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這些修士都是天才,耳順顯然有些懷疑。當大家都處在同一水平線上時,根本沒有天才的說法。一枝獨秀,才能稱之為天才。


    這都是些什麽人哪?


    耳順正在愣怔時,盡美輕聲道:“師祖,我已經拜沐真人為師,學習煉丹了。”


    耳順腦子裏嗡的一聲,他竟然沒有聽清。急忙追問道:“盡美,你剛才說什麽?我沒有聽清,你再說一遍。”


    盡美心裏忍不住吐槽:元嬰後期境界的真人,竟然沒有聽清我聲音不小的說話。


    但她卻不敢說出口,隻好重複了一遍:“我跟沐真人學習煉丹了。”


    耳順腦子裏的嗡嗡聲更加大了,他的大腦甚至有些發暈。他根本不敢相信盡美的話,加重聲音再次問道:“盡美,你說什麽,聲音大些,我聽不清。”


    眾人聽到耳順一再聲稱聽不清,知道他過於震驚,一時間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盡美隻好無奈地再次重複一遍。


    耳順習慣性地還要張口詢問,剛張開口,感覺自己確實有些囉嗦。他嘿嘿自嘲道:“人老了,各個器官都退化了。”


    現場很多人都在心裏瘋狂吐槽:元嬰後期大能,竟然說自己老了,你乍不說自己老眼昏花呢?


    耳順向沐玉君求證,沐玉君微微點頭,道:“我看盡美體質正好適合煉丹,沒有征得你的同意,就自作主張傳授她煉丹技能。”


    耳順大聲叫好,道:“你在問心崖的回答,正合正氣門祖師的執念。你現在已經擁有正氣門的單獨平台,祖師已經把你當作正氣門弟子。因此,你傳授盡美煉丹技能,正是天意。”


    耳順作為接近兩千歲的老妖精,他知道修仙界不同門派,不能互相傳授弟子。因此,就把沐玉君在正氣門獲得單獨平台,算是正氣門弟子的理由說出來。即使將來有人亂嚼舌根,他們也有理由搪塞。


    除了沐玉君獲得單獨平台,其他人都是直接傳送到掌門所在的平台上。


    此時,掌門知新,兩個師弟知命和不惑,都融合成功神級三味真火,一起走出了茅屋。他們已經聽到沐玉君和耳順師傅的對話,感到十分驚奇。


    知新震驚地詢問盡美,得到肯定的回答後,三位正氣門的元嬰修士,一起向沐玉君鞠躬行禮。都稱呼他為師弟,一下子就把沐玉君的輩分,上升到正氣門二代弟子了。


    這樣,盡美作為三代弟子,再拜沐玉君為師,也就水到渠成。


    耳順嗬嗬笑道:“今天,正氣門三喜臨門,盡美拜師,一定要隆重些。這是正氣門的大事,不能等閑視之。”


    沐玉君本來想勸解幾句,但是,掌門和三位長老正在興奮頭上,他也不忍拂逆他們,就順水推舟,順其自然了。


    正氣門總共隻有三十位成員,三代弟子都是金丹弟子,共有六位。他們分別是三位二代弟子的徒弟。此外,四代弟子共有二十位,有築基,有先天,境界不等。


    掌門的懸崖平台很大,足夠幾百人同時打坐。


    所有的弟子都被招集上來,首先進行了九局與浩然正氣門的結盟儀式。


    昆侖和知新分別代表九局和正氣門,宣讀了結盟誓言。共同為保衛藍星人類,團結一致,勇猛向前。即使魂飛魄散,也在所不惜。


    結盟非常成功,雙方皆大歡喜。


    儀式結束,知新宣布,正氣門要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由正氣門弟子盡美拜沐玉君為師,學習煉丹技能。


    沐玉君本來想出口阻止,但嶽靚用神識製止他說話。若有這層正式的師徒關係,那麽,以後武華門和正氣門,將會千秋萬代友好下去。


    這將是修仙界一段開創曆史的佳話。在此之前,還從來沒有兩派之間,出現師徒關係的先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修仙界的一種融合。


    拜師儀式,就是盡美向沐玉君行拜師大禮,向師傅奉茶。沐玉君則向徒弟贈送煉丹爐,並象征性地傳授技能。


    這裏恐怕隻有嶽靚才明白,結盟雖重要,但也蓋不過異門派之間的拜師儀式。就連沐玉君也認為,這隻是一次普通的拜師儀式。


    嶽靚在棲鳳門整整呆了一年,耳熏目染,對修仙界的門派觀念印象十分深刻。


    比如,慧心與巫門臨淵的私情,形同背叛師門。而那個臨淵,私自把宗門絕密的咒語傳給慧心,更是要觸動巫門高層的逆鱗。


    除此之外,門派的各種煉丹煉器煉符煉籙等等技能,也是不能外泄的秘密。當然修仙心法,更是重中之重。


    沐玉君收授正氣門的弟子為徒弟,無疑打破了修仙界的堅冰,說是第一人,絲毫也不為過。


    離開浩然正氣門,九局使團成員,直飛西嶽華山。他們此行的目標,是三清派。


    現在的修仙界公認,三清派是道教始祖李耳創立。道教始祖,就是仙界三十三天中離恨天的主人,太上老君。李耳隻是他眾多活動在凡間的化身之一,是他點化了孔子,給孔子的思想插上了翅膀。


    同時,李耳在羽化登仙前,西行路過函穀關。當時的函穀關關令尹喜,看到東方到處都是紫氣,如同紫雲滾滾向關口而來。這就是著名的紫氣東來的典故的出處。


    接著,老子李耳騎著一頭青牛,駕臨函穀關。


    實際上,李耳的名聲在當時已經十分響亮。孔子作為大學問家,入周問禮,就專門拜會過老子。而老子也不過是衰弱的西周王室的一個圖書館管理員。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清靜無為。表現在治國上就是無為而治,與民休息。西漢前期,劉邦秉承黃老思想治國,就是無為而治的具體應用。


    尹喜看到老子駕臨函穀關,知道他將要歸隱山林。因此,強烈要求老子著書立說。


    史記記載:子將歸隱,強為吾著書。


    於是一篇光耀千古的道德經,由此誕生。


    老子收尹喜為記名弟子,傳授他修仙心法。一氣化三清,就是三清派的修仙心法。


    老子歸隱山林後,尹喜辭去函穀關關令,與西嶽華山結廬苦修,終於悟得大道。


    他在華山收了三個弟子,創立了三清派。


    華山南倚秦嶺,北瞰黃渭,乃是秦嶺餘脈。華山雅名太華山,上古至今為五嶽之中的西嶽。華山在名山之中,又以險著稱。


    自古以來,華山就是道教名山。山上道觀無數,也是全真教北宗道場之一。


    而隱沒在華山深處的三清派,從來也不為世俗所知。


    按說,出自赤紅空間的上古修仙常識,本不該有誕生於近古的浩然正氣門,三清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孔德致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玉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玉圭並收藏孔德致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