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關紅岩之戰在前,三路連勝在後,夏軍本該順風順水結束秦州戰役。
但在周柏逼迫和利益驅使下,秦州各大勢力再次聯盟,還是聚集起了一次大規模的正麵對抗。
並且這次正麵對抗,明麵上是有優勢的。
一是主場作戰,北雁秦川之地形為憑,己方天然便多三分戰力。
二是兵力倍於正麵戰場的夏王中軍,二十萬常年內戰磨礪的秦軍,其中大半老兵,對上十萬夏軍不會有畏懼情緒。
很多豪強包括軍中將校把榆關之敗推給燕建一個死人,至於田陽郡和原丘郡擋不住夏軍偏師也很簡單,其節度主力匯聚於北雁正麵戰場,堅壁清野讓出部分城池罷了。
綜合以上分析,大軍士氣被鼓動,一時居然認為有勝機。
和部分人的樂觀不同,身為旭朝皇族旁係、秦州州牧的景衡對大夏國情知之甚多,他倒不認為能贏多少。
最開始製定的戰略目標就是允許小敗,爭取拖延更久,隻要夏國無法一口吞下秦州,北境、西蜀、草原等地的大國必然會插手此戰,屆時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景衡能看穿雙方差距,意圖小敗拖延,秦州的節度也不全是愚昧蠢貨。
這些聰明人想的是隻要打一場,你夏軍無法鯨吞,後麵談條件也從容許多。
岐黃山脈,北雁郡最大最長的山脈,靈變前就有靈脈蘊藏,為秦州大宗回雁宗所在山門。
靈變後,回雁宗投靠大旭朝廷,傾出力量支持,景衡手下道官一多半都是出自回雁宗。
如此賣力自然也有回報,岐黃山脈所有靈氣節點被其全據,氣運大漲下宗門道種層出不窮。
若是沒有周柏先前斬殺法相境太上,削落回雁宗半數氣運,恐怕在氣運之勢的積累下,第二名法相都能誕生。
岐黃山靈脈上品,誠為傳世根基,回雁宗極力要求州軍死守此地。
加上岐黃山脈是州衙重要靈物資源出產地,景衡便下令在此對上幾陣,先搬運山中靈物,視情況撤退。
十一月二十二日,山下平原地帶,兩軍對壘。
旌旗招展,一個又一個的軍兵方陣連綿不斷,最前麵的軍卒都是鐵甲重鎧,刀兵擦碰間冷光四射,寒意叢生。
這是亂世以來,秦州經曆最大規模的戰事,就算是草原蠻子南下打草穀也不會打到這種程度。
夏軍十萬,秦軍二十萬,再配上輔兵民夫最有六七十萬人。
各色氣運混雜,搖曳的本命氣無法離體,天機混亂,任何士卒的命運在此時都顯得脆弱不堪。
不過他們產生的軍氣卻是半分不減,太過濃鬱乃至於化作黑氣淤沉,覆壓方圓數十裏,如同死亡的陰影,沉重而陰森。
萬馬齊喑,大戰的氣氛如同暴風雨前的寂靜,靜得仿佛能聽見各自心跳。
每個人的眼神都集中在雙方中軍,魚龍大纛和秦州牧的大旭龍旗各自高高矗立,一旦大纛揮動便是大戰開啟。
夏軍士卒們神色冷肅,並沒有任何緊張,他們隻是緊握著手中的兵器,手指輕輕滑過尾端,感受著冰冷金屬給予的力量。
二十萬秦軍又如何,跟隨夏王作戰以來,他們何曾吃過敗仗。
秦軍一方前陣為最精銳的三千老秦邊軍,是大旭邊軍留下的老底子,被景衡作為依仗傾力培養,現在人均鍛體大成,後天高手足有千人之數。
三千老秦邊軍後則是諸節度的兩萬衙軍,個個勇武不凡,乃是消耗郡中氣運養出的強兵,甚至有先天大將。
定州是第一個布武的大州,夏軍武力之強秦州怎會不知,所以秦軍上來就令精銳前頂。
隻要扛住最初的攻勢,憑借人數輪換,就能打成消耗戰。
傷亡,秦卒之命?這些並不在肉食者的考量中,他們隻要勝利。
至於夏軍一方前陣,卻是秦軍一直沒有接觸的軍隊,不是禁軍不是守備軍,而是伏魔軍和侍衛親軍組成的五千人前陣。
如此有違常理的布陣,引來不少人勸諫,但周柏自是有他的道理。
再是國之重器,再是王牌強軍不上陣血戰也無用,更何況他要的是速戰,不能被耗在這裏。
想到來自秦州西方和草原的某些情報,周柏麵色愈發冷漠,在指揮車上沉聲下達出戰命令。
“一戰破敵!”
