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逆鱗始發:?boardid=27&id=39157


    一個人,一口箱子。


    一個沉默平凡的人,提著一口陳舊平凡的箱子,在滿天夕陽下,默然地走進了長安古城。


    某年某月某日的一個黃昏,我不知道是不是僅僅書中序幕這樣一個簡單的意象就輕易地感動了我,像一陣馬不停蹄的憂傷襲上了過客的我。我想不是大寂寞的人寫不出寂寞得如此美麗的句子。


    從此記住了《英雄無淚》,從此喜歡上了這口平凡的箱子,尤甚於小李探花的飛刀、西門吹雪的劍、段小樓的“小樓一夜聽春雨”。


    浪子三唱,隻唱英雄,浪子無根,英雄無淚。


    ——《英雄無淚》,我想是古龍最寂寞的。


    與早期的《護花鈴》、《劍客行》等作品不同,這是古龍晚期的作品,成上眾多古龍迷,多有津津樂道於三少爺的劍、李壞、孟星魂,卻鮮有對《英雄無淚》評頭論足者。


    我一直不明白為何這篇引不起古龍迷們的共鳴?也許是每個武俠的讀者都有自己讀書時不同的熵,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正如經常引用的古龍的原話稱“一部在我一生中使我覺得最痛苦、受挫折最大的便是《天涯明月刀》。”但我讀了幾次都感受不到古龍所稱的痛苦、挫折是什麽,或有比《蕭十一郎》更深的沉痛。


    但《英雄無淚》無疑應歸入一流的武俠作品,套用圍棋的術語,是古龍的名局,雖然其中不乏有隨手、惡手。說英雄誰是英雄,曆來是說不清道不明的話題,司馬超群、卓東來、朱猛、小高、蕭淚血每個人都看似大英雄,但讀者不難發現他們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闔上書,我們已不知道誰算得上讓人痛快淋漓的英雄,我們隻知道英雄無淚,英雄有的是血。


    這是個簡單的江湖故事,發生在兩大古城(長安、洛陽)的兩大幫派間的鐵血故事,江湖版的《雙城記》或《雙雄會》,表麵上是兩大英雄的對決,長安的司馬vs洛陽的朱猛,司馬超群從十八歲崛起江湖,身經大小三十三戰,至今從未敗過一次。已經漸漸成為江湖豪傑心目中的偶像──永用不敗的英雄偶像。同樣,也隻有洛陽雄獅堂的堂主朱猛有膽略豪氣不把司馬超群及其大鏢局放在眼裏。但實際上,司馬隻是卓東來的傀儡,隻是他精心維護的司馬神話,由於身體上的殘疾,卓東來是夾雜了自負與自卑的真正梟雄,是中惡的一方的代表,朱猛雖然開場豪氣幹雲,匹馬深入長安紅花集,得仇人頭全身而退,快意一時。但一個女人蝶舞瞬間就讓他成了病獅,誰讓英雄難過美人關呢?因為蝶舞不但人美,舞姿更美。借用天下最懂得欣賞女人的世襲一等侯狄青麟的話說,“我沒有話說,我從來沒有想到凡人身上會有這麽樣一雙腿,我也從來沒有看到過。”這個女人擊垮了不可一世的朱猛,也讓他手下一眾弟兄寒了心,雄獅堂一夜間分崩離析。


    所以真正的對決是在卓東來與主角小高展開的,小高這樣的無名劍客,開始隻是一心要挑戰不敗的司馬,但偶遇朱猛並惺惺相惜成為生死之交,使他肩負了幫助消沉的朱猛力抗大鏢局的重擔。


