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團升級。
一邊是溫禪的漫天刀劍,一邊是怒目法相。
此等情形,讓曲堯城的眾修士麵生驚駭。
緊接著,在溫禪的“刀光劍影”之下,‘殤’雖然被困在山水畫之中,找不到出路。
但是與生俱來的對危險的敏銳程度卻是讓它的身形化作一篷黑霧,刀劍激射進黑霧之中,攪動了一番,最終化作元氣消散。
可‘殤’卻是在刀劍消散之後,重新凝聚。
雖說黑霧有了些許渙散,但氣勢不曾削弱。
這意味著剛才溫禪的三道舉人筆墨對‘殤’造成了損傷,但損傷不大。
在‘殤’重新凝聚之後,低沉的嚎叫一聲後,黑霧滾滾朝著溫禪襲來。
溫禪眉頭一挑,略顯瘦削的麵龐上閃過一抹厲色。
心念一動間,伶伶便是從竅府中而出,幽幽然落在溫禪身前,她眉眼間藏著淡淡的笑容,看著‘殤’的目光中充斥著審視。
說到底。
伶伶跟‘殤’都是出自青遊鎮的那一個話本故事。
‘殤’是由話本故事的屍疫之源凝聚顯化,而伶伶則是話本故事的女主角,脫胎於那個話本故事,從品階上來說,伶伶要高於‘殤’。
隻是因為蘇卿的修為高於溫禪,所以‘殤’在實力上要強於伶伶。
但,實力並非一切的根本。
在伶伶現身的刹那,‘殤’表麵繚繞的黑霧驀然一縮,有些畏畏縮縮起來。
這是品階的壓製。
就像是叢林法則一樣。
老虎天生要壓製住山裏的其他動物。
伶伶站在食物鏈的頂端。
與此同時,正跟餘淮激戰的蘇卿在伶伶現身之時亦是心神一蕩。
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失誤。
道心通明的餘淮對於這種破綻抓得極其精準。
在蘇卿失誤之際,餘淮所化的法相驀然轟在了蘇卿的嬌軀之上。
後者直接倒飛開來。
被餘淮緊隨而上,一把抓攝在手心之中。
雖說蘇卿的修為要比餘淮高出一個大境界。
但是餘淮在道心通明的幫助下,以及修行法相秘術的強大援助之下,與蘇卿的硬實力相差無幾。
餘淮將蘇卿抓攝到蘇府門口時,伶伶已然徹底將‘殤’給壓製住,素手揮斥之間,‘殤’連反擊的勇氣都沒有,最終被壓製成一小團黑霧,被伶伶抓攝在手心之中。
轉身幽幽的朝溫禪走來。
溫禪凝神看去,卻見‘殤’的麵容竟是跟溫禪自己有七分相似。
溫禪想起一物,隨即從魚帽中取出一張黑色紙張。
那是得自顏師閔手中的黑色紙張。
後來回了幽都之後,溫禪曾找溫言問起過此物。
溫言直言,這黑色紙張名為‘冥頁’,是陰司地府用來收攝亡魂的載具。
那日溫禪研究的時候,冥頁中的小人不停的朝溫禪下跪,那是因為被顏師閔收進冥頁之後,就斷了六道輪回的可能。
這冥頁用來收攝‘殤’倒是極其合適。
‘殤’作為從話本故事中的屍疫源頭,但歸根到底其實隻是青遊鎮百姓的亡魂聚攏。
亦算得上是亡魂的一種。
不僅是‘殤’,就連伶伶也是如此。
在溫禪取出冥頁之時,伶伶原本還藏著淡淡笑意的臉龐頓時內斂,頗為忌憚。
溫禪看了眼伶伶的神情,隨即徑自一把將冥頁覆蓋在‘殤’之上。
隨著一聲慘叫響起,隻見冥頁竟是在緩緩的將‘殤’同化。
在餘淮抓著蘇卿走來之時,‘殤’已然被冥頁所收攝。
溫禪捏起冥頁一角,可以看到冥頁之中,有一道身影正來回左右的遊蕩,想要找到出口,卻苦苦搜尋不到。
溫禪將冥頁收進魚帽之中。
轉身看向蘇卿,道:“你與碧雲宗的恩怨究竟事實如何,我們現在不做議論,不過‘殤’乃是此次屍疫的創造者,我跟餘淮既然來了曲堯城,卻是不能空手回去複命!這點,蘇大家應該可以理解吧。”
被餘淮抓攝在手中的蘇卿麵色慘敗,尤有一絲黑霧彌漫在臉龐之上。
彌漫著黑霧的臉上露出一抹慘笑,道:“溫禪,若說此事,你我才是最為了解對方的人!同樣想要逆天改命,同樣想要替那些無辜枉死之人盡些公道!隻可惜事與願違,終究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溫禪搖搖頭,道:“你我之間並不一樣!我不了解你,你更不了解我!家的存在也並非是讓你我來複活亡者,而是讓這幽國百姓的生活多一絲樂趣!”