夏軍一方的魚龍大纛向前揮動,這是主動進攻。
這種勢態一下就讓秦軍一方炸開了鍋,他們如此嚴陣以待,結果夏軍打法還是平推流。
“驕兵必敗。”
“這未免也太看不起人?五千人組成前陣推進,不怕我大軍將其一口吃下?”
“放他們過來,傳令前陣不惜一切代價,務必要吃掉敵軍突出部,滅掉其囂張氣焰!”哪怕景衡再重視夏軍,麵對擺在眼前的破綻他也不可能不碰。
萬一真是夏軍被勝利衝昏頭腦,吃掉他們五千精銳,挫其銳氣,把戰場拖在岐黃山的謀劃也就成了。
另外兩路堅壁清野,扼守郡治節度所在,不用他管也會有人死守到底。
嗚~
秦軍的號角隨之響起,震耳欲聾的鼓聲如同雷霆一般在空氣中回蕩,大戰一觸即發。
接到景衡的命令,兩萬前陣精銳成彎月合圍陣型,放任五千夏軍突入,在其後麵的諸多方陣還處於徐徐推進。
尖刀破陣,隨後大軍平推?
處於前陣的秦軍將校可不像後麵的貴人們一樣樂觀,他們第一時間就感受到了夏軍的壓迫感,這五千人不對勁。
“快看,他們動了,是氣血狼煙!”
秦軍中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夏軍強突之勢非同一般,一道道氣血顯化衝天而起,這是高境武夫或是結陣士卒極其精銳才有的異象。
“放箭放箭,箭雨覆蓋,射龍弩不要省!”秦軍前陣大將立即下令,一台台高大的弩車還有一大片持弓方陣露出。
然而此時夏軍一方的遠程打擊卻是率先到來,百斤石彈還有弩箭跨越數百丈,直直砸入秦軍方陣。
特別是沾染了火油的石彈,很容易就掀起騷動,打亂秦軍陣腳。
轟!轟!
