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牧撇了他一眼。
“怎麽,我把這方法告訴你,然後你再去長安城,去那皇宮,屁顛兒屁顛兒的把這些個事情告訴他李二不成?”
嘶。
這賢弟,現在說的話是越來越毒辣了。
自己根本就無需做各式各樣的解釋,都被他死死的拿捏住,就問你,接下來自己還要說些什麽?
“賢弟,這是無論什麽事情都瞞不住你呀。
唉!
可憐我這天下百姓,既然賢弟有這個本事,我們能幫就幫一幫吧。
賢弟,要不你就算幫幫我,就看在咱們兩個這麽關係的份上,如何?”
“罷了,蝗災之年終究傷的隻是普通百姓,我跟你說這個方法,你要記住了。
這蝗災是一場災禍啊,也是送過來的財富。
隻是你們一個莊子的田地跟整個天下的田地不一樣,所以方法也就不一樣的。
吃還是第一個。
我們可以號召百姓用來吃,把蝗蟲的食用方法告訴大家夥。
讓大家夥吃都能把這些蝗蟲全部吃完。
其次,就是尋求蝗蟲這出發點,也就是尋求蝗蟲的根點。
今年發生了旱災,到了後期又降了一些雨,也就導致有一些沼澤,池塘的出現。
這些地方就容易滋生蝗蟲。
通過尋找這些地方,可以用土掩埋的方式,把它們全部掩埋住。
在根處,把他們徹底的剿滅吧。
不然的話,等到冬季來臨之前,這蝗蟲也會一批一批的死去。
當然了,要百姓前去抓蟲吃,肯定是吃不完的。
但是大家夥可以賣呀。
隻是按照目前這醫學來講,還沒有人能夠得知這東西到底有多好的用處。
也並沒有藥鋪會選擇收這些東西,所以,這些東西終究也得需要有些人前去承擔。”
“啊,賢弟,此話怎講?”
“當然了,這個事情也得是他李二親自介入處理了。
也得看他會不會下狠心,此事跟你沒有任何關係。
你要知道這天下之大,百姓之多,但富商也非常多。
我聽說這長安城召開了科舉製,除了那群氏族子弟的孩子之外。
隻有那些平民家的子弟參加,那些富商人家的子弟卻不允許參加是嗎?”
李二點了點頭。
大唐實行的依舊也是重農抑商的政策。
若是讓富商人家的子弟,也能夠參加科舉。
他們這些人有錢,可以安排很好的夫子進行學習。
要是他們當了官兒,必定會形成官商勾結這樣的局麵。
這種事情的出現,是李二不想看到的。
“沒錯,這一次需要的就是那些富商。
可以讓那些富商大量的收購百姓手裏的蝗蟲,由朝堂親自給他們各式各樣的政策。
比如說獎勵某個收的最多的商人優秀的稱號。
這些獲得稱號的優秀者裏麵,可以讓他們在家族中選取一個子嗣參加明年的科舉。
這樣一來,為了利益,那群商人你認為他們會不會為了得到那稱號,以及明年子嗣參加科舉的名額,開始大肆的花費錢財購買這些蝗蟲啊?
這中間的操作,如何監督,我隻是給你提個大概的方向。
其他的實行,想必就不用我再細細的說了吧?
要是這點小事都解決不了,我看幹脆找一塊豆腐直接撞牆得了。
李二聽完,瞪大了眼睛。
這?這?
是正所謂,撥得雲開見明月。
本來是一個特別複雜的事情,被自己賢弟這麽一說,李二隻感覺所有的事情全部明了。
往往有些時候就是這樣,事情倒是很好解決,其實缺少的就是一個思路。
如今這思路已經被打開,所有的一切,也是變得特別的簡單。
李二連連大呼。
賢弟,你可真是個大才之人,我老李佩服佩服。
這麽複雜的問題,你這短短的幾句話徹底解。
實在是太厲害了。”
一邊說著,李二心中的小暴脾氣直接一上來,把所有人都怒罵了一句。
這朝堂的文武百官,通通都是廢物。
就問你們,這麽簡單的事情都沒有人能夠替自己解決出來?
站在陛下身邊的長孫無忌,能夠看得出來陛下這爆脾氣直接上漲。
隻得一臉尷尬的模樣。
唉,誰說不是呢?
