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常察覺到對麵敵人,合力布下大陣的破綻後,不由轉頭深深地望了晁蓋一眼。
他並不知道,晁蓋究竟是機緣巧合之下,才得知敵人大陣的破綻,還是對此早就已經心知肚明。
如果隻是後者的話,說明晁蓋對於敵人的身份,還有他們的手段,都十分的熟悉。
是以甫一見到敵人擺下的大陣,便能夠從記憶當中,立即尋找而出針對敵人的措施。
這樣的一個理由,徐知常其實還是比較可以接受。
畢竟不管是個人,還是大軍的作戰,都講究一個“知己知彼”,才能夠做到“百戰百勝”。
如果對敵人的手段和力量一無所知,一頭莽撞的就衝了上去,那麽隻有兩種情況。
一者其本身就是天下無敵的存在,完全不會懼怕,敵人擁有什麽樣的力量,還有什麽樣的手段。
反對隻要莽過去,就可以輕鬆地取得最後勝利!
二者是一頭熱的莽了過去,然後在敵我雙方共同的歡聲笑語當中,打出了gg。
做到了輸人又輸陣。
然而如果是前者的話,那麽隻能夠說明,自家的數十年修為,都喂到了狗的身上。
晁蓋的前身,再怎麽不同凡響,眼下亦不過是剛剛覺醒,還沒有真正修行任何功法的一介新手。
僅僅是如此的狀態,在他身陷危機的時候,還能夠冷靜地察覺到,敵人的破綻。
而自己卻是修行界中,一名足足修行了數十年的老鳥,在和晁蓋相同的狀態之下,反而一無所覺。
相互對比一下,晁蓋的出色表現,越發地顯示了他徐知常的無能和廢物。
徐知常仔細觀察,晁蓋的神色平淡,不悲不喜,並沒有覺得自己發現了對方的破綻,是什麽值得炫耀的事情。
僅僅是這樣的心態,就足以讓徐知常高看晁蓋一眼,為晁蓋的天賦感到震驚。
然而晁蓋掩飾在平靜神色下的內心深處,卻沒有徐知常那般喜悅,充滿了信心。
他之所以出言提醒徐知常,不過是因為他知道的十分清楚,對麵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並非完整的原因。
不說其他的任何因素,隻憑剛剛在皇城司門口遁走的公孫勝,就使得他們的團隊,出現了殘缺。
更何況從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這個詞語來看,對麵如果真的是完整無缺,理應足足有一百零八人才對。
晁蓋從公孫勝,還有林靈素的口中數次聽說,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的名號。
就算他再怎麽不經意,也被聽了一耳朵,哪裏不知道這個名詞蘊藏的含義呢?
眼下匯聚在皇城司當中的,不管怎麽數來數去,都隻有五六十,不到七十的數目。
自是和一百零八魔君的名頭不符。
不過晁蓋也是有苦自知,所以才會出言提醒了徐知常一聲,把希望寄托在徐知常的身上。
此刻他見徐知常神色有異,似是頗為驚訝自己的表現,略一沉吟後答道,“我在林道長身旁的時候,曾經聽他提起過,當年龍虎山魔君走脫的故事……”
徐知常發出咦的一聲,訝然道,“你是說,對麵的那些人物,就是當年走脫的魔君轉世?”
“難怪你早就知道,他們的大陣並非完整的狀態?”
徐知常暗歎不已。
他心想以林靈素的神通廣大,原來早就知道,被天子征召到東京汴梁城的這些人物的來曆。
而且還在私底下和晁蓋說起過,所以晁蓋在陷入困境時,才會沒有驚慌失措。
反而是自己的表現卻有些不盡人意,不符合前輩高人的設定,也不知道是否會因此而被晁蓋輕看?