頭破血流,殘肢碎骸一開始就出現,縱使是精銳秦兵也無法接受同伴被砸成肉餅,士氣不斷下滑。
所幸秦軍箭陣和投石車立馬回擊,密集的重箭形成箭雨砸向戰場中心,遲緩了夏軍高速推進的節奏。
但夏軍前陣皆著鐵甲重鎧,除開射龍弩能有奇效,並不能造成顯著殺傷。
那一百步兩百步的原始投石車,根本沒辦法和配重投石機相比,更別說後續改良之作。
砰砰……
很快第一波人牆撞擊到來,雙方前軍接敵,慘烈的廝殺頓時展開。
並不是刀刀見肉,而是鏗鏘之聲響個不停,這是因為秦夏精銳都是披甲,皮甲疊鐵甲的比比皆是。
隻是秦軍甲胄比之夏軍甲胄差了不止一籌,手中的兵刃也是鋒銳有別,幾番拚殺下來,戰損比居然高達一比三甚至一比五。
特別是幾名夏軍宗師,帶著先天境武夫組成斬首小隊,很快秦軍前陣就要繃不住了。
再厚的甲胄,也擋不住高境武夫的透體真氣,再嚴密的軍陣也需要指揮官。
若不是老秦兵不顧傷亡,以上百精銳為代價圍殺掉兩名深入陣型的宗師,恐怕夏軍前陣推進更快。
也就是提前製定的消耗策略,不斷有援軍補上,這才勉力維持軍陣沒被快速打穿。
雙方持續的遠程打擊下,傷亡差距出現,夏軍能射到秦軍中軍陣列殺傷,秦軍卻隻能達成遲緩夏軍後續推進的目標。
而不等一些有見識的將校抱怨武備差距,咚咚咚,一陣大地震顫的聲音突然響起。
這等動靜老秦兵都不用看,就知道夏軍騎兵出動了,遠方正是一千龍蛟鐵騎踏陣而來。
丈許蛟馬身著馬鎧,背上威武士卒也是全副鐵甲,隻有麵甲露出的雙眼殺氣四溢。
他們拿著馬槊馬槍,宛如一個個橫衝直撞的鐵疙瘩,不會有任何步卒願意硬擋。
“是具裝甲騎!我們的騎兵呢?!”有秦兵驚駭大呼。
都是北境勢力,沒有騎兵自然說不過去,甚至說秦州騎兵一度壓過定梁,以至於草原之敵難成大患。
大旭龍旗搖動,兩萬直屬州牧指揮的騎兵轟然出場,這就是州衙仍能控扼富饒三郡的根基。
麵對一千蛟騎自然不至於動用兩萬騎,但景衡立於高處可是看得清清楚楚,夏軍還有一萬身披玄甲的騎兵也在動了。
誰也沒有料到,說好的前陣步軍廝殺,轉眼又變成騎兵混戰。
是夏軍掌控的戰場節奏,也是景衡無奈之舉,再沒變數出現,那五千夏軍可真要殺穿。
即使真的兌掉他們,後續連綿不斷的夏國禁軍又如何能擋,隻能騎兵破局!
人皆蛟馬、人均後天、甲胄俱裝、軍氣大勢加身,當這些關鍵詞匯於一體是什麽效果,從來沒有過驗證。
而今天秦夏之戰將徹底展露龍蛟鐵騎的鋒芒,高虎手持銀槍一馬當先星芒璀璨,上空獬豸軍煞昂首怒鳴。
這就像是一個信號,俯瞰戰場,各種各樣的命格顯化刹那,群星璀璨。
不知不覺間,跟隨周柏征戰蛻變的人才已經噴湧而出。
“殺!”
殺出個翻身立命,殺出個封妻蔭子,殺出個那萬戶封侯!
一萬夏軍玄甲騎截住大半秦騎,另外有近五千騎衝向一千龍蛟鐵騎,他們組成集團衝鋒陣型,展現出精妙的騎兵配合。
秦騎軍氣成形,化作烈火大槍,威勢無兩。
反觀那一千鐵疙瘩,黑漆漆一片的甲胄形成他們的特征,默默無聞,有的隻是一往無前的衝鋒。
能擋住,能力挽狂瀾?
砰!
