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剛才昂熱那口流利的中文和信手拈來的成語運用迷惑了顧北,讓顧北誤以為這個老家夥真的對天朝文化了如指掌,可是實際上,這個一百多歲的英國老也就會說說成語。


    那古籍上的文字,每個字單獨摘出來,昂熱可能認得,但是如果組合到一起,那昂熱可就抓瞎了。


    這種文化程度,放在天朝的義務教育裏,最多也就是初中水平。


    還不是學習很好的那種。


    也不知道這老賊擱這裝什麽呢。


    其實昂熱也多少有點自己的小心思。


    從這次的事件來看,這本古籍很明顯不太一般,說不定記載著什麽不得了的東西,而且還是理查德用命換來的。


    他是不想讓顧北過手的。


    理由很簡單,除了卡塞爾學生的身份以外,顧北還是天朝異人組織哪都通的前任首領,這東西要是進了顧北的口袋,那估計是要不過來了。


    但是他也沒想好要怎麽把這東西昧下來。


    如果強行收起來的話,今天怕是要和這位異人體係的開創者過過手了,作為混血種當代第一人的昂熱,對於自己的實力還是很自信的,不過對上顧北,他也不敢大意。


    畢竟異人這種存在太玄乎,他也沒有對戰經驗,除了謹慎也沒有其他對策。


    當然,不動手的辦法也是有的。


    那就是,先把東西交給顧北保存,等回到卡塞爾之後,讓學院的教授們火速翻譯一版出來。


    這樣一來,兩全其美。


    唯一的缺點就是,他不敢相信顧北的人品。


    照顧北的神經病行事準則而言,一旦把這東西交給他保管,等到你之後再要的時候,鐵定就要不回來了。


    顧北會摸著後腦勺耿直地問:“啥?你有給我嗎?”


    不要懷疑,以顧北的人品,確實有可能。


    思來想去,昂熱決定,相信顧北一次。


    動手損害的是雙方的利益,兩方好不容易達成合作關係,昂熱還指望著卡塞爾的學員們能組成一支異人部隊呢。


    在他的預設中,異人部隊和這次的死侍部隊會成為插進龍王心髒的兩把尖刀,將這個世界上所有的龍族消滅得一幹二淨。


    他不知道,他親愛的異人盟友先生正琢磨著怎麽從他的學院裏拐走更多的好苗子,順帶著掏一掏秘黨的家底。


    這邊昂熱思路清晰,那邊顧北湊過來,上來直接就是一招“拿來吧你”,把古籍從昂熱手中抽了過來。


    正一個字一個字仔細研究的昂熱感覺眼前一花,書已經不在自己手裏了。


    你幹嘛~哎幼~


    好吧,一百三十多歲的老硬漢是說不出這種話,不過他心裏想的估計是差不多的。


    還好昂熱剛才自己已經想明白了。


    這東西自己現在也讀不懂,不如直接放在顧北手裏,說不定還能研究出什麽東西來。


    反正顧北跑不了,怎麽也是要去卡塞爾任職的。


    昂熱怎麽想的,顧北並不在意,實際上,在剛才把古籍從昂熱手上抽出來的一瞬間,顧北就被一種異樣的感覺吸引住了。


    仿佛冥冥之中有什麽東西在呼喚著他。


    這種感覺,和當初第一次遇到本·帕克時候的感覺一模一樣。


    命運。


    這麽說來……


    難不成自己被卷進這次的事件,並不是被師兄牽連了,而是因為自己的命運和這東西產生了共鳴?


    換源app】


    顧北低頭掃了一眼,發現這古籍上確實有一根若隱若現的命運將自己和古籍連在一起。


    這讓顧北心頭疑雲叢生。


    一本不知道年代的古籍,怎麽會和自己的命運連接在一起?


    該不會是奧丁那貨動的手腳吧?


