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已到萬壽節這日。
這一天風和日麗,天空無比晴好,藍澄澄的看不見一絲雲彩。生辰的宴席開在九龍湖邊的孔雀台上,此處地處高闊,風景宜人。台上的萬華亭極為寬敞,可以容下數十人宴飲。皇後同著嫻妃領著數百宮人仆婦日夜籌備布置,一直到昨日方才安排妥當,萬事俱備。
隻見萬華亭四周裝點著精致盆景,珠簾繡幕,地上鋪滿紅氈,正中擺著朱漆金龍大宴桌,上麵擺放著時鮮的瓜果,各色幹果,烏銀酒壺,琺琅高腳杯,琳琅滿目。
桌後三把寬大的雕龍盤鳳的寶座,預備著孝純太後和帝後就席。金龍桌兩側沿著亭台欄杆各擺放著十幾張雕漆幾,有海棠式的、梅花式的、荷葉式的,也有方的、圓的,其式不一,每張上都擺著幹鮮果碟,杯盤碗盞。
臨亭的九龍湖碧波粼粼,水光瀲灩,沿湖的白玉欄杆和柳杏諸樹上也掛了水晶琉璃各色宮燈。
萬華亭上風處一塊平地,平地上十幾個著粉紅色宮裝的樂姬款款彈奏,絲竹管弦之聲隨微風飄送到亭中,不絕於耳。
太後和帝後三人身著吉服,先行就坐,而後各宮妃嬪、王室貴匱紛紛入席坐於幾前,一時間環佩叮當、荷衣款動、雲鬢霧鬟,香蘭馥鬱、歡聲笑語。
臨近午時,予臨宣布開宴,數十宮人端著瓊漿玉液、珍饈佳肴魚貫而入,真是瓊漿滿泛玻璃盞,玉液濃斟琥珀杯。亭當中又有舞姬翩然起舞,羽衣飄舞,美不勝收。
一曲舞畢,帝後二人同向太後敬酒,太後笑納。而後,皇後端起酒杯向皇上敬酒祝壽,再接下來是各宮嬪妃、王爺王妃,一派熱鬧非凡。
接著是進獻壽禮。皇後獻了一襲十二章紋的金絲蟒袍,金絲織就,華貴無比,剛剛出禁的榮妃獻了一隻赤金鑲寶的簪冠,金光爍爍,璀璨奪目,嫻妃進獻了兩匣寶墨,舒嬪獻的是玉如意一柄,瑜嬪獻的是寶硯一方.....唯獨太後穩坐如鍾,含笑看著一幹眾人。
予臨有意逗笑道:“準是母後小氣,舍不得給兒臣預備賀禮。”
太後悠然笑道:“哀家的大禮早已備好,隻等到最後再向皇上獻出,方顯得珍貴。”
皇後亦笑著道:“母後別賣關子了,拿出來讓我們大家見識見識吧!”
太後笑著對鏡竹點點頭,鏡竹快步走至九龍湖邊,向遠處揮了揮手。
遠遠的,一葉小小的扁舟翩翩而來,由遠及近,方看到舟上載著一架紫檀透雕,嵌著月白薄紗透繡紅梅並詠梅詩詞的圍屏,精巧玲瓏。
一名女子抱著鳳尾琵琶盈盈坐於繡屏下,女子身著瑩白色薄縵紗衣,衣上遍繡銀線梅花,以綴著點點銀珠的輕紗覆麵,麵紗隨著微風輕輕飄起,讓人可以看到麵紗下一張清美的玉容。
女子纖纖玉指,輕輕波動琴弦,琵琶音幽麗動聽,從湖上緩緩飄來,令人陶醉。
小舟慢慢駛近,在離亭台十幾米的位置停住,女子輕攏慢撚,音律婉轉如銀珠墜盤,聲聲入耳。
眾人有的驚詫,有的稱讚,目光紛紛投向舟上以紗覆麵的女子,恨不得穿透麵紗一睹真容。
皇後臉上的笑容高遠悠然,她側目向榮妃笑道:“榮妃妹妹善彈琵琶,琴藝高超,想不到這位姑娘竟不在妹妹之下,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榮妃眼中含憤不語,端起麵前的酒杯一飲而盡,眼睛緊緊盯著舟上的女子,目光灼灼如炬。
縱有輕紗覆麵,予臨也早已認出舟上的女子正是陸媛,眼神癡迷的望著,連皇後替他布菜過來也沒有注意。皇後心領神會地笑了。
太後向予臨笑道:“皇上認為哀家的這份賀禮可好?”