一波碰上……人仰馬翻……
無數血肉炸成血沫升起,一匹匹秦馬甚至被撞飛數十丈,劃出血色末路方才消盡餘力。
是時,天象被戰場碰撞之勢引動,寒氣成雪,刹那間白茫茫一片。
沉默無聞的龍蛟鐵騎猛然爆發,宛若冰雪風暴,吹滅秦騎烈火,斬斷大槍。
真要形容就是碾壓,一路碾壓過去。
有老秦士卒回頭望向自家的大旭龍旗,那烈陽龍紋好似隻剩餘暉,在雪花的覆蓋下漸漸黯淡。
活著記錄此戰的域外人士,給龍騎鐵騎起了個名字,大雪龍騎,意喻將雪壓北境。
(本章完)
但在周柏逼迫和利益驅使下,秦州各大勢力再次聯盟,還是聚集起了一次大規模的正麵對抗。
並且這次正麵對抗,明麵上是有優勢的。
一是主場作戰,北雁秦川之地形為憑,己方天然便多三分戰力。
二是兵力倍於正麵戰場的夏王中軍,二十萬常年內戰磨礪的秦軍,其中大半老兵,對上十萬夏軍不會有畏懼情緒。
很多豪強包括軍中將校把榆關之敗推給燕建一個死人,至於田陽郡和原丘郡擋不住夏軍偏師也很簡單,其節度主力匯聚於北雁正麵戰場,堅壁清野讓出部分城池罷了。
綜合以上分析,大軍士氣被鼓動,一時居然認為有勝機。
和部分人的樂觀不同,身為旭朝皇族旁係、秦州州牧的景衡對大夏國情知之甚多,他倒不認為能贏多少。
最開始製定的戰略目標就是允許小敗,爭取拖延更久,隻要夏國無法一口吞下秦州,北境、西蜀、草原等地的大國必然會插手此戰,屆時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景衡能看穿雙方差距,意圖小敗拖延,秦州的節度也不全是愚昧蠢貨。
這些聰明人想的是隻要打一場,你夏軍無法鯨吞,後麵談條件也從容許多。
岐黃山脈,北雁郡最大最長的山脈,靈變前就有靈脈蘊藏,為秦州大宗回雁宗所在山門。
靈變後,回雁宗投靠大旭朝廷,傾出力量支持,景衡手下道官一多半都是出自回雁宗。
如此賣力自然也有回報,岐黃山脈所有靈氣節點被其全據,氣運大漲下宗門道種層出不窮。
若是沒有周柏先前斬殺法相境太上,削落回雁宗半數氣運,恐怕在氣運之勢的積累下,第二名法相都能誕生。
岐黃山靈脈上品,誠為傳世根基,回雁宗極力要求州軍死守此地。
加上岐黃山脈是州衙重要靈物資源出產地,景衡便下令在此對上幾陣,先搬運山中靈物,視情況撤退。
十一月二十二日,山下平原地帶,兩軍對壘。
旌旗招展,一個又一個的軍兵方陣連綿不斷,最前麵的軍卒都是鐵甲重鎧,刀兵擦碰間冷光四射,寒意叢生。
這是亂世以來,秦州經曆最大規模的戰事,就算是草原蠻子南下打草穀也不會打到這種程度。
夏軍十萬,秦軍二十萬,再配上輔兵民夫最有六七十萬人。
各色氣運混雜,搖曳的本命氣無法離體,天機混亂,任何士卒的命運在此時都顯得脆弱不堪。
不過他們產生的軍氣卻是半分不減,太過濃鬱乃至於化作黑氣淤沉,覆壓方圓數十裏,如同死亡的陰影,沉重而陰森。
萬馬齊喑,大戰的氣氛如同暴風雨前的寂靜,靜得仿佛能聽見各自心跳。
每個人的眼神都集中在雙方中軍,魚龍大纛和秦州牧的大旭龍旗各自高高矗立,一旦大纛揮動便是大戰開啟。
夏軍士卒們神色冷肅,並沒有任何緊張,他們隻是緊握著手中的兵器,手指輕輕滑過尾端,感受著冰冷金屬給予的力量。
二十萬秦軍又如何,跟隨夏王作戰以來,他們何曾吃過敗仗。
秦軍一方前陣為最精銳的三千老秦邊軍,是大旭邊軍留下的老底子,被景衡作為依仗傾力培養,現在人均鍛體大成,後天高手足有千人之數。
三千老秦邊軍後則是諸節度的兩萬衙軍,個個勇武不凡,乃是消耗郡中氣運養出的強兵,甚至有先天大將。
定州是第一個布武的大州,夏軍武力之強秦州怎會不知,所以秦軍上來就令精銳前頂。
隻要扛住最初的攻勢,憑借人數輪換,就能打成消耗戰。
傷亡,秦卒之命?這些並不在肉食者的考量中,他們隻要勝利。
至於夏軍一方前陣,卻是秦軍一直沒有接觸的軍隊,不是禁軍不是守備軍,而是伏魔軍和侍衛親軍組成的五千人前陣。
如此有違常理的布陣,引來不少人勸諫,但周柏自是有他的道理。
再是國之重器,再是王牌強軍不上陣血戰也無用,更何況他要的是速戰,不能被耗在這裏。
想到來自秦州西方和草原的某些情報,周柏麵色愈發冷漠,在指揮車上沉聲下達出戰命令。
“一戰破敵!”