    經曆過地鐵襲擊和記憶襲擊這兩次接連的襲擊之後,顧北已經有點奧丁ptsd了。


    不過也怪不得顧北多想,畢竟這段時間他和奧丁的碰麵確實頻繁了點,顧北甚至懷疑,自己如果把這次和奧丁的相遇告訴楚子航,那個冷麵男會不會嫉妒到麵容扭曲。


    畢竟楚子航可是一直在尋找奧丁的蹤跡,結果隻在之前見到了一次,但是顧北從來都沒見過奧丁,卻無意中碰到了兩次。


    楚子航:你怕是個人形奧丁誘捕器。


    話雖如此,但是顧北確實挺煩這個戴著麵具,騎著八條腿畸形兒的大冤種的,說話就像誰欠他錢一樣,要是下次讓顧北碰上,顧北非要衝上去給他……


    給他磕一個。


    現階段還是認慫吧,打個幻影還行,打真身的話,沒有幫手怕是隻有跑路的份了。


    思緒萬千之下,顧北手上動作不停,捏了捏手上的古籍。


    他這才感覺出來,這古籍的材質摸上去不像是紙張……


    不過這是廢話。


    不管這是古籍原本還是後來的抄錄版,如果是紙張材質,怕是早就腐爛得不成樣子了。


    捏了捏,手感柔軟細膩,像是某種絲織品……


    帛書?


    這個想法一出來,顧北自己都嚇了一跳。


    因為,如果顧北猜測沒錯,如果這真的是帛書的話,那這古籍的曆史怕是要直接拉到春秋戰國時代了。


    帛書,指書寫在帛上的文字。


    帛的本意為白色絲織物,即最初級絲織品。


    至晚在春秋戰國時代,帛已經泛指所有的絲織品。


    當時,帛的用途相當廣泛,其中作為書寫文字的材料,常常“竹帛“並舉,並且帛是其中貴重的一種。


    不過,由於帛的價格遠比竹簡昂貴,它的使用當限於達官貴人。


    如果這真的是帛書……


    那可是妥妥的國寶級啊。


    而且,春秋戰國欸!最遠甚至可以到商周欸!


    自己這該不會是撿到諸子百家中某位「子」的著作原本了吧!?


    顧北拿著手上的古籍翻過來倒過去的看,這本說上去有近三千年曆史的東西,看上去遠遠沒有想象中的破舊,單論賣相而言,他不像是商周,更像是上周。


    但是顧北不會因為賣相而看低他,反而更覺其中神異。


    畢竟,從顧北的思想角度出發,這玩意要是上周的,怎麽可能會和自己的命運有牽扯?


    必然是商周!


    前後兩麵都沒有書名,顧北緩緩翻開一頁,發現……


    貌似自己也看不懂。


    特喵的,這寫的啥呀?


    顧北一臉懵逼地看著古籍上的文字,發現,自己剛才好像錯怪昂熱了。


    這確實不能怪昂熱文化低,因為就算是找個文化高的來也不一定能讀懂。


    這壓根就不是中文啊。


    顧北正抓耳撓腮一籌莫展之際,耳邊突然響起了諾諾的聲音:“著此書,記吾之所得……”


    顧北猛然轉頭看向諾諾:“你看得懂?”


    諾諾兩根手指頭比了比:“懂一點點。”


    顧北:……


    看到顧北沉默,諾諾還以為他是不信,於是解釋道:“這是大篆,西周晚期普遍都是這種文字,有時候翻譯古本會用到,我就學了一點點。”


    不解釋還好,一解釋都給顧北聽無語了。


    大篆也懂,古挪威語也懂,合著你特喵是步步高點讀機吧,哪裏不會點哪裏?


    不過吐槽歸吐槽,諾諾會大篆這種文字確實是一個意外之喜,不光是顧北,連昂熱的臉上都露出笑意,因為如果諾諾在這裏就將古籍上的內容翻譯出來的話,他完全可以記下來,回到卡塞爾之後再複述出來。


    雖然已經一百三十多歲,但頭腦還是一樣的棒。


    顧北也沒有辜負昂熱的期待,直接就把古籍塞到諾諾手裏:“念。”