    這是古龍最擅長的角色,一無所有的無名之輩,或是寂寞到骨髓深處的主人公,卻往往具備了英雄的堅忍、豪氣、俠氣,當然還要有不可思議的武功。我覺得古龍的主人公最突出的一點是他們的精神,自由的精神,他們可以是浪子,可以是酒鬼,可以是孤獨,可以是殘疾,可以是其貌不揚,但無論如何,對他們而言,隻要活過、來過、愛過,生命已經了無遺憾。所以在蕭淚血提出了一個誘人的要約,滿室的絕色佳人、富可敵國的財富、天下無雙的武功,小高唾手可得,但在小高看來,作為學劍之人,這些並不比他能在陽光下自由地用劍去挑戰司馬來得重要。這實際上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信心,就像小高雖然是在一家擠滿了苦力車夫的小飯鋪裏吃白菜煮麵,可是他的樣子看起來卻好像是位新科狀元坐在太華殿裏吃瓊林宴。用卓東來的話說,“這種事是裝不出來的,隻有一個對自己絕對有信心的人才會有這種氣度。”


    因為古龍重彩濃墨描寫的是人性,是人在逆境中的奮鬥,是千萬人中抬起頭來的勇氣,是窮山陋巷忍受得住寂寞的心境,所以古龍的人物更切近現代人的生活,更能引起年輕人的共鳴,在這個意義上金庸是萬不及古龍的,他塑造的人物大都四平八穩,出身根正苗紅,郭靖、袁承誌乃忠良之後,張無忌、令狐衝、蕭峰、陳家洛、段譽不是世家子弟就是師出名門。行走江湖往往有這個派那個幫作為照應,他們講求的是正義凜然,動不動就要解民於倒懸,以天下蒼生以己任。這是與古龍大異其趣的。


    如果隻是小高挑戰卓東來,故事也太平淡了一點,所以貫穿其中的是蕭淚血這個奇人,他的行蹤差不多串起了整個故事,也是所有情節推進的關鍵,這是我激賞古龍在這部中布局的原因。在淚痕這把劍宿命的陰影下,作為宿命中的受蠱者,蕭淚血總是神秘地出現,又適時地消失。他的箱子,號稱是天下最危險的武器,卻比它的主人還神秘,我們目為之奪,神為之馳,卻遲遲見不到它的致命一擊,最後反而是卓東來玩火**式的表演。無論如何,這口箱子作為武器,我認為是古龍這篇最出彩、最成功的地方,也是最可惋惜的地方,因為他沒能像小李飛刀一樣充分描寫這口箱子,不知有沒有人與我有同感。(我如果寫武俠,首先就要把這口箱子寫進去,也好過過癮。)


    說到不足的地方,不能不說《英雄無淚》對兩個女人的描寫是不成功的,吳婉還差強人意,隻是自殺前喃喃自語,後來卻死而複生,顯得有點生硬,至於蝶舞,從她以卓東來授意下接近小高到其後的最後一舞,總覺得人物的性格恍恍惚惚,難以置評。相反倒是兩個小人物的刻畫很突出,卓東來手下的鄭誠、以及朱猛手下的釘鞋,特別是釘鞋,苦戰中他連鼻子都被砍掉一大半,隻剩下一層皮搭拉著掛在臉上,隻要他一動,掛在臉上的那大半個鼻子就跟著他直晃。他就索性把鼻子連皮帶肉扯了下來,一口吞下了肚子。反手一刀。又拚掉一個。直到最後兩條手臂一條腿都已被砍斷的時候才倒了下去,倒下去的時候嘴裏還含著從別人身上咬下來的一塊肉。這樣血腥的場麵隻能說是殘酷,但釘鞋臨死前的最後一句話:“報告堂主,小人不能再侍侯堂主了。”釘鞋說:“小人要死了。”卻足以使任何讀者動容,雖然他隻是朱猛狗一樣的仆人,但此時此景,你還能說有比釘鞋更英雄的英雄嗎?


    有不少人說,古龍書中層出的警句大都是套話,這點我同意,但隻要有一句套話能感動你,能激勵你,我覺得已經比一本書的全部更有價值。就如《英雄無淚》最後的一段,決戰後的朱猛和小高展望明天,“歌女的歌,舞者的舞,劍客的劍,文人的筆,英雄的鬥誌,都是這樣子的,隻要是不死,就不能放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英雄無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龍並收藏英雄無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