夏軍一方的魚龍大纛向前揮動,這是主動進攻。
這種勢態一下就讓秦軍一方炸開了鍋,他們如此嚴陣以待,結果夏軍打法還是平推流。
“驕兵必敗。”
“這未免也太看不起人?五千人組成前陣推進,不怕我大軍將其一口吃下?”
“放他們過來,傳令前陣不惜一切代價,務必要吃掉敵軍突出部,滅掉其囂張氣焰!”哪怕景衡再重視夏軍,麵對擺在眼前的破綻他也不可能不碰。
萬一真是夏軍被勝利衝昏頭腦,吃掉他們五千精銳,挫其銳氣,把戰場拖在岐黃山的謀劃也就成了。
另外兩路堅壁清野,扼守郡治節度所在,不用他管也會有人死守到底。
嗚~
秦軍的號角隨之響起,震耳欲聾的鼓聲如同雷霆一般在空氣中回蕩,大戰一觸即發。
接到景衡的命令,兩萬前陣精銳成彎月合圍陣型,放任五千夏軍突入,在其後麵的諸多方陣還處於徐徐推進。
尖刀破陣,隨後大軍平推?
處於前陣的秦軍將校可不像後麵的貴人們一樣樂觀,他們第一時間就感受到了夏軍的壓迫感,這五千人不對勁。
“快看,他們動了,是氣血狼煙!”
秦軍中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夏軍強突之勢非同一般,一道道氣血顯化衝天而起,這是高境武夫或是結陣士卒極其精銳才有的異象。
“放箭放箭,箭雨覆蓋,射龍弩不要省!”秦軍前陣大將立即下令,一台台高大的弩車還有一大片持弓方陣露出。
然而此時夏軍一方的遠程打擊卻是率先到來,百斤石彈還有弩箭跨越數百丈,直直砸入秦軍方陣。
特別是沾染了火油的石彈,很容易就掀起騷動,打亂秦軍陣腳。
轟!轟!
