舍不得放下架子向別人學習。
張騫出使西域,引起了西域政局的巨變。西域本身是由匈奴統治的,匈奴在西域片區內設置了僮仆都尉,漢朝為了戰勝匈奴,和匈奴開展了爭奪西域諸國的鬥爭,最終漢朝取得了勝利,於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設置了西域都護府,從此,官方第一次把這片地方稱為西域,具體含義是西部的疆土。
這裏所說的“國家”,和現代意義上的國家也有本質區別。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是具有完整行政體係和獨立主權的,而西域三十六國的國家形式特點有三點。第一,一部分國家具有比較完整的行政體係,比如有國王、宰相、將軍、翻譯、軍隊等,但有一些實在太小,無法形成完備體係,最多隻能算一個小小的部落,一頂比其他稍大一些的帳篷,就是王庭。
別說三十六國時代了,就是1000多年之後的喀喇汗王朝,他們留傳下來的舊址,也和所有房屋都差不多,沒有明顯豪華的,以至於沒人知道到底其中哪些建築屬於王宮。西域各國的軍隊基本上都是勝兵,也就是年輕力壯能夠打仗的人,他們平時從事生產活動,打仗的時候開赴前線,相當於預備役部隊。第二,這些國家大多數都沒有絕對主權,在匈奴統治的時候要向匈奴繳納稅賦,從屬於漢朝政府的時候要進行朝拜,有的還要派出王族近親作為人質送到漢朝或者匈奴都城,必要的時候還要派出兵力幫助打仗。第三,其中部分國家是單一種族建立的。
所謂西域各國的“國”地位相當於中原的諸侯國。漢朝的諸侯國獨立於郡製,大小一般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縣或者一個鄉鎮。西域各國的數量是經常變化的,這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方麵是各國之間互相吞並,造成了國家的合並和分裂,比如於闐王國就先後吞並了渠勒、精絕等國;另一方麵是外來勢力的介入,主要指匈奴和漢朝的勢力,促進西域各國的政局變化。
東漢初年的西域三十六國為: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都尉國、車師後城長國、蒲類國、蒲類後國、山國、焉耆國、危須國、尉犁國、渠犁國、烏壘、龜茲、溫宿、姑墨、尉頭、疏勒、莎車、捐毒、休循、無雷國、伊耐國、蒲犁國、西夜子合國、桃槐、烏秅國、皮山國、於闐國、渠勒國、扜彌國、戎盧國、精絕、小宛、且末、鄯善、婼羌。
漢永平十八年,就在漢匈之間爆發大戰兩年後,在南呼衍王的唆使子,匈奴人的死忠龜茲國王子雕陶莫皋出動了兩萬鐵騎滅了與漢朝親近的疏勒國,而且兵鋒直指同樣與漢朝親密的於闐國。
於闐王廣德今年已經年過花甲,但腦力還沒有衰退。別人向他講述的事,他還都能記得。特別是那個匈奴人的崽子龜茲王子雕陶莫皋射死他妻子須卜居次的事,他怎麽也忘不了,一個人怎麽能夠這麽殘暴?那手握著帶血的箭杆的女人,是整個西域有名的美女須卜居次。須卜居次嫁給雕陶莫皋後,頗有賢名。
可雕陶莫皋還是把她射死了,這倒不是因為她有了什麽過失,而單單是因為雕陶莫皋想用她測練一下自己的衛隊是否能夠絕對服從他的命令。須卜居次就是因邊這麽一個荒唐的理由,香消玉殞。
在雕陶莫皋看來,一個將軍如果把自己拴在女人的裙子上割舍不開,那就永遠不會有什麽出息。雕陶莫皋的誌向是幫助他的義父龜茲王建征服西域,除了這個目標和在沙場馳騁以外,這家夥沒有別的愛好。有一次在出征前,他對他的衛隊說:“吾之鳴鏑飛向何處,爾等的箭就射向何處,違令者斬。”
第二天,雕陶莫皋和他的衛隊正在校場練習,恰好這時須卜居次來了。雕陶莫皋突然決定用鳴鏑射死她,他瞪著充血的眼睛朝他的衛隊喊:“聽本王子的命令,射死她,射死她。”
可他的衛隊沒人敢下手。雕陶莫皋親自舉箭把須卜居次射死了。然後,雕陶莫皋走近須卜居次,用腳踢了踢她那尚軟的身體,眼睛裏布滿了血絲。熟悉他的人知道,這是他又要殺人的先兆。果然,事後,他把他的衛隊全部處死了。這件事讓他在龜茲聲威大震,從此,他的部隊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敢稍稍違抗他的命令,這對他行軍作戰無疑是有好處的。不過這件事也使得雕陶莫皋的凶殘之名傳遍了整個西域。
今天,於闐王廣德的眼前總是出現須卜居次那瀕死時蒼白的臉,就是因為雕陶莫皋派龜茲的左輔國侯沐牙師來向他的女兒奧麗黛公主求婚來了。
“把我的女兒嫁給那個嗜殺成性的魔鬼雕陶莫皋嗎?”麵對著龜茲大兵壓境,廣德大王心中糾結。一個心窩中箭的女子再一次出現在他眼前,但這回這個女子似乎不是須卜居次這個可憐的女人了,而是他的女兒——嫵媚動人的奧麗黛!無論如何,廣德實在受不了,他堅定地搖了搖頭。
今天,朝中群臣都勸於闐王廣德答應這門親事,就連忠誠的輔國侯修莫望也說:“龜茲兩萬鐵騎長驅南下,疏勒人敗衄之餘,已無鬥誌,望大王臨事鑒察要以社稷為重,切不可感情用事。否則社稷不保,櫝壞珠存,亦無可能!”
