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對孩子順從的後果
父母怎樣正確教育孩子 作者:周遠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一次,一位母親去超市購物,在收銀台處排隊時,四歲的女兒在附近玩了一會兒後,伸著小手對媽媽說:“媽媽,抱抱!”
母親望著長長的隊伍,顯得有些不耐煩,見孩子讓抱,便更加煩躁地吼叫道:“抱什麽抱,自己站著吧!”女孩被母親這麽一吼,嘴角先是抽了一下,繼而大哭了起來。隨著孩子聲音分貝的不斷增大,很多人圍了過來。母親一看這陣勢,便把孩子抱了起來,但女孩仍舊在哭,雖然聲音小了很多。母親見哄不住孩子,便說:“乖!不哭。媽媽一會帶你吃肯德基好不好?”女孩這才停止了哭泣。
孩子在小時候,往往用“哭”當武器,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果長大之後,為了自己更多的需求,可能會采取更多的表達方式,如絕食、夜不歸宿等等,這時再處理起來將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當孩子哭鬧時,家長應該先考慮他是否有生理需求,如身體不適等。如果沒有,家長一定要狠下心,克製感情,千萬不能妥協。最初,孩子對家長提要求時,總會以試探的態度來堅持自己的要求,隻要家長不堅決地拒絕,不讓孩子絕望,孩子就會繼續堅持,甚至用哭鬧來要挾。如果家長堅決地拒絕,孩子就會逐漸放棄自己的要求。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生活中享受著優越的條件,他們不僅僅有著豐富的物質,在生活的主動性上,也有更加廣闊的空間。更多的孩子總是對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要求絲毫不會加以克製,他們會憑自己的秉性行事,任意地放縱自己——於是,社會上更多的孩子少了幾分溫順,多了幾分任性,這可能是現在中國孩子最普遍的性格。
一個任性的孩子,他會表現出很多不良的性格:
1.孩子與人相處時會自私、霸道地對待別人。他不僅僅在家裏唯我獨尊,不聽父母的勸告,就是在一些公共場合對他人也是極不尊重。
2.一旦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立刻就會生氣哭鬧、跺腳,嚴重的會摔東西,甚至用不吃飯、不回家的手段要挾父母。
3.自己要求得到的東西全部歸自己,不允許別人動。比如自己的食品,自己吃不了寧願壞掉或扔掉,也不願意與其他人分享。
4.在集體中,無論什麽事自己都想占上風。在外麵受氣占不到便宜時就往家裏跑,就要家裏人替自己出頭。
這些不良的心理品質和性格特征,往往會影響一個人將來的人際關係,甚至能給自己將來的家庭和事業帶來不幸。
中國實行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前麵提到過,一個孩子的背後,往往有好多人對他寵愛有加。現在一個三世同堂的家庭,孩子的上麵至少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這六層關愛。這六個人教育孩子的態度很難保持一致,這就使得孩子在父母那裏得不到的東西,他可以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裏得到滿足;孩子在父母那裏使不了的小性子,他可以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裏得到發揮,孩子在家裏總會找到自己任性的載體。現在的孩子好像很會討爺爺奶奶的歡心,有時候父母辛辛苦苦給孩子樹立起來的“規矩”,在爺爺奶奶麵前,會因為他們對孫子的溺愛而摧垮。在家庭教育中,祖輩成了孩子任性滋生的土壤。
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也就是剛能和大人進行交流的時候,孩子有幾分任性的話,這似乎是孩子“懂事”、“有主見”的表現。比如,孩子已經吃了一塊糖之後,他還繼續向大人索要,這時的爺爺奶奶,在孫兒索取中更加感到天倫之樂的快意。孩子的這種“索取”本來是很正常的現象,問題是孩子的要求總是能得到滿足,孩子的這種索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已經成了一種習慣,當有一天孩子遭到拒絕的時候,就會感到這“極不正常”,在心理上就會“很難接受”,他就會對家人加大所求的力度,會使出一切具有孩子特性的行為來爭取。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性格的形成與教育、生活環境、家庭氣氛和社會實踐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孩子的性格在學齡前已初步形成,但不穩定,隨著年齡增長而趨於成熟,並有很大“可塑”性。所以,孩子的任性最先是家庭影響的結果,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任性,使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性格的話,那麽父母首先就要先做好自己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太順從是孩子任性的根源。在防止孩子任性時,家裏的其他成員有時也要齊心與孩子“對著幹”一番。
1.不要一味滿足孩子。對於孩子向父母提出的要求,家人不能一味地滿足,特別是爺爺奶奶,一定要分清孩子的要求是對還是錯,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無理要求,一定不能答應。
2.家庭成員對待孩子的態度要一致。不要是外婆認為這樣可以,而爺爺則認為那樣可以,孩子就會以為:隻要堅持自己的性子,要求總可以得到滿足的。
