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嬌兒緩步走到前店,並沒有立刻出去,而是輕挑起隔著前後的簾子,透過一條縫向外看。
外間門邊坐著幾個挑夫力巴,正眼巴巴地看著店中唯一的客人——他們都是常年在這條街上走,隻為有客人買了大宗大件,他們好賺個辛苦錢。
而夥計口中的客人,看背影身形該不足三十歲,著月白色直裰,轉到一個檀木製成的博古架前,有夥計給他介紹那博古架的奧妙,從木料選擇到小巧機關。
“這是當年我們大東家的設計,這些機關還可以按著客人的心意修改。”
那人聽得很仔細,時不時頷首,似乎很滿意。
但那夥計的表情卻不好,他知道這個客人必然有錢,對此物有興趣,可不像會買的樣子。
可真奇怪,此博古架以及其相應的陳設,因其機關巧妙私隱,可算機巧閣鎮店之寶了,許多同行想仿製都不得呢。
文人墨客的,該喜歡這種東西才是啊。
他的身後還跟著兩個小廝,穿緞佩玉,一見便可知其主必然出身富貴。
秦樂端著個小巧的西施壺跟著出來,對著壺嘴抿了口茶,湊在李嬌兒身邊向外看,低聲問:
“認識?”
李嬌兒隻能看見背影,認不真切,但剛才有一瞬的側臉,確讓她感到眼熟。
“應該是認識的吧。”
她低聲道,理了裙裝,籠了頭發,這方掀開簾子走了出去,輕咳一聲,口中道:
“這位客人顯然不喜張揚,如今擺著的這套檀木的,太過富貴。”
外麵的夥計機靈,忙順著道:“是我糊塗了,客人若喜歡這樣式,做成鐵力木,雞翅木,櫸木,皆可的。”
二人一說一應之間,那位客人已經回頭,看向李嬌兒。
李嬌兒剛好和他打了照麵。
男子氣質安靜儒雅,俊眉星目,唇角帶笑,隻是看人的目光深沉,讓人看不出深淺。
“表叔?”李嬌兒立刻認出了他是誰,內心意外,臉上是恰到好處的驚喜,忙對著他蹲身施禮道,“怎麽會是表叔?竟是侄婦沒認出來,表叔安。”
他叫杜晝,是薛鎮祖母娘家的侄子,也就是薛鎮的表叔,是個很有來曆的人。
杜家世居東海,為書香大族,後在前朝覆滅後的亂世中,有避世隱居的,也有投身於梟雄之下的,但均未成大業,屢經波折,於離亂中漸漸沒落。
而薛鎮祖母家的這個杜,不過東海杜氏的一個旁支,人丁不旺,無有名士,但其輾轉入了大昭後,靠著杜氏之名,還是得了當時剛剛稱帝的高宗安撫,並成功與當時的安陽侯結成了兒女親家。
隻是杜氏不顯,當年的薛家也很一般。
薛家的爵位是因其祖追隨大昭太祖共同興兵,曾幾次舍命救太祖而得,可到了高宗稱帝,天下鼎足之時,薛家不但人丁不旺,後輩也再沒出過將星。
尤其是薛鎮的祖父,現在那位修道的安陽侯論文論武,都不出挑。
虧了高宗要麵子,念舊情,隻當養著個閑人罷了。
大爭之世,要不謀可定天下,武可奪江山,按說依著安陽侯那樣的性子,待到他沒了,這個角色怕也到頭了。
好在,他生了個好兒子,又有了好孫子。
但是薛鎮的祖母並沒有等到自己兒子展露頭角的那一天,在其獨子五歲那年,她便沒了。
倒是她的娘家,靠著薛家,漸漸穩定下來,吸收了不少離亂族人來投。