予臨大悅道:“母後別出心裁,甚合兒臣心意。”
太後道:“這一曲琵琶是哀家托媛媛送給你的,後麵那架錦屏是媛媛的心意,她親手繡了半個月才繡成的。”
予臨本以為太後送的是舟上佳人,聞聽此言不覺尷尬,忙喝酒掩飾。
曲畢,舟上佳人立起身來,盈盈一拜,猶抱琵琶半遮麵。輕舟緩緩靠岸,幾名內監將屏小心抬下,卻不見了佳人的身影。
予臨的目光尋尋覓覓,失望道:“為何不請媛媛姑娘入座一同慶飲?”
太後溫然笑道:“媛媛這孩子一向不喜熱鬧,哀家允她回宮去了。”
下首的舒嬪笑道:“都是太後會調理人,調理的媛媛姑娘似水蔥一般,難怪讓人過目難忘呢,連臣妾都喜歡。”
眾人依舊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絲竹聲聲,輕歌曼舞,隻是不同的人心裏都懷了不同的心思。
萬壽節這一宴,直至黃昏時分華燈初上方才罷宴,各宮自回去安歇。按照宮中慣例,皇上歇在了皇後的坤儀宮中。
是夜,月朗星稀,鏡竹陪孝純太後對坐於慈安宮的月台上,欣賞那皎皎月色。
鏡竹不解地問道:“太後今日為何不順水推舟直接將媛媛姑娘進獻給皇上,奴婢見皇上對姑娘十分傾心,似乎很有意納入後宮。”
太後徐徐道:“得之不難,失之必易,哀家不想那麽容易就讓皇上得到媛媛,越是不容易得到的越是想得到。”
鏡竹恍然悟道:“奴婢明白了,這叫作欲擒故縱。”
主仆二人心照不宣地笑了。
這一天風和日麗,天空無比晴好,藍澄澄的看不見一絲雲彩。生辰的宴席開在九龍湖邊的孔雀台上,此處地處高闊,風景宜人。台上的萬華亭極為寬敞,可以容下數十人宴飲。皇後同著嫻妃領著數百宮人仆婦日夜籌備布置,一直到昨日方才安排妥當,萬事俱備。
隻見萬華亭四周裝點著精致盆景,珠簾繡幕,地上鋪滿紅氈,正中擺著朱漆金龍大宴桌,上麵擺放著時鮮的瓜果,各色幹果,烏銀酒壺,琺琅高腳杯,琳琅滿目。
桌後三把寬大的雕龍盤鳳的寶座,預備著孝純太後和帝後就席。金龍桌兩側沿著亭台欄杆各擺放著十幾張雕漆幾,有海棠式的、梅花式的、荷葉式的,也有方的、圓的,其式不一,每張上都擺著幹鮮果碟,杯盤碗盞。
臨亭的九龍湖碧波粼粼,水光瀲灩,沿湖的白玉欄杆和柳杏諸樹上也掛了水晶琉璃各色宮燈。
萬華亭上風處一塊平地,平地上十幾個著粉紅色宮裝的樂姬款款彈奏,絲竹管弦之聲隨微風飄送到亭中,不絕於耳。
太後和帝後三人身著吉服,先行就坐,而後各宮妃嬪、王室貴匱紛紛入席坐於幾前,一時間環佩叮當、荷衣款動、雲鬢霧鬟,香蘭馥鬱、歡聲笑語。
臨近午時,予臨宣布開宴,數十宮人端著瓊漿玉液、珍饈佳肴魚貫而入,真是瓊漿滿泛玻璃盞,玉液濃斟琥珀杯。亭當中又有舞姬翩然起舞,羽衣飄舞,美不勝收。
一曲舞畢,帝後二人同向太後敬酒,太後笑納。而後,皇後端起酒杯向皇上敬酒祝壽,再接下來是各宮嬪妃、王爺王妃,一派熱鬧非凡。
接著是進獻壽禮。皇後獻了一襲十二章紋的金絲蟒袍,金絲織就,華貴無比,剛剛出禁的榮妃獻了一隻赤金鑲寶的簪冠,金光爍爍,璀璨奪目,嫻妃進獻了兩匣寶墨,舒嬪獻的是玉如意一柄,瑜嬪獻的是寶硯一方.....唯獨太後穩坐如鍾,含笑看著一幹眾人。
予臨有意逗笑道:“準是母後小氣,舍不得給兒臣預備賀禮。”
太後悠然笑道:“哀家的大禮早已備好,隻等到最後再向皇上獻出,方顯得珍貴。”
皇後亦笑著道:“母後別賣關子了,拿出來讓我們大家見識見識吧!”
