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來萬物休,


    幹戈零落事難酬。


    洛陽城內家家酒,


    都是人間好兆頭。


    就在郭默躊躇滿誌,緊鑼密鼓地張羅著西夏戰事的時候,無論是貼木哥還是完顏康,竟然默契地提前貓冬了。


    這二位一消停下來,李德旺自然求之不得,趁機將大夏國一半以上的兵力,都調到瓜洲城中,盡力去防備西邊的貼木哥。


    而中興府以東的數個城池,都是象征性地駐紮著一兩千兵力,將東部的安全,完全押寶在了康城的完顏康,和銀州的孟共身上。


    現在的完顏康也很是鬱悶,雖然郭默沒有大張旗鼓地宣揚,架不住西夏王李德旺直接向全國頒布了詔令。


    將整個銀州交到了大宋的手上,居然是作為陪嫁送出去的,西夏的“銀城公主”跟大宋的燕王殿下,聯姻了?


    完顏康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將眼前能看到的東西,全部砸壞了。


    他在西夏經營多年,一邊不斷地在壯大自己,一邊密切注意著蒙古人跟西夏軍之間的動向,以便於隨時趁機奪取更多的地盤。


    在大金國完全失去黃河以北的控製權後,完顏康跟汴梁的關係,就算是徹底地斷了。


    就連他繼承完顏洪烈趙王的爵位,也是自行繼承的,並沒有受到汴梁城內金國朝廷的任何任命和冊封。


    因此,完顏康所部,有意無意地就隻打出趙王的旗幟,而不再使用金國的旗幟。


    西夏的局勢一趨於穩定,郭默就知道至少在明年三四月份之前,是不會有太大的動靜,有心想趁著這段時間回趟桃花島。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黃蓉卻意外地發現,自己再次懷孕了。


    郭默有些無語,他們家老三郭逍,出生到現在才十個月,郭默連麵都還沒見到,這就又懷上老四了?


    懷孕前三個月,要非常注意安全的,以這個時代的交通水平,從洛陽到桃花島,兩三千裏地的顛簸,怎麽可能受得了?


    “都怨你——”


    黃蓉有些嗔怪道,郭默也隻能笑笑,不敢有任何的辯駁。


    “蓉兒,看來這個老四是要生在洛陽了,要不寫信回桃花島去,問問看家裏人能不能到洛陽來?”


    比起去臨安,郭默更願意在洛陽待著。


    雖然繁華程度,此時的洛陽根本沒辦法跟臨安相比,但是郭默就是喜歡這裏的氛圍。


    處處透露著欣欣向榮、生機勃勃,仿佛每隔幾日就能看到有變化的地方,而且郭默這個人很隨性,沒有太多的規矩和架子。


    整個燕王府,整個洛陽上下,都被這股風氣感染,士農工商,各行其是,各得其利。


    馬上就是收複洛陽的第三個年頭,各種稅賦也開始正常征收,終於不需要再從臨安調撥物資過來。


    最後,黃蓉也沒有拗得過郭默,還是親自給娘親馮衡寫了封信,利用“聽風”係統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桃花島。