    老實說,顧北對於這裏邊的內容還挺好奇的,畢竟是能夠和他的命運牽扯到一起的東西,怎麽想也不是什麽簡單貨色。


    至於昂熱在一邊旁聽的問題,已經被他選擇性忽略了。


    這東西怎麽說也有卡塞爾的一份,如果不是理查德,說不定還被藏在某個家族等著顧北去抄家呢,讓昂熱聽聽也沒啥。


    諾諾也不含湖,接過古籍,開始逐字逐句的念起來。


    大篆其實算不上某種單獨的字體。


    廣義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與籀文,而當代漢字學家推算秦朝應尚有甲骨文,所以也包括其中。


    而狹義上的大篆指的是籀文、遺存石刻石鼓文。


    這裏用於書寫的是籀文。


    “今,天星荒誕,惡獸橫行,著此書,記吾之所得,若後人所得,當承吾之誌,光大人族,陳國人族李耳,書與後人。”


    “不是,等會,誰!?”


    聽到作者的名字,顧北一個激靈,差點原地蹦起來,昂熱也呆愣在原地,他就算是個英國老,對於這位的大名也是耳熟能詳,畢竟能在西方影響力上比肩至聖的天朝古人,也就隻有這一位。


    諾諾強撐著咽了口吐沫,她剛才念過去還沒察覺到,現在再回過頭去想,頓時感覺喉嚨像是被什麽堵住了一樣,張不開嘴,發不出聲音,良久才勉強吐出兩個字來,回答了顧北的問題。


    “李……耳……”


    頓時,三人陷入了良久的沉默,連顧北也不在急著去聽古籍下邊的內容了,一老一貓一女三人全部都沉浸在那個振聾發聵的名字裏。


    李耳。


    就算是隻說名字也有很多人知道他是誰。


    更不用說,他另外一個響徹雲霄的尊稱。


    老子。


    天朝古代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夢蝶的那個莊子並稱為“老莊”。


    後來五鬥米教的張陵參考老莊黃老之學,吸納神仙長生之術,成立了道教,老子就被道教尊為了始祖,稱“太上老君”。


    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曆史名人之一。


    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未成就至聖的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


    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靈寶函穀關時,受關令尹喜相邀,著《老子》,也就是後來的《道德經》。


    老子的思想對天朝的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


    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


    於權術而言,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於修身方麵,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


    於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死於秦國,享年一百零一歲。


    《莊子·養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封為太上玄元皇帝。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他的傳世作品《道德經》,共計五千字左右,最初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後來稱《道德經》。


    《道德經》共分成八十一章,編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


    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道德經》和《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對天朝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同時也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在西方,老子與至聖孔子齊名,被類比為蘇格拉底和亞裏士多德。


    亞裏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柏拉圖又吸收了蘇格拉底的思想,成為古希臘哲學三賢。


    一般人們認為,西方的蘇格拉底相當於天朝的孔子,是啟發智慧的。


    但論知識量,蘇格拉底與柏拉圖卻都不如亞裏士多德,畢竟後者是古代記載中無所不知的人物,但是蘇格拉底留下的核心思想,影響力卻大放光芒。


    同樣的道理,老子著述不多,但思想影響力卻是不可比擬的。


    老子與孔子,都是天朝文化的靈魂。


    16世紀時,《道德經》被翻譯到西方,先後譯成16種文字。


    在德國,《道德經》的德文譯本有82種,研究專著700多種。


    德國哲學家來布尼茨,根據老子的陰陽學說提出了二進製,認為《河圖洛書》是“宇宙最高奧秘”,他給陰陽八卦起了個西方名字“辯證法”,於是“辯證法”成為了西方哲學的靈魂。


    德國哲學家康德、黑格爾,將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演繹地淋漓盡致。


    西方知識界學習老子思想成為潮流。


    當然,這裏沒有說老子比孔子的影響力上,這兩個人根本不處在同一個領域。


    討論這兩人孰高孰低是沒有意義的行為,因為他們都是天朝古代驚才絕豔之人,他們的思想不同,道路不同,但都毫無疑問的成為了照亮曆史的一朵絢麗的煙火。


    而現在,這兩朵煙火中的其中一朵,正慢慢綻開在三人麵前,距離這個時代如此之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麽混血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不飽的胖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不飽的胖橘並收藏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麽混血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