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們滿心苦澀,他們怎麽就這麽想不開,非要在今日提出選妃的?


    「陛下,微臣家底薄,隻能拿出五萬兩。」當朝有名的清官,戶部尚書站了出來,他已經滿頭花白,卻仍舊保持著一顆幹淨的心。


    永樂帝知道,這五萬兩可能就是戶部尚書多年為官攢下來的家底了。


    「戶部尚書捐五萬兩,真不讓你吃虧,稍後送一柄玉如意送到您家。」出於敬重老大人的品性,


    「多謝陛下。」老尚書感激涕零。


    文武百官們一個個麻爪了,這事兒鬧的,好像他們多不會做臣子似的;老尚書一個年邁的老官員都把全部身家捐出來了,他們不捐反而讓人說閑話,在新帝心裏落下個不忠的印象。


    「陛下,微臣願意捐五萬兩。」


    「微臣捐八萬。」


    一個個比照著永樂帝拿出來的十萬,總之,除了傅家,沒人捐的銀子朝過十萬的。


    永樂帝對此很不滿,傅家是皇後的娘家,都願意拿出這麽多銀子;這些人從他登基起就在謀劃著怎麽讓他選妃,就想著好處,出血也要計算著來。


    這樣的妃子原身家族,他怎麽敢睡?


    睡了都膈應。


    瞧瞧皇後的娘家,就是爭氣;一點不拖後腿,知道為君分憂。


    「記錄下來。」不管多少,永樂帝讓人先記下來,事後找他們要銀子。


    早朝結束,統計下來,永樂帝驚訝的發現,文武百官一個不落;從幾千到幾萬都有,零零總總竟湊到了上百萬白銀,可見朝廷官員之富裕。


    銀子陸陸續續送到皇宮,永樂帝望著堆成山的銀子,難得的笑了。


    「陛下,銀子是有了,糧食去哪兒買?咱們黎國的糧食真的不多了。」朝中丞相和太傅跟在他身側,望著這麽多銀子,他們唯有犯愁。


    「怕什麽?」永樂帝挑眉,「請幾個糧食商人從其他國家進不就是了,分幾個商人進糧;不要讓其他國家察覺,隻要糧食足夠了,能緩解一下黎國的災難,讓百姓們心安定下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是。」


    「這事兒交給丞相,一定要辦好了;要是有人敢陽奉陰違,先斬後奏。」


    國情當前,不容旁人喜愛那願不願意;該做就得做,找的商人,丞相也讓人先看管了他們的家裏人,老老少少的看管起來,看到糧食了,接收無誤後才會放出來。


    事情辦好,糧食運回京都,永樂帝才鬆了口氣。


    「往各個郡縣派發糧食,多派出人手,隨行的欽差也要有;不能再讓貪官汙吏克扣糧食,黎國已經到了緊要關頭,有人膽敢打糧食的主意,一樣先斬後奏。」


    手令發下去,糧食分批運送出了京城。


    隨行的欽差也跟隨出城,他們隻以為永樂帝隻派出了欽差,卻不知這位被朝廷百官給整出心理陰影的新帝還派出了錦衣衛和東廠的人。….


    一旦發現有人對糧食動手腳,他們會立時將人斬殺,絕不讓人貪官們沾染糧食。


    而後,永樂帝將三個皇子的家眷全部圈養在皇宮裏,兩名被抓到的皇子圈養在宗人府;將他們分開圈養,確定他們老實後,永樂帝就把他們丟開了。


    朝廷上屬於三位皇子的勢力,全部被清洗一空;連個送消息的都沒有了,皇宮內也被血洗了一遍,凡是旁人安***來的探子一個不留,寧殺錯,不放過。


    這一舉動引起了朝廷震蕩,百姓們人心惶惶。


    但是,效果是肉眼可見的。


    無人膽敢再跟新帝叫板,新帝說是什麽,那就是什麽;見識過這位新帝的殺伐果斷,留存下來的老官員們夾起尾巴做人,新提拔


    的官員們都是新帝的人,自然跟著新帝的腳步走。


    朝廷穩固後,新帝在一天早朝宣了明嫿進宮。


    文武百官麵麵相覷,不知這位明嫿姑娘是什麽人;倒是新帝的外家輔公國府的人出來解惑,「這位明嫿姑娘,在陛下是太子時,曾幾次救過陛下;是陛下的救命恩人。」


    眾人看新帝沒否認,便知道是真的;暗暗咂舌,新帝怎麽還有一位恩人姑娘呢,莫非新帝不選妃是因為這個女人?


    當明嫿走進大殿,便接受了文武百官多番打量的目光;對此,她目視前方,走到中央,永樂帝忙從龍椅上走了下來,文武百官再次驚掉了一地下巴。


    「恩人可算來了,這些日子,宮裏亂沒能第一時間召見恩人;請恩人見諒。」新帝這般作態,讓百官們又拿不準他的態度了。


    這可不像是要封妃的樣子。


    明嫿微微頷首,淺笑道:「無妨,知曉陛下是大忙人,朝廷穩固了再找我也是一樣的;兩種的圖紙已經畫好了,陛下讓人按照畫冊上的種子尋找即可。」


    從寬大的衣袖之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冊子交給他。


    永樂帝雙手接過,麵露感激,「多謝恩人,朕讓他們分別按照您的畫冊畫上一份,多派些人出去尋找;相信總能好到一兩樣的,若是百姓們有了糧食,能吃飽,那恩人便是功德無量。」


    「好說。」


    「恩人。」永樂帝將東西交給身邊的大太監小全子,笑眯眯側目喊人,「來人啊!給恩人看坐。」


    大太監接過冊子,喊了人送來一張純黃金打造的座椅;那不是龍椅,而是一張前朝時期保存下來的牡丹貴妃坐,一直沒人用得上,現在給明嫿用正好。


    見明嫿落座,永樂帝快步回到龍椅上落座,高聲道:「這位是朕的恩人,屢次救朕於危難之中;且,恩人多有治國良策,現朕封恩人為國師,可自由進出宮廷。」


    「.......」


    什麽?


    不僅百官震驚,連明嫿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陛下,不可啊!國師不能隨便冊封。」


    「陛下三思。」


    「陛下,請收回成命。」


    在國事上,他們不敢質疑皇帝,在這種事情上絕對不能讓永樂帝冊封;國師的位置僅次於皇帝之下,連皇後看到人都要給三份麵子,在百官之中那就是頂尖的存在了。


    永樂帝忙去看明嫿的臉色。


    「我覺得他們說的對,國師不是什麽人都能當的。」明嫿不以為意,做什麽國師,自由自在的給點良策,事成之中賺大筆功德不香嗎?.


    九尾君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她幹翻了各路大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尾君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尾君上並收藏快穿:她幹翻了各路大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