    既然沒辦法離開洛陽,郭默也不能讓自己閑著,利用冬歇的時間,將麾下四大勁旅的防務再次做了調整。


    “敦武軍”十萬的編製已定,但是招募和訓練必定也需要時間,郭默就給了他們一年的期限,在明年秋季之前務必滿編。


    整個河東和銀州是他們的防區,重兵陳列在西夏的東南和東部邊境,太原向西夏的商道,暫時也被管控起來。


    當然,並不是完全禁止,諸如茶葉、瓷器、絲綢、酒水等物,還是可以流通的,卻嚴禁一切戰略物資出境。


    鹽鐵和糧食,成為最重要的管控對象。


    大哥郭靖的“靖難軍”,一分為二,六萬人駐守在剛收複的河北八州府,四萬人駐守在關中平原。


    其中兩萬人,更是由韓寶駒直接率領著,駐紮在延安府,對西夏的南部虎視眈眈,隨時都可以跟銀州的孟共部聯手。


    郭默此次重點關注的,是餘玠的“忠順軍”和嶽翱“嶽家軍”。


    “忠順軍”是當年孟宗政的老底子,兩三萬人都是出身兩湖地區,這些年雖然也擴編到五萬人,卻被郭默一直留守在原大宋境內,沒有太多露臉的機會。


    餘玠比起孟共來,更要年輕了四五歲,無論是年齡經驗,還是兵法武藝都要遜色一籌。


    這些年,郭默沒給他太多的對外作戰任務,也未嚐不是讓他有更多的沉澱和積累。


    嶽翱的年齡更小,跟郭默同歲,甚至生月比郭默還要小一些,“嶽家軍”也給了五萬的編製,一年多過去了,人員也基本滿編。


    當“敦武軍”和“靖難軍”先後北調之後,整個南起鄧州、唐州,北到汝州、河南府,這片疆域已經由年輕的“嶽家軍”來駐守。


    而嶽翱的中軍,就設在離洛陽城不遠的汝州。


    對於這支“嶽家軍”,郭默也是寄予厚望。


    也許隻有讓“嶽家軍”率先攻進汴梁城去,親手終結了大金國,才能彌補郭默自己內心深處那絲缺憾。


    在冬月的時候,郭默直接將“忠順軍”和“嶽家軍”中,帶兵校尉以上級別的將領,統一召到了洛陽城。


    這個級別,相當於蒙古軍中的千夫長,兩軍加起來也有一百多人。


    大多都是年輕的,三十歲上下,個別超過四十歲的,要麽是“忠順軍”的老人,要麽就是“嶽家軍”中,那些當年老“嶽家軍”的後裔。


    很多人,郭默還是第一次見麵,就在燕王府的“群英殿”內,整整擺了十幾桌。


    酒桌文化,源遠流長。


    初始還尚顯拘謹的軍中悍將,在三五碗烈酒下肚之後,也逐漸放開了。


    郭默賜宴,跟其他王爺不同,他畢竟出身江湖,更是親自在軍營裏待過,今日為了跟大家打成一片,也是一身軍服。


    封戈、陸冠英和趙成宇,都被他拉過來勸酒,這三位也都是老行伍了,尤其在座的有些人跟陸冠英、趙成宇還是老相識。


    擋酒的事情,郭默是從來不會找人的。


    軍人之間,要麽把你打服,要麽把你喝服。


    以郭默的身手,自然不好去欺負這些屬下,那就用烈酒將他們征服吧。


    這幾個月來,郭默還做了一件事情,就是釀酒,準確地說就是將酒的度數進一步提高。


    現在流行的酒,多是米酒和果酒,郭默卻在西夏發現已經有了白酒,更是有了粗糙的蒸餾技術。


    郭默雖然沒有這方麵專門的技能,在此粗糙的蒸餾技術之上,略微提高一下還是可以做到的。


    今日酒宴之上用到的,就是剛剛出來的第一批新白酒,郭默名之為“英雄醉”,估摸著有後世白酒的三十來度。


    郭默喝著隻能算是湊合,到了這幫驕兵悍將的嘴裏,那就成了瓊漿玉液般。


    郭默釀酒,可不是貪圖享受。


    雖然大宋在經濟上,一直處於各國之首,尤其江南充沛的光照和雨水,各種農作物的產量,足以讓百姓豐衣足食。


    但是,此時的釀酒,那可是非常消耗糧食的,不像後世直接酒精勾兌來的爽利。


    馬背上的民族,無論是蒙古、黨項,還是金人,對烈酒都是難以抗拒的。


    郭默處心積慮釀造這烈酒,就是給他們準備的。


    打仗說到底打的是物資,沒有厚實的家底,怎麽能練出合格的軍隊,又怎麽經得起消耗?


    在具備強大軍力的同時,郭默也想給這個時代的對手,好好地上一堂生動的“經濟戰”。


    今日,眼前這一百多號軍漢,就是他最好的試驗品。


    看來效果不錯,這些廝殺漢還真的喜歡更烈的酒,就連趙汝述和杜杲這樣的文人,也讚不絕口。


    “殿下,您有這麽好的東西,怎麽不早點兒拿出來?這要是賣到市麵上,咱們燕王府豈不是又多了一個大進項?”


    作為燕王府的長史,趙汝述可以說是兢兢業業,看著他花白的頭發和有些單薄的身體,郭默也不禁感慨萬千。


    想想幾年之前,二人還處於敵對狀態,自從擔任燕王府長史之後,卻完全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跟燕王府綁在了一起。


    而他最小的兒子趙成宇,也成了燕王護衛軍的副都統製,位置低於陳玄風,甚至比郭默的大徒弟張世傑還高了兩級。


    “趙長史,這個酒啊,還暫時不打算在大宋境內販賣,我是準備放到西夏、放到草原上去的......”


