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誹歸腹誹,落塵還是很高興的,覺得這幾日的陰霾都掃去了大半,也不枉他特意跑這一趟。
“嚐嚐這個金榜題名,江南那邊傳過來的新鮮吃法,想必你會喜歡。”
“這是……苞穀燉的豬蹄?嗯,名字不錯,味道也不錯,絲毫不顯油膩,回去可以試試。”
天香樓的菜式,味道不錯,名字也都起的雅致,這一換地方,平常的菜肴也都高級了幾分。
豬肉一向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因太過油膩,不被世族們所喜,這道金榜題名倒是去了油膩隻留下鮮香,難怪會被天香樓收入。
除了這道燉菜,還有好些個菜品,都是天香樓的新菜式,花明媚一一品嚐,皆來自鄉間,卻又不同於鄉間小菜。
“這遊鳳戲水最是滋補,多喝點,剛好去去油膩。”
落塵介紹著最後一道湯品。
花明媚不禁翻了個白眼,這烏雞人參湯就用來去去油膩嗎?落塵你是吃什麽長大的?還有,這一桌子的菜,怎麽都是平素她愛吃的?
花明媚吐槽完才後知後覺,悄悄瞥了落塵一眼,他倒是像平常一般,花明媚不禁有些懷疑,自己是否想得太多。
一頓飯吃完,花明媚倒是難得吃了個肚兒圓,該是這許多日子,吃的最好的一頓飯了。
落塵也滿意的笑了,若是日子能夠就這樣平靜的過,倒也是愜意的很。
從天香樓回去,花明媚便吩咐喬三給天香樓送了兩小壇烈酒,指明交給落塵公子。
她這兒酒也不多,就起了一缸帶了回來,以備不時之需,現在城外不太平,也不便上山取酒,便也隻能如此小氣了。
第二日,花明媚的醫館難得開了門,這椅子都還沒有坐熱,就有一個錦袍男子上門。
“敢問可是花大夫?”
花明媚瞧了一眼來人,這人除了肝火有些微旺盛,不像需要看大夫的,何況來找她的,不是夫人小姐,就是管家仆人,另就是普通百姓。
這男人看著低調,錦袍裏藏著的暗紋花明媚可見過,這是姑蘇剛獻上的貢品,而且這人通身的氣度恰又藏的自然,隻怕又是一個花明媚不想接觸的人物。
“小女子正是,公子有何指教?”
“煩請花大夫出診一趟。”錦袍男子躬身一禮,盡顯恭謙溫雅。
“不知出診為何人、是何症狀?”花明媚的眼角閃過一絲凝重。
她剛開門,這人便來尋,隻怕是真遇到了難症,不過看對方並未有絲毫慌亂,估摸著非是急症,是以先問問病情。
“回大夫話,出診之人乃一女子,因隱疾而苦已有數年,每每發作之時痛癢難忍,遍尋名醫而不治,是以特來恭請。”錦袍男子揖著禮,一字一句的道。
“既是固隱之疾,我便先隨先生一趟便是。”花明媚說完起身取了診盒。
這病人,隻怕也是不好瞧的,可人家求上門來,斷沒有拒絕的道理,便也索性不再去想其他,安心看病就好。
錦袍男子已經雇好了馬車停在門口,也有那行腳的小廝搬過杌凳,但看了眼大夫頭上的垂鬟分肖髻,伸著雙手卻隻是虛扶著花明媚的手肘上了馬車。
那錦袍男子也未多言,默默地在巷口坐上另一輛形製差不多的馬車在頭前帶路。