3.和孩子比耐心。孩子如果有那份“耐心”哭鬧或是生氣,家長在對孩子明確自己態度的同時,還要有對孩子進行說理的那份耐心,要能一直說到孩子心悅誠服為止。
母親望著長長的隊伍,顯得有些不耐煩,見孩子讓抱,便更加煩躁地吼叫道:“抱什麽抱,自己站著吧!”女孩被母親這麽一吼,嘴角先是抽了一下,繼而大哭了起來。隨著孩子聲音分貝的不斷增大,很多人圍了過來。母親一看這陣勢,便把孩子抱了起來,但女孩仍舊在哭,雖然聲音小了很多。母親見哄不住孩子,便說:“乖!不哭。媽媽一會帶你吃肯德基好不好?”女孩這才停止了哭泣。
孩子在小時候,往往用“哭”當武器,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果長大之後,為了自己更多的需求,可能會采取更多的表達方式,如絕食、夜不歸宿等等,這時再處理起來將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當孩子哭鬧時,家長應該先考慮他是否有生理需求,如身體不適等。如果沒有,家長一定要狠下心,克製感情,千萬不能妥協。最初,孩子對家長提要求時,總會以試探的態度來堅持自己的要求,隻要家長不堅決地拒絕,不讓孩子絕望,孩子就會繼續堅持,甚至用哭鬧來要挾。如果家長堅決地拒絕,孩子就會逐漸放棄自己的要求。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生活中享受著優越的條件,他們不僅僅有著豐富的物質,在生活的主動性上,也有更加廣闊的空間。更多的孩子總是對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要求絲毫不會加以克製,他們會憑自己的秉性行事,任意地放縱自己——於是,社會上更多的孩子少了幾分溫順,多了幾分任性,這可能是現在中國孩子最普遍的性格。
一個任性的孩子,他會表現出很多不良的性格:
1.孩子與人相處時會自私、霸道地對待別人。他不僅僅在家裏唯我獨尊,不聽父母的勸告,就是在一些公共場合對他人也是極不尊重。
2.一旦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立刻就會生氣哭鬧、跺腳,嚴重的會摔東西,甚至用不吃飯、不回家的手段要挾父母。
3.自己要求得到的東西全部歸自己,不允許別人動。比如自己的食品,自己吃不了寧願壞掉或扔掉,也不願意與其他人分享。
4.在集體中,無論什麽事自己都想占上風。在外麵受氣占不到便宜時就往家裏跑,就要家裏人替自己出頭。
這些不良的心理品質和性格特征,往往會影響一個人將來的人際關係,甚至能給自己將來的家庭和事業帶來不幸。
中國實行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前麵提到過,一個孩子的背後,往往有好多人對他寵愛有加。現在一個三世同堂的家庭,孩子的上麵至少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這六層關愛。這六個人教育孩子的態度很難保持一致,這就使得孩子在父母那裏得不到的東西,他可以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裏得到滿足;孩子在父母那裏使不了的小性子,他可以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裏得到發揮,孩子在家裏總會找到自己任性的載體。現在的孩子好像很會討爺爺奶奶的歡心,有時候父母辛辛苦苦給孩子樹立起來的“規矩”,在爺爺奶奶麵前,會因為他們對孫子的溺愛而摧垮。在家庭教育中,祖輩成了孩子任性滋生的土壤。
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也就是剛能和大人進行交流的時候,孩子有幾分任性的話,這似乎是孩子“懂事”、“有主見”的表現。比如,孩子已經吃了一塊糖之後,他還繼續向大人索要,這時的爺爺奶奶,在孫兒索取中更加感到天倫之樂的快意。孩子的這種“索取”本來是很正常的現象,問題是孩子的要求總是能得到滿足,孩子的這種索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已經成了一種習慣,當有一天孩子遭到拒絕的時候,就會感到這“極不正常”,在心理上就會“很難接受”,他就會對家人加大所求的力度,會使出一切具有孩子特性的行為來爭取。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性格的形成與教育、生活環境、家庭氣氛和社會實踐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孩子的性格在學齡前已初步形成,但不穩定,隨著年齡增長而趨於成熟,並有很大“可塑”性。所以,孩子的任性最先是家庭影響的結果,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任性,使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性格的話,那麽父母首先就要先做好自己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太順從是孩子任性的根源。在防止孩子任性時,家裏的其他成員有時也要齊心與孩子“對著幹”一番。
1.不要一味滿足孩子。對於孩子向父母提出的要求,家人不能一味地滿足,特別是爺爺奶奶,一定要分清孩子的要求是對還是錯,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無理要求,一定不能答應。
2.家庭成員對待孩子的態度要一致。不要是外婆認為這樣可以,而爺爺則認為那樣可以,孩子就會以為:隻要堅持自己的性子,要求總可以得到滿足的。
3.和孩子比耐心。孩子如果有那份“耐心”哭鬧或是生氣,家長在對孩子明確自己態度的同時,還要有對孩子進行說理的那份耐心,要能一直說到孩子心悅誠服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