    鑼鼓聽聲,聽話聽音,響鼓不用重錘,郭默寥寥幾句話,趙汝述就覺察到這背後的事情恐怕不會那麽簡單。


    現在人多口雜,也不是細究的時候,趙汝述忍下好奇的心,坐在那裏細品著眼前的“英雄醉”。


    酒是好酒,名字更是好名字,燕王殿下真的能生而知之否?


    酒席是接風宴,大老遠地將眾將召集過來,當然不是為了吃頓飯。


    第二日起,郭默就按既定的流程開始做事了。


    首先是培訓,基本的軍事素養,兵法講解和桉例分析。


    郭默也親自參與了幾次作戰,尤其是對蒙古鐵騎的戰法,在“敦武軍”中也有過一定的普及。


    餘玠和嶽翱都是從“敦武軍”中出來的,自然也了解不少。


    在逐步完善了地形圖之後,郭默再次推出一個大殺器——沙盤。


    根據地形圖或實地地形,按一定的比例關係,用泥沙、兵棋和其它材料堆製的模型。


    嚴格來講,這玩意可不能算是郭默的首創。


    最早的沙盤,甚至可以追朔到秦始皇的時候。


    據說,秦在部署滅六國時,秦始皇親自堆製研究各國地理形勢,在李斯的輔左下,派大將王翦進行統一戰爭。


    後來,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時,在自己的陵墓中,堆建了一個大型的地形模型。


    模型中不僅砌有高山、丘陵、城池等,而且還用水銀模擬江河、大海,用機械裝置使水銀流動循環。


    可以說,那才是最早的沙盤雛形。


    在“後漢書·馬援傳”中,也曾有過記載。


    漢建武八年,光武帝征伐天水、武都一帶地方豪強隗囂時,大將馬援“聚米為山穀,指畫形勢”,使光武帝頓有“虜在吾目中矣”的感覺,這就是最早的沙盤作業。


    當沙盤被推進來的時候,那些空有匹夫之勇的校尉,當然一頭霧水,不明就裏。


    但是,在餘玠的眼中卻看到了兩團欲火。


    “這......殿下這莫非是當年馬伏波所用之物?”


    “嗯,餘都統果然博聞強記,卻跟馬援當年所用的,有異曲同工之妙,隻是他所掌握的用法,現在看來僅僅是皮毛而已。”


    站在後世多少專業人士的功勞簿上,在這一百多屬下麵前,合理地裝一波,這樣的機會郭默是不會錯過的。


    “這個東西,我叫它‘沙盤’......”


    斟酌了一下詞句,郭默盡量用這個時代能聽懂的語言,來描述和形容沙盤的製作方法、原理,使用方法和軍事價值。


    當然,他還得照顧到這幫悍將的文化水準。


    這幾年軍隊數量增加得很快,對於軍隊基層的文化素養培訓,已經趕不上幾年前的“敦武軍”。


    在“忠順軍”裏,情況可能還稍微好一些,畢竟當年在“敦武軍”中,抓這項訓練的,一開始是郭默,後來就讓餘玠在負責了。


    “嶽家軍”可就差了不少,別看嶽翱的老爹嶽珂是現在的戶部主事,又是小有名氣的詞人,卻半點兒也沒傳給嶽翱。


    這小子跟郭默的三徒弟呼延德是一路子的,對於兵法武藝那是愛得要死要活的,真讓他去看書寫字,那就要了親命了。


    所以,趁著冬歇期,郭默才把這幫人給召集過來,至少也得訓練一個月的時間。


    三天的集中講解,主要由郭默親自來講,然後分批在沙盤上進行推演。


    三天之後,就拉到了洛陽城內的教軍場,好在隻有一百多人,也不用到城外去。


    先是軍中各種器械的訓練,熟練掌握各種兵器、攻城和防守器械的使用。


    再進行各種兵種的配合演練,特意讓趙成宇帶來五百燕王護衛隊中的精銳。


    一百騎兵,一百長槍兵,一百刀盾兵,一百弓弩手,甚至還有一百陌刀兵。


    二十天之後,就是注重個人武藝的演練和提升。


    刀槍是一般將領通用的兵器,郭默讓陸冠英,直接將“楊家槍法”傳授給那些用槍的將領。


    而郭默自己,則將當年從“南山砍柴刀法”和“伏魔杖法”中,悟出來的一套刀法,也傳給了那些用刀的將領。


    一個月的時間不長,卻足以讓這幫大老粗感動的涕泗橫流。


    當真的要離開洛陽城的時候,一個個依依不舍的樣子,不禁讓郭默想起了前世裏自己大學軍訓後的離別場麵。


    “你們都是帶兵的人,當知‘一將無能、累死千軍’的道理。這一個月所學,回去之後要勤加練習,也要盡可能教給你們所帶的兵——”