也就盞茶的功夫,馬車拐入了一條巷子,兩邊的青磚高牆,一路的參天古樹,隱隱琴音和著幾聲鳥鳴,端的是片風水寶地。
馬車停下,已有小廝在門口迎著,入了府門卻是一道巨石影壁,壁上有忍冬、牡丹、石榴、荷花四種花草紋樣,中間的五嶽圖氣勢恢宏,雕刻手法更是巧奪天工,僅是一眼,花明媚就斷定這宅子的主人怕是一方巨擘。
那錦袍男子見大夫駐足,臉上反而露出些許欣賞之意,也停下腳步,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等候著。
幾聲婉轉的琴音悠悠傳至,花明媚這才輕輕點頭示意繼續。
越過影壁,卻是鬱鬱蔥蔥的林木,姹紫嫣紅的群花,古怪嶙峋的假山和錯落有致的亭台閣樓。
沿著曲折的小徑前行,一路移步換景之間卻是還能聽到叮咚流淌的泉水之聲,越過假山後便是一道拱門,又行數步卻是眼前豁然開朗。
曲折的廊橋下是碧波粼粼的水麵,依稀能看到各色的錦鯉在水中愜意的享受陽光,池邊的荷花和睡蓮還有著幾朵不懼秋寒的盛開,花明媚也是忍不住心底輕呼:好一處幽靜致雅的院兒。
這天下的大旱,終是沒能渴了這一院的花鳥魚蟲。
廊橋盡頭的亭台四麵掛了竹簾,依稀能看到一襲鵝黃紗裙女子端坐,麵湖撫琴,隻是那琴聲卻是已然低沉的幾不可聞,而弦上的柔荑依舊揉得倔強。
錦袍男子停下,略微有些歉意的躬身,花明媚輕輕點頭,隻待一曲終了。
“古琴悅己,古人誠不我欺!”花明媚心裏暗暗想著,這黃裙女子的琴聲之中含著的幾分淒婉和希冀,還有那若有若無的不甘卻是聽得分明。
“噔!”琴弦果然還是斷了。
“花大夫神醫妙手,卻不想在琴道上也是造詣精深。”竹簾後的黃裙女子起身一福,聲音如同那百靈鳥兒一般婉轉。
此時已有丫鬟執著簾杖過來撐開竹簾,一位二八年華的妙齡女子笑的清甜,眼光卻是不住的往那錦袍男子臉上掃著,那份眷戀和愛慕,藏都藏不住。
“是她?”花明媚心下一驚,這美人兒竟然是那京城花魁,牡丹姑娘!果真如那玉樓點翠,韻壓群芳,以前看她起舞,少有這純純淨淨的美好。
即是花魁,有幾個富貴恩客,也是常情,世人皆愛美,連她都未能免俗。
花明媚微微一福,也不接話,入了亭中,在錦袍男子的禮讓下坐了客位。
丫鬟們奉了茶,花明媚眼睛卻是一直看著那美人兒沒有言語,端起茶杯輕呷一口,竟是正宗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這可是俞杭貢茶。
端詳片刻,花明媚卻是微微皺眉。
“不知花大夫需如何診斷?”主位上的錦袍男子抱了抱拳輕聲問。
“可盡言否?”花明媚並沒有回答錦袍男子,而是望著那美人如秋水般的眸子,認真的問道。
“大夫盡言之,無需避諱。”牡丹臉上的笑容未減絲毫,言語中卻是有那麽一絲的苦澀和辛酸。
“姑娘可是常有多夢、難眠、每三日則胸痛難忍,且天葵淋漓,偶有崩下?”
“大夫所言分毫不差,不知因何致病,可有良方?”