在溫禪的認知中。
家的存在當讓餘淮這一類人去修行。
心寬體胖。
凡事樂得逍遙自在,方為上策。
溫易山不該開這個頭,蘇卿更不應該效仿而為之。
蘇府之人逐漸圍繞過來。
張元則是跪在碧雲宗宗主的無首屍身前痛哭流涕。
……
對於溫禪而言,曲堯城內的事情,孰是孰非本不重要。
他來曲堯城的目的一是因為頂替溫言前來,二是順道探尋一番關於青遊鎮屍疫的事情。
溫禪最終隻是帶著收攝了‘殤’的那道冥頁離開了曲堯城。
至於蘇卿。
這位家日後的人生軌跡與他不會再有瓜葛。
曲堯城的妖患也好,屍疫也罷。
盡皆可以讓‘殤’來承擔。
……
回到幽都之後,溫禪讓餘淮帶著冥頁回去複命,他沒有立即回丞相府,而是去了幽都外城,在一座高山之前駐足觀望。
高山名為普渡山。
山上建有一寺。
名為普渡寺。
當年,白勝曾攜女來此求簽。
普渡寺是整個幽國境內最大的寺廟,香火極其旺盛,信徒遍布整個幽國。
溫禪駐足許久,才邁步登山。
山野幽靜,淡淡的熏香彌漫在山林之中。
溫禪徑自前往,在一個小沙彌的領路下進了寺廟。
溫禪在佛殿內虔心拜了三拜後,最終落座在佛殿角落的方桌之前。
在他對麵,一個年老和尚微微笑著,道:“施主,所求為何事?”
方桌之上,擺著一筒竹簽,老和尚身前的桌麵上,平攤著一疊雪花紙。
溫禪打量了一下老和尚,遠超於常人的六識並未在後者身上發現任何的元氣波動。
一邊是溫禪的漫天刀劍,一邊是怒目法相。
此等情形,讓曲堯城的眾修士麵生驚駭。
緊接著,在溫禪的“刀光劍影”之下,‘殤’雖然被困在山水畫之中,找不到出路。
但是與生俱來的對危險的敏銳程度卻是讓它的身形化作一篷黑霧,刀劍激射進黑霧之中,攪動了一番,最終化作元氣消散。
可‘殤’卻是在刀劍消散之後,重新凝聚。
雖說黑霧有了些許渙散,但氣勢不曾削弱。
這意味著剛才溫禪的三道舉人筆墨對‘殤’造成了損傷,但損傷不大。
在‘殤’重新凝聚之後,低沉的嚎叫一聲後,黑霧滾滾朝著溫禪襲來。
溫禪眉頭一挑,略顯瘦削的麵龐上閃過一抹厲色。
心念一動間,伶伶便是從竅府中而出,幽幽然落在溫禪身前,她眉眼間藏著淡淡的笑容,看著‘殤’的目光中充斥著審視。
說到底。
伶伶跟‘殤’都是出自青遊鎮的那一個話本故事。
‘殤’是由話本故事的屍疫之源凝聚顯化,而伶伶則是話本故事的女主角,脫胎於那個話本故事,從品階上來說,伶伶要高於‘殤’。
隻是因為蘇卿的修為高於溫禪,所以‘殤’在實力上要強於伶伶。
但,實力並非一切的根本。
在伶伶現身的刹那,‘殤’表麵繚繞的黑霧驀然一縮,有些畏畏縮縮起來。
這是品階的壓製。
就像是叢林法則一樣。
老虎天生要壓製住山裏的其他動物。
伶伶站在食物鏈的頂端。
與此同時,正跟餘淮激戰的蘇卿在伶伶現身之時亦是心神一蕩。
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失誤。
道心通明的餘淮對於這種破綻抓得極其精準。
在蘇卿失誤之際,餘淮所化的法相驀然轟在了蘇卿的嬌軀之上。
後者直接倒飛開來。
被餘淮緊隨而上,一把抓攝在手心之中。
雖說蘇卿的修為要比餘淮高出一個大境界。
但是餘淮在道心通明的幫助下,以及修行法相秘術的強大援助之下,與蘇卿的硬實力相差無幾。
餘淮將蘇卿抓攝到蘇府門口時,伶伶已然徹底將‘殤’給壓製住,素手揮斥之間,‘殤’連反擊的勇氣都沒有,最終被壓製成一小團黑霧,被伶伶抓攝在手心之中。