    沒有豪言壯語,卻在這一百多人的心中,留下了不斷奮進的種子。


    細心的趙汝述,從一開始就交待了李莫愁一件事情。


    讓她每一天都跟著郭默,將他一整天下來,所說所做的事情,都詳細地記錄下來。


    郭默在這方麵是個很隨性的人,也挺情緒化的,詳細記錄下來之後,趙汝述跟同樣軍事素養不錯的杜杲,再將這些記錄編纂成冊,名之為“燕王演軍概要”。


    磨刀不誤砍柴工,郭默相信自己這一個月的時間沒有白費,至少他自己對這兩支勁旅,有了更立體的認識。


    今後再有軍事任務,用起這兩支隊伍來,也能更得心應手一些。


    剛剛送走這一百多人,郭默才休息了三天,就接到了“聽風”送來的急件。


    桃花島那邊來洛陽的人已經在路上了,預計十天左右就能到達洛陽。


    黃蓉懷孕的消息,還是讓桃花島上高興了一陣子,雖然黃蓉已經有了三個孩子,多子多孫始終是華夏人骨子裏最樸素的願望。


    讓黃蓉趕回桃花島養胎貌似不太現實,如果可以的話,恐怕郭默也不會寫信回來了。


    而放任她在外生產,作為娘親的馮衡,心裏卻又放心不下。


    經過再三的商量,決定還是派人到洛陽去一趟。


    馮衡當然是第一個要去的,連續給黃蓉照看了三個孩子,這個原本沒有多少看護孩子經驗的人,反倒是駕輕就熟了。


    郭逍還不滿一歲,大冬天的,洛陽又在北方,自然不方便隨行,馮衡倒是帶上了四歲半的郭襄。


    至於長子郭逸,那是郭默的長子,在黃藥師和馮衡的眼裏,此子將來也許會承擔更重的責任,還是保護性地留在了桃花島。


    這幾年,他們也看出來了,似乎自己的女婿郭默,更在意郭襄這個女兒一些。


    馮衡離開了,黃藥師自然要留在桃花島,卻將跟在自己身邊學藝良久的金玉風派了出來。


    過去了快兩年的時間,雖然金玉風依然停留在二流境界,但是戰力卻遠非昔日可比。


    郭逸和郭逍留在桃花島,自然有穆念慈和南琴照顧,梅超風也護持在左右。


    此時的“育英堂”,簡直可以更名為“育嬰堂”了。


    郭平、楊過、葉風、陸秉、郭逸,再加上一個遠道而來的趙思默,隻是隨著郭襄的離開,這幫小男生貌似也折騰不起來了。


    桃花島上兩個大丫鬟聽香和問芙,自然也跟著一同前往。


    這二人來桃花島也四五年了,從十三四歲的年齡,也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這些年跟著馮衡和黃蓉,也紮紮實實學了幾年功夫,一身輕功和幾套劍法也耍得威風凜凜。


    桃花島的人要去洛陽,臨安城裏的趙擴當然也知道了消息,下旨讓提舉皇城司南希仁,親自護送前往。


    而在桃花島看護兒子的葉瞿,正好也隨著隊伍出發了。


    自己的兒子葉風,現在快七歲了,這一兩年在桃花島上吃喝不愁,又有二師傅的親自教導,更有幾個同齡的孩子一起學文習武。


    尤其是能跟二師兄的長子郭逸待在一起,在葉瞿,或者說在很多人的眼裏,這幾個能跟郭逸一起長大的孩子,將來就是小郭逸的親信班底了。


    時代的烙印和習慣,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或許郭默不覺得什麽,卻又無法阻止別人怎麽去想。


    坐船出了桃花島,上岸之後南希仁就等在了那裏。


    這波出行的人,對外交涉的事情,自然落到了七徒弟金玉風的身上。


    剛過三十歲的金玉風,依然是西北風的裝扮,兩年的江南生活,卻又平添了幾分溫婉的味道。


    “此一路,有勞南四俠了——”