“蓋因涼藥而起,姹女之毒。”
花明媚到底還是沒有說的太過明白,字斟句酌的出口,眼角的餘光卻是暗暗打量著那錦袍男子的臉色。
若是發現有異,這姹女可不單單是藥名,也能解釋得通。
不過那男子聞言,卻隻是略作思索狀,微微點了點頭而已,而後便又拿眼看過來,等著繼續。
花明媚見二人臉色並無變化,也就不再遮掩,繼續道:“姑娘往昔多服涼藥,其中鉛精之氣久盤腸腹,且初行房時未得節製,是以落下病根。如今赤毒已入骨,怕是有些困難。”
牡丹聽得花明媚言語,眼中痛苦之色隻是微微一閃便隨之消逝,而後又恢複了那甜美的笑容,款款起身再次行禮。
“奴家年幼時家中遭了變故,被發賣落入教坊司,遍嚐世間種種淒苦,如今得遇公子垂憐,哪怕隻有一日可活我也甘之如飴,如今些許病痛早已不過爾爾。”
美人兒講著,就對那公子訴起了衷腸,倒是情深意切,花明媚看了也是甚為動容。
花魁牡丹的身世,那也是茶館酒肆常提的話題,花明媚自是知曉,卻是不好搭言。
“不知花大夫可有良方,即使再困難,我亦當傾力為之。”錦袍男子也起身作揖道。
“鉛精乃陰毒重著之物,如今毒入骨髓,我需四藥:一為南方火山之中的火光獸脂,活獸幾不可得,但入藥卻需死後不足對晝方可;二為蟜蜜二兩;三為龍血一碗;四為千年老參。鼠脂蟜蜜皆為火精之物,脂裹蜜拔,龍血定正氣,老參補元氣。再輔以推骨之術理髓八十一日,如此,此疾可愈。”花明媚一口氣說完,卻是默默端起了茶杯,等著回複。
牡丹聽完,小嘴兒張得老大,怔怔的說不出話來,那錦袍男子卻隻是略微沉吟,而後眼神一亮。
“既如此,便多謝花大夫了!九日,最多九日,我便尋齊這四物。”錦袍男子麵帶驚喜,那一臉的真誠和喜悅,晃得花明媚眼暈。
離府時,花明媚想了想,還是往小幾上放了一個白玉的小瓶兒,叮囑說裏麵的幾顆丸藥每三日一粒,可緩心痛之疾便起身回了。
坐著馬車回去時,卻是那錦袍男子捧了一個酸枝木的匣子和一個琺琅彩罐也送到了門口。
想了想那幾粒藥丸的成本,花明媚也沒推辭,將診金收下,倒是那罐兒裏飄出的茶香讓花明媚眼前一亮。
難怪能得美人兒傾心,竟是個心細如發,體貼入微之人。
“嚐嚐這個金榜題名,江南那邊傳過來的新鮮吃法,想必你會喜歡。”
“這是……苞穀燉的豬蹄?嗯,名字不錯,味道也不錯,絲毫不顯油膩,回去可以試試。”
天香樓的菜式,味道不錯,名字也都起的雅致,這一換地方,平常的菜肴也都高級了幾分。
豬肉一向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因太過油膩,不被世族們所喜,這道金榜題名倒是去了油膩隻留下鮮香,難怪會被天香樓收入。
除了這道燉菜,還有好些個菜品,都是天香樓的新菜式,花明媚一一品嚐,皆來自鄉間,卻又不同於鄉間小菜。
“這遊鳳戲水最是滋補,多喝點,剛好去去油膩。”
落塵介紹著最後一道湯品。
花明媚不禁翻了個白眼,這烏雞人參湯就用來去去油膩嗎?落塵你是吃什麽長大的?還有,這一桌子的菜,怎麽都是平素她愛吃的?
花明媚吐槽完才後知後覺,悄悄瞥了落塵一眼,他倒是像平常一般,花明媚不禁有些懷疑,自己是否想得太多。
一頓飯吃完,花明媚倒是難得吃了個肚兒圓,該是這許多日子,吃的最好的一頓飯了。
落塵也滿意的笑了,若是日子能夠就這樣平靜的過,倒也是愜意的很。
從天香樓回去,花明媚便吩咐喬三給天香樓送了兩小壇烈酒,指明交給落塵公子。
她這兒酒也不多,就起了一缸帶了回來,以備不時之需,現在城外不太平,也不便上山取酒,便也隻能如此小氣了。
第二日,花明媚的醫館難得開了門,這椅子都還沒有坐熱,就有一個錦袍男子上門。
“敢問可是花大夫?”