徐知常得到晁蓋的提醒之後,法眼掃去,頓時發現了那些隱藏在重重黑霧後麵,神色木然的人物身後虛空中,皆有一顆鬥大般的星辰,若隱若現。
這些星辰緩緩轉動,向外不住地輻射漆黑星力,一部分悄然無息地沒入不同人的身軀中,還有一部分則隱入虛空,相互勾連,形成了籠罩整座皇城司的大陣。
徐知常看到這種情況,頓時恍然大悟。
一甲子前,龍虎山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走脫的事件,曾經在修道界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不過彼時徐知常還未出生,並沒有親身耳聞,當年那件讓許多的修道者,都感到惶恐不安的重大事件。
哪怕後來徐知常成為了一名修道者,隻是他並非道門真傳,不過是一名旁門左道而已,對於某些消息都知之不詳,偶爾聽過其他人說起過一兩句,也眨眼即忘。
一甲子的時間可以改變許多,曾經被各方的修道者們,認為是洪水猛獸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遲遲沒有現身,也逐漸被淹沒在時間長河中。
徐知常來到東京汴梁城,搖身一變,成為天子趙佶受寵的道人,在皇家藏書中察覺典籍時,曾經看到當年仁宗朝時的記載,對於此事卻諱莫如深。
他在和皇家道觀的道官交談時,偶爾也提起過這件事情,不過那些道官們隻是付之一笑。
所以徐知常也覺得當年的魔君逃脫事件,說不定隻是以訛傳訛,乃是一件虛幻的流言。
哪裏想到今天卻又從晁蓋的口中,聽到此事,而且還要和那些魔君的轉世身,親自展開對峙?
徐知常對於當年從龍虎山逃脫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具備的本領一無所知。
隻是覺得,能夠被龍虎山都慎重對待,還在修道界中,引起過莫大轟動。
顯而易見這些魔君們,並非是自己行走江湖時,遇到的那些簡單妖魔鬼怪可以比擬。
隻看眼下,對方擺下的殘缺大陣,已經有如此驚人的威勢,就足以看出來他們的厲害。
他暗自感慨不已,也不知道,如果是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全部到場的話,又該引起何等驚人的轟動呢?
難怪當年整個修道界在得知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走脫後,幾乎大部分的修道者都傾巢而出,在天南地北各處展開瘋狂搜索,隻是最後一無所獲,這才不了了之。
想不到在一甲子後,自己卻成為了當年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們轉世後的第一個敵人。
真是榮幸啊!
晁蓋見徐知常神色恍惚,忘記了身在險境,忙不迭提醒道,“道友萬萬不可大意。”
“我和身旁這位內侍的安危,可全都寄托在道友你的身上,還請你要用心破陣才行……”
晁蓋並不知道,梁師成的真正身份,但他能夠看出來,梁師成十分明顯的太監身份,是以便模糊地稱呼他為“內侍”。
隋朝時,設置了內侍省,專門掌管宮廷內部事物。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也會采納一些普通的士人,但最主要的還是為宦官而設的職務。
唐朝繼續沿用隋朝的製度,並沒有什麽重大的更改,隻是全部把這個職位,變成了宦官專用。
到了宋朝,增設了入內內侍省和內侍省兩個部門,稱為前後省,特別是前者尤為親幸。
在宮內執役的宦官,隸屬於入內內侍省;在殿中執役的宦官,則隸屬內侍省。
前後兩省中,有內侍,殿頭內侍,高品內侍,高班內侍等諸多不等的官職。
宋人見皇宮中無論什麽品階的宦官,都含有“內侍”名頭,遂直接稱宦官為內侍。
這隻是一種籠統的稱呼,並不管宦官的品階如何,但現在梁師成哪裏管得了那麽多?