杜晝家就是其中的一個小支,但卻是入大昭的杜家人中,名聲最大的那個——他十九歲那年,在當今建隆帝複科舉的第一次考試中,便高中進士第五名,也是前五名中,年紀最小的人。
憑借著杜家之名,建隆帝大喜,認定這是文脈歸昭,立刻點他入翰林。
按說杜晝可憑此青雲直上,豈料他中進士的次年,其妻忽然病亡了。
杜晝傷心至極,竟選擇掛官而去,要隱居山林,不再娶,不為官。
建隆帝對此很是不滿,可時人偏多推崇此等舉動,因此當今也隻能賜了金銀由他,不再去提他了。
杜晝在大昭的廟堂之上就像是一道流星,瞬息璀璨,便落塵埃,再無記得了。
反而在士林中,杜晝頗有名望,其經曆也引了不少名士入昭,算是讓建隆帝開心了一些。
李嬌兒在侯府的時候,隻見過杜晝兩次,第一次是初嫁時,她戴著蓋頭,聽見了薛鎮喚他表叔,第二次是去年郡主的四十生辰,杜晝來給郡主賀壽。
而她對他的那些印象,就是在這兩次見麵之後,聽孝惠郡主說的。
孝惠郡主愛恨分明,因此極欣賞杜晝為人,但令李嬌兒意外的是,薛鎮也很喜歡杜晝的為人行事。
那時候,因不得薛鎮喜歡而鬱鬱寡歡的李嬌兒想不通,而今日看透了薛鎮薄情寡義的李嬌兒,依舊想不通。
薛鎮怎麽會欣賞杜晝的為人?她覺得薛鎮是那種如果有亂兵來,會把她踢下車去的人。
和史書裏寫的漢高祖似的。
但身為女子,李嬌兒是真心敬佩杜晝,也羨慕他的亡妻,得了丈夫全心全意的愛。
*
李嬌兒的萬般念頭,不過一閃而過。
而杜晝看見是李嬌兒,一愣之後忙笑著頷首回禮道:“看來我沒記錯,此處果然是侄媳娘家的產業。隻是這個時候,侄媳怎會在此?”
秦樂和夥計們聽了二人的稱呼,立刻明白了——原來這位是世子家的親戚啊,那怕也是鍾鳴鼎食之後、書香門第之家。
秦樂立刻招呼夥計給杜晝倒茶,又讓人招呼杜晝的兩個小廝歇腳、吃茶,還對李嬌兒道:
“小東家與這位客人,往雅間坐吧,站著說話多累啊。”
對外人的時候,秦樂對李嬌兒的稱呼都變了。
杜晝忙謝了秦樂的熱心,道:“不必如此,我如今要搬到京郊居住,因此才想到京中的鋪子裏轉轉,訂做幾樣家具。既然這兒是侄媳的買賣,那想來東西不會錯,便在此選定吧。”
李嬌兒更覺意外了,問道:“表叔要搬到京郊住?是哪裏?可去府中見了郡主?”
她雖然好奇,但語氣很平常,帶著恭敬,很好地拿捏了與不太熟的長輩說話的態度,
畢竟她和杜晝不熟,隻與他的故事熟悉。
不過李嬌兒長得漂亮喜慶,又愛笑,隻要不是對她懷有偏見的人,和她說不過幾句話便會覺得親近。
杜晝這等隱居之人,也是如此。
因此他看著李嬌兒,年輕的臉上,笑意都慈和了起來。
“我剛入京,還未及到侯府。”他搖搖頭,從袖中將個圖紙取了出來,“我留京居住之事連好友都未告知,而若郡主知道了,張羅起來,隻怕滿京都知道了,再等一等吧。這是我那陋室的內外布局,要整理添置的可不少。”
夥計忙接過圖來,遞給李嬌兒。
李嬌兒打開粗略一看,心中便有數了。
可真是陋室了,瞧著這位表叔入京來,除了些黃白之物和少量古董陳設,最多的便是書了。
李嬌兒又將圖給了秦樂,笑道:“我曉得了,重要的還是表叔帶來的那些書,這可得現場丈量了,方能做得細致,不知表叔住在京郊何處?”
