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走了之後,李承乾就裝暈了。
這根本就沒有什麽難度的事情,反正也沒有人敢上來查看他。即便是意識到不妥,也不敢說出來。
皇宮裏麵來的是幾個老嬤嬤,是李世民派來伺候李承乾的,同時也兼具報信的能力。
畢竟現在太子出了這樣的事情,東宮恐怕不會安穩。別有用心的人不一定搞出什麽事情來,所以李世民才會有這樣的作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派點人過來也算是恩賞。
從這件小事上就能夠看得出來,李世民開始心疼這個兒子了,前麵的氣應該也消了一大半。
這是一件好事。
天將晚的時候,李承乾醒了過來。
實在是再不醒來不行了,肚子餓了。
原本還想著讓人送點吃的就蒙混過去,畢竟有遂安夫人安排,不會出什麽太大的問題。
隻是現在有李世民派的人,就不行了,隻能選擇提前蘇醒。
接下來就是太醫院的人來看了看,就進宮去向李世民稟報等等一係列的流程。
這些流程走下來,都已經快要月上中天了。
蘇氏也過來了。太子醒了過來,蘇氏自然是要過來伺候的。
接下來的幾天,李承乾都在休養當中,李世民沒有過來見他。
已經求見過幾次了,但李世民還是沒有答應,不知道心裏是個什麽想法。不過大致上也能夠猜得到,應該想要給他一個教訓吧。
李承乾這幾天與蘇氏相處的非常好,兩人頗有一些如膠似漆的意思。
至於李承乾給蘇氏寫的那首詩,自然也傳了出去。這麽好的揚名機會,不能放過。
人設這種東西不是一天建立起來的,要一點一滴的積累。現在這首詩就是積累,一方麵宣示自己和以前不同,另外一方麵表達了自己和蘇氏的感情和諧,同時向外麵展示了自己的文采,這一點很關鍵。
對這方麵,李承乾很有信心,深知宣傳和輿論的重要性。
在李承乾蘇醒了第七天之後,李世民終於要見他了。
這讓李承乾有些緊張,雖然做了這麽久的準備,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可是想到要見這位千古一帝,還是有些緊張。
在李承乾的感覺當中,整個貞觀時代的皇位爭奪,看起來並沒有表麵上那麽簡單,總覺得有一隻大手在不斷的反應,或者說是無數隻手在不斷角力。最終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有的笑到了最後,有的黯然離場。
而李世民在這裏麵扮演什麽樣的角色,終究讓人不得而知。
李承乾造反失敗之後,沒有被殺;而他的兒子一直被李世民撫養在皇宮大內,與李治一起長大,一直到成年之後才出宮;而李承乾的孫子李適之最後甚至還做了宰相。
身處這個漩渦之中,什麽都不知道的自己,唯一能做的隻能是小心翼翼。
在蘇氏和遂安夫人的伺候下,李承乾換上了太子服飾,打扮好了之後,才離開東宮,前往太極宮去麵見李世民。
李承乾到太極宮的時候,太極宮之中並沒有人。
等待了一會之後,李世民從後麵走了出來。
看了一眼李承乾之後,李世民語氣柔和的問道:“身子好一些了?”
“是,阿爺,好多了。”李承乾答應道。
在私底下,李承乾稱呼李世民都是用阿爺這樣的稱呼。
在唐朝這個時代,大人還是用來稱呼自己父母的,就像後世問“你家裏的大人呢?”一樣,這裏不指的是年紀上的大人,而是長輩,意思就是你的父母呢?你家裏麵說了算的人呢?
唐朝相互之間還是稱呼官職,行禮也不用叩拜,除非是大型的場合或者是祭祀。尤其是李世民,在這方麵就更不是那麽在意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坐吧。”
沒有椅子,更沒有沙發,在案幾後麵跪坐了下來。
李承乾覺得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桌子和凳子弄出來,不然這麽跪下去的話,腿都壓麻了。
等到李承乾跪坐下去之後,李世民這才說道:“事情已經過去了,以後向前看吧。”
雖然說這句話的時候,李世民眼中有明顯的不甘,但他還是忍住了。
他實在是覺得兒子不爭氣,太過於怯懦了,想要說教幾句。
可是想到自己的皇後,想到兒子臉色慘白的樣子,李世民又忍住了。
實在是不忍住不行,再打擊一下,誰知道兒子還能做出什麽事情?