另一位大臣的話更令於闐王廣德寒心。這人說:“公主年方豆蔻,秀潤如玉,雕陶莫皋乃西域強國的王子,亦不為不配。將來若得恩寵,此們遽不能為福乎?輔國侯所言極是,王上不可不從……”
“這麽說,我的女兒隻能夠嫁給那個殺人誠信的魔王了嗎?”老廣德自言自語,心裏麵沉甸甸的。
廣德在位三十年,有著多年從政的經驗,此刻還是能夠冷靜的分析問題。作為一位父親,他絕不肯讓自己的女兒陷入那惡魔之手。可作為一個國君,這件事不能夠草率決定,更不能夠感情用事。龜茲大軍攻滅疏勒後,龜茲大軍已經站到於闐的國門口了,如果拒絕雕陶莫皋的求親,雕陶莫皋肯定會縱兵南下,於闐國恐怕會成為齏粉了。
退朝後,心情沉重的廣德思忖著回到了後宮,不出所料,剛剛坐下沒多久,就聽到外麵引起了一陣不安的騷動,他的妻子,那個脾氣火爆,性格倔強的納比罕王後吵嚷著來了。
“我絕不答應!”納比罕王後憤怒的說道,“廣德,你想拿我的女兒去討好龜茲,我可不能把我的女兒往火坑裏推!我絕不答應……”納比罕王後在外頭喧鬧著,連宮女都來不及通報就闖了進來。
(未完待續)
早就明白,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的道理,也知道要想打敗東漢的軍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一開始就出現了不利,這讓他沒有想到。漢軍的方陣,有點像銅牆鐵壁,匈奴的人馬不斷被碰得頭破血流。出師不利是作戰大忌,大勢所趨往往決定戰爭的最後結果。
狼旗下的南呼衍王一向以智勇雙全而聞名於整個匈奴部落,他可不想讓自己的英名毀在了這場戰事上。本來那個左鹿蠡王問過他,要不要一同在伊吾盧城阻擊漢軍。他不想讓左鹿蠡王分享勝利的果實,說,殺雞用不著拿牛刀了。
不過,此時,南呼衍王還沒有後悔拒絕了左鹿蠡王。因為從場麵上看,匈奴人並不是沒有優勢。兵馬的人數,大大地多於對方。要是單打獨鬥,匈奴兵的個人戰鬥力強過漢兵。目前隻是因為漢軍使用了正確的戰略戰術,以戰車為主結成的方陣,就像移動的堡壘。從堡壘中射出的箭和伸出的長矛,讓匈奴軍隊人多的優勢發揮不出來。
南呼衍王現在有點後悔派莫博德出去偵察敵情了,此刻沒有這位北匈奴最好的射雕手用他的神箭改變戰局,真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他不斷地下達命令,大聲地喊叫,讓各部落的將領,帶著他們的士兵向前衝殺。隻是每次衝殺,除了造成更大的傷亡外,並沒有讓被動的局麵有所扭轉。
南呼衍王終於著急了,他拔出了腰間的戰刀,對跟在自己身邊的幾個隨從說,我就不信,我們騎馬的打不過那些種地的。幾個隨從看他要親自上陣,趕緊上前攔住了他。幾個隨從說他要是親自上去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整個匈奴大軍就完了。
隨從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可南呼衍王更了解他們匈奴人的心理。在草原上,一個王者的地位和權威,不是靠嘴說出來的,而是靠勇敢的行動來樹立。當士兵們看到自己的將軍衝到了最前邊時,他們每個人都會變得不再怕死。他現在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為看到了漢軍在人數上的劣勢,雖然並不是說隻要人多就一定能取勝,但在冷兵器時代,大多數時候人少是難以勝多的,因此人口往往是一個國家是否強盛的決定性因素。