“在青莊向東的二裏之外,”杜晝解釋道,“那裏離著盤山最近,有一處泉眼,還有一棵梧桐樹,我很喜歡。”
店裏眾人卻一起怔住。
怎麽是青莊?那兒不但地方小,土地不豐,還是朝廷羈押犯官之後的地方,且樂戶、優伶、娼家等不許在京中住的人,也都選在那兒居住。
端得不是什麽好去處。
偏杜晝說起來的時候那樣自然,才讓眾人一時不知該怎麽評論。
李嬌兒一怔之後,倒更欣賞杜晝的為人了。
外物不侵,隨心使然。
她點頭咱道:“表叔果然是隱士之心,侄媳曉得了,此事就在小店身上。”
“多謝侄媳了。”杜晝一拱手,態度更是彬彬有禮。
秦樂在旁看著,心中更生感慨:此人竟然真是薛鎮的表叔?
看著比薛鎮有禮多了,待李嬌兒也好。
她心思純正,又向來護短,總是誰對她的人好,她就對誰好,所以瞧杜晝特順眼,隻是她受不了他們文縐縐地說話,忙插嘴道:
“好了好了,買賣的事情,這位表叔如此客氣做什麽?小店可沒說不收錢的啊。”
一句話,說得杜晝啞然,轉而笑了。
李嬌兒更沒忍住,掩嘴笑出了聲,嗔怪道:“師姐。”
杜晝聽見,忙對著秦樂也是一禮:“原來是侄媳的師姐,有禮了。”
“差著輩分呢,可不敢當,我是這家的四掌櫃,都是夫人抬舉,再喚我一聲師姐,”秦樂忙不迭回禮,將手中的西施壺遞給旁邊的夥計,將那圖紙袖起:“也不用別的師傅了,就我帶人去吧,今兒下晌就去,瞧著客人也不是個急性子,既然要雅致、舒服,總得一個月的時間,保管讓客人滿意。”
杜晝頷首,態度依舊謙遜和氣:“如此,就有勞秦姑娘了,工錢料錢隻與貴店中平時一樣即可,姑娘也說了,買賣的事情,不能客氣。”
“客人果然是明理的人。”秦樂道。
隻是他們這邊商量買賣商量得快樂,外麵卻有人看得不爽了。
“阿姐,瞧她,果然是工匠之輩,酸氣。”一個穿粉的小姑娘,對著另一個少女,如是道。
外間門邊坐著幾個挑夫力巴,正眼巴巴地看著店中唯一的客人——他們都是常年在這條街上走,隻為有客人買了大宗大件,他們好賺個辛苦錢。
而夥計口中的客人,看背影身形該不足三十歲,著月白色直裰,轉到一個檀木製成的博古架前,有夥計給他介紹那博古架的奧妙,從木料選擇到小巧機關。
“這是當年我們大東家的設計,這些機關還可以按著客人的心意修改。”
那人聽得很仔細,時不時頷首,似乎很滿意。
但那夥計的表情卻不好,他知道這個客人必然有錢,對此物有興趣,可不像會買的樣子。
可真奇怪,此博古架以及其相應的陳設,因其機關巧妙私隱,可算機巧閣鎮店之寶了,許多同行想仿製都不得呢。
文人墨客的,該喜歡這種東西才是啊。
他的身後還跟著兩個小廝,穿緞佩玉,一見便可知其主必然出身富貴。
秦樂端著個小巧的西施壺跟著出來,對著壺嘴抿了口茶,湊在李嬌兒身邊向外看,低聲問:
“認識?”