他們這些人確實不如人家趙公子有本事呀。
與其在那說這說那,還不如直接主動承認了來的痛快。
“賢弟,今晚咱們一定要高低喝上幾杯。”
當天晚上,李二這是誰也勸不住,數杯小酒穿腸過,到了最後喝的是伶仃大醉。
好在自己的酒品還是相當不錯,哪怕是喝醉了,也隻是叫人扶到床上,呼呼呼的大睡了起來。
這一覺直接睡到了第2天中午。
晃動了一下自己的頭,再一睜眼,看了一眼這外麵的大太陽都已經曬屁股了。
李二急急忙忙的穿上衣服,在莊子吃了個午飯,坐上馬車,匆匆的往長安城的方向飛奔!
回來晚了,回來晚了,這可真是要耽誤大事。
我說管家,你怎麽不早點叫我呀?
長孫無忌的心裏苦啊。
在早晨的時候自己去了屋子,叫了掌櫃的好幾聲。
好幾次掌櫃的都已經醒了,不過隻是看了自己一眼,擺了擺手,讓自己先出去他要再睡一會兒。
誰知道這才睡一會兒,一覺就睡到大中午了?
聞言,算了,算了,李二揮了揮手,這個事情懶得跟他一般計較。
快馬加鞭的趕到長安城,把這個消息安排下去。
一個月後就要到了秋收的時間,在這一個月把這些方法用上,定然能讓我大唐百姓損失降到最低。
反觀另一邊那氏族子弟。
昨日把事情說了下去之後,所有人也都不著急。
不怕這事情越鬧越大,就怕這事情突然有了轉機。
臨近秋收,鬧了蝗災,最後也沒有什麽辦法能進行整治。
就問你,到那時什麽事情都沒法做,這事情該如何處置?
最後還不得乖乖的寫下罪己詔?
為何他們這群人始終希望這皇帝能夠寫上罪己詔。
隻要把罪己詔這麽一寫,也就意味著,自己這當皇帝的也承認了,當年所做的這些事情是錯誤的。
其他人千說萬說,不如自己承認錯誤造成的打擊要嚴重。
想到這些事情,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現在看來如此甚好。
再加上今日這早朝,這皇帝老兒也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又沒有上朝。
一時間這所有的大臣都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這一次,可不單單隻有他們幾人在說這個事情了。
“怎麽,我把這方法告訴你,然後你再去長安城,去那皇宮,屁顛兒屁顛兒的把這些個事情告訴他李二不成?”
嘶。
這賢弟,現在說的話是越來越毒辣了。
自己根本就無需做各式各樣的解釋,都被他死死的拿捏住,就問你,接下來自己還要說些什麽?
“賢弟,這是無論什麽事情都瞞不住你呀。
唉!
可憐我這天下百姓,既然賢弟有這個本事,我們能幫就幫一幫吧。
賢弟,要不你就算幫幫我,就看在咱們兩個這麽關係的份上,如何?”
“罷了,蝗災之年終究傷的隻是普通百姓,我跟你說這個方法,你要記住了。
這蝗災是一場災禍啊,也是送過來的財富。
隻是你們一個莊子的田地跟整個天下的田地不一樣,所以方法也就不一樣的。
吃還是第一個。
我們可以號召百姓用來吃,把蝗蟲的食用方法告訴大家夥。
讓大家夥吃都能把這些蝗蟲全部吃完。
其次,就是尋求蝗蟲這出發點,也就是尋求蝗蟲的根點。
今年發生了旱災,到了後期又降了一些雨,也就導致有一些沼澤,池塘的出現。
這些地方就容易滋生蝗蟲。
通過尋找這些地方,可以用土掩埋的方式,把它們全部掩埋住。
在根處,把他們徹底的剿滅吧。
不然的話,等到冬季來臨之前,這蝗蟲也會一批一批的死去。
當然了,要百姓前去抓蟲吃,肯定是吃不完的。
但是大家夥可以賣呀。
隻是按照目前這醫學來講,還沒有人能夠得知這東西到底有多好的用處。
也並沒有藥鋪會選擇收這些東西,所以,這些東西終究也得需要有些人前去承擔。”
“啊,賢弟,此話怎講?”
“當然了,這個事情也得是他李二親自介入處理了。
也得看他會不會下狠心,此事跟你沒有任何關係。
你要知道這天下之大,百姓之多,但富商也非常多。
我聽說這長安城召開了科舉製,除了那群氏族子弟的孩子之外。
隻有那些平民家的子弟參加,那些富商人家的子弟卻不允許參加是嗎?”