他聽了晁蓋對徐知常的提醒,更是感激不盡,覺得晁蓋此人對自己可謂仁至義盡。
無論是在什麽時候,都念念不忘提醒徐知常,不要把咱家拋棄,不理不睬。
如此仁義行為,再加上聽徐知常說起,他還是那位“林仙家”身旁十分受用的角色。
簡直就是前途不可限量。
不管如何,隻要這次成功脫困後,梁師成覺得,自己應該有必要,在官家的麵前好好的提醒一下,讓官家的注意力,轉移到“林仙家”的身上才對。
瞧官家招來的這群人,自己乃是奉詔前來檢閱他們的情況,哪知道他們卻一言不發,反而對自己反目為仇?
這樣不識抬舉的家夥們,簡直就是不堪大用。
梁師成內心已經下定決心,隻要返回到宮中以後,就要狠狠地向官家參上一本。
徐知常從懷中掏出一隻渾身青玉色的畫筆,對晁蓋微微一笑道,“道友且看貧道的手段。”
他畫筆在手,對著虛空輕輕一劃,青玉色畫筆的筆尖上,法力噴薄而出,在虛空中直接刻畫出一道道肉眼可見的白光,組成了一個尋常人家門戶的模樣。
梁師成目瞠口呆地望著徐知常的驚人手法,他曾經聽說過,徐知常的畫技乃是一絕,就連擁有超凡卓絕繪畫才能的官家趙佶,都讚歎過徐知常的畫技。
梁師成本來以為,這隻是好事者們,為了替徐知常揚名,才會故意拍馬溜須的說法。
哪裏想到,今天親眼所見,徐知常隻是對著虛空,簡簡單單劃了的幾筆後。
不僅繪出了栩栩如生的一道門戶,而且還伸手握在門把上,試圖拉開自己畫出的這一扇大門。
“呀啊”的一聲,在梁師成不可思議的眼神中,徐知常竟真的打開了虛空中的門戶。
然後在間不容發中拉著梁師成,還有晁蓋兩人衝出了虛空門戶,隨即“哐當”一聲重新關上了大門。
虛空中滾滾黑氣洶湧而來,然而徐知常所畫的那扇虛空門戶,已經化作一縷輕煙,直接消融在虛空當中。
黑氣掠過虛空,漫無頭緒地來回翻滾。
他並不知道,晁蓋究竟是機緣巧合之下,才得知敵人大陣的破綻,還是對此早就已經心知肚明。
如果隻是後者的話,說明晁蓋對於敵人的身份,還有他們的手段,都十分的熟悉。
是以甫一見到敵人擺下的大陣,便能夠從記憶當中,立即尋找而出針對敵人的措施。
這樣的一個理由,徐知常其實還是比較可以接受。
畢竟不管是個人,還是大軍的作戰,都講究一個“知己知彼”,才能夠做到“百戰百勝”。
如果對敵人的手段和力量一無所知,一頭莽撞的就衝了上去,那麽隻有兩種情況。
一者其本身就是天下無敵的存在,完全不會懼怕,敵人擁有什麽樣的力量,還有什麽樣的手段。
反對隻要莽過去,就可以輕鬆地取得最後勝利!
二者是一頭熱的莽了過去,然後在敵我雙方共同的歡聲笑語當中,打出了gg。
做到了輸人又輸陣。
然而如果是前者的話,那麽隻能夠說明,自家的數十年修為,都喂到了狗的身上。
晁蓋的前身,再怎麽不同凡響,眼下亦不過是剛剛覺醒,還沒有真正修行任何功法的一介新手。
僅僅是如此的狀態,在他身陷危機的時候,還能夠冷靜地察覺到,敵人的破綻。
而自己卻是修行界中,一名足足修行了數十年的老鳥,在和晁蓋相同的狀態之下,反而一無所覺。
相互對比一下,晁蓋的出色表現,越發地顯示了他徐知常的無能和廢物。
徐知常仔細觀察,晁蓋的神色平淡,不悲不喜,並沒有覺得自己發現了對方的破綻,是什麽值得炫耀的事情。
僅僅是這樣的心態,就足以讓徐知常高看晁蓋一眼,為晁蓋的天賦感到震驚。
然而晁蓋掩飾在平靜神色下的內心深處,卻沒有徐知常那般喜悅,充滿了信心。
他之所以出言提醒徐知常,不過是因為他知道的十分清楚,對麵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並非完整的原因。
不說其他的任何因素,隻憑剛剛在皇城司門口遁走的公孫勝,就使得他們的團隊,出現了殘缺。
更何況從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這個詞語來看,對麵如果真的是完整無缺,理應足足有一百零八人才對。
晁蓋從公孫勝,還有林靈素的口中數次聽說,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的名號。
就算他再怎麽不經意,也被聽了一耳朵,哪裏不知道這個名詞蘊藏的含義呢?