李嬌兒隻能看見背影,認不真切,但剛才有一瞬的側臉,確讓她感到眼熟。
“應該是認識的吧。”
她低聲道,理了裙裝,籠了頭發,這方掀開簾子走了出去,輕咳一聲,口中道:
“這位客人顯然不喜張揚,如今擺著的這套檀木的,太過富貴。”
外麵的夥計機靈,忙順著道:“是我糊塗了,客人若喜歡這樣式,做成鐵力木,雞翅木,櫸木,皆可的。”
二人一說一應之間,那位客人已經回頭,看向李嬌兒。
李嬌兒剛好和他打了照麵。
男子氣質安靜儒雅,俊眉星目,唇角帶笑,隻是看人的目光深沉,讓人看不出深淺。
“表叔?”李嬌兒立刻認出了他是誰,內心意外,臉上是恰到好處的驚喜,忙對著他蹲身施禮道,“怎麽會是表叔?竟是侄婦沒認出來,表叔安。”
他叫杜晝,是薛鎮祖母娘家的侄子,也就是薛鎮的表叔,是個很有來曆的人。
杜家世居東海,為書香大族,後在前朝覆滅後的亂世中,有避世隱居的,也有投身於梟雄之下的,但均未成大業,屢經波折,於離亂中漸漸沒落。
而薛鎮祖母家的這個杜,不過東海杜氏的一個旁支,人丁不旺,無有名士,但其輾轉入了大昭後,靠著杜氏之名,還是得了當時剛剛稱帝的高宗安撫,並成功與當時的安陽侯結成了兒女親家。
隻是杜氏不顯,當年的薛家也很一般。
薛家的爵位是因其祖追隨大昭太祖共同興兵,曾幾次舍命救太祖而得,可到了高宗稱帝,天下鼎足之時,薛家不但人丁不旺,後輩也再沒出過將星。
尤其是薛鎮的祖父,現在那位修道的安陽侯論文論武,都不出挑。
虧了高宗要麵子,念舊情,隻當養著個閑人罷了。
大爭之世,要不謀可定天下,武可奪江山,按說依著安陽侯那樣的性子,待到他沒了,這個角色怕也到頭了。
好在,他生了個好兒子,又有了好孫子。
但是薛鎮的祖母並沒有等到自己兒子展露頭角的那一天,在其獨子五歲那年,她便沒了。
倒是她的娘家,靠著薛家,漸漸穩定下來,吸收了不少離亂族人來投。
杜晝家就是其中的一個小支,但卻是入大昭的杜家人中,名聲最大的那個——他十九歲那年,在當今建隆帝複科舉的第一次考試中,便高中進士第五名,也是前五名中,年紀最小的人。
憑借著杜家之名,建隆帝大喜,認定這是文脈歸昭,立刻點他入翰林。
按說杜晝可憑此青雲直上,豈料他中進士的次年,其妻忽然病亡了。
杜晝傷心至極,竟選擇掛官而去,要隱居山林,不再娶,不為官。
建隆帝對此很是不滿,可時人偏多推崇此等舉動,因此當今也隻能賜了金銀由他,不再去提他了。
杜晝在大昭的廟堂之上就像是一道流星,瞬息璀璨,便落塵埃,再無記得了。
反而在士林中,杜晝頗有名望,其經曆也引了不少名士入昭,算是讓建隆帝開心了一些。
李嬌兒在侯府的時候,隻見過杜晝兩次,第一次是初嫁時,她戴著蓋頭,聽見了薛鎮喚他表叔,第二次是去年郡主的四十生辰,杜晝來給郡主賀壽。
而她對他的那些印象,就是在這兩次見麵之後,聽孝惠郡主說的。
孝惠郡主愛恨分明,因此極欣賞杜晝為人,但令李嬌兒意外的是,薛鎮也很喜歡杜晝的為人行事。
那時候,因不得薛鎮喜歡而鬱鬱寡歡的李嬌兒想不通,而今日看透了薛鎮薄情寡義的李嬌兒,依舊想不通。
薛鎮怎麽會欣賞杜晝的為人?她覺得薛鎮是那種如果有亂兵來,會把她踢下車去的人。
和史書裏寫的漢高祖似的。
但身為女子,李嬌兒是真心敬佩杜晝,也羨慕他的亡妻,得了丈夫全心全意的愛。
*
李嬌兒的萬般念頭,不過一閃而過。
而杜晝看見是李嬌兒,一愣之後忙笑著頷首回禮道:“看來我沒記錯,此處果然是侄媳娘家的產業。隻是這個時候,侄媳怎會在此?”