雖然覺得兒子的事情做得過分了,可是終歸不能把他逼死吧?
如果真的這樣做了,自己怎麽有臉麵去見皇後?
這可是大唐的太子!
李承乾站起身子,他不想在跪坐在案幾的後麵。既然都要跪,那就用一個正式點的方式。
站起身子走到大殿的中央,李承乾直接跪了下去,以頭觸地說道:“兒臣年少輕狂,不經世事,什麽都不懂,常常招惹麻煩,讓阿爺操心了。”
“原本想著一死了之,可經過這次的事情之後,兒臣已經想通了。這天下之事,莫過於生死。既已無懼生死,又有何懼哉?”
“從今以後,兒臣當靜心明誌,砥礪前行,凝心靜氣,絕不再做以前那些荒唐事。兒臣已邁過生死,有勇氣麵對一切。同時兒臣也知道,君子之言,信也。兒臣今日在阿爺麵前出言,乃君子之言,今後請阿爺拭目以待,兒臣定不負阿爺之厚望!”
說完,李承乾抬起頭,目光直視著李世民。
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夠退卻,要嚴肅、要認真,最重要的是目光要犀利,要表現出勇氣,絕對不能夠在李世民的注視下轉移目光,要敢於直視李世民。
之前怯懦的形象已經有了,現在是表現勇氣的時候了。
聽著兒子的話,看著兒子嚴肅認真的表情,李世民與李承乾對視了半晌。
見兒子依舊目光堅定,絲毫不轉移,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朕心甚慰。回去好好做吧。”
雖然心裏很高興兒子的轉變,但是要聽其言、觀其行。
現在已經聽了兒子的話,剩下的就是要觀其行了。
這根本就沒有什麽難度的事情,反正也沒有人敢上來查看他。即便是意識到不妥,也不敢說出來。
皇宮裏麵來的是幾個老嬤嬤,是李世民派來伺候李承乾的,同時也兼具報信的能力。
畢竟現在太子出了這樣的事情,東宮恐怕不會安穩。別有用心的人不一定搞出什麽事情來,所以李世民才會有這樣的作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派點人過來也算是恩賞。
從這件小事上就能夠看得出來,李世民開始心疼這個兒子了,前麵的氣應該也消了一大半。
這是一件好事。
天將晚的時候,李承乾醒了過來。
實在是再不醒來不行了,肚子餓了。
原本還想著讓人送點吃的就蒙混過去,畢竟有遂安夫人安排,不會出什麽太大的問題。
隻是現在有李世民派的人,就不行了,隻能選擇提前蘇醒。
接下來就是太醫院的人來看了看,就進宮去向李世民稟報等等一係列的流程。
這些流程走下來,都已經快要月上中天了。
蘇氏也過來了。太子醒了過來,蘇氏自然是要過來伺候的。
接下來的幾天,李承乾都在休養當中,李世民沒有過來見他。
已經求見過幾次了,但李世民還是沒有答應,不知道心裏是個什麽想法。不過大致上也能夠猜得到,應該想要給他一個教訓吧。
李承乾這幾天與蘇氏相處的非常好,兩人頗有一些如膠似漆的意思。
至於李承乾給蘇氏寫的那首詩,自然也傳了出去。這麽好的揚名機會,不能放過。
人設這種東西不是一天建立起來的,要一點一滴的積累。現在這首詩就是積累,一方麵宣示自己和以前不同,另外一方麵表達了自己和蘇氏的感情和諧,同時向外麵展示了自己的文采,這一點很關鍵。
對這方麵,李承乾很有信心,深知宣傳和輿論的重要性。
在李承乾蘇醒了第七天之後,李世民終於要見他了。
這讓李承乾有些緊張,雖然做了這麽久的準備,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可是想到要見這位千古一帝,還是有些緊張。
在李承乾的感覺當中,整個貞觀時代的皇位爭奪,看起來並沒有表麵上那麽簡單,總覺得有一隻大手在不斷的反應,或者說是無數隻手在不斷角力。最終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有的笑到了最後,有的黯然離場。
而李世民在這裏麵扮演什麽樣的角色,終究讓人不得而知。
李承乾造反失敗之後,沒有被殺;而他的兒子一直被李世民撫養在皇宮大內,與李治一起長大,一直到成年之後才出宮;而李承乾的孫子李適之最後甚至還做了宰相。
身處這個漩渦之中,什麽都不知道的自己,唯一能做的隻能是小心翼翼。
在蘇氏和遂安夫人的伺候下,李承乾換上了太子服飾,打扮好了之後,才離開東宮,前往太極宮去麵見李世民。
李承乾到太極宮的時候,太極宮之中並沒有人。
等待了一會之後,李世民從後麵走了出來。
看了一眼李承乾之後,李世民語氣柔和的問道:“身子好一些了?”
