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剛至,街麵上又多了許多官差。


    隻不過這一回並沒有封鎖整個宮城,仍然允許所有百姓上街,一應生活也照常進行。


    唯一有些讓人驚悚的就是,有時候能在路上看到一隊官差突然暴起,然後逮住一個人便往死裏踢,隨後拖著半死不活的那人離開。


    原地還留有一些善後的,將地上的血跡清洗幹淨。


    後來京兆府、刑部與大理寺三司共同貼出告示,眾人才知道昨天晚上發生了什麽。


    “昨夜亥時,有賊人闖進京兆府衙門,擊傷衙役,後為官府擒拿大半,但仍有賊子與少量囚犯外逃。若發現官府擒拿賊子,無須驚慌,一旦發現賊子蹤跡,馬上匯報官府。知情不報者,與賊子同罪!”


    眾人恍然大悟,雖然仍然感覺害怕,但終究踏實了些。


    不過很多人還是覺得外麵有些不安全,便催促著全家回去,免得被賊人所傷。


    至於新官上任的陳劉,昨夜莫名其妙成為京兆府捕頭後,和其他人東奔西走了一夜,抓住了幾個小蟊賊,今早才稍微得了些空閑在這裏蹲著啃饅頭。


    昨夜裏,兩位少尹大人長籲短歎,臉色難看。


    一夜的成果,雖然不說毫無建樹,卻也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刑部、錦衣衛與京城巡防營那邊雖然好像突然之間善心大發,幫助京兆府抓了一些逃走的犯人,卻最後算下來,逮回來的也不過十之二三。


    這看上去建樹斐然,但問題是,他們這一晚上逮到的都是那些沒什麽本事的地痞混混——犯下的重案大多不過是衝冠一怒,手持一把殺豬刀把自己砍盡監牢的。


    至於說智商,估摸著半夜起床去敲死對頭的窗戶就耗盡了那些本就不多的腦子。


    他們被逮進來後,隻會一個勁兒地喊冤,要麽就是推諉責任,根本說不出什麽一二三。這種人連審判的老爺們都提不起什麽興致。


    其他人可就不是這麽好對付的了,要麽是一些累年慣犯,要麽是一些江洋大盜,一個個的心眼兒都難以捉摸。


    可,那些其實也還在他們的承受範圍之內。


    捉得了第一次,自然就捉得了第二次!


    大不了求爺爺告奶奶,請刑部、巡防營、錦衣衛、大理寺的同僚幫幫忙。即使是傾家蕩產,但總歸是能解決了。


    最大的問題在於,還逃出了幾名魔道的高手!


    “他們雖然不知為何暫押在京兆府,但他們的抓捕可與衙門絲毫關係都沒有。”


    兩位少尹隻知道當初兩個頭戴鬥笠,身著黑衣,披著玄色袍子的年輕男子拿著陛下的諭旨,將幾名魔道高手讚押在京兆府。


    誰知道這麽久過去,都沒有人來接收囚犯,反而讓他們逃了出去!


    那幾位,可是四品高手!


    天下修煉者千千萬萬,道士、劍修、儒生、巫蠱、妖魅、武夫,但實力大多可以用一品至九品分辨,九品最末,卻也能擋住大半想要踏上這條道路上的人。


    每個品階之間,實力都有著巨大的差異,與之相應,每一階之間想要突破也是難之又難的。


    八九品最為常見,但也能輕易虐殺普通人;六七品已經算是高手,可以在一方稱霸;而四五品則已經是江湖小宗師的存在,三品之上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傳說中一品之上有著更多的風景!


    京兆府原來也不至於連一個小宗師都找不出來,可自從太子李晚入主東宮以來,京兆府的權柄便一削再削,以至於曾經被號稱與刑部、大理寺的京兆府隻能仰人鼻息,成為僅僅處理些治安事件,關押囚犯的地方。


    兩位少尹想到此處,揮了揮手,讓勞累了一夜的捕頭們先行離去,用過飯,和家裏交代一聲之後,午間再開始連軸轉的大搜捕。


    “嘿!大兄弟哪裏人啊?”


    一雙大手突然拍向陳劉的雙肩,粗獷且爽快的聲音從身後傳來。然而力氣太大,讓陳劉一個趔趄,差一點就摔了一個狗啃泥。


    陳劉轉過頭去,才發現來人是昨夜按著自己的四位老捕頭之一,張春。


    說是老捕頭,但年齡其實並不大,大概也就是三十歲上下。不過據說他已經當了十年的捕頭了,所以資格很老。


    “張哥,都火燒眉毛了,你還不著急呢?”


    陳劉雖然感覺這位張春的口音很是熟悉,有一股子黑土地的味道。不過最讓他記憶深刻的還是這位張哥壓自己的時候尤其使勁,導致他現在都感覺有一陣隱隱作痛。


    不過他也不記恨張春,畢竟這也不是他的意思,而是上麵的意思。


    “那個不是還不急嘛,張哥先帶你去個好地方。公事就該工作的時候再辦,哪有休息的時候替上麵分憂的?”