秦樂和夥計們聽了二人的稱呼,立刻明白了——原來這位是世子家的親戚啊,那怕也是鍾鳴鼎食之後、書香門第之家。
秦樂立刻招呼夥計給杜晝倒茶,又讓人招呼杜晝的兩個小廝歇腳、吃茶,還對李嬌兒道:
“小東家與這位客人,往雅間坐吧,站著說話多累啊。”
對外人的時候,秦樂對李嬌兒的稱呼都變了。
杜晝忙謝了秦樂的熱心,道:“不必如此,我如今要搬到京郊居住,因此才想到京中的鋪子裏轉轉,訂做幾樣家具。既然這兒是侄媳的買賣,那想來東西不會錯,便在此選定吧。”
李嬌兒更覺意外了,問道:“表叔要搬到京郊住?是哪裏?可去府中見了郡主?”
她雖然好奇,但語氣很平常,帶著恭敬,很好地拿捏了與不太熟的長輩說話的態度,
畢竟她和杜晝不熟,隻與他的故事熟悉。
不過李嬌兒長得漂亮喜慶,又愛笑,隻要不是對她懷有偏見的人,和她說不過幾句話便會覺得親近。
杜晝這等隱居之人,也是如此。
因此他看著李嬌兒,年輕的臉上,笑意都慈和了起來。
“我剛入京,還未及到侯府。”他搖搖頭,從袖中將個圖紙取了出來,“我留京居住之事連好友都未告知,而若郡主知道了,張羅起來,隻怕滿京都知道了,再等一等吧。這是我那陋室的內外布局,要整理添置的可不少。”
夥計忙接過圖來,遞給李嬌兒。
李嬌兒打開粗略一看,心中便有數了。
可真是陋室了,瞧著這位表叔入京來,除了些黃白之物和少量古董陳設,最多的便是書了。
李嬌兒又將圖給了秦樂,笑道:“我曉得了,重要的還是表叔帶來的那些書,這可得現場丈量了,方能做得細致,不知表叔住在京郊何處?”
“在青莊向東的二裏之外,”杜晝解釋道,“那裏離著盤山最近,有一處泉眼,還有一棵梧桐樹,我很喜歡。”
店裏眾人卻一起怔住。
怎麽是青莊?那兒不但地方小,土地不豐,還是朝廷羈押犯官之後的地方,且樂戶、優伶、娼家等不許在京中住的人,也都選在那兒居住。
端得不是什麽好去處。
偏杜晝說起來的時候那樣自然,才讓眾人一時不知該怎麽評論。
李嬌兒一怔之後,倒更欣賞杜晝的為人了。
外物不侵,隨心使然。
她點頭咱道:“表叔果然是隱士之心,侄媳曉得了,此事就在小店身上。”
“多謝侄媳了。”杜晝一拱手,態度更是彬彬有禮。
秦樂在旁看著,心中更生感慨:此人竟然真是薛鎮的表叔?
看著比薛鎮有禮多了,待李嬌兒也好。
她心思純正,又向來護短,總是誰對她的人好,她就對誰好,所以瞧杜晝特順眼,隻是她受不了他們文縐縐地說話,忙插嘴道:
“好了好了,買賣的事情,這位表叔如此客氣做什麽?小店可沒說不收錢的啊。”
一句話,說得杜晝啞然,轉而笑了。
李嬌兒更沒忍住,掩嘴笑出了聲,嗔怪道:“師姐。”
杜晝聽見,忙對著秦樂也是一禮:“原來是侄媳的師姐,有禮了。”
“差著輩分呢,可不敢當,我是這家的四掌櫃,都是夫人抬舉,再喚我一聲師姐,”秦樂忙不迭回禮,將手中的西施壺遞給旁邊的夥計,將那圖紙袖起:“也不用別的師傅了,就我帶人去吧,今兒下晌就去,瞧著客人也不是個急性子,既然要雅致、舒服,總得一個月的時間,保管讓客人滿意。”
杜晝頷首,態度依舊謙遜和氣:“如此,就有勞秦姑娘了,工錢料錢隻與貴店中平時一樣即可,姑娘也說了,買賣的事情,不能客氣。”
“客人果然是明理的人。”秦樂道。
隻是他們這邊商量買賣商量得快樂,外麵卻有人看得不爽了。
“阿姐,瞧她,果然是工匠之輩,酸氣。”一個穿粉的小姑娘,對著另一個少女,如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