轉身幽幽的朝溫禪走來。
溫禪凝神看去,卻見‘殤’的麵容竟是跟溫禪自己有七分相似。
溫禪想起一物,隨即從魚帽中取出一張黑色紙張。
那是得自顏師閔手中的黑色紙張。
後來回了幽都之後,溫禪曾找溫言問起過此物。
溫言直言,這黑色紙張名為‘冥頁’,是陰司地府用來收攝亡魂的載具。
那日溫禪研究的時候,冥頁中的小人不停的朝溫禪下跪,那是因為被顏師閔收進冥頁之後,就斷了六道輪回的可能。
這冥頁用來收攝‘殤’倒是極其合適。
‘殤’作為從話本故事中的屍疫源頭,但歸根到底其實隻是青遊鎮百姓的亡魂聚攏。
亦算得上是亡魂的一種。
不僅是‘殤’,就連伶伶也是如此。
在溫禪取出冥頁之時,伶伶原本還藏著淡淡笑意的臉龐頓時內斂,頗為忌憚。
溫禪看了眼伶伶的神情,隨即徑自一把將冥頁覆蓋在‘殤’之上。
隨著一聲慘叫響起,隻見冥頁竟是在緩緩的將‘殤’同化。
在餘淮抓著蘇卿走來之時,‘殤’已然被冥頁所收攝。
溫禪捏起冥頁一角,可以看到冥頁之中,有一道身影正來回左右的遊蕩,想要找到出口,卻苦苦搜尋不到。
溫禪將冥頁收進魚帽之中。
轉身看向蘇卿,道:“你與碧雲宗的恩怨究竟事實如何,我們現在不做議論,不過‘殤’乃是此次屍疫的創造者,我跟餘淮既然來了曲堯城,卻是不能空手回去複命!這點,蘇大家應該可以理解吧。”
被餘淮抓攝在手中的蘇卿麵色慘敗,尤有一絲黑霧彌漫在臉龐之上。
彌漫著黑霧的臉上露出一抹慘笑,道:“溫禪,若說此事,你我才是最為了解對方的人!同樣想要逆天改命,同樣想要替那些無辜枉死之人盡些公道!隻可惜事與願違,終究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溫禪搖搖頭,道:“你我之間並不一樣!我不了解你,你更不了解我!家的存在也並非是讓你我來複活亡者,而是讓這幽國百姓的生活多一絲樂趣!”
在溫禪的認知中。
家的存在當讓餘淮這一類人去修行。
心寬體胖。
凡事樂得逍遙自在,方為上策。
溫易山不該開這個頭,蘇卿更不應該效仿而為之。
蘇府之人逐漸圍繞過來。
張元則是跪在碧雲宗宗主的無首屍身前痛哭流涕。
……
對於溫禪而言,曲堯城內的事情,孰是孰非本不重要。
他來曲堯城的目的一是因為頂替溫言前來,二是順道探尋一番關於青遊鎮屍疫的事情。
溫禪最終隻是帶著收攝了‘殤’的那道冥頁離開了曲堯城。
至於蘇卿。
這位家日後的人生軌跡與他不會再有瓜葛。
曲堯城的妖患也好,屍疫也罷。
盡皆可以讓‘殤’來承擔。
……
回到幽都之後,溫禪讓餘淮帶著冥頁回去複命,他沒有立即回丞相府,而是去了幽都外城,在一座高山之前駐足觀望。
高山名為普渡山。
山上建有一寺。
名為普渡寺。
當年,白勝曾攜女來此求簽。
普渡寺是整個幽國境內最大的寺廟,香火極其旺盛,信徒遍布整個幽國。
溫禪駐足許久,才邁步登山。
山野幽靜,淡淡的熏香彌漫在山林之中。
溫禪徑自前往,在一個小沙彌的領路下進了寺廟。
溫禪在佛殿內虔心拜了三拜後,最終落座在佛殿角落的方桌之前。
在他對麵,一個年老和尚微微笑著,道:“施主,所求為何事?”
方桌之上,擺著一筒竹簽,老和尚身前的桌麵上,平攤著一疊雪花紙。
溫禪打量了一下老和尚,遠超於常人的六識並未在後者身上發現任何的元氣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