眼下匯聚在皇城司當中的,不管怎麽數來數去,都隻有五六十,不到七十的數目。
自是和一百零八魔君的名頭不符。
不過晁蓋也是有苦自知,所以才會出言提醒了徐知常一聲,把希望寄托在徐知常的身上。
此刻他見徐知常神色有異,似是頗為驚訝自己的表現,略一沉吟後答道,“我在林道長身旁的時候,曾經聽他提起過,當年龍虎山魔君走脫的故事……”
徐知常發出咦的一聲,訝然道,“你是說,對麵的那些人物,就是當年走脫的魔君轉世?”
“難怪你早就知道,他們的大陣並非完整的狀態?”
徐知常暗歎不已。
他心想以林靈素的神通廣大,原來早就知道,被天子征召到東京汴梁城的這些人物的來曆。
而且還在私底下和晁蓋說起過,所以晁蓋在陷入困境時,才會沒有驚慌失措。
反而是自己的表現卻有些不盡人意,不符合前輩高人的設定,也不知道是否會因此而被晁蓋輕看?
徐知常得到晁蓋的提醒之後,法眼掃去,頓時發現了那些隱藏在重重黑霧後麵,神色木然的人物身後虛空中,皆有一顆鬥大般的星辰,若隱若現。
這些星辰緩緩轉動,向外不住地輻射漆黑星力,一部分悄然無息地沒入不同人的身軀中,還有一部分則隱入虛空,相互勾連,形成了籠罩整座皇城司的大陣。
徐知常看到這種情況,頓時恍然大悟。
一甲子前,龍虎山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走脫的事件,曾經在修道界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不過彼時徐知常還未出生,並沒有親身耳聞,當年那件讓許多的修道者,都感到惶恐不安的重大事件。
哪怕後來徐知常成為了一名修道者,隻是他並非道門真傳,不過是一名旁門左道而已,對於某些消息都知之不詳,偶爾聽過其他人說起過一兩句,也眨眼即忘。
一甲子的時間可以改變許多,曾經被各方的修道者們,認為是洪水猛獸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遲遲沒有現身,也逐漸被淹沒在時間長河中。
徐知常來到東京汴梁城,搖身一變,成為天子趙佶受寵的道人,在皇家藏書中察覺典籍時,曾經看到當年仁宗朝時的記載,對於此事卻諱莫如深。
他在和皇家道觀的道官交談時,偶爾也提起過這件事情,不過那些道官們隻是付之一笑。
所以徐知常也覺得當年的魔君逃脫事件,說不定隻是以訛傳訛,乃是一件虛幻的流言。
哪裏想到今天卻又從晁蓋的口中,聽到此事,而且還要和那些魔君的轉世身,親自展開對峙?
徐知常對於當年從龍虎山逃脫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具備的本領一無所知。
隻是覺得,能夠被龍虎山都慎重對待,還在修道界中,引起過莫大轟動。
顯而易見這些魔君們,並非是自己行走江湖時,遇到的那些簡單妖魔鬼怪可以比擬。
隻看眼下,對方擺下的殘缺大陣,已經有如此驚人的威勢,就足以看出來他們的厲害。
他暗自感慨不已,也不知道,如果是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全部到場的話,又該引起何等驚人的轟動呢?
