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剛亮,張恭渝叫過來張啟忠,布置了如下工作:


    一、兩個礦山和磚窯,煉鋼廠專門修建房屋,大小至少要裝得下四台蒸汽機;


    二、煤礦送煤到上述幾個地方,以保證蒸汽機用煤;


    三、組織一批人到煉鋼廠平整土地,建廠房和宿舍,今後要在那裏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械廠。


    四、組織20個年輕人到鐵瓦寨,準備接受電工的基礎培訓;


    五、族中派出的采買人員,今後要采買一種叫做石墨的物品。


    六、……


    接下來是上課時間,上午張恭渝教八小,張啟能帶族人練武;下午張恭渝給族人上課,八小自己完成張恭渝布置的作業,然後自由觀看張恭渝提供的課外讀物。這些讀物主要是涉及物理、化學、電工、幾何等內容。張恭渝讓他們彌補眼界的不足。


    後世有句話叫貧窮限製了想象,生活在農業明朝,對機器的運用和前景也是缺乏想象的。


    吃過晚飯才是張恭渝的自由時間。


    在空間裏收集電線,到處尋找電動機,替代了仿製蒸汽機的工作。


    張大維對張恭渝層出不窮的新想法早已免疫,得到張啟忠的通知後,立即就安排了下去。


    第一期電工班培訓在鐵瓦寨開始了。


    講了兩天用電理論與安全知識,張恭渝把培訓班學員帶到了鐵瓦寨一處新建的廠房。這裏是鐵瓦寨的供電房,第二台蒸汽機就安裝在這裏。


    蒸汽機已經發動,變壓器和拆下來的電動機都已經連接完畢。


    整個鐵瓦寨的電線安裝是最先完成的。培訓電工班的學校大樓在前幾天就由張恭渝接好入樓的電閘,有幾個房間安裝了電燈。剩下的,自然是這批學員中的一些人布線和安裝電燈了。


    抽象的理論在觀看了蒸汽機發電過程後,變得直觀易於理解。短短五天,電工培訓班就結束了。這批學員會二人、三人組成一組,帶隊在各處安裝電線、變壓器、發電機……電能在這個世界開始了它的應用。


    張恭渝需要加班加點製作蒸汽機,不再考慮發電機的製造。


    鐵瓦寨的被收編,給毛縣令也帶來了好處。幾十年未靖的土匪山寨,在他離任前招撫,也算是他的一大功勞。


    這個功勞,重慶知府王行儉同樣有。


    張大民終於傳來消息了,最新出爐的一爐鋼,得到了比較好的鋼材,請張恭渝過去驗收,是否今後就照這爐配方和工藝煉鋼。


    耐火磚燒製成功後,張恭渝就安排他去煉鋼廠負責。許是人的命便是如此,張大民再次遭遇了無數次失敗。練出來的鋼,在張恭渝看來,始終還屬於鐵的範疇。


    手中惦了掂張大民送過來的小鋼錠,張恭渝也覺得這次的品相不錯。進入空間,打開了一個砂輪機,張恭渝仔細觀察磨出來火花及火花的分岔。


    船廠有化驗室,隻是張恭渝不懂使用。他也不想再學一門手藝,於是就用了現在這種方法。這個方法還是讀技校學金屬材料學時知道的,後來在工作時經常要用砂輪機磨各種工具,就喜歡觀察鋼材之間的不同,現在就用上了。


    “告訴十三叔,今後就這樣煉了。另外告訴十三叔,再起一個稍小的爐子,用那個爐子多用些配方試驗,多煉些不同性能的鋼材出來。每次試驗都要作好記錄。嗯,這些記錄要專人用專門的房間保存。”張恭渝給張啟忠說道。


    “哦,我就不去了。”


    這裏到煉鋼廠距離不短,水泥路又沒有建好,張恭渝身體小,不願意走路。太費時間,他的時間還要用於製作蒸汽機呢。


    張啟忠現在成了張恭渝的私人秘書,時刻都和張恭渝一起。張恭渝教八小課,他旁聽;張恭渝教本家讀書,他也旁聽。到最後,他的基礎知識是所有人中最紮實的一個。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抽出時間來學習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造船工人回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舾裝工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舾裝工人並收藏造船工人回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