    “……很有道理,說的極是。”


    陳劉哪裏能想到這樣一個時代竟然能出現如此思想前衛的捕頭,這讓他這種打工人產生了極大的認同感與親近。


    於是,本來有些猶豫的陳劉想著——反正無所事事,又不是龍潭虎穴,去一去也無妨。


    到了那裏就後悔了……


    “我早該想到的!”


    隻見張春奸笑嘻嘻地站在樓下,而樓上,則是無數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姑娘們在招徠著客人。


    “醉夢樓!怎麽樣?”


    張春大手一揮,似乎在巡視領地一般把姑娘們往手裏一握。


    前世沒當過大爺的陳劉哪裏見過這種陣仗,下意識就想要逃離。


    然而張春很自然地認為他是害羞,所以很大方地把他揪了過去,任由他如何掙脫,也不放手。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新捕頭又怎麽能和八品的武夫捕頭相對抗呢?


    很自然的,陳劉開始想一隻受驚的雞崽子一般跟在一旁,而張春則十分熟絡地和各色的姑娘打著招呼,還囑咐著酒樓的“媽媽”:


    “我這兄弟新來的,怕生,多找幾個姑娘來,正點一些啊!”


    “沒問題,既然是您的朋友,一定給伺候好了!”


    老鴇子尖利的聲音讓陳劉的耳朵有些發顫,過重的胭脂水粉也讓他一陣反胃,可畢竟張春是好心,總不能隨意拂他的麵子。


    於是,兩人將佩刀放在一側。


    張春走擁右抱,吃著喝著,嘴裏說著一句接著一句的葷話。


    陳劉硬著頭皮選了一位姑娘,在那裏噓寒問暖,問東問西,像極了鄰居家的老大娘。


    坐在他對麵的姑娘看他這表情自然是知道了他的底細,卻是興致勃勃,換換口味也不錯。


    “好久沒來一個雛兒了。”


    心裏如此想,手上與腳上的功夫自然不能停,一個勁兒地往陳劉身上靠去。


    陳劉愈是退卻,姑娘就愈是興起,愈是靠近。


    然而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誠,然座位空餘有限,而姑娘興致無限,如何?終於,隻能是撲通一聲,跌倒在地。


    “怎麽了?不滿意?要不要換一個?”


    張春聽到動靜,趕緊看了過來,急忙問道。


    陳劉隻好連連擺手,換一個他也無福消受啊。


    “張哥,今天算命的說我時運不行,還是聽聽曲兒好了。我請!”


    張春意味深長地看了看陳劉,看得他一陣發毛。


    “理解理解。”


    雖然嚴重懷疑張春理解錯了方向,但陳劉也沒法說什麽。


    過了一陣,房間裏多了一位彈曲子的姑娘。雖然穿的仍然薄如輕紗,但終究不至於動手動腳。


    陳劉隻需要防範原來那個姑娘偶爾的騷擾就是了。


    聽著曲子,這唱詞頗是低俗,沒有什麽味道,更多的是作為調情時的靡靡之音。


    畢竟,醉夢樓雖然是老板娘花了些錢請一位老爺取的招牌,但終究不是一等的水準,比那專門招待達官貴人的教坊司就更是差了天邊去,有這等水平已經算是不錯了。


    醉夢樓的姑娘可沒有什麽本事請來幾位書生寫出什麽才子佳人的佳話,更不可能和那些擅長歌賦詩詞的老爺唱和一番。


    “你隨意,我先去解決一下,快午間的時候喊我。”


    “行。”


    飲酒不足半盞,張春想想時間,瞧了瞧正坐在自己身上的青衣小姑娘,便和陳劉打了一聲招呼,牽著她往房間走去。


    畢竟正事還在等著,所以此處的正事也不能脫遠了。


    其他姑娘自然敗興而歸,卻也沒有辦法,坐在此處和陳劉一起消磨時間。


    畢竟張春已經付過錢了,即使沒有上去雲雨一番,也不能直接離開,去接下一單。


    陳劉感覺有些頭大,隻好拿出那本京兆府文書給他的黃皮小冊子,翻了幾麵。


    然而全然看不進去,感覺身邊的幾位姐姐的目光好像是要剮了自己一樣。


    看著那位唱曲兒的姑娘,陳劉也哼了幾句不合時宜的曲子來壯壯膽子。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幾位姑娘突然眼神有些變了,不再那麽目光炯炯地看著陳劉,反而安靜地聽著他唱著。


    彈奏的小姑娘也停了手,雙手停在琴身上,低頭不知再想著什麽。


    可一聲淒厲的尖叫,打斷了她們,也打斷了陳劉隻唱了半闕的《水調歌頭》。


    “殺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飲刀風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燈芯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燈芯糕並收藏飲刀風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