一聲低沉悠長的牛角號響徹在戰場上,膀大腰圓的南呼衍王舉起了彎刀,高喊了一聲,拍馬向對麵漢軍的軍陣衝過去。藍色的野狼大旗,緊隨在他的身後。已經被漢軍打得暈頭轉向的人馬,像是突然從昏睡中驚醒了過來,擺脫了散亂盲目,迅速集結編隊,像條條小溪眨眼間就匯聚成了一條奔騰的洪流。在南呼衍王的帶領下,朝著漢軍的方陣,鋪天蓋地地壓過去。
不出所料,戰場的局勢瞬時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暴怒的洪水確實有點可怕,來勢過於凶猛,再堅固的堡壘也難以抵擋。漢軍的方陣,一個接一個先後被攻破了。這個時候,漢軍士兵們除了招架之外,已經沒有了繼續往前推進的力量。
不進則退,這是一個永恒的真理。戰爭是殘酷的,當無法阻止一把大刀朝你砍過來時,你就會本能地去躲閃,去後退。當所有的人都不得已地做出這個選擇時,往往也就決定了誰是勝利者,誰是失敗者。剛才臉上還帶著笑容的竇固這位奉車都尉的臉色馬上變得嚴肅、凝重起來。
他有些吃驚地看著那個匈奴將軍,他們沒有想到他會親自揮刀上陣。一軍之主這樣冒險,是犯忌的。誰都知道,主將一旦有了閃失,必然是全軍潰敗。不過,匈奴人向來不讀兵書,不講兵法。從不按常理出牌,孤注一擲,像賭博一樣的打仗,也是他們慣用的方式。並且這種方式,還時常很有效。多少年來,和匈奴交戰,沒有兵力上的大優勢,是難以取勝的,再遇上一個拚命的不怕死的將軍,這場戰爭的後果不能不讓人擔憂。
主將竇固趕緊讓戰鼓擂響,試圖振作官兵的鬥誌,打退匈奴人的反撲。但洪水已成決堤之勢,在身先士卒的南呼衍王這個匈奴將軍的帶領下,漢軍已經沒有辦法馬上扭轉被屠殺的趨勢了。
正在這時,站在竇固身邊的副將耿忠,提醒了都尉是不是可以用上耿恭獻上的計策了。竇固瞥了副將耿忠一眼,好像在說,我還沒有老呢,用不著懷疑我的記性。再說了,整個戰役是由他來指揮的,怎麽打贏這一仗,可以說他比任何一個人想得都要多。
本來他已經打算要舉起令旗了,可聽了副將耿忠的話後,又稍稍地等了一會。他不想讓副手以為是他的提醒,才讓他做出決定的。他說,再等一會。不過,就是這再等一會,又不知有多少漢軍戰士倒在了血泊中。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古以來,將軍的片刻遲疑,都會造成不知多麽嚴重的後果。
好在竇固都尉還沒有糊塗到家。他的這一會,隻是一會兒,他終於慢慢地舉起了手中的三角形令旗。令旗在空中來回擺動了幾次,然後突然落下。令旗落下的同時,早已經心急如焚的耿恭立刻率先衝了出去。南呼衍王驚訝的發現,從開闊的北邊的丘陵上的樹林裏,像箭一樣射出來一隊人馬。
耿恭的背上插了一麵漢軍的旗幟,他的手中揮舞著一把閃著亮光的單刃漢劍,萬福此刻心情激動的緊緊跟隨著主帥的馬後。看不清馬,隻能看見揚起的鐵蹄下,四處飛濺的血肉,像紛亂的雨點一樣。光亮閃動的地方,人群像野草一樣紛紛倒下。南呼衍王隻能看見一麵漢軍的軍旗,在箭雨刀光中飄飛。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他背上的軍旗。耿恭不是坐在馬背上,而是雙腳踩在馬鐙上,整個人像是站在了馬背上。
這個姿態,不但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他背上的旗子,還使得他的動作變得更加靈活。一把長三尺的漢劍,變成了他手臂延長的一部分。不管是從兩邊,還是從前麵。麵對任何一個試圖接近它的東西,它總是搶先一步,刺中那個東西。比眨眼還快的速度,被鋒利更快的刀刃,被他十年苦學的武功,發揮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冷兵器時代,如果你的力量足夠強、動作足夠機敏、鋼刀足夠快速,那麽以一當十就是一件平常的事。就算是有一群人,隻要遇到這樣一個人,這一群人也很有可能都難以逃生。