難怪當年整個修道界在得知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走脫後,幾乎大部分的修道者都傾巢而出,在天南地北各處展開瘋狂搜索,隻是最後一無所獲,這才不了了之。
想不到在一甲子後,自己卻成為了當年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魔君們轉世後的第一個敵人。
真是榮幸啊!
晁蓋見徐知常神色恍惚,忘記了身在險境,忙不迭提醒道,“道友萬萬不可大意。”
“我和身旁這位內侍的安危,可全都寄托在道友你的身上,還請你要用心破陣才行……”
晁蓋並不知道,梁師成的真正身份,但他能夠看出來,梁師成十分明顯的太監身份,是以便模糊地稱呼他為“內侍”。
隋朝時,設置了內侍省,專門掌管宮廷內部事物。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也會采納一些普通的士人,但最主要的還是為宦官而設的職務。
唐朝繼續沿用隋朝的製度,並沒有什麽重大的更改,隻是全部把這個職位,變成了宦官專用。
到了宋朝,增設了入內內侍省和內侍省兩個部門,稱為前後省,特別是前者尤為親幸。
在宮內執役的宦官,隸屬於入內內侍省;在殿中執役的宦官,則隸屬內侍省。
前後兩省中,有內侍,殿頭內侍,高品內侍,高班內侍等諸多不等的官職。
宋人見皇宮中無論什麽品階的宦官,都含有“內侍”名頭,遂直接稱宦官為內侍。
這隻是一種籠統的稱呼,並不管宦官的品階如何,但現在梁師成哪裏管得了那麽多?
他聽了晁蓋對徐知常的提醒,更是感激不盡,覺得晁蓋此人對自己可謂仁至義盡。
無論是在什麽時候,都念念不忘提醒徐知常,不要把咱家拋棄,不理不睬。
如此仁義行為,再加上聽徐知常說起,他還是那位“林仙家”身旁十分受用的角色。
簡直就是前途不可限量。
不管如何,隻要這次成功脫困後,梁師成覺得,自己應該有必要,在官家的麵前好好的提醒一下,讓官家的注意力,轉移到“林仙家”的身上才對。
瞧官家招來的這群人,自己乃是奉詔前來檢閱他們的情況,哪知道他們卻一言不發,反而對自己反目為仇?
這樣不識抬舉的家夥們,簡直就是不堪大用。
梁師成內心已經下定決心,隻要返回到宮中以後,就要狠狠地向官家參上一本。
徐知常從懷中掏出一隻渾身青玉色的畫筆,對晁蓋微微一笑道,“道友且看貧道的手段。”
他畫筆在手,對著虛空輕輕一劃,青玉色畫筆的筆尖上,法力噴薄而出,在虛空中直接刻畫出一道道肉眼可見的白光,組成了一個尋常人家門戶的模樣。
梁師成目瞠口呆地望著徐知常的驚人手法,他曾經聽說過,徐知常的畫技乃是一絕,就連擁有超凡卓絕繪畫才能的官家趙佶,都讚歎過徐知常的畫技。
梁師成本來以為,這隻是好事者們,為了替徐知常揚名,才會故意拍馬溜須的說法。
哪裏想到,今天親眼所見,徐知常隻是對著虛空,簡簡單單劃了的幾筆後。
不僅繪出了栩栩如生的一道門戶,而且還伸手握在門把上,試圖拉開自己畫出的這一扇大門。
“呀啊”的一聲,在梁師成不可思議的眼神中,徐知常竟真的打開了虛空中的門戶。
然後在間不容發中拉著梁師成,還有晁蓋兩人衝出了虛空門戶,隨即“哐當”一聲重新關上了大門。
虛空中滾滾黑氣洶湧而來,然而徐知常所畫的那扇虛空門戶,已經化作一縷輕煙,直接消融在虛空當中。
黑氣掠過虛空,漫無頭緒地來回翻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