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甫回營繼續操練士卒,張恭渝則把散在火鍋店與酒樓的軍訓隊員全部召集起來。


    “最近幾天會迎來我們與後金之間的戰鬥。是與後金與蒙古騎兵交手,你們怕不怕?”院子裏,張恭渝麵對張啟文、張啟能在內的五十餘名少年,問道。


    “不怕!”聲音響亮整齊,張恭渝很滿意。


    張恭渝研製的手榴彈發射器早就放在院子一邊。他指了指,道:“大家都來熟悉一下,這是我們的新裝置,使用好了就跟小鋼炮差不多。”


    所謂的手榴彈發射器,其實就是把無縫鋼管中的彈簧壓縮後,突然斷開壓製,把手榴彈彈出,飛出一段距離後爆炸而已。距離還是比手扔遠一點,大概有五六十米。


    崇禎二年十二月十六日,皇太極派兵再次攻擊京城。安定門外,大同總兵滿桂,在激戰中陣亡。滿桂一死,京師驚恐。數道軍令發給申甫,要求出兵。


    申甫遭受兩次戰敗,損失的兵備武器等物資甚多,而兵部亦無補充。所謂戰車隻能用牛來牽引,車盾也是竹排,士卒更無寸甲。接到軍令後,看見並無一絲戰鬥欲望的士卒,頓感頭痛。出城而戰,隻是送死罷。


    部將古壁見狀,隻得勸說道:“無非一死而已。”遂去安排士卒準備。


    申甫突然想到張恭渝的約定,遂派人去告知。


    張恭渝聽說申甫被派往盧溝橋,就對來人道:“你等等,我帶些人跟你部一同出城。”


    集合隊伍,三三兩兩一組,到了申甫大營。申甫不知張恭渝為何要帶人加入這場送死的戰鬥。張恭渝叫他不要亂想,隨眾人趁夜“縋城出”。


    出城約五裏,張恭渝叫申甫帶隊稍候,自己帶隊員轉身向另一邊行進。


    無燈光汙染的明朝夜,黑夜之中全靠一輪明月照亮和指引方向。


    行軍至一處山角,見申甫那邊已看不見這邊,張恭渝把改裝大巴拿了出來。


    “全體都有,上車。張啟能負責清點人數。”張恭渝上車發動。


    所有人雖是第一次看見這麽巨大的車輛,但是有電瓶車打底,驚訝的程度也不是太高。


    轟隆隆聲中,大巴開近申甫軍。黑黢黢夜色下,一個龐然大物朝自己而來,申甫軍中已有士卒拔腿想跑。


    張恭渝伸頭出車窗,對申甫喊道:“申將軍,快約束士卒,不得喧嘩。”


    總共三十裏的路程,花了一個時辰,淩晨三點堪堪趕到。


    月光下,一座長約二百六、七十米的石橋靜靜地橫跨在蘆溝河(永定河)上,寬約七、八米。盧溝橋始建於1189年,完成於1192年,距今已有450年。這座中國十大名橋之一,其出名不僅僅在其建築的精美,還因為其在今天的三百年後,見證過外國軍隊對中國的侵犯。


    在橋東頭停車,軍訓隊員們開始把帶支架的鋼板抬下來,在申甫軍擺好的戰車後支好。隨後搬運小鋼炮和手榴彈發射架以及彈藥。車廂內留了幾人。一路上隊員們都在把子彈壓在子彈夾上,現在做好準備工作後,大家圍成一個圈子,就地休息。


    或許是被巨大的怪物戰車提振了信心,申甫營還有大約7000來人堅持來到了這裏。


    軍訓隊少年與後金的戰鬥即將在這裏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造船工人回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舾裝工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舾裝工人並收藏造船工人回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