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子小,在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麵前,也會顯得畏縮懦弱和謹慎。他們優柔寡斷,對一件簡單的事也不能快速地作出判斷。對於這種現象,有的家長往往會作出錯誤的判斷:


    假如膽小的是一個女孩,他們會認為這是女孩的特征,是女孩固有的羞怯與靦腆;如果是一個男孩,他們會覺得這個兒子很乖,不像其他男孩一樣到處去惹事。他們不知道這種膽小是自卑的心理在作祟。與此同時,他們會感到自己孩子的做事能力極差,幾次三番地說,也不會使孩子有太大的改觀。他們一邊有孩子“溫柔和乖巧”的喜悅,一邊又有孩子能力差的憂愁。


    即使有的家長知道孩子是有自卑的心理,但在他們的心裏,自卑就是“無用”的等同語,他們也試圖改變孩子自卑的心理狀況,想通過自己的教育使孩子能做好。


    在眾多的父母中,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做不好一件最簡單的事時,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們會使用如下的字句:


    “你看你,連碗都端不好!”


    “真是笨死了!這麽簡單的題都解不出來!”


    “真沒出息,腦子用來做什麽的?”


    從這些父母教育的言行來看,不少父母在教育中喜歡批評孩子,或者說批評總是多於表揚,或說批評與年齡成正比,孩子年紀越大,父母對孩子就越是挑剔,父母忘記了孩子在牙牙學語時自己的賞識心態。他們不知道孩子的心智發育是不成熟的,還沒有自我評價意識和自我認知能力,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和判斷,最先來源於父母對他們的判斷。父母的這些言語往往對孩子起一種負麵的暗示,父母說多了,在孩子的心裏就會烙下“我不行,我沒有能力”的印記。以後每當嚐試做什麽事情的時候,他最先想到的是:“是的,我可能真的不行,還是不去做了。”這樣,父母就在無意識中把自卑感慢慢地植入孩子的心理,自信在孩子身上漸漸地也就蕩然無存了。


    於是,孩子的表現就使大人不滿意:


    1.小事做不好,大事不會做。


    2.一件突發的小事也會嚇得大哭。


    3.事情本知道怎麽做,但就是不敢下手。


    ……


    對於孩子來說,因為他的自卑,在做一件事時,沒有自己的思想,總是先揣摩別人的心理,然後再試圖迎合別人的方式和方法,因為覺得別人比自己強,這樣在做事時就會六神無主,會感到這樣做也不好,那樣做也不合適。一件小事做不好,他們就更沒有具備處理突發事件的心理。


    於是,對孩子自卑膽小的矯正就變成了“要孩子專心”的教育,要孩子專心與矯正孩子的自卑膽小心理,這是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上的張冠李戴,得不到教育效果不說,往往還會加大孩子的自卑膽小心理。比如,孩子不專心時你說“你看你,連碗都端不好”,作為一個不自卑膽小的孩子,父母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孩子隻會覺得父母是不滿意自己心思沒在端碗上,而把碗給打翻了;而對於一個自卑膽小的孩子來說,他就會以為:自己沒有用,一些事情做不好不說,連碗也端不好!這不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加強了孩子自卑膽小的心理。


    1.你的教育在起相反的作用嗎?對於孩子膽小自卑的矯正,父母常常不是在矯正孩子的這種心理,而是在所謂的“教育”中,不斷地在加強孩子的這種自卑膽小的心理。


    2.小心孩子形成自卑膽小的性格。孩子在幼年時,安全感沒有得到滿足,親子關係沒有建立好,沒有得到足夠的溫暖和愛,同時,父母或老師一句不尊重的語言,就會給孩子帶來無形的精神壓力,嚴重傷害自尊心,產生自卑情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遠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遠廉並收藏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