而這樣一個人,如果他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是幾百人,是上千人。那麽他們打垮幾萬人的軍隊,也不是沒有可能。現在的情況,似乎真的已經是這樣。他背上的那麵小旗子,召喚著跟隨在身後人數僅僅三百多人的騎兵,而他麾下的每一個騎兵隻要看到這麵小旗子,就變得和他一樣地勇猛無敵。
戰場上的局勢,再次發生改變。被逼得後退的漢軍停了下來,開始重新恢複方陣。耿恭帶領的騎兵,並沒有因為匈奴人的猶豫而放過他們。他早已經拿定了主意。從衝出樹林的那一瞬間,耿恭心裏的目標就是很明確的,那就是要把那個南呼衍王拿下。擒賊先擒王,這是每一本兵書上都會說的話。如果連這點都不懂,耿恭再大的壯誌隻能是一個白日夢。旁邊不斷有匈奴的步兵和騎兵包圍過來,可他並不想和他們多糾纏。他直接撲向了匈奴軍旗下的南呼衍王。
其他的漢軍,也和將軍一樣。看到了耿恭這隊騎兵的神勇,全都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發出了大聲的呐喊。重新揮舞起了大刀和長矛,向洪水般的匈奴大軍反撲過去。匈奴大軍被耿恭攔腰割斷了,失去了向前衝撞的動力。
匈奴人確實有些粗野,可他們從來不笨也不傻。耿恭帶領的一隊騎兵離南呼衍王還有五百米時,他就看透了耿恭的險惡用心。南呼衍王也是打老了戰的,當然明白耿恭想幹什麽,他沒有想到耿恭會這麽厲害。他知道他的手下沒有一個人會是這個人的對手,要讓這個人放下手中的刀,隻有他親自上陣。他這麽想了,也這麽做了。他不顧隨從的阻攔,拍馬向耿恭衝過去。一個衝了過來,一個迎了上去,很快他們就接近了……
東漢與匈奴的第一次交戰,竇固所率領的漢軍取得了勝利。這個勝利是不同尋常的,但很難稱得上是一場偉大的勝利。戰鬥結束後,清點戰場的結果是這樣的,匈奴死掉的人,有一千六百人,漢軍犧牲的官兵也有三百多。駐守的伊吾盧的匈奴人全都跑了,順著東天山向東邊跑到了天山北邊。那裏更靠近漠北和阿爾泰群山,是匈奴人的生息地。不過,他們這一跑,伊吾盧作為進入西域的一個重要門戶,就又回到了漢朝人手裏。
戰後,年輕的萬福騎在馬背上向西眺望,李同大哥在大漠戈壁已經失蹤快一個月了,難道他真的遇難了嗎?仿佛勝利的人群中,隻有小萬福的心中充滿了憂傷。
而與此同時,黑風暴後的第二十七天,李同和莫博德終於走出了戈壁大漠,白楊河就恒更在前麵,沿河兩岸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綠洲,越往下遊綠洲的規模越大。午時三刻,正西方出現了一座山丘。山不高,山勢南北綿延僅數裏。
沙丘上,腿上有傷的莫博德勒馬停歇,遠遠注視著那座山。
“家主,伊吾盧城,我們到了。”
碧空如洗,李同喘氣遠眺,見白揚河畔,一座長寬約百丈的近乎方形的白色城垣沿河而建,以山為西側壁壘。城北有個湖泊。烈日高懸,李同注意到遠處上百勞工戴著鎖鏈,正在東、南、北三側城牆懸板夯築,加寬加高城牆。城牆高十丈,寬三丈,上砌垛牆,垛牆上布滿弩箭垛口。
看到這座還在修建的城池,李同心情非常激動。他知道聳立於白楊河兩岸的這座古城就是後世的遺址拉甫喬克古城,即東漢時期的伊吾盧城。這裏是他原時空農墾十六師所在的新疆建設兵團所在地區,在原時空,他所在的農墾十六師尚在伊吾盧城以東靠近巴裏坤湖西邊清朝時設立的巴裏坤漢城。李同之所以沒有及時歸隊,主要原因還是想去上輩子生活的地方看一看,畢竟,他來到這個時空的過程實在太詭異了。
不過,在此之前,李同打算前往樓蘭,他必須立功擺脫自己罪囚的身份,謀一個出生,最好能夠成為西域都護府的一名官員,為自己在西域落地生根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而樓蘭,正是他揚名立萬的一個契機。
