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賀氏和張梅趕回來做飯,發現張恭渝已經把飯做好了。


    紅燒牛肉和尖椒雞贏得了全體一致的讚揚。吃完飯,又到了吹牛時間。


    “老漢,我看湯餅鋪那裏揉麵和切麵很是累人,想給你們弄個機器來做,要得不?“


    賀氏問道:“幺兒,你說啥子咹?“


    “我說裝台機器,可以自動揉麵,自動切麵條那種。“


    還能有這樣的機器?


    “還有,你們覺得今天的菜怎麽樣?“


    那肯定是好吃。


    “我想讓二姐跟我學做菜,以後我們到重慶城去開個飯館。先教二姐學會,再教媽。“


    張大富和跟賀氏商量了一下,覺得可以呀。


    “幺兒,開飯店不是不可以,就是重慶的門麵有點貴哈,要靠賣湯餅怕是存不起來那些銀子。“賀氏道。


    “沒事,晚上吃宵夜,我來做湯餅,你們看好吃不。“


    “我先去睡下,下午做飯把我累到起了。“說完張恭渝就進他那屋了。


    關上門,張恭渝就進了空間。


    麵條機很簡單,空間裏有好幾個。但都是用電的,基本原理是一樣的。把能夠卸下來用的都卸下來,重新焊了個架子,又增加了一個搖杆作為人工動力。把攪拌機的刀片這些統統清洗了一遍,再拿出來時就不會看出來是用過的。出了空間一看,也差不多晚上十點多鍾了。


    開了門,一邊走一邊喊“吃宵夜了。“


    首先是手動麵條機出場,別的不說,光是不鏽鋼的料鬥就把明朝人的眼睛晃花了。接著安排人裝麵加水。張啟文手握搖杆還有些許緊張,不過很快就掌握了速度和力度。


    再就是空間的各種調料擺出來,尤其是油辣子海椒。


    或許四川人天生與辣有緣,一家人全都吃得滿麵紅光,就是沒有人舍得放下碗。尤其是二姐,小鼻頭都沁出了汗,依舊堅持吃完了一碗。


    “怎麽樣?這油辣子隻有我們才有,碼頭上上下水的船,以後都是我們家的客人了。還有就是,在家裏麵我們就把麵條壓好,到了鋪子裏隻管煮麵,打佐料。這就沒有那麽累了……“


    晚上,帶著新鮮感和好奇,一家人做了好多麵條出來……


    “糟了,啷個做多了這麽多,明天都背不出去了。“賀氏走進廚房,才發現已經堆了好幾大筲箕的麵條,發愁道。


    “沒得事,多的拿出去曬起,可以做幹麵賣。“


    立即找了幾根細竹竿,拿了一些麵挑起,掛在堂屋。


    “明天拿到太陽底下曬就是了。“


    第二天起來,張大富幾人已經走了,著急想看看油辣子麵賣得怎麽樣。昨天晚上張恭渝還給他們說了臊子麵,牛肉麵,肥腸麵,豌雜麵等好多種弄法,隻是都沒有來得及準備。


    還在堂屋,張恭渝就聽到張梅在院子裏驅趕鳥雀的吆喝聲。


    昨天的試驗,證實了空間裏不能帶動物進去,但是裏麵的活物可以帶出來。至少紅薯土豆是可以拿出來的。


    因為昨天張恭渝拿了麵條機出來,也就沒有人讓張恭渝變東西出來,或許都忘了。現在張梅看見小弟出來了,就好奇的看著他問道:“小弟,今天可以變東西出來不了?“


    看見二姐兩隻大眼忽閃忽閃地看著自己,張恭渝就拿了一包開心果和一包巴西鬆子出來。


    嚐過後張梅很喜歡,就跑到幹麵條下麵一顆顆剝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造船工人回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舾裝工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舾裝工人並收藏造船工人回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