李二點了點頭。
大唐實行的依舊也是重農抑商的政策。
若是讓富商人家的子弟,也能夠參加科舉。
他們這些人有錢,可以安排很好的夫子進行學習。
要是他們當了官兒,必定會形成官商勾結這樣的局麵。
這種事情的出現,是李二不想看到的。
“沒錯,這一次需要的就是那些富商。
可以讓那些富商大量的收購百姓手裏的蝗蟲,由朝堂親自給他們各式各樣的政策。
比如說獎勵某個收的最多的商人優秀的稱號。
這些獲得稱號的優秀者裏麵,可以讓他們在家族中選取一個子嗣參加明年的科舉。
這樣一來,為了利益,那群商人你認為他們會不會為了得到那稱號,以及明年子嗣參加科舉的名額,開始大肆的花費錢財購買這些蝗蟲啊?
這中間的操作,如何監督,我隻是給你提個大概的方向。
其他的實行,想必就不用我再細細的說了吧?
要是這點小事都解決不了,我看幹脆找一塊豆腐直接撞牆得了。
李二聽完,瞪大了眼睛。
這?這?
是正所謂,撥得雲開見明月。
本來是一個特別複雜的事情,被自己賢弟這麽一說,李二隻感覺所有的事情全部明了。
往往有些時候就是這樣,事情倒是很好解決,其實缺少的就是一個思路。
如今這思路已經被打開,所有的一切,也是變得特別的簡單。
李二連連大呼。
賢弟,你可真是個大才之人,我老李佩服佩服。
這麽複雜的問題,你這短短的幾句話徹底解。
實在是太厲害了。”
一邊說著,李二心中的小暴脾氣直接一上來,把所有人都怒罵了一句。
這朝堂的文武百官,通通都是廢物。
就問你們,這麽簡單的事情都沒有人能夠替自己解決出來?
站在陛下身邊的長孫無忌,能夠看得出來陛下這爆脾氣直接上漲。
隻得一臉尷尬的模樣。
唉,誰說不是呢?
他們這些人確實不如人家趙公子有本事呀。
與其在那說這說那,還不如直接主動承認了來的痛快。
“賢弟,今晚咱們一定要高低喝上幾杯。”
當天晚上,李二這是誰也勸不住,數杯小酒穿腸過,到了最後喝的是伶仃大醉。
好在自己的酒品還是相當不錯,哪怕是喝醉了,也隻是叫人扶到床上,呼呼呼的大睡了起來。
這一覺直接睡到了第2天中午。
晃動了一下自己的頭,再一睜眼,看了一眼這外麵的大太陽都已經曬屁股了。
李二急急忙忙的穿上衣服,在莊子吃了個午飯,坐上馬車,匆匆的往長安城的方向飛奔!
回來晚了,回來晚了,這可真是要耽誤大事。
我說管家,你怎麽不早點叫我呀?
長孫無忌的心裏苦啊。
在早晨的時候自己去了屋子,叫了掌櫃的好幾聲。
好幾次掌櫃的都已經醒了,不過隻是看了自己一眼,擺了擺手,讓自己先出去他要再睡一會兒。
誰知道這才睡一會兒,一覺就睡到大中午了?
聞言,算了,算了,李二揮了揮手,這個事情懶得跟他一般計較。
快馬加鞭的趕到長安城,把這個消息安排下去。
一個月後就要到了秋收的時間,在這一個月把這些方法用上,定然能讓我大唐百姓損失降到最低。
反觀另一邊那氏族子弟。
昨日把事情說了下去之後,所有人也都不著急。
不怕這事情越鬧越大,就怕這事情突然有了轉機。
臨近秋收,鬧了蝗災,最後也沒有什麽辦法能進行整治。
就問你,到那時什麽事情都沒法做,這事情該如何處置?
最後還不得乖乖的寫下罪己詔?
為何他們這群人始終希望這皇帝能夠寫上罪己詔。
隻要把罪己詔這麽一寫,也就意味著,自己這當皇帝的也承認了,當年所做的這些事情是錯誤的。
其他人千說萬說,不如自己承認錯誤造成的打擊要嚴重。
想到這些事情,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現在看來如此甚好。
再加上今日這早朝,這皇帝老兒也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又沒有上朝。
一時間這所有的大臣都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這一次,可不單單隻有他們幾人在說這個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