————
在漢武帝時代,因為戰爭的原因,張騫出使西域,見到了一片他從未涉足過的世界。這大概是西漢政府和西域的第一次官方接觸,不過主要接觸目標是大月氏。在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時候,官方目的就更加明顯了,他帶去了十多個副使,到達烏孫之後,他的這些副使就分別去了其他國家,傳達西漢政府和各國之間的信號。這些副使回到長安的時候,很多都帶回來了所去國的使者,這樣,漢朝和西域各國正式建立了關係。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弄清楚了西域的形勢,知道了在西漢以西的廣闊地方還有很多未知的國家和種族,包括身毒、大夏這些地方都不屬於漢朝的管轄範圍。這一發現,加上之前的與並不從屬於漢朝的匈奴等國的紛爭,打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不過,出使西域的後果之一是西域各國紛紛派遣使者前來朝拜,第一次出現了“萬國來朝”的現象,以至於中國在很長時間以內都認為老子天下第一,其他都非蠻即夷,舍不得放下架子向別人學習。
張騫出使西域,引起了西域政局的巨變。西域本身是由匈奴統治的,匈奴在西域片區內設置了僮仆都尉,漢朝為了戰勝匈奴,和匈奴開展了爭奪西域諸國的鬥爭,最終漢朝取得了勝利,於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設置了西域都護府,從此,官方第一次把這片地方稱為西域,具體含義是西部的疆土。
這裏所說的“國家”,和現代意義上的國家也有本質區別。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是具有完整行政體係和獨立主權的,而西域三十六國的國家形式特點有三點。第一,一部分國家具有比較完整的行政體係,比如有國王、宰相、將軍、翻譯、軍隊等,但有一些實在太小,無法形成完備體係,最多隻能算一個小小的部落,一頂比其他稍大一些的帳篷,就是王庭。
別說三十六國時代了,就是1000多年之後的喀喇汗王朝,他們留傳下來的舊址,也和所有房屋都差不多,沒有明顯豪華的,以至於沒人知道到底其中哪些建築屬於王宮。西域各國的軍隊基本上都是勝兵,也就是年輕力壯能夠打仗的人,他們平時從事生產活動,打仗的時候開赴前線,相當於預備役部隊。第二,這些國家大多數都沒有絕對主權,在匈奴統治的時候要向匈奴繳納稅賦,從屬於漢朝政府的時候要進行朝拜,有的還要派出王族近親作為人質送到漢朝或者匈奴都城,必要的時候還要派出兵力幫助打仗。第三,其中部分國家是單一種族建立的。
所謂西域各國的“國”地位相當於中原的諸侯國。漢朝的諸侯國獨立於郡製,大小一般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縣或者一個鄉鎮。西域各國的數量是經常變化的,這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方麵是各國之間互相吞並,造成了國家的合並和分裂,比如於闐王國就先後吞並了渠勒、精絕等國;另一方麵是外來勢力的介入,主要指匈奴和漢朝的勢力,促進西域各國的政局變化。
東漢初年的西域三十六國為:車師前國、車師後國、車師都尉國、車師後城長國、蒲類國、蒲類後國、山國、焉耆國、危須國、尉犁國、渠犁國、烏壘、龜茲、溫宿、姑墨、尉頭、疏勒、莎車、捐毒、休循、無雷國、伊耐國、蒲犁國、西夜子合國、桃槐、烏秅國、皮山國、於闐國、渠勒國、扜彌國、戎盧國、精絕、小宛、且末、鄯善、婼羌。