太後笑著對鏡竹點點頭,鏡竹快步走至九龍湖邊,向遠處揮了揮手。
遠遠的,一葉小小的扁舟翩翩而來,由遠及近,方看到舟上載著一架紫檀透雕,嵌著月白薄紗透繡紅梅並詠梅詩詞的圍屏,精巧玲瓏。
一名女子抱著鳳尾琵琶盈盈坐於繡屏下,女子身著瑩白色薄縵紗衣,衣上遍繡銀線梅花,以綴著點點銀珠的輕紗覆麵,麵紗隨著微風輕輕飄起,讓人可以看到麵紗下一張清美的玉容。
女子纖纖玉指,輕輕波動琴弦,琵琶音幽麗動聽,從湖上緩緩飄來,令人陶醉。
小舟慢慢駛近,在離亭台十幾米的位置停住,女子輕攏慢撚,音律婉轉如銀珠墜盤,聲聲入耳。
眾人有的驚詫,有的稱讚,目光紛紛投向舟上以紗覆麵的女子,恨不得穿透麵紗一睹真容。
皇後臉上的笑容高遠悠然,她側目向榮妃笑道:“榮妃妹妹善彈琵琶,琴藝高超,想不到這位姑娘竟不在妹妹之下,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榮妃眼中含憤不語,端起麵前的酒杯一飲而盡,眼睛緊緊盯著舟上的女子,目光灼灼如炬。
縱有輕紗覆麵,予臨也早已認出舟上的女子正是陸媛,眼神癡迷的望著,連皇後替他布菜過來也沒有注意。皇後心領神會地笑了。
太後向予臨笑道:“皇上認為哀家的這份賀禮可好?”
予臨大悅道:“母後別出心裁,甚合兒臣心意。”
太後道:“這一曲琵琶是哀家托媛媛送給你的,後麵那架錦屏是媛媛的心意,她親手繡了半個月才繡成的。”
予臨本以為太後送的是舟上佳人,聞聽此言不覺尷尬,忙喝酒掩飾。
曲畢,舟上佳人立起身來,盈盈一拜,猶抱琵琶半遮麵。輕舟緩緩靠岸,幾名內監將屏小心抬下,卻不見了佳人的身影。
予臨的目光尋尋覓覓,失望道:“為何不請媛媛姑娘入座一同慶飲?”
太後溫然笑道:“媛媛這孩子一向不喜熱鬧,哀家允她回宮去了。”
下首的舒嬪笑道:“都是太後會調理人,調理的媛媛姑娘似水蔥一般,難怪讓人過目難忘呢,連臣妾都喜歡。”
眾人依舊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絲竹聲聲,輕歌曼舞,隻是不同的人心裏都懷了不同的心思。
萬壽節這一宴,直至黃昏時分華燈初上方才罷宴,各宮自回去安歇。按照宮中慣例,皇上歇在了皇後的坤儀宮中。
是夜,月朗星稀,鏡竹陪孝純太後對坐於慈安宮的月台上,欣賞那皎皎月色。
鏡竹不解地問道:“太後今日為何不順水推舟直接將媛媛姑娘進獻給皇上,奴婢見皇上對姑娘十分傾心,似乎很有意納入後宮。”
太後徐徐道:“得之不難,失之必易,哀家不想那麽容易就讓皇上得到媛媛,越是不容易得到的越是想得到。”
鏡竹恍然悟道:“奴婢明白了,這叫作欲擒故縱。”
主仆二人心照不宣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