    從年齡上講,金玉風三十一歲,而南希仁也不過四十八歲,理當算是平輩之人。


    可是,南希仁是郭默的師傅,而金玉風隻是郭默的師姐,這樣一來似乎金玉風又比南希仁矮了一輩。


    但是,這幾年來,無論是陳玄風,還是陸乘風跟郭默從來是稱兄道弟,跟“江南七怪”等人,也是平輩論交,算是各交各的。


    因此,金玉風進門雖晚,也是稱呼南希仁一聲“南四俠”。


    “無需客氣,這本是南某分內之事。”


    南希仁算是被郭默“嚴重”影響了快二十年的人,沉默寡言的性子早已改變,但是對不熟悉之人,卻又自動地言簡意賅。


    “四師公,抱抱——”


    倒是四歲半的小郭襄,跟誰都能玩得來,從船艙裏出來一眼就看到了岸上的南希仁。


    雖然也才見過幾次麵,這小丫頭卻記在了心裏。


    南希仁原本板著的臉,立刻像變戲法一般,堆滿了微笑。


    “慢點兒我的小祖宗,看看四師公給你帶什麽了?”


    南希仁繞開金玉風,一個健步跳到大船上,單手將蹣跚而來的小郭襄抱了起來。


    卻不知從哪裏拿出來一個“冰糖葫蘆”,大宋這個東西才剛剛出現,不過現在的名字還不叫“冰糖葫蘆”,而是叫“蜜彈彈”。


    “啊,我最愛吃這個了,爹爹說它叫‘冰糖葫蘆’,比別人叫的‘蜜彈彈’好聽多了。”


    周圍的眾人見了,不禁莞爾。


    都知道郭默最寵愛這個小郭襄,難得的是小襄兒也時時處處把爹爹掛在嘴上,連黃蓉都經常吃味。


    郭襄生下來之後,郭默這個當爹爹的才照看幾天啊?


    真正在隊伍裏的人,並不是太多,馮衡帶著小郭襄和兩個丫鬟聽香、問芙坐進了馬車裏。


    南希仁帶來了二十名“皇城司”的強手,讓葉瞿帶了十人走在前邊,他自己帶了十人,跟在馬車的後邊。


    金玉風則挎劍懸刀,騎在馬上守在馬車的一側。


    一路都在大宋的境內,沿途要麽住在各處的驛站裏,要麽就住進“皇城司”或“聽風”的據點。


    就這樣一站一站,整整走了快一個月,才看到了洛陽的東城門。


    進入襄陽之後,就由餘玠帶著五百親衛隊,親自護送,一直到了汝州交到嶽翱的手上。


    再由嶽翱帶著親兵衛隊,一直送進河南府。


    這時候,燕王護衛軍一千人,在副都統趙成宇的帶領下,已經在河南府和汝州交匯處迎接。


    當然,封戈和陸冠英也跟著護衛軍接過來了。


    看到洛陽的東城門時,還不到正午,郭默和黃蓉早就等在了那裏,旁邊跟著李莫愁,沒驚動燕王府和河南府其他的官員。


    “爹爹——”


    一離開桃花島,小襄兒就弄明白了,這是要去找爹爹和娘親,把小丫頭給興奮的,再也不顧得去想留在桃花島上的那些小夥伴。


    一路上不停地在問,還有多久才能見到爹爹?


    快到洛陽的時候,小襄兒就在馬車裏坐不住了,不顧外邊的寒冷,執意坐到了南希仁的馬上。


    南希仁也拗不過她,隻好用自己的大氅,嚴嚴實實地裹著她,隻露出一張小臉兒在外邊,還被寒風吹的紅紅的。


    “襄兒?哈哈哈——”


    原本騎在馬上的郭默,聽到一聲清脆的聲音,一眼就看到了走在隊伍中間的南希仁,和他懷中被包裹著的小襄兒。


    直接飛離了馬背,向前躥出兩三丈,腳尖再一點地,又向前兩三丈,三五下之後就快到南希仁的馬前了。


    郭默突然騰身而起,在空中就向小襄兒伸出了雙手,南希仁也配合著往前一送,郭默將小襄兒就抱在了懷裏。


    隨即在空中一個旋風般地轉身,落在了馬車的前邊。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在護行的一千多人裏,隻有南希仁看清了郭默的樣子,其他人都隻見到一道人影晃了過來。


    “嶽母大人,一路辛苦了,小婿迎接來遲,還請恕罪——”


    馮衡的馬車也停了下來,聽香先從裏邊下來,掀起了馬車的簾子。


    馮衡看到黃蓉等人還在後邊,馬車前卻站著郭默,脖子上還騎著小襄兒。


    “你啊,都這麽大的人了,又是個王爺,大庭廣眾之下,也不怕人笑話?”