漢永平十八年,就在漢匈之間爆發大戰兩年後,在南呼衍王的唆使子,匈奴人的死忠龜茲國王子雕陶莫皋出動了兩萬鐵騎滅了與漢朝親近的疏勒國,而且兵鋒直指同樣與漢朝親密的於闐國。
於闐王廣德今年已經年過花甲,但腦力還沒有衰退。別人向他講述的事,他還都能記得。特別是那個匈奴人的崽子龜茲王子雕陶莫皋射死他妻子須卜居次的事,他怎麽也忘不了,一個人怎麽能夠這麽殘暴?那手握著帶血的箭杆的女人,是整個西域有名的美女須卜居次。須卜居次嫁給雕陶莫皋後,頗有賢名。
可雕陶莫皋還是把她射死了,這倒不是因為她有了什麽過失,而單單是因為雕陶莫皋想用她測練一下自己的衛隊是否能夠絕對服從他的命令。須卜居次就是因邊這麽一個荒唐的理由,香消玉殞。
在雕陶莫皋看來,一個將軍如果把自己拴在女人的裙子上割舍不開,那就永遠不會有什麽出息。雕陶莫皋的誌向是幫助他的義父龜茲王建征服西域,除了這個目標和在沙場馳騁以外,這家夥沒有別的愛好。有一次在出征前,他對他的衛隊說:“吾之鳴鏑飛向何處,爾等的箭就射向何處,違令者斬。”
第二天,雕陶莫皋和他的衛隊正在校場練習,恰好這時須卜居次來了。雕陶莫皋突然決定用鳴鏑射死她,他瞪著充血的眼睛朝他的衛隊喊:“聽本王子的命令,射死她,射死她。”
可他的衛隊沒人敢下手。雕陶莫皋親自舉箭把須卜居次射死了。然後,雕陶莫皋走近須卜居次,用腳踢了踢她那尚軟的身體,眼睛裏布滿了血絲。熟悉他的人知道,這是他又要殺人的先兆。果然,事後,他把他的衛隊全部處死了。這件事讓他在龜茲聲威大震,從此,他的部隊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敢稍稍違抗他的命令,這對他行軍作戰無疑是有好處的。不過這件事也使得雕陶莫皋的凶殘之名傳遍了整個西域。
今天,於闐王廣德的眼前總是出現須卜居次那瀕死時蒼白的臉,就是因為雕陶莫皋派龜茲的左輔國侯沐牙師來向他的女兒奧麗黛公主求婚來了。
“把我的女兒嫁給那個嗜殺成性的魔鬼雕陶莫皋嗎?”麵對著龜茲大兵壓境,廣德大王心中糾結。一個心窩中箭的女子再一次出現在他眼前,但這回這個女子似乎不是須卜居次這個可憐的女人了,而是他的女兒——嫵媚動人的奧麗黛!無論如何,廣德實在受不了,他堅定地搖了搖頭。
今天,朝中群臣都勸於闐王廣德答應這門親事,就連忠誠的輔國侯修莫望也說:“龜茲兩萬鐵騎長驅南下,疏勒人敗衄之餘,已無鬥誌,望大王臨事鑒察要以社稷為重,切不可感情用事。否則社稷不保,櫝壞珠存,亦無可能!”
另一位大臣的話更令於闐王廣德寒心。這人說:“公主年方豆蔻,秀潤如玉,雕陶莫皋乃西域強國的王子,亦不為不配。將來若得恩寵,此們遽不能為福乎?輔國侯所言極是,王上不可不從……”
“這麽說,我的女兒隻能夠嫁給那個殺人誠信的魔王了嗎?”老廣德自言自語,心裏麵沉甸甸的。
廣德在位三十年,有著多年從政的經驗,此刻還是能夠冷靜的分析問題。作為一位父親,他絕不肯讓自己的女兒陷入那惡魔之手。可作為一個國君,這件事不能夠草率決定,更不能夠感情用事。龜茲大軍攻滅疏勒後,龜茲大軍已經站到於闐的國門口了,如果拒絕雕陶莫皋的求親,雕陶莫皋肯定會縱兵南下,於闐國恐怕會成為齏粉了。
退朝後,心情沉重的廣德思忖著回到了後宮,不出所料,剛剛坐下沒多久,就聽到外麵引起了一陣不安的騷動,他的妻子,那個脾氣火爆,性格倔強的納比罕王後吵嚷著來了。
“我絕不答應!”納比罕王後憤怒的說道,“廣德,你想拿我的女兒去討好龜茲,我可不能把我的女兒往火坑裏推!我絕不答應……”納比罕王後在外頭喧鬧著,連宮女都來不及通報就闖了進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