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成功和王素菲作為領銜人物,兩人都兩次獲得過藍星物理學界的最高獎項。同時,王素菲還獲得過國際數學大獎。當然,在王素菲之前,沐玉君的大學老師孫元琳也獲得了該獎項。


    可以說,現在銀星大學在基礎科學方麵,也早早達到了藍星最高水平。


    這次沐玉君過來,就是想要使用修仙煉器手法,建立一個直線加速器,能夠把誇克加速到無限接近光速,從而實現打破誇克的設想。


    而這個被學界認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如果真的完成這個目標,那麽人類幾乎可以說已經探索到了宇宙的終極根底。


    不過,在沐玉君看來,即使能夠打破誇克,人類確實能夠向著宇宙深處跨進幾大步。但要說探究到了宇宙的本質,甚至是終極根底,那恐怕差得很遠。


    就他所知,構成宇宙的蝌蚪文係統,自己也隻是掌握了冰山一角。以自己之冰山一角,想要窺破整個宇宙的終極根底,隻是笑談。


    見到付成功和王素菲,他們都還在物理實驗中心忙著。


    付教授今年已經七十歲左右,但沐玉君見到他時,看到他竟然真的返老還童。七十歲的年紀,看來最多隻有四十歲。而王素菲則看來隻有二十歲,歲月並沒有在她姣好的俏臉上留下任何痕跡。


    聽說沐玉君要參與物理實驗中心新加速器的設計,整個銀星大學的教授全部都趕過來了,他們不想錯過這個曆史時刻。


    大家都靜靜地看著沐玉君,而沐玉君則聚精會神地聽著王素菲對加速器的介紹。


    王素菲到現在也不過三十多歲,但她早已是國際最知名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她早就實現了跟沐玉君的約定,但她從來也沒有覺得自己比沐玉君更聰明。如果沒有沐玉君設計的加速器,她也無法用來驗證自己的理論。


    當然,沒有沐玉君的駐顏丹,益慧丹,她也不可能成為當今世界最有成就的科學家。


    她侃侃而談,表現出極其深厚的物理數學素養。沐玉君一邊從沐小玉那裏學習基礎理論,一邊從王素菲的談話中領會她的意圖。同時,他還要利用自己掌握的蝌蚪文和陣法,去構造加速器的結構。


    這樣的一心多用,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壓力。


    等到王素菲講完,付成功又進行了補充。接著,孫元琳從數學角度作了說明。


    隨後,實驗中心的科學家每人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不管是成熟的,還是設想,全都攤到桌麵上,給沐玉君以參考。


    沐玉君將要參加銀星物理中心加速器設計的消息,不徑而走。很快就傳到了藍星的各個角落,引起巨大反響。在當今信息極其發達的情況下,很多知名教授紛紛連線銀星大學物理中心,要求參加視頻會議。


    這些知名教授,都通過光影參加了這場討論會。每個人都向沐玉君說明了自己的設想,很多奇異的想法,全都拋了出來。


    沐玉君認真聽取他們的思想,捕捉他們那些怪異想法裏的閃光點。


    誰也沒有沐玉君一心多用的能力,他能夠把所有人的設想全部同時考慮,比較,提取。


    其實,每位教授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這些想法想要付諸實施,都會出現許多困難,或者會出現不能自圓其說的現象。但是,當這些想法被一個大腦同時考慮時,很可能就會出現係統而閃光的理論。


    當大家都表達完自己的設想後,不到十分鍾,沐玉君就拿出了自己的設計思想。他侃侃而談,每個人的閃光點都被融合到他的想法之中。以王素菲的設計脈絡為主線,勾勒出明確的設計步驟。


    最終,沐玉君走了出去,在無人處進入赤紅空間,開始了煉製。


    大家知道沐玉君要去實現這樣的設計,全都非常激動。他們都預計沐玉君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來製造這些設備。但他們都知道,沐玉君製造設備的速度很快。因此,這裏沒有一個人想要離開這裏。


    那些發表完思想的科學家,則分秒必爭地乘坐各種飛行器前來銀星大學。


    沐玉君離開實驗中心的時間不到十分鍾,他親自動手安裝這台新的加速器。


    想要製造成銀河係那麽大的加速器,顯然是天方夜譚。但沐玉君大量使用空間陣法,使得加速粒子在這些空間裏運行,其運行距離已經遠遠超過了太陽係的直徑,達到十光年之多。


    再加上對撞的粒子,是向兩個不同的方向,最終在加速器另一端相遇碰撞。因此,粒子的實際加速距離已經達到驚人的二十光年。


    對於這些,那些科學家其實不知道加速器的原理。付成功和王素菲略微知道一些,但也不理解。


    但他們親自去過沐玉君的平行空間,知道平行空間是真實存在。


    沐玉君也給他們講解了蝌蚪文係統,盡管他們不懂,但那一點光亮卻留在了他們的心間。隻要找到合適的數學表達方式,他們就能很有限地描繪出一些蝌蚪文的藍圖。


    整個加速器是一個封閉的整體,目前的科技,即使銀星黑科技也難以破壞。在對撞室,安裝著成千上萬種類的傳感器,數量遠遠超過幾十億。


    所有這些傳感器,全部跟一台量子計算機接駁,用以監控對撞室的詳細情況。根據這些,可以計算出對撞粒子的速度,或者質量。對撞時粒子解體,所釋放出新的粒子的各種軌跡參數。


    對撞室中的變化,其複雜程度比黑洞中的變化還要複雜,很可能會形成超微型黑洞。但在沐玉君的四眼疊加係統顯微眼中,卻能清晰觀察到。所有這些信息,全部由一台超大型量子計算機監測計算。


    這些畫麵也可以在對撞後,放慢無數倍,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研究。


    當然,被加速粒子在加速器中雖說有十光年距離,但它可走不了十年時間。按照沐玉君的設計,每隔一段距離就要加速進入蟲洞,幾乎是瞬間再出來,速度得到提升。


    每次都能提升,經過n次加速,粒子速度無限接近光速。


    當粒子進入對撞室時,量子計算機能夠測出其速度,或者攜帶的能量。


    沐玉君安裝完成,示意王素菲介紹加速器的各項功能。接著,工程師開始對加速器進行調試。而沐玉君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實驗中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孔德致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玉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玉圭並收藏孔德致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