    馮衡對郭默的感情非同一般,既是自己的女婿,還是自己姐姐的孩子,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更是將來大宋的官家。


    打心眼兒裏,時時事事都盡可能去維護著郭默。


    “哈哈,這有什麽好笑話的?你們會笑話本王嗎?——”


    “燕王殿下威武——”


    千餘名燕王護衛軍的將士,看清楚出現的人是郭默之後,立刻山呼“威武”。


    “娘,你終於來了——”


    黃蓉騎在馬上,有軍士幫她牽著馬,緩緩地過來了。


    “蓉兒,怎麽還騎上馬了?快下來,到馬車上去坐——”


    馮衡一邊說著,一邊伸手去接黃蓉。


    這幾年,馮衡也沒間斷練功,隻是沒機會與人廝殺而已。


    在聽香和問芙的幫助下,將黃蓉硬生生扶下馬來,勸上了馬車。


    “啊,娘親也來了?”


    好吧,小襄兒現在才想起黃蓉這個娘親。


    “襄兒,到娘這裏來——”


    三個孩子,就來了這麽一個,還顛簸了兩千多裏的路,雖然郭襄表現的跟爹爹更親昵一些,當娘親的黃蓉到底還是心疼孩子。


    “娘親,我想騎在爹爹脖子上。”


    黃蓉伸出了雙手,想接女兒過來,小襄兒卻固執地不想下來。


    “襄兒,爹爹也累了,你先跟娘親坐車裏去,咱們回家再玩。”


    還是郭默的話管用,聽到爹爹說“累”了,小襄兒才依依不舍地從郭默的脖子上下來,被黃蓉摟進了馬車。


    “蓉兒,當心點兒,別讓這冒失的小丫頭碰到你——”


    自己的孩子,還是自己的娘親知道心疼,這個跟年齡無關。


    “四師傅、金師姐,二位一路辛苦了——”


    郭默這才騰出功夫來,衝著已經下馬的南希仁和金玉風一抱拳。


    郭默的表現很自然,問候的話也沒什麽毛病,南希仁和金玉風聽在耳朵裏,卻莫名地覺得有些異樣。


    “默兒,你的功夫越來越高了,四師傅我恐怕再練一輩子,也難以企及了。”


    當師傅的,見到徒弟最關心的還是他的武功。


    金玉風卻隻是拱了拱手,臉還莫名其妙地紅了。


    “老五,終於舍得回來了?我還以為在桃花島再要個孩子才肯離開呢。”


    看到南希仁背後的葉瞿,郭默這個無良的二師兄又開始打趣人了。


    “哈哈,默兒,剛才為師還隻是誇讚你的武功,沒想到這麽久沒見,你都能掐會算了?老五的媳婦兒確實又有三個月身孕了。”


    “哈哈哈——”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讓本來就有些內向的葉瞿也鬧了一個大紅臉,封戈卻笑得最是誇張。


    “老四你別笑話老五,人家這馬上就是兩個孩子的爹了,你這個當師兄的也太落伍了,都快三十歲的人了,莫非比南天還要晚結婚嗎?”


    他們師兄弟三人在那裏說笑,說者無心,聽者卻有意。


    郭默的話,卻聽進了旁邊一男一女兩個人的耳朵裏,更是聽進了他們的心裏。


    之前彼此隻能算是認識,或者說都知道對方的存在,可惜見麵的機會少,甚至都沒怎麽完整地說過話。


    這一路走來,二十多個日日夜夜,兩千多裏路,也算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


    從沒搭檔過的兩個人,卻配合的近乎完美。


    他的忠厚、踏實、擔當,她的細心、溫柔、幹練,都看在彼此的眼裏。


    而且,一個未娶,一個未嫁。


    隻是兩千多裏地的路,也總有走完的時候,洛陽城已到,護送的任務已經完成。


    他,終究要回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徒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徒己並收藏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最新章節