“是,阿爺,好多了。”李承乾答應道。
在私底下,李承乾稱呼李世民都是用阿爺這樣的稱呼。
在唐朝這個時代,大人還是用來稱呼自己父母的,就像後世問“你家裏的大人呢?”一樣,這裏不指的是年紀上的大人,而是長輩,意思就是你的父母呢?你家裏麵說了算的人呢?
唐朝相互之間還是稱呼官職,行禮也不用叩拜,除非是大型的場合或者是祭祀。尤其是李世民,在這方麵就更不是那麽在意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坐吧。”
沒有椅子,更沒有沙發,在案幾後麵跪坐了下來。
李承乾覺得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桌子和凳子弄出來,不然這麽跪下去的話,腿都壓麻了。
等到李承乾跪坐下去之後,李世民這才說道:“事情已經過去了,以後向前看吧。”
雖然說這句話的時候,李世民眼中有明顯的不甘,但他還是忍住了。
他實在是覺得兒子不爭氣,太過於怯懦了,想要說教幾句。
可是想到自己的皇後,想到兒子臉色慘白的樣子,李世民又忍住了。
實在是不忍住不行,再打擊一下,誰知道兒子還能做出什麽事情?
雖然覺得兒子的事情做得過分了,可是終歸不能把他逼死吧?
如果真的這樣做了,自己怎麽有臉麵去見皇後?
這可是大唐的太子!
李承乾站起身子,他不想在跪坐在案幾的後麵。既然都要跪,那就用一個正式點的方式。
站起身子走到大殿的中央,李承乾直接跪了下去,以頭觸地說道:“兒臣年少輕狂,不經世事,什麽都不懂,常常招惹麻煩,讓阿爺操心了。”
“原本想著一死了之,可經過這次的事情之後,兒臣已經想通了。這天下之事,莫過於生死。既已無懼生死,又有何懼哉?”
“從今以後,兒臣當靜心明誌,砥礪前行,凝心靜氣,絕不再做以前那些荒唐事。兒臣已邁過生死,有勇氣麵對一切。同時兒臣也知道,君子之言,信也。兒臣今日在阿爺麵前出言,乃君子之言,今後請阿爺拭目以待,兒臣定不負阿爺之厚望!”
說完,李承乾抬起頭,目光直視著李世民。
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夠退卻,要嚴肅、要認真,最重要的是目光要犀利,要表現出勇氣,絕對不能夠在李世民的注視下轉移目光,要敢於直視李世民。
之前怯懦的形象已經有了,現在是表現勇氣的時候了。
聽著兒子的話,看著兒子嚴肅認真的表情,李世民與李承乾對視了半晌。
見兒子依舊目光堅定,絲毫不轉移,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朕心甚慰。回去好好做吧。”
雖然心裏很高興兒子的轉變,但是要聽其言、觀其行。
現在已經聽了兒子的話,剩下的就是要觀其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