頭破血流,殘肢碎骸一開始就出現,縱使是精銳秦兵也無法接受同伴被砸成肉餅,士氣不斷下滑。
所幸秦軍箭陣和投石車立馬回擊,密集的重箭形成箭雨砸向戰場中心,遲緩了夏軍高速推進的節奏。
但夏軍前陣皆著鐵甲重鎧,除開射龍弩能有奇效,並不能造成顯著殺傷。
那一百步兩百步的原始投石車,根本沒辦法和配重投石機相比,更別說後續改良之作。
砰砰……
很快第一波人牆撞擊到來,雙方前軍接敵,慘烈的廝殺頓時展開。
並不是刀刀見肉,而是鏗鏘之聲響個不停,這是因為秦夏精銳都是披甲,皮甲疊鐵甲的比比皆是。
隻是秦軍甲胄比之夏軍甲胄差了不止一籌,手中的兵刃也是鋒銳有別,幾番拚殺下來,戰損比居然高達一比三甚至一比五。
特別是幾名夏軍宗師,帶著先天境武夫組成斬首小隊,很快秦軍前陣就要繃不住了。
再厚的甲胄,也擋不住高境武夫的透體真氣,再嚴密的軍陣也需要指揮官。
若不是老秦兵不顧傷亡,以上百精銳為代價圍殺掉兩名深入陣型的宗師,恐怕夏軍前陣推進更快。
也就是提前製定的消耗策略,不斷有援軍補上,這才勉力維持軍陣沒被快速打穿。
雙方持續的遠程打擊下,傷亡差距出現,夏軍能射到秦軍中軍陣列殺傷,秦軍卻隻能達成遲緩夏軍後續推進的目標。
而不等一些有見識的將校抱怨武備差距,咚咚咚,一陣大地震顫的聲音突然響起。
這等動靜老秦兵都不用看,就知道夏軍騎兵出動了,遠方正是一千龍蛟鐵騎踏陣而來。
丈許蛟馬身著馬鎧,背上威武士卒也是全副鐵甲,隻有麵甲露出的雙眼殺氣四溢。
他們拿著馬槊馬槍,宛如一個個橫衝直撞的鐵疙瘩,不會有任何步卒願意硬擋。
“是具裝甲騎!我們的騎兵呢?!”有秦兵驚駭大呼。
都是北境勢力,沒有騎兵自然說不過去,甚至說秦州騎兵一度壓過定梁,以至於草原之敵難成大患。
大旭龍旗搖動,兩萬直屬州牧指揮的騎兵轟然出場,這就是州衙仍能控扼富饒三郡的根基。
麵對一千蛟騎自然不至於動用兩萬騎,但景衡立於高處可是看得清清楚楚,夏軍還有一萬身披玄甲的騎兵也在動了。
誰也沒有料到,說好的前陣步軍廝殺,轉眼又變成騎兵混戰。
是夏軍掌控的戰場節奏,也是景衡無奈之舉,再沒變數出現,那五千夏軍可真要殺穿。
即使真的兌掉他們,後續連綿不斷的夏國禁軍又如何能擋,隻能騎兵破局!
人皆蛟馬、人均後天、甲胄俱裝、軍氣大勢加身,當這些關鍵詞匯於一體是什麽效果,從來沒有過驗證。
而今天秦夏之戰將徹底展露龍蛟鐵騎的鋒芒,高虎手持銀槍一馬當先星芒璀璨,上空獬豸軍煞昂首怒鳴。
這就像是一個信號,俯瞰戰場,各種各樣的命格顯化刹那,群星璀璨。
不知不覺間,跟隨周柏征戰蛻變的人才已經噴湧而出。
“殺!”
殺出個翻身立命,殺出個封妻蔭子,殺出個那萬戶封侯!
一萬夏軍玄甲騎截住大半秦騎,另外有近五千騎衝向一千龍蛟鐵騎,他們組成集團衝鋒陣型,展現出精妙的騎兵配合。
秦騎軍氣成形,化作烈火大槍,威勢無兩。
反觀那一千鐵疙瘩,黑漆漆一片的甲胄形成他們的特征,默默無聞,有的隻是一往無前的衝鋒。
能擋住,能力挽狂瀾?
砰!
一波碰上……人仰馬翻……
無數血肉炸成血沫升起,一匹匹秦馬甚至被撞飛數十丈,劃出血色末路方才消盡餘力。
是時,天象被戰場碰撞之勢引動,寒氣成雪,刹那間白茫茫一片。
沉默無聞的龍蛟鐵騎猛然爆發,宛若冰雪風暴,吹滅秦騎烈火,斬斷大槍。
真要形容就是碾壓,一路碾壓過去。
有老秦士卒回頭望向自家的大旭龍旗,那烈陽龍紋好似隻剩餘暉,在雪花的覆蓋下漸漸黯淡。
活著記錄此戰的域外人士,給龍騎鐵騎起了個名字,大雪龍騎,意喻將雪壓北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