花明媚瞧了一眼來人,這人除了肝火有些微旺盛,不像需要看大夫的,何況來找她的,不是夫人小姐,就是管家仆人,另就是普通百姓。
這男人看著低調,錦袍裏藏著的暗紋花明媚可見過,這是姑蘇剛獻上的貢品,而且這人通身的氣度恰又藏的自然,隻怕又是一個花明媚不想接觸的人物。
“小女子正是,公子有何指教?”
“煩請花大夫出診一趟。”錦袍男子躬身一禮,盡顯恭謙溫雅。
“不知出診為何人、是何症狀?”花明媚的眼角閃過一絲凝重。
她剛開門,這人便來尋,隻怕是真遇到了難症,不過看對方並未有絲毫慌亂,估摸著非是急症,是以先問問病情。
“回大夫話,出診之人乃一女子,因隱疾而苦已有數年,每每發作之時痛癢難忍,遍尋名醫而不治,是以特來恭請。”錦袍男子揖著禮,一字一句的道。
“既是固隱之疾,我便先隨先生一趟便是。”花明媚說完起身取了診盒。
這病人,隻怕也是不好瞧的,可人家求上門來,斷沒有拒絕的道理,便也索性不再去想其他,安心看病就好。
錦袍男子已經雇好了馬車停在門口,也有那行腳的小廝搬過杌凳,但看了眼大夫頭上的垂鬟分肖髻,伸著雙手卻隻是虛扶著花明媚的手肘上了馬車。
那錦袍男子也未多言,默默地在巷口坐上另一輛形製差不多的馬車在頭前帶路。
也就盞茶的功夫,馬車拐入了一條巷子,兩邊的青磚高牆,一路的參天古樹,隱隱琴音和著幾聲鳥鳴,端的是片風水寶地。
馬車停下,已有小廝在門口迎著,入了府門卻是一道巨石影壁,壁上有忍冬、牡丹、石榴、荷花四種花草紋樣,中間的五嶽圖氣勢恢宏,雕刻手法更是巧奪天工,僅是一眼,花明媚就斷定這宅子的主人怕是一方巨擘。
那錦袍男子見大夫駐足,臉上反而露出些許欣賞之意,也停下腳步,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等候著。
幾聲婉轉的琴音悠悠傳至,花明媚這才輕輕點頭示意繼續。
越過影壁,卻是鬱鬱蔥蔥的林木,姹紫嫣紅的群花,古怪嶙峋的假山和錯落有致的亭台閣樓。
沿著曲折的小徑前行,一路移步換景之間卻是還能聽到叮咚流淌的泉水之聲,越過假山後便是一道拱門,又行數步卻是眼前豁然開朗。
曲折的廊橋下是碧波粼粼的水麵,依稀能看到各色的錦鯉在水中愜意的享受陽光,池邊的荷花和睡蓮還有著幾朵不懼秋寒的盛開,花明媚也是忍不住心底輕呼:好一處幽靜致雅的院兒。
這天下的大旱,終是沒能渴了這一院的花鳥魚蟲。
廊橋盡頭的亭台四麵掛了竹簾,依稀能看到一襲鵝黃紗裙女子端坐,麵湖撫琴,隻是那琴聲卻是已然低沉的幾不可聞,而弦上的柔荑依舊揉得倔強。
錦袍男子停下,略微有些歉意的躬身,花明媚輕輕點頭,隻待一曲終了。
“古琴悅己,古人誠不我欺!”花明媚心裏暗暗想著,這黃裙女子的琴聲之中含著的幾分淒婉和希冀,還有那若有若無的不甘卻是聽得分明。
“噔!”琴弦果然還是斷了。
“花大夫神醫妙手,卻不想在琴道上也是造詣精深。”竹簾後的黃裙女子起身一福,聲音如同那百靈鳥兒一般婉轉。
此時已有丫鬟執著簾杖過來撐開竹簾,一位二八年華的妙齡女子笑的清甜,眼光卻是不住的往那錦袍男子臉上掃著,那份眷戀和愛慕,藏都藏不住。
“是她?”花明媚心下一驚,這美人兒竟然是那京城花魁,牡丹姑娘!果真如那玉樓點翠,韻壓群芳,以前看她起舞,少有這純純淨淨的美好。
即是花魁,有幾個富貴恩客,也是常情,世人皆愛美,連她都未能免俗。
花明媚微微一福,也不接話,入了亭中,在錦袍男子的禮讓下坐了客位。
丫鬟們奉了茶,花明媚眼睛卻是一直看著那美人兒沒有言語,端起茶杯輕呷一口,竟是正宗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這可是俞杭貢茶。
端詳片刻,花明媚卻是微微皺眉。
“不知花大夫需如何診斷?”主位上的錦袍男子抱了抱拳輕聲問。
“可盡言否?”花明媚並沒有回答錦袍男子,而是望著那美人如秋水般的眸子,認真的問道。
“大夫盡言之,無需避諱。”牡丹臉上的笑容未減絲毫,言語中卻是有那麽一絲的苦澀和辛酸。
“姑娘可是常有多夢、難眠、每三日則胸痛難忍,且天葵淋漓,偶有崩下?”
“大夫所言分毫不差,不知因何致病,可有良方?”
“蓋因涼藥而起,姹女之毒。”
花明媚到底還是沒有說的太過明白,字斟句酌的出口,眼角的餘光卻是暗暗打量著那錦袍男子的臉色。
若是發現有異,這姹女可不單單是藥名,也能解釋得通。
不過那男子聞言,卻隻是略作思索狀,微微點了點頭而已,而後便又拿眼看過來,等著繼續。
花明媚見二人臉色並無變化,也就不再遮掩,繼續道:“姑娘往昔多服涼藥,其中鉛精之氣久盤腸腹,且初行房時未得節製,是以落下病根。如今赤毒已入骨,怕是有些困難。”
牡丹聽得花明媚言語,眼中痛苦之色隻是微微一閃便隨之消逝,而後又恢複了那甜美的笑容,款款起身再次行禮。
“奴家年幼時家中遭了變故,被發賣落入教坊司,遍嚐世間種種淒苦,如今得遇公子垂憐,哪怕隻有一日可活我也甘之如飴,如今些許病痛早已不過爾爾。”
美人兒講著,就對那公子訴起了衷腸,倒是情深意切,花明媚看了也是甚為動容。
花魁牡丹的身世,那也是茶館酒肆常提的話題,花明媚自是知曉,卻是不好搭言。
“不知花大夫可有良方,即使再困難,我亦當傾力為之。”錦袍男子也起身作揖道。
“鉛精乃陰毒重著之物,如今毒入骨髓,我需四藥:一為南方火山之中的火光獸脂,活獸幾不可得,但入藥卻需死後不足對晝方可;二為蟜蜜二兩;三為龍血一碗;四為千年老參。鼠脂蟜蜜皆為火精之物,脂裹蜜拔,龍血定正氣,老參補元氣。再輔以推骨之術理髓八十一日,如此,此疾可愈。”花明媚一口氣說完,卻是默默端起了茶杯,等著回複。
牡丹聽完,小嘴兒張得老大,怔怔的說不出話來,那錦袍男子卻隻是略微沉吟,而後眼神一亮。
“既如此,便多謝花大夫了!九日,最多九日,我便尋齊這四物。”錦袍男子麵帶驚喜,那一臉的真誠和喜悅,晃得花明媚眼暈。
離府時,花明媚想了想,還是往小幾上放了一個白玉的小瓶兒,叮囑說裏麵的幾顆丸藥每三日一粒,可緩心痛之疾便起身回了。
坐著馬車回去時,卻是那錦袍男子捧了一個酸枝木的匣子和一個琺琅彩罐也送到了門口。
想了想那幾粒藥丸的成本,花明媚也沒推辭,將診金收下,倒是那罐兒裏飄出的茶香讓花明媚眼前一亮。
難怪能得美人兒傾心,